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阅读点睛: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这听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的的确确霍金做到了。由此可见,人生是一个1+2=3的等式。如果时间是1,奋斗是2,那么,成功就是3。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
刘东伟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龙门人,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作品《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其父司马谈,当过史官。素有远志,在教育子女上也是毫不松懈。司马迁从小就跟父亲读书写作,通晓明理,对史学产生了较大的爱好。为了培养儿子的素养,司马谈鼓励他去向董仲舒学习。董仲舒是汉代的大思想家和政治家。董仲舒见司马迁聪明好学,谦恭与礼,便给他讲述《春秋》等著作。董仲舒遍览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等学说,并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当然,他的思想仍以儒家为主。
一天,司马谈病重,将儿子喊到床前,问他人生的理想是什么。司马迁深受董仲舒的影响,便说,要研究儒学或者伦理学,继承孔子之道。司马谈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摇摇头说:“我死之后,你要继续在太史的位子上做下去,把我的愿望完成。”司马迁知道父亲一直要修著史书,也深深地感到,做为史学家的责任和使命,便向父亲保证:“一定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件事业。”
后来,司马迁向董仲舒请教史学知识。董仲舒知道他们父亲立志要编撰历史,记载古往今来的真实故事,便谈了自己的历史观。董仲舒认为,历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统不断循环的。每一新王受命,必须根据赤黑白三统,改正朔,易服色,这叫新王必改制,但是“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司马迁不以为然。其时,在他的思想中,已经渐渐形成了一套观点。他虽出生于景帝之时,当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剧烈。官僚、贵族、侯王凭借封建特权,对土地进行大规模的掠夺,种种违法逾制行为十分严重。他认为,许多史学家一味按照封建帝王的意图编撰图书,很多民间尖锐的问题不能现实地呈现,他要用事实说话,让史学成为醒世的鞭子,时刻提醒帝王达官,鞭策他们的所作所为。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做上了太史令,开始阅读大量史书,整理资料,104年,正式著述《史记》。自始至终,司马迁谨守原则,每写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都要反复考察研究,为此,他遍访各地遗迹,到民间了解。无论是帝王还是将相,司马迁秉持公正,不抹杀其光辉的一面,但也不避开其阴暗的一面。对功劳大书特书,对过失猛批狠批。远到舜帝,近到武帝,无一遗漏。
公元前99年,发生了李陵事件。当时,满朝文武多数攻击李陵兵败投降一事,武帝也自愤恨,瞥眼看到司马迁,便问:“对李陵的事,你怎么看?”司马迁已对此事,有过详细的推敲,认为李陵是迫不得已,便说:“李陵只有几千人马,匈奴兵十几倍于他,胜算寥寥,兵败是很正常的,他或许并非真要投降,只是想等待机遇。”武帝大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在狱中,司马迁长叹不已。一个狱卒平素很敬佩司马迁的为人,便小声问他:“太史公,你不过只说了几句公道话,为什么圣上要如此待你?”司马迁摇头不语。狱卒想了一下说:“我明白了,这次战争是圣上决定的,李将军兵败,他自然觉得颜面大无,你替李将军开脱,显然是说圣上的不是。”司马迁轻叹一声,坐了下来。狱卒说:“太史公,难道你不想出去吗?你有什么话让我传达,尽管说吧,只要能帮助你,拼了我这条老命也值。”司马迁说:“你不知道,圣上要我进来,就没想我活着出去。”狱卒大惊:“难道圣上要治你死罪?”司马迁点点头说:“我想会的,他这次动怒,并非因李将军一事,而是因为我编撰史书。”狱卒茫然说:“你身为太史令,编撰史书是你的职责啊,圣上怎么会恼怒?”司马迁说:“因为我和以往的史官不同,他们或多或少要看当朝帝王的眼色,很多史事夸张其辞,而我记录真实,赞正义,批邪恶,直抒胸臆,有许多地方冲撞了圣上。”狱卒终于听明白了,说:“太史公,你放心,这些天,我尽量好好照顾你。”说着,叹息着离开了。
不久,朝中传闻李陵带着匈奴兵侵犯汉朝边境,武帝大怒,对着满朝文武说:“事实就在眼前,那李陵果然负我,谁还为李陵辩解?”遂下令杀了李陵的家人,司马迁也被判了死刑。传刑官来到狱中,问司马迁:“你还有什么后事要交代?”这一段时间以来,司马迁虽然想过随时会死,但是,当死亡突然来临时,他还是震撼不已。倒不是司马迁是个怕死的人,因为他突然想起了父亲病危时说的话,以及父亲深望着他的眼神。“我不能死?不能。”司马迁喃喃地说。传刑官说:“你不想死?那么,你只有选择免死的方式了。”在汉朝当时,是可以选择免死的,但是,一个条件是用重金赎罪,一个条件是接受腐刑。司马迁一身清贫,自然拿不出钱来。他沉默了半晌,咬咬牙,说:“好,我愿接受腐刑。”腐刑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法,很多人宁可选择去死,也不甘受其辱。但是,司马迁知道自己不能死,他要完成父亲的愿望,继续编著史书。于是,他接受了腐刑,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从此,司马迁忍受着来自身心的巨大痛苦,发愤著书,到公元前93年,一部五十几万字的史书,基本完成,又两年修改完毕。这部书上自皇帝,下至武帝,含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计五大部分,共一百三十篇,成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阅读点睛:鲁迅先生曾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就中国史学的发展而言,《史记》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无论遭受多大的痛苦,只要坚持心中的目标,永不停息追求的脚步,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曹雪芹穷困潦倒着“红楼”
李超文
曹雪芹,字梦阮,清代小说家。名沾,号雪芹、芹圃、芹溪。中国古代文学巨匠,著有长篇小说《红楼梦》。
说起四大巨著之一的《红楼梦》,应该说是举世皆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悲剧,不知引得多少读者泪流满面,哽咽叹息。可是,对作者曹雪芹的生平,世人知道得却不多。他虽然几乎没有什么史料留下来,然而,从仅有的片断记载中,已可窥见他对《红楼梦》倾注的一腔心血,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曹雪芹,名沾,雪芹是他的号。他原籍辽阳,祖先是汉人,后来入了旗籍。自曾祖父曹玺起,经祖父曹演,到父辈曹颙、曹俯兄弟,相继做了六七十年的江宁织造。康熙年间是曹家鼎盛时期,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皇帝的“侍读”,曹寅的母亲做过康熙的乳母。康熙6次南巡,曹寅曾接驾4次,并以他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曹雪芹的父辈,家道骤然败落,父亲被雍正皇帝革职,家产被抄干净。到了乾隆时期,又因事遭受一次打击,从此一蹶不振。这种从极度富贵一下沦落破败的巨大变迁,以及世态的炎凉和家族的兴衰,对曹雪芹的思想影响很大,造成了他愤世嫉俗和豪放叛逆的性格,这对他后来创作《红楼梦》起了重要作用。再次被抄家以后,曹雪芹举家迁居北京。为了糊口,他做过一些文墨抄录之类的杂事。《红楼梦》的创作,大约就开始于北京生活的后期。他又搬到京城西郊的偏僻山村黄叶村,继续写作《红楼梦》。这时他的生活已十分贫苦:住在门窗破烂的茅草屋里,门前的小路长满了蒿草,睡的是很简陋的绳床,炉灶是用几块破瓦搭起来的,熬上一点稀粥便是全家一天的饭食了。有时他连买粮的钱也没有,只好变卖旧存的字画或靠亲友接济勉强度日。一个深秋的清晨,风雨淋涔,寒气袭满衣衫,曹雪芹忧闷地踱步到槐园,正巧遇到好友郭诚。郭诚约他到村中酒店小酌解忧,可俩人身上都没有钱,郭诚只好解下佩刀作为抵押。曹雪芹的生活尽管这样穷困潦倒,却仍奋笔写作,破旧的案几上写成的书稿越积越厚。这天,他正文思喷涌写得起劲,猛然发觉纸已用完了,家里又无钱买纸,这可怎么办!他望望四壁空空的破屋,除了写书用的一张旧案几、一把破凳子、一枝秃笔外,已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了。曹雪芹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忽然,他一抬眼看到窗台上有本旧皇历,心里一动:在皇历的背面不也可以写吗!他高兴地掸去旧皇历上面的积尘,拆开来,接着刚才的思路疾笔写起来。
有一天,家里又断粮了,曹雪芹紧锁双眉,正不知怎样挨过这一天的日子,皇家画院招聘他去为朝廷画画,俸薪优厚。这虽然是个解脱贫困的机会,可他天然傲骨,不愿屈膝媚颜博取皇上的欢心,更不愿为此中断《红楼梦》的写作,便毅然拒绝了。好友郭诚在追忆曹雪芹时,曾在一首诗中称赞他的傲骨和事业心,其中写道:“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着书黄叶村。”就在这种艰难穷困的环境中,曹雪芹花了10年时间,呕心沥血,先后精心增删5次,旷世大作《红楼梦》诞生了。
正当曹雪芹奋笔疾书,《红楼梦》快要接近完成时,他唯一的爱子染上痘疹,不幸夭折。意外的打击,使他痛苦万分,每天到儿子的坟上瞻顾徘徊,伤心流泪,以致感伤成疾,竟一病不起,终于在一个除夕的夜晚“泪尽而逝”,死时还不到50岁。
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的这部文学巨著(后40回为高鹗续),是一部对封建社会全面批判的现实主义杰作,是一部认识了解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顶峰。曹雪芹逝世后,这部书盛行于世,有人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上,能高价卖到数十金。
《红楼梦》不仅在国内有广泛深远的影响,还引起世界瞩目。1842年就有一部分被译成英文,至今已有英文、俄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日文、越南文、荷兰文等译本,并有不少研究《红楼梦》的外文论着。当我们为这部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红楼梦》感到自豪时,不是也应该学习曹雪芹那种不怕穷困艰难,刻苦写作的可贵精神吗!
阅读点睛:一部鸿篇巨著,就这样诞生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红学,沉迷于红学,这部书,可以说是曹雪芹毕生精力创作的。可见,付出和成就永远是成正比的。只有呕心沥血,辛勤耕耘,才会换来巨大的收获。
永不放弃未来的海伦·凯勒
刘东伟
海伦·凯勒,美国人。女作家、教育家。19个月时被猩红热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在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自强不息,用顽强的毅力学会了读书、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14部著作。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特斯开母比亚。她天生聪明,不到六个月大,便能清楚地吐音了。但是,就在她一周岁不久,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这场大病使海伦凯勒变成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小女孩。一个本来非常可爱的小女孩,一下子跌入黑暗和失声的世界里,她所遭受的痛苦,正常人是无从体会的。
一开始,她的父母还抱有希望,尝试着为她恢复光明,但是,每一次尝试都失败了。不过,她毕竟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虽然看不到、听不到,无法说话,但是,通过几年的感觉,她居然能够用触摸来和家人沟通交流。
她七岁的时候,家里请来了一位教师,她叫沙莉文。沙莉文细心地教她发声,当然,这一切她要先用触觉领会老师的意图。当真无法想象,沙莉文没有白白付出。她居然在不懂任何语言的情况下,通过喉咙的颤动和嘴的运动,明白了简单的发音口型。很多时候,每沟通一百次,她未必领会到一次,就连她的父母也快放弃了,沙莉文却注定要为人类培养出一个伟大的人物来。她在沙莉文的耐心教育下,反复地练习发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一遍遍地触觉沟通,耗尽了她的心神,她躺了下去,想为自己的训练划上一个句号,一次次地失败让她几乎永远甘心呆在失声的世界里。但是,当她感觉到沙莉文一直陪伴在身边时,又滋生了无穷的韧劲。她从绝望中重新站起来,她不再退缩,尽管每万分的付出,未必有一分的回报,她仍然坚持着练下去,终于,她可以准确地说出“爸爸”和“妈妈”等称呼了。父母、老师都惊喜地拥抱了她,她虽然看不到大家脸上喜悦的泪水,听不到他们的欢呼,但是,却感觉到他们激动的心情。因此,她也笑了。她毕竟有了希望。
有一次,沙莉文在木板上刻了一个“米”字,让她触摸。她摸了半天,仍无法用手势来形容出“米”是什么。后来,沙莉文灵机一动,跑到厨房拿了一粒米来,放在她的掌心。她马上欣喜地用手势告诉沙莉文,掌心中的东西,就是木版上的字。沙莉文握握她的手,表示是正确的。从此,沙莉文沿用类似的教育方式,比如教她“火”时,先在木板上刻上字,然后拿蜡烛让她的手去感觉。比如教“土”字时,便捏一些土,放在她的掌心。后来,沙莉文干脆培养她的感觉能力,直接在她的掌心里写字。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对语言的感觉力越来越强,口齿表达也越来越熟练。仿佛那一个个字都有了生命,都被她坚韧的意志感化了。
对文字有了一定的感觉后,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19岁时,她考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不久,便创作了处女作《我的一生》,之后,陆续创作了《我的天地》、《石墙之歌》、《走出黑暗》等著作,引起了世界文坛的轰动。
她就是人残志不屈的代表、伟大的作家海伦·凯勒。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伟大的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值得关注的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海伦·凯勒为“20世纪美国10大偶像之一”。在海伦·凯勒一生的88年中,她仅在生命的头19个月中像普通人一样享有光明和声音,之后她就跌入了黑暗与寂静。然崦,就是这样一个又盲又哑的残障人,却创造了人生的奇迹。她不但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说话,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的学业,成为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聋人,不但如此,她还为了改善美国盲人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四处奔走,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和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现名为海伦·凯勒国际组织)广筹善款,她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获得了无数荣誉。
她留给人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挑战就能够赢得生命中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