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易经》学生活
2000400000011

第11章 履卦——坚守正道,无忧无惧

(兑下乾上)

【原文】

履虎尾,不咥人,亨。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安民志。

【译】

履卦象征小心行动,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却不咬人,亨通。

《彖》解释道:履卦,是阴柔踏到刚强上。为处在上位的乾刚所,喜,从而互相感应,所以说踩踏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却不咬人,亨通。以至刚至正自处,即使踏上帝王之位也不内疚,是由于光明正大的原因。

《象》解释道:(兑下乾上)上为天下为泽,这就是履卦;君子效法这一卦的精神,来明辨上下,安定民心。

【智慧解读】

履即礼,礼与物之蓄聚相联系,人事多了,势必发生大小尊卑、物恶物美的差异,所以在小畜之后紧接着就讲履。这一卦下卦为“兑”,上卦为“乾”。“兑”象征泽、悦、和;“乾”全部是阳爻,象征了刚强。“兑”跟在“乾”的后面,所以用踩到老虎的尾巴来比拟。但是,兑具有和悦的德性,能够谦卑自处,自能无险不可涉,纵然踩在了老虎的尾巴上,也是没有妨碍的。“刚中正”指的是“九五”这一爻。“九五”刚而居正,刚处事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种人一旦君临天下,一定“不疚”,光明磊落之故也。这一卦重在说明以柔临刚,谦卑自处,自有无往而不利的好处。

【原文】

初九,素履往,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

初九,依朴素、端正的做法去履行,前往没有灾祸。

《象》解释道:依朴素、端正的做法履行、前往,也就是按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智慧解读】

“初九”是这一卦的初始阳爻,在这一卦的最下方,却心甘情愿地处于下位,不被世俗所惑,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没有什么过失。“素履”可以解释为白色的鞋子,也可以引申为朴素的行动,等等,再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独行愿”是说行动的目的只是要实现自己的夙愿初志,不为情迁,不为物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译】

九二,前进的道路平坦宽阔,犹如幽居不出的人,能够坚守中正,自然吉祥。

《象》解释道:幽居不出的人坚守中正所以吉祥,是因为具有内心清静而不自乱的品质。

【智慧解读】

“九二”这一爻,以其刚毅中正之性而居于下卦的中位,处境很好,前进的道路是光明的。但是毕竟是以阳刚之躯处于阴柔之位,依其本性,很有可能轻举冒进,要想解决这种矛盾,只有恬淡自处,坚守中庸之道,犹如坚守不出而固守贞操的“幽人”一样,方能无患。但是为什么这样会无患呢?“幽人贞吉”是因为他能做到恬淡自处,所谓“君子坦荡荡”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爻强调的是心胸坦荡,心境淡然,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道理。

【原文】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呸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译】

六三,有一只眼睛瞎的人,能够看到另一面的微妙之处;一只脚跛的人,能够侧重另一面行走。踩在老虎的尾巴上,老虎咬人,凶险。有武人做大君的征兆。

《象》解释道:一只眼睛瞎的人,虽然能看到另一面的微妙之处,但还是不能看得清楚明白。一只脚跛的人,虽然能够侧重于另一面行走,但是不能走长路。老虎咬人是凶险的,是因为所处的位置不当。武人要做大君,是说他的志行很刚强。

【智慧解读】

本卦的下两个爻都是从正人君子的角度来加以演绎的。但是到了这一爻,这个本卦中独一无二的阴爻,处在上下都是阳刚的局面当中。我们解析一个卦与一个爻的意思,要从它的变化上来看。本卦中的这个“六三”爻,属性从柔,居于阳位,处于上卦乾阳之下,犹如大臣追随君王左右。但是这一爻是尚武之爻,且阴处阳位,爻辞把它比如“武人为于大君”,就好像一个拥兵自重的权臣,有篡位的迹象。可他所见不明,所行不当,不明大势,阳刚之气在本卦中太盛,而阴柔之气太弱,他的结果必然是反被上位的乾元所吞没,也就是“蛭人,凶”。这一爻告诫当权者应该笃守正道。

【原文】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译】

九四,踩在老虎的尾巴上,只要小心谨慎,终究会吉祥。

《象》解释道:只要小心谨慎,终究会吉祥,是因为志向可以施行的原因。

【智慧解读】

“六三”是虎尾,“九四”乘在虎尾之上,故日“履虎尾”。“九四”紧临下卦“兑”,兑为口,有被老虎咬噬的危险。但这一爻处在上下卦的交际处,并且阳爻阴位,虽然不得其位,但他内心本为刚强,虽身处柔位,却能内刚外柔,刚而能柔。故此能够做到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正是君子的处身之道。所以虽然踩在老虎的尾巴上,有被老虎咬噬的危险,但能小心应对,所以心志仍然能够得到满足,得以实现,因此吉祥。这一爻强调了在应对外界的危险时,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原文】

九五,夬履。贞厉。

《象》曰:夹履贞厉,位正当也。

【译】

九五,行为莽撞急躁,这样做危险。

《象》解释道:行为莽撞急躁,这样做危险,是因为这一爻的位置处在(九五的)中心。

【智慧解读】

“九五”阳爻处在阳的位置上,即“位正当”。这一位置乃属“九五之尊”,是一卦的卦主,作用非常重要。这一爻包含着非常重要的辩证法思想,也就是正面的东西往往包含着反面的东西,积极中蕴含着消极的因素。“九五”以刚毅中正而履帝位,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它的下面有人拥护,有权有势,它果敢决断,没有任何的阻碍。但其以刚居刚,过于刚强而不能以柔补刚,往往造成“九五”独断专行、肆无忌惮的作风,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一爻告诫为人君者、领导人物万万不可一意孤行,过于自负。

【原文】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译】

上九,行为谨慎,反复仔细考虑,返回上位大吉大利。

《象》解释道:大吉大利在上位,大有喜庆。

【智慧解读】

从全卦各爻来看,只有“上九”这一爻能够与“六三”这个全卦中的唯一阴爻相互呼应,而且能够正应。“上九”又是行之至也,是履卦发展的最后阶段,履卦到此已经可以宣告完成了。犹如一个人到了他生命完结的时候,人们要根据他的行迹来评定他一生的是非功过。一个人如果回视一生行迹,能做到无怨无悔,就会“元吉”。由这一爻可以看出,评论一个人的是非得失,应该综合考察,以既成的事实为据,切不可随意歪曲,片面地、片断式地看人。

【经典例说】

恪尽职守,心忧天下

在河南开封包公湖南岸的开封博物馆内,珍藏着一块北宋时期遗留下来的“题名碑”,在碑上刻有北宋历任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元代诗人王恽瞻仰“开封府题名记”碑后写下的一首感怀诗:“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这是诗人感叹碑上包拯和范仲淹的英名,开封府正是因为与他们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才成了百姓心目中的圣殿。对于范公,人们或许读过他那篇千古流芳的雄文《岳阳楼记》,而对他在历史上曾有过怎样的作为,却往往知之不详。

事实上,论历史贡献和政治作为,包拯远不及范仲淹。范仲淹是英雄而兼圣贤,是名震千秋的文学家,更是名噪一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范仲淹出身贫寒,不到两岁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一朱姓人家,受过不少苦难屈辱。他自幼刻苦读书,后来他独自前往南京(今商丘)求学,5年未解衣就寝,27岁时终于考中进士。他是在当了13年地方小官之后才被调入京城的。可惜不久就贬出京城,这缘于一场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归政风波。

宋仁宗赵祯为宫女李婉仪所生,出世后就被刘皇后抱走,而李妃则被贬别宫备受虐待。仁宗自幼只知刘太后为其母.不知有生母。他12岁登基后,刘太后垂帘听政达11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后归政问题成了朝中极其敏感、人人讳言的大事。

20岁那年,宋仁宗碍于刘太后的威势,打算率百官在朝堂上为太后贺寿,朝堂是神圣之地,而这种有损皇帝至尊的贺寿方式遭到范仲淹的强烈反对。当时范仲淹只是一个中级官员,初入庙堂且来之不易.本可韬光养晦,谁知没过多久,他竟然再次犯颜直谏,批评太后大权独揽,要求归政于帝。范仲淹直谏的勇气令满朝文武震惊,却因此激怒了太后.被贬出京城。得罪太后而没有引来杀身之祸,于他来说已经是万幸了。他却抱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信念,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谏言切直,无所避讳。

后来,刘太后去世,宋仁宗的身世真相大白。那些依附于刘太后的官员,此时却纷纷诋毁她,要求追究她的过失。范仲淹虽得罪太后遭贬.却力劝皇帝感念太后的养育之恩,“宜掩小故,全其大德”。仁宗深受感动,下诏不得再议论太后之事。一场宫廷中真假母亲骨肉间的大事不带血腥地被和谐化解,范仲淹表现得可谓光明磊落,光彩照人。为此,范仲淹调回京师。

时值京东和江淮大旱,随后蝗灾又起。身为谏官的范仲淹多次奏请救灾,仁宗没有办法,只得派他安抚灾民。赈灾归来。他还把灾区饥民吃的野草、树皮带回京城,在宫廷内外巡回展示,以戒奢风。这种心忧黎民苍生的做法引起了强烈震荡,余靖、尹洙、蔡襄、欧阳修、苏舜钦等慷慨激昂之士纷纷上书指责朝廷过失,掀起了凌厉进言之风。宰相吕夷简等对此深感不安,就寻找借口,再次将范仲淹贬出京城。

这一次,范仲淹被贬两年,但政绩斐然,后被召回京师时得到提升。吕夷简对他心怀芥蒂,奏请皇上派他出任最为繁忙、也最易受到咎责的开封府尹。治理人事繁杂的京城。不料,上任不到一个月,范仲淹便把京城治理得井井有条。有一宦官恃势作威,无人敢惹。范仲淹下定必死的决心.向家人交代好后事,然后才上疏劾奏,最终为京城百姓除了此害。更令吕夷简难堪的是,范仲淹还将朝中官员升迁情况绘成“百官图”进献皇帝,指责吕用人惟亲,官员升迁不凭政绩、只依私情。这样一来,范仲淹厄运难逃,再次被贬。

范仲淹虽三次被贬,但他厉节风尚、惩治时弊的业绩,却深深地影响和感召着时人,凌厉进言之风仍在延续。晚范仲淹十余年才进京出任谏官的包拯,显然也受到了这种风气的熏染。

范仲淹鞠躬尽瘁地实践着他所认定的治国之道,脚踏实地为百姓办事,把全部精力和无限才华都投入到处理国计民生的事务中去。他给后人留下的诗文屈指可数,但诗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一些传世之作大多是他关怀民生的内心独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中写到的关塞风云之气,战士守边之苦,英雄忧患之泪,凝成了一曲激越苍凉的豪唱.反映了他关爱将士、期盼和平的理想。

范仲淹贬至邓州时,恰逢老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来信请他写篇纪念文章。他孤独地在小院中焦灼徘徊,自责自求,依然是忧国忧民。在宦海中沉浮了大半生的他早已霜染鬓发,回想如烟往事,不禁思潮起伏,无限感慨。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经历,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将他一生经历的政治波涛,借洞庭湖波澜壮阔的万千气象倾泻而出,终于发出一声光照千秋的慨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浓缩。也是他一生追求和实践的行为准则。

历史留名的人物灿若繁星,但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人格操守与文章风范如范公者,纵观古今又有几人?几经沉浮,依然不改本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治家严谨,俭朴清廉,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在历朝历代的高声里贵之中,世所罕见。

【大师讲评】

以天下为已任,不计较个人恩怨,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职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不改初衷。这也正是履卦中所倡导的要旨。它告诫我们:一旦选定了奋斗目标,就应该矢志不移地努力,不管前面的路是多么曲折坎坷,也要义无反顾,一往直前。

其实“履”卦给人们所指示的,并不仅仅是这种具体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这种从容的精神。倘若能够真正修炼到这种境界,办任何事都会游刃有余,自然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