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称别人是酒囊饭袋,形容自己却是“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更有甚者,当曹操录用他为打鼓更夫时,祢衡击鼓骂曹,扬长而去。对这种人,曹操自然不肯容留。祢衡又去见刘表、黄祖,依然边走边骂,最终被黄祖砍了脑袋,做了个无头狂鬼。
人们常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无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都有数,不用自吹,更不必狂妄。没有多少人乐意信赖一个言过其实的人,更没有一个人乐意帮助一个出言不逊的人。不论是庄子还是老子,都劝人以谦抑为上,不可自作聪明地显示、夸耀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看轻,才能真正达到自己的目的。
难事让步功到勿松
【原文】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译文】
做事遭遇困难的时候,只要能够退一步,便不难处理了。一件事将要成功的时候,只要稍有懈怠疏忽,便不能成功。
【解读】
有些人能够爬上高达百丈的大树,却在不到一丈的小树上失足跌了下来。攀登高处的时候,因为知道高,心里会有万全的准备,所以不容易疏忽;小树使人对它失去戒心,心情松懈,就难免疏忽大意了。所以,所谓危险,不在树的高低,而在精神的弛紧。工厂工人受伤的比例,做了一两年的熟手,远比初来的生手要高得多。
所有的意外,都是由疏忽细节引起的,而习惯性的自信,又是造成这些小小疏忽的最大原因。谁又能估计世间因为“不小心”而造成生命的损失、人体的伤害和财产的损失有多少呢?往往由于某些工作人员小小疏忽,车辆倾覆,房屋焚毁,丧失许多宝贵的生命。铁轨上的小小裂痕,或是车轮上的一些毛病,会遭覆车之祸,伤害许多生命。因为不小心随便扔一根燃着的火柴,一个香烟头,结果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使得一城一镇的房屋遭到焚毁。人们往往注意大事却疏忽细节,但谁知道闯大祸的就是那些琐碎的细节!
有个人开车手艺不错,已有多年驾龄,但他开车时总是小动作不断,比如点根烟,换盘CD,和骑车的熟人打个招呼等等。旁人说他他不听,反而说:“我艺高人胆大,没事。”结果有一次,在一座立交桥上他连人带车从桥上冲了出去,原因再平常不过:在高速急转弯的同时,他却伸手去扶了一下快要倒的矿泉水瓶。
不要以为那些潜伏着危险的不良习惯无碍大局,不要觉得你的本事大,别人眼中的危险事对你而言根本不算什么,总有一天,它会找上你的门,开始袭击你。
守身勿妄创业深虑
【原文】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
【译文】
一个洁身自好的人,不胡作非为,不违法乱纪,是害怕自己做了不好的事,使父母遭受羞辱。开始创立事业时,更要深思熟虑,仔细选择,否则,将会贻害子孙,其祸无穷。
【解读】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
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是由杨震推荐上来的,这天晚上,王密怀揣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并献上黄金以感谢他往日的提拔。
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这则故事不仅仅涉及到行贿、拒贿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的小人、奸人、恶人,不都是借着“黑夜没有人知道”的掩护,干下了大大小小的罪恶勾当吗?可是,那些在黑暗中干着不可告人勾当的人,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在行动时,别人根本不知晓。其实,天上地下的神明正睁着大眼睛看着你呢!当然,对于那些干坏事肆无忌惮的人,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制裁,和随后冰冷的铁窗生涯。
创业维艰毋负先人
【原文】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栉风沐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译文】
祖先创立家业,不知道经过多少的风风雨雨,受过多少的艰辛,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够衣食饱暖,遗留下财产给子孙后代。若要想为子孙做长远的打算,除了读书和耕种田地外,恐怕没有其它的了,长辈总是希望他们能勤俭生活,不要辜负祖先的辛劳。
【解读】
《唐语林》中有两则吃饼的故事。
唐太宗大宴群臣,宇文士及割肉。割完之后,用面饼揩手上的肉汁,太宗不作声,眼睛斜视着他。不知是这位宇文士及有节俭的习惯还是因为感觉到芒刺在背,总之他不动声色地用饼揩好手,然后从容不迫地把这块饼吃了下去。那一边太宗也松了一口气。到了唐玄宗这一辈,国家已经很富裕,宠妃还享用万里飞骑送来的荔枝,但他本人却也很舍不得一块饼。这一回割肉的是太子李亨,他也用饼擦手上的肉汁,玄宗也一直盯着他看,不大高兴。太子慢慢地举起大饼,大口地吃起来,玄宗非常高兴,对太子说:“福当如是爱惜。”“福”在古代是指祭神的酒肉,也泛指食物。中国语言中有“惜福”一词,就是从爱惜粮食这个意思上来的。
为人处世,应有勤劳节俭、冰清玉洁的操行。也只有勤俭,才能永保廉洁;只有冰清玉洁的操行,才能长久处世。守住节俭并依此修持,贫穷时可以独善其身,富贵时亦可善待天下。守住了勤俭,就足以存风范于人间,存风范于世道。勤就不缺乏财物,俭就知道节余;劳就能进益,节就能知足,这是古代人惜福的方法。在勤、俭、劳、节中,俭是首要的。
称心斗胆铁面无私
【原文】
成大事功,全仗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是铁面铜头。
【译文】
能够成大事,立大功的人,必须有勇敢的胆识,冒险的心境。真正有气节的人,才可能铁面无私,不畏权势。
【解读】
要想干一番大事业,非气莫济。处于横逆困苦的环境,要能忍得住气;处于艰难危险的时刻,要能沉得住气;处于生死成败的关头,要能鼓得起气。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振作精神,抖擞精神。能刻苦,就自然不怕苦,也没有苦;能冒险,就自然不怕危险,也没有危险;战场上无所畏惧,就自然没有敌人可以畏惧,而只有敌人畏惧我。拿破仑每次在危急的时刻,都会在战场上出现,这样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就提高了几倍,都能扭转不利的战局,转危为安,反败为胜。不仅仅是他,所有的千古名将莫不如此。在战场上将帅的表现是成败的关键,如果他自己表现出一副惊惶失措、贪生怕死的模样,整个部队就会陷于混乱不堪、动摇不定的局面;如果表现出一副镇定自若、无所畏惧、立如磐石的状态,部队的士气自然猛增百倍,就必定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样圆满的结局不仅是由信心造就的,也是由于气的引发性、传导性造就的。
有时冒险不一定就能成功,成功的妈妈便是失败,成功只是无数失败中的分子,不是无数失败中的分母。正常的规律是,无数次的失败换来一次成功,无数人的失败换来一个人成功。惧怕失败,不冒风险,求稳怕乱,只想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平静,虽然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那会是多么的无聊。
冒险而失败远胜于安逸但平庸。与其平庸地过一辈子,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一场。只要肯冒险,没有人命里注定是弱者。
存心方便虑事精详
【原文】
济世虽乏资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译文】
虽然没有金钱与财物来资助别人,但是,只要处处方便他人,也是一位德高的长者。虽然天生的资质不够聪明,但是只要考虑事情时能做到周密、详细,也不失为一个能干的人。
【解读】
有一篇叫《慷慨的农夫》的短文,说美国南部有个州,每年都会举办南瓜品种大赛。一位经常获得头奖的农夫,获奖之后,总是毫不吝惜地将得奖的种子分送给街坊邻居。有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慷慨,不怕别人的南瓜品种超过他吗?农夫回答:“我将种子分送给大家,方便了大家,其实也就是方便我自己!”原来,邻居们种上了良种南瓜,就可以避免蜜蜂在传递花粉过程中,将邻近较差品种南瓜的花粉传给农夫的南瓜。这样,农夫就能专心致力于品种的改良了。否则,他就要在防范外来花粉方面大费周折而疲于奔命。
这就是一个“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极好例子。
福乐是每个人都想享有的,如果你处处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就会众叛亲离。若过于孤立,则成功的缘分就会渐渐疏离。不该得的财富你处心积虑想拥有它,到头来你只会失去更多的回报和机会。
平情应物守志待机
【原文】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译文】
以温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平静的心情来处理事情,用平等的态度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利用的时机。
【解读】
《战国策》里记有一则“南辕北辙”的故事,它说的是,从前魏王欲攻打赵都邯郸,谋臣季梁知道此事,忙从旅游途中返回,求见魏王。他对魏王说:“我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一个男子,正赶着车向北走,却告诉我他要去楚国。我提醒他‘若要去楚国应该往南走才对’,可那男子说:‘我的马是日行千里的好马。’我说:‘马是好马,可是你却弄错了方向。’那男子又说:‘我带够了旅费。’我说:‘你的旅费够了,但你的方向却走反了。’可是那男子又说:‘我的御夫技术高超!’诚然他具备了所有抵达目的地的条件,可他却犯了方向性的错误。楚国在南,他却向北走,因此,他的条件越好,离楚国的距离就越远。大王,您身为五霸之一,刚刚获得天下的钦佩,却想仗着国富兵强而攻打赵国,你的目的是扩大领土,远播威名,但赵国并非弱小,若进攻不利,反而会消弱魏国实力,导致魏国从此离霸业日远矣。这不就是和那个欲去楚国,却偏偏向北走的男子一样吗?”魏王听过故事后,若有所悟,最终改变了原来的主意。
“南辕北辙”的故事提醒人们,处于平常时期或“背时”时期,采取笨拙的行动,只能使自己的境况趋于恶化。积极努力是好事,但切勿轻举妄动,要耐心等待时机。
因噎废食讳疾忌医
【原文】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噎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讳疾忌医也。
【译文】
偶尔做了好事,受到劳累或连累,就不再行善了,这就好比被食物梗住了喉咙,从此再不吃东西一样。明明知道是自己的错误,却讳忌不肯承认,这就如同生病怕人知道而又不肯医治一样。
【解读】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宠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从来没有开心地笑过,反而常常是愁眉紧锁,郁郁寡欢。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让王子快乐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宫里的金银财宝随便拿你。”
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秘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便走开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做美丽的绿色,呈现出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依此去做,不久,他果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少年。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有人之所以生活得有意义,感到快乐,有丰足感,是因为他能奉献,而不是处心积虑地要想占有。奉献给人一个实现自我的空间,因为他知道要努力工作,为社会服务,他知道要肩负一个帮助和安慰大众的使命。在那努力的目标之中,他发现了生活得以实现的空间。
一个人只要愿意为别人奉献自我,他就会生活在快乐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无偿地给予别人服务和帮助,他的生命一定闪烁着光彩,充满着喜悦和快乐。
【活学活用】
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又说:“人无奋志,治功不兴。”一个人要行有所成、功有所得,就必须为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志向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方向,才能专心致志,向着既定的彼岸驶进。而欲成大事、建大功者,则更应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准备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准备咽下常人难以咽下的苦涩。苦心励志,前行不辍。成大事功有真气节当然,有志固然可嘉,但仅有志且努力不懈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胆量。有胆量,才敢于面对艰难困窘,敢于乘风破浪,敢于破除陈规陋习,蔑视世人偏见,做人皆所欲为而不敢为之事,走前人古人未曾走过的路,创出新的业绩,造就新的境界。
再者,有胆则有识。古人讲,欲成大学问,必具“才、学、识”三妥。“才”是基础,“学”是营养,“识”为关键。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不识方圆,不知高下,不辨真伪,则有才亦枉,有学亦废。欲成大事业、树大功勋者,就得识大体,知善恶,辨邪正。如此,才能保证志高而不偏,事成而无虞,功树而不遭毁。
值得体察的是,胆大还须心细,也即古人所告诫的:“胆欲大而心欲小。”(《旧唐书·孙思邈传》)胆大而妄为,胆大而粗心大意,任心随欲,就是莽撞,就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俗话说:“树活一张皮,人争一口气。”仁人志士视气节如生命,故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千磨万击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名言佳句。即使是巾帼,也不让须眉,南宋女诗人李清照唱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惊世之歌;清末的鉴湖女侠秋瑾女士,也在她的《致秋世林书》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