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词法
凡用语必以“内发”“外来”两法所成的为主。“内发”是本国自造的本地货,其语可以称“内发语”。与“内发语”相对的,便是借自他国的“外来语”。“外来语”以音译为主。……这“内发”和“外来”,是一种语文的基干。其次,就用这两法所得的语项,再用“合成”和“推出”两法来配合。“合成”和“推出”的不同,全是语素的关系。假使用以配合的语素各个可以独立成语的,便是“合成语”;假使用以配合的语素有一可以独立成语,又有一不能独立成语的,便是“推出语”。……有了以上四法,语文已经丰富,然而终究还嫌不够;于是,又有所谓“流变”和“申转”两法来变形形色色的花色。“流变”是从既成语的音形上起变化,“申转”是从既成语的意义上起变化。
摘自陈望道《六书和六法》《大众报·浅草》1940年1月
依据语汇学,一地语言的原先语有两种:一种是内发语,本地自造的,——这是家乡语,更重要;一种是外来语,从外路输入的。引线是外路的新知识,新事物,新势力的输入。……这就是语言文化上的所谓挪措。挪措的方式大概以音译为主。如上面举的各例都是,文法的音译“葛郎玛”也是;但是也有以形翻为主的,如中日两国的字语挪措就常用这一式。
摘自陈望道《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语言孳乳的方式大体有四种。其中有两种是用原语或成音当材料来构成新语的。这就是跟我们现在讨论问题有关的两种语。一种就是所谓合成语;一种就是所谓推出语。“推出”是从傅、张合译罗素《算理哲学》采来的译名,倘用形翻的外来语,就是所谓派生语。依据语汇学,这两种语的分别全在构成新语的语素不同。假使构成新语的语素各个可以独立的,所成的语便是合成语;假使构成新语的语素,有一成素不能独立的,所成的语便是推出语。其实所谓独立,一经会合,就已经成为不独立,就已经成为新语的一分子,不但再称为语,而当正名为语素。在合成语,各个语素略有对等资格;在推出语,则有一方做主要分子,一方做附属分子。做附属分子的一方常是形体短小,意义模糊的一种物事,有的虽然约略可以知道它的意义,有的简直不懂它说什么,只能从具体的例中推得它的功能。如果利用虚实的成语来说,就是一种虚的语素。所谓合成语就是实素和实素接合的孳乳语;所谓推出语就是虚素和实素接合的孳乳语。虚素和实素相接,有的接在实素上位做头,就是所谓语头;有的接在实素下位做尾,就是所谓语尾。做尾的比做头的来得多,所以语尾更加受人注意。
摘自陈望道《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外来语也是新文化之一,常带有所谓异地情调,异国情调。当外来语刚输入的时候,无论音译形翻,都不免带有生疏、新鲜等语感。为感生疏,或生排拒;为感新鲜,或就是趋附。等到用久用惯,就又两感全消失,和本地内发语无别。如“塔”如“僧”等印度外来语,就已经成为这一类例语。
摘自陈望道《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内发和外来两种语是一地语言的原先语,是一地语言的原料。原料有了,却还不够应付天天丰富起来的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又会从这等原料孳乳出新语来。于是这地语言就滋生繁息得更丰富了。
摘自陈望道《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大抵最能说明的是语汇,语汇最能显出各异的要求和关心,最能反映各异的意识和习惯,一有新知识、新事物发生,便能立时显出了变动。
摘自陈望道《论文法现象和社会的关系》《东方杂志》第39卷第1号1943年3月
用合成与推出的两方法制成字语,这使语汇丰富得很多;但字语的制成,还有就上列四种字语来流变及申转的流变语及申转语。流变语是就制成语的声音方面设法的。……申转语是就制成语的意义方面设法的,或者将语义扩大,或者将语义缩小,或者将语义移动。
摘自汪馥泉《语汇试论》《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以内发语及外来语为材料,或合成,或推出,这制成了许多的字语,这使我们的语汇,大大地丰富了。……合成语,有的很紧接的,叫近接合成语;有的,可以紧接也可离开的,这叫分离合成语。……推出语,有前附及后附两类。……还有,如“突然”、“忽然”的“然”,虽则有人解析为副词语尾,但我以为,不如看作与“儿”、“子”、“头”一样,是制成推出语的一个不能独立成语的语素。
摘自汪馥泉《语汇试论》《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内发语是指中国固有的字语;外来语是指由外国输入的。外来语以音译为主。……但是,由日本输入的外来语,例如“景气”(Keiki)、“场合”(baai),单单输入了其意义,声音还是照我国固有的读法。
摘自汪馥泉《语汇试论》《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语汇,在纵的方面讲,是在不断地变迁着的,我们虽则反对粗制滥造,但是经济地在制在造,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如其有人研究语汇的变迁,一定可以在这里面得到许多社会史研究的资料。……在横的方面讲,字语的制成颇多不同。
摘自汪馥泉《语汇试论》《学术杂志》第2辑1940年3月
不能独立表意的依附成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和一个词结合在一起以表意的,它和那个词的关系就像结合法里的两个词的关系一样;一类是和一个词用在一起以表意的,它和那个词的关系就像顺序法里的两个词的关系一样。但是,因为它们是不能独立表意的,和被依附的词没有对等的资格;所以无论是和一个词结合在一起,或是和一个词用在一起,其位置或先或后,是有一定的,不像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或用在一起的时候,彼此可以变换位置,以表不同的意思。
摘自何容《中国文法论》(1941年)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7—8页
一个词,就是一个简单的意义单位。一个词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两个字或三四个字。由一个字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由两个字构成的词叫做双音词;由三四个字构成的词叫做三音词或四音词,三音词和四音词又有一个总名词叫做复音词。古代汉语单音词占大多数,复音词极少;现代汉语里复音词大大地增加了,双音词的数量差不多和单音词的数量相仿,但是三音词和四音词仍旧很少,一般人所认为三音词或四音词的,实际上也可认为两个词的组合。
摘自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4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0—21页
对立语本来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后来人们利用它们来表示一个单独的意义,就等于把两个词合成一个词看待了。
摘自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4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6页
并合语是由于吞并作用而成的。本来是两个词共成一个仂语,后来因为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占了优势,另一个词的意义渐被侵蚀,结果是只剩躯壳,毫无意义可言了。现代普通话里“兄弟”只当“弟”字讲,有些方言里“妻子”只当“妻”字讲,都是这个缘故。
摘自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4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8页
化合语是原来两个词的意义都保存着,只是融化为一体,不能再为别的词隔开。……依理,“请教你”该是“请你教”,“请示老太太”该是“请老太太示”,现在“请”和“教”或“示”之间不能再插入别的字(勉强插入就不合习惯),可见它们已经融化为一体了。
摘自王力《汉语语法纲要》(194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29页
本来一个族语的全部土产语汇都是从少数语根(radical)用推出、复合和变形三种方式孳乳而成,所以推出语和变形语在任何语族中都有的,“孤立语”一词只是比较性的名称而已。不过一般研究者往往喜欢从书面上考察而忽略了活生生的曰语。
摘自陈刚《建立中国文法体系的基本问题》《国文月刊》第46期1946年8月
词是语言建筑材料的单位,它表达一个概念,而有一个语音的形式。词的构成有两个成分,意义为其内容而语音为其外壳。没有意义,音只是物理现象;没有音,意义只是心理作用:两者不可缺一。换言之,词是语音形成和意义的结合,而这意义则是独立的。
摘自高名凯《汉语语法论》(1948年)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4页
就以上所举的例子看,我们可以知道在汉台两语中都有用一个成份表大名,用另一个成份表小名的构词法;所不同的地方,不过是汉语先出小名,后出大名;而台语先出大名,后出小名罢了。这个方法(选择法)不但用之于构词法,而且也用之于汉语的造词法。
摘自邢公畹《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国文月刊》第77期1949年3月
古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他们名字往往冠以业名,就是说业名是他的大名,而私名只是他的小名。
摘自邢公畹《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国文月刊》第77期1949年3月
(二)单音词与复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