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好人也有被暗算时,这就只可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了。对于好放暗箭的小人,要提防,但切勿对之陈论是非。如果小人都能明辨是非,何谓小人呢?《呻吟语》的作者吕新吾说道:“处小人,在不远不近之间。”小人如蛇、如虎,善良的人由于喜欢蛇,而贸然出伸手去抚摸它,往往会被它咬噬中毒;倘若因为不喜欢老虎,而动手去打它,同样会被老虎吞噬。
【智慧金言】
对老虎和蛇,要远而防之。这并非是弱和愚,而是“敬鬼神而远之”的大智大勇,也即“善以正直居心,智以防奸守身”的道理。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人生有许多事情应当知足,又有许多事情不该知足。那么什么应该知足,什么不应该知足呢?
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的目的就是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
饱食暖衣可被看成幸福,积学修德亦可被看作幸福,这就因人而异了。古人云:“君子谋道,小人谋食。”对于物质的享受,圣贤君子都看得很淡。因为他们深知肉体的享受是暂时的,而且永远无法填满。如果一定要满足欲望才感到快乐和幸福,那可能要劳苦一生了。对于物质的享受,应当“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
要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正在生死线上挣扎。在我们的周围,还有着许多人的生活条件不如自己,而他们一样在努力地生活着,而且比自己还愉快、认真。再看自己,拥有的比他们还要多得多,所以真该知足了。就比如说,在那火车上,同样,大家都买上了车票,但就是还有人站着挤着,自己还在坐着。有了座位,也就不必去争那卧铺了。
只要常常想想这些情况,加以对比,自己也就可以知足了。必须要认清真理,命运往往是人力所无法控制的。在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之时,不妨去看看那些生而失怙、长而失学或肢体残废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实在是很幸运了。所以,物质享受要知足,知足者才能常乐。
有人说,不满足是神圣的,所以古之圣贤君子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的“不满足”,是指对“学问”、“德行”的追求不应满足。人之为人,而非禽兽,在于对品德学问的追求,在于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心灵。
幸福是一种享受,而人类最大的幸福不是肉体的享受,而是心灵的享受。一个人的生活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精神生活付出的努力和成就之大小。如果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不感兴趣,也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了。
【智慧金言】
对于德业的追求,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境界,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人格、知识。对学问首先应该“不知足”,常常想想某人的品德比自己高尚,某人的学问比自己渊博,才能鞭策自己追求更高的领域。如此而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丰富、更有意义。
贫富有道取余有度
世间有贫富,贫富均有道。富有的人,贫穷的人,各有其道,各有自己效法的榜样。
读《论语·子路篇》关于公子荆的那一章,可以使富有的人效法。公子荆虽然善于治理家业,但在其并没有财富的时候,却自足于“尚可够用”!有财富的时候,却又说“可称完备”了!到了富足之时,自觉“完美无缺”了。可见,公子荆贫能安贫,富能安富,无论贫富,他都能保持心境上的恬然和平衡。这就是富可以取法,贫亦可以取法的道理。
读有关齐景公那一章,可以知道贫穷的人可以“穷则思变”,奋发而为。齐景公养马千匹,谢世之后并没有为人称道的美德。但齐景公在贫弱时奋勉的精神,却不能不被世人所称道。这就是贫者能够自勉,富有必于其道。而如果贫者安于贫,不求进取,终是一贫如洗,无所作为。
义士贵在取舍有度。如果舍不得钱财,视钱为通灵宝玉,恃财自傲,不能称为义士。忠臣贵在舍命取义。如果舍不了性命,贪生怕死,就不可能称之为忠。因此,古时的义士忠臣,正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在中国的古代哲学思想中,最讲究取有度、辩正而施。老子说:“大道废,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慈;国家皆乱,有忠臣。”“持而盈之,女口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一个人要想得到什么,必须先施予什么。只有在富有时接济他人,才能受到他人的尊崇和爱戴;只有在贫穷时,不取不义之财,不行不善之举,才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接济。否则,富时夸富,恃财而骄;贫时妄为,贪生违义,必然富贵着祸,贫贱陷绝。古人云:
江河所以能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者,是以能为百谷之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欲其身后之。
就是说,一个人要获得功名利禄,必须首先从不求功名利禄做起。一个人要得到德之完善,就不能处处表现自己有德。
【智慧金言】
那些惟恐失去自己德善之名者,实质上已经失去了德善之名。因此,义士忠,不是刻意求之,而是诚以行之。惟此,才能为世人公认和自觉效法;惟此,能使“国有栋梁才,民有典范立”。因此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清流不竭、虽而不张的源动力。
气性平和语言少巧
气性平和,是作文、做事乃至做人的立根之本。
“文如其人”。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开阔豁达、平心静气的气质,而充塞着“小家子”之气、爱冲动之性,他就不可能写出立意高远、见地深刻的好文章,而不过是泄泄私愤、偏臆造作的东西而已。
“成事功性”。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炽然专注,持之以恒的气态,而常常心神不定、冷热无常、见异思迁,他绝不可能专心做一事,功于成一事,只能一事无成、蹉跎一生。
“做人凭性”。试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心性平和,待人以诚,为人豁达的气度,相反尖酸刻薄、莽撞粗鄙、撒泼歹毒,他就不可能与人合作谋事,更谈不上具备完善的人格了。
气性平和,根本在于不怀隐私杂念,不求愧心之利。明朝洪应明在《菜根谭·概论》中指出:
此身常教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此心常教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无欲无烦恼,心静能明察。一个人只有甘于清闲淡泊,去除非分之想,才能不被荣辱得失、是非利害所困扰、所蒙蔽,才能真正做到心境恬淡、气性平和。
人言与人品是密不可分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崇尚言由衷发,鄙视语言矫饰;同时,又注重言之有文,讲究语言技巧的运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云:“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之,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语言用以表达思想,文采帮助语言流传。离开语言,人们就无法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言谈没有文采,语言和思想就不可能流传得很远。
从人的言谈中,可以发现和体味其思想和气志,这就是“言为心声”的道理。同时,从人的“文采”中,也可以看出其学识造诣的高低和作为的大小。然而,文采的光华生于实、切于准,巧于趣,而绝不能当作虚伪巧饰,哗众取宠的代名词。这就是说,文采不含巧饰,但语言多巧饰的人常有;而语言多巧饰的入,则人品心术多不正。
《国语·晋语》中说:“言之甘,其中必苦。”意思是说,甜言蜜语里面往往有苦涩的东西。说话者因有求于人,不得不饮咽苦衷、饰言以“甜”,或企图欺骗人,隐藏险恶用心,饰以花言巧语。可谓“口甜心苦,口蜜腹剑”。
【智慧金言】
人言与人品从来就是不可剥离的。说实话者,实也;说假话者,假也。可以说,凡那些存浩然正气,行为堂堂正正的人,其言必善和谆切。凡是那些心怀叵测、行为诡诈的人,其言必伪饰狡诈。虚狂者大言不惭,信口雌黄;伪善者口是心非,口蜜腹剑;好事者拨弄是非、造谣惑众,历来如此,历代如此。人们当听话听音,察“言”观色。
静待是非淡待谗言
世间总有一些蛮横无理、乐于争吵之人,亦有一些搬弄是非、颠倒黑白的人。与其相处,难免会遇到各种麻烦。何以待之?这实在是一门大学问。
泼妇,乃蛮横不讲理之人。其长于骂街,遇事不顾体统,只会吵闹,弄不好还会扒了裤子和你干。这种人,谁见了谁怕。你若真面红筋赤、暴跳如雷和她较真,肯定不是她的对手,反而使她撒泼更甚,更加得意,而自己却陷入尴尬,有失大雅。因此,对待这种人,无需与他计较,态度镇定,行若无事,只当他的吵闹是乌鸦叫,不予理睬。等他吵闹得筋疲力尽时,便觉得自讨没趣而自动闭嘴了。你若实在忍无可忍,不防在他暴躁不堪时,冷笑几声。包管你不费力气,便可使其失去锐气。
最可厌的,是那些搬弄是非的小人。泼妇只是吵闹,这种小人却专逞口舌而伤人。他们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小事夸大、节外生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此,较泼妇们无意义的言词来,他们的话语更是厉害十分了。每每使人百口莫辩,被别人误会得走投无路。但是如果能做到不将这些利害放在心上,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日久,这些小人眼见尖酸刻薄的言语不能影响你,自然会闭上他的嘴了。
何况,谎言终有被揭穿的时候,众人自会明了“说人是非者,即是是非人”的道理。秦桧小人,颠倒黑白,诬陷忠良,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然而,在真理的剑锋之下,他不是万古跪在那高悬着“忠奸自古同冰炭,毁誉而今判伪真”的箴联的岳王墓前,遭受着世代的唾骂吗?
如果有人无理纠缠、恶语中伤你,你大可不必与之争论,“不理他,看他如何”,淡然处之。智者老子曾经说过: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之德,本身也是一种争。争千秋,不争一时。只要自己行得端,走得正,泼妇之闹,诽谤之辞自会停止。
【智慧金言】
人之所以在遭人谩骂,受人挑唆时,常常会挺身而斗,以牙还牙,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自身缺乏镇静与反省的气度。只知其然,而不去冷静思索其所以然。倘若能于唾骂与受挑唆时,反躬自问,发觉自己确有不虞之处,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否则,就泰然处之,化干戈为玉帛,只要心存“一点浩然气”,便可迎得“快哉风”,不为“泼妇”之怒骂,谗人之挑唆而分心乱神,岂不是“潦水尽而寒潭清”了吗?!
锤炼丹心还身阳刚
“菩萨”是佛教用语,意思是指普度众生、救生于难,具有“菩萨行”的人。除了奉行五戒十善而求自身的了悟之外,最重要在于一种德行,就是救人困危、解人苦难的心行。所谓“众人有病我有病”,“愿代众生受苦难”,“人溺己溺”,“己达人达”,以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等,都称之为菩萨心肠和胸怀。由此可见,“菩萨”并不专指庙里供人膜拜的偶像,而是包含着更深层的潜藏于心的、由衷敬慕的良心、义行、善为。如此,便有了“活菩萨”之说。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坎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旦夕之祸”,“不如意事”,古人首先强调的是要能“忍”。《菜根谭》中说:
语云:登山耐侧路,踏雪耐危桥,一耐字极有意味。如倾险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撑过去,几何不堕入榛莽坑堑哉!
然而,人生如果仅靠自身孤意的“忍耐”,也只能面对苦难而逆来顺受,遇到坎坷则会一筹莫展。
然而,要解难脱险,就需有“肯救人坑坎中”的活菩萨出现。况且,人生的坎坷,也不仅是外在物质的困苦,更严重的是内心迷失了正道。这就更要有人去为他人解脱内心的犹疑、困惑、迷茫,指点迷津,申明大义,去除杂念,陶冶心性。这样的人就更可称得上活生生的人间菩萨。
人要踏平坎坷、战胜困难,需要具备巨大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而要战胜自我,使自己“能脱身于牢笼外”,则更为艰难,更需要有百倍的勇气和非凡的毅力。在现实社会中,传统的重负、人情的纠葛,以及自己的俗性、偏执,紧紧地禁锢着人自身,此即人身的“牢笼”。要获得人生的自由,就必须冲破“牢笼”,摆脱传统的束缚、人情的缠结、自身的困扰等,这样才会成为最杰出的人。
那么,人如何才能冲破牢笼呢?《菜根谭》中指出:
忙处不乱性,须闲处心神养得清;死时不动心,须生时事物看得破。这就是说,事杂忙乱时,要保持本性不变,就必须在闲暇时特别注意精神上的怡养。要在诀别人世时无遗憾、不动情,就必须在活着的时候洞明生死常理,把死当作人生的必然归宿,也就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就是说,冲破“牢笼”秘诀,贵在修身养性,洞明事理;要冲破“牢笼”,还必须在各种复杂的环境里经受磨耐和锻炼,以形成内在的坚贞心性和品质。
【智慧金言】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这也说明,人脱身“牢笼”的过程,也是一次艰难的蝉脱,带血的冲刺。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得丹心,还自身以阳刚。“磨难出英雄”的道理也正在于此。
改造人心乐观大度
心为官之首,它统治着人的五官及全身。如把全身器官比喻为朝政和百官,心便是君王。君王昏,朝政暗,天下乱;君王明,朝政清,天下平。人要行得正、举得端,须时时处处保持“心”的清楚明白。心不仅是身体器官的主宰,而且是为人处事、修行图治的主宰。人心在体内,惟寸是量,但能量在苍穹,则功及无限。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苦,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清·金兰生《格兰联璧·存养》)
人心需清净,居心不净,动辄疑人;人自无心,我徒烦扰。(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心境不明,则难免疑神疑鬼,惹是生非。只有抛弃了杂念,开阔了胸襟,才会豁达大度,体味人生之快乐,感悟世间之美好。
人心需改造,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清·龚自珍《丁亥》)
如果连自己的心都不能按捺,谈何超越自我、改造世界!因此,要有理想、有志气,创一番业绩,铸人生辉煌,就必须在炼“心”上下功夫,在砺“心”上鸣不凡。百折志不挠,挫奋“心”弥坚。
人是哭着来到世间、步人新生的。人的脸面由眉、眼、鼻、口合而成形,若将两眉当作部首字头“”,两眼看成一横“一”,鼻子为一竖“丨”,那么下面承接“口”恰巧是一个“苦”字。由此可知,人的一生是苦多于乐,终身难有安闲逸乐之时。这就是说,人有追求快乐的天性,但“苦”字就明明写在脸上,伴行一生。
人要不要因为自己的面相“苦”,就认从苦、屈于苦,而不追求快乐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追求快乐、幸福是人生的本性,是人生的动力源泉。那种因面相“苦”而屈服于苦的人,是弱者,是懦夫,是人生悲哀的牺牲品。
同时,人在追求快乐、幸福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人生的道路曲折坎坷,苦难困危在所难免;一帆风顺的所为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所幸不曾有。因此,要准备承受吃大苦、耐大劳的艰辛,以艰苦的付出换来幸福和快乐。
【智慧金言】
人的一生苦多乐少,那么在人生的奋进曲中,就应该包含着以苦为乐,具有乐观主义的精神。这里最根本的是,要树立大度的人生观、苦乐观,把为他人、为大多数人追求快乐和幸福作为人生的目标,摆脱狭隘的自得其乐,才能享受到最高尚、最神圣的人生快乐,才能剥去人生的“苦”面相,描述出人类的“幸”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