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管教:决定孩子一辈子的事
2003300000014

第14章 重视品德培养,奠定孩子未来的成功基础(1)

培养孩子的博爱之心

关爱亲人、帮助受灾地区遇难的同胞、同情弱小生命、爱护花草树木等等,父母从这些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博爱行为,让他真正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会使孩子将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一天,我和桐桐在路上走,听到路边有"汪汪"的叫声。我们寻声找去,发现在路边绿化带旁边,有一条刚出生不久的黄毛小狗,可能是又冷又饿的缘故,身体在瑟瑟发抖。

桐桐蹲下身子,手伸向小狗,它像见到妈妈一样,用舌头舔着女儿的小手,还一个劲儿地往桐桐身上靠,女儿就顺势把它抱在了怀中。

我想,这条小狗可能是被主人抛弃了,如果没人管,几天之后,小狗就会死去。虽然我不太喜欢养小动物,但看着面前这条可怜巴巴的小狗,我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同时,我又想到,收养丢弃的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同情、关爱之心。所以我有意问女儿:"桐桐,准备怎么处理这条小狗?"

"爸爸,这条小狗没了主人,太可怜了。"

"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我再次问女儿。

"我收养这条小狗,行吗?"桐桐知道我不太喜欢小动物,所以试探着问。

"女儿这么有同情心,你说我会不支持你这种行为吗?"我一边说着话,一边接过女儿手中的小狗,抱着它朝家的方向走去。

女儿跟在我后面,开心地嚷着:"爸爸,你太好啦!"我听着心里美滋滋的。

同情心人皆有之,孩子尤甚。如果孩子缺少同情心,不是其他的原因,主要是你没有细心呵护所致。

观察孩子的行为,随时巩固他对弱小人群、动物的同情心,是教孩子习得博爱行为的一个方面。同时,让孩子亲自去照顾这样的群体,有助于培养孩子细腻的情感和善良的行为,帮助孩子具备更多的美德。

汶川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捐赠了金钱或物资。我和妻子两人,各自在单位捐赠了两千元钱。

捐赠的第二天,电视里正在为募捐义演,我、妻子和桐桐都在观看。当听到一个比桐桐稍大一点的孩子,说自己的父母都被埋在了地下,再也出不来了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出来,决定再次捐些善款。

这时候,我看到女儿也在默默地流眼泪,决定进一步培养她的爱心。

"桐桐,你看刚才那个孩子多可怜,没有了父母,吃饭、穿衣、上学都没有着落。爸爸在单位已经捐赠了两千元,现在还想再捐两千,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桐桐仰头看了我一眼,没有领会我的意思。

"我和你爸爸觉得你也应该尽一份爱心才对啊!"妻子提醒说。

听完妈妈的话,桐桐立马会意,跑到自己的房间,拿出存钱罐,把里面省下的零花钱都倒了出来,然后慷慨地说:"爸爸妈妈,我的这些钱都捐出去,帮助与刚才那个小朋友一样的孩子。"

我点头称赞说:"桐桐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没忘记回夸我一句:"你也是个有爱心的好爸爸啊!"听了女儿这话,我和妻子都开心地大笑了起来。

教孩子帮助别人,培养他的博爱之心,首先需要父母给孩子做出这方面的榜样,让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孩子此时还没有意识到如何去做,你就要进一步引导,直到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为止,真正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天,我去幼儿园接桐桐,她出了校门,就直接扑进我怀里,哭着说:"爸爸,小米坏,不知道爱别人,我不想和她玩了。"

"乖女儿,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这么伤心,如此痛恨小米?"

"刚才吃饭的时候,我饿了,想多吃一点东西,就拿了她一块面包,但她却夺了回去。以前,她说饿的时候,我可是每次都会主动把分给我的食物给她吃啊,我以后再也不给小米食物吃了,也再不想帮助别人了。"女儿抽噎着说。

"孩子,去帮助别人,并不能要求他也一样对待你,或者说让他回报你。帮助别人,是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它不但能美化心灵,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你不应该因此不再去帮助别人啊!"

我一边领着女儿往家走,一边给她讲道理。

女儿听完我的话,沉默了一会儿说:"爸爸,我知道了,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停顿了一下,女儿接着说:"包括小米。"

我赞赏地亲了桐桐脸蛋一下,向她跷起大拇指说:"桐桐不但有博爱之心,还有宽容的品质,爸爸好佩服你。"

桐桐听后笑了,虽然刚哭过,但看得出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成老师心语

孩子帮助人之后,如果没得到别人的回馈,心理就会失衡。此时,你要及时引导孩子,教孩子正确地对待人与事。

关爱亲人、帮助受灾地区遇难的同胞、同情弱小生命、爱护花草树木等等,父母从这些方面全面培养孩子的博爱行为,让他真正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会使孩子将来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让孩子懂得谦恭会受益更多

父母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为人处世谦恭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谦恭的重要性,有利于纠正孩子不良的观念,改变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谦恭的人。

周日,女儿不上学,妻子有事,我征得桐桐的同意,带她来到我的咨询室。

那天,来了许多家长和孩子,向我请教不同的问题,有些人还拿着烟酒作为礼物,对我也是恭恭敬敬。

我呢,作为一名家庭教育研究者,每一个咨询者来问问题,我都很耐心地倾听,全力地去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

桐桐一直在旁边安静地看着,不时地张一下嘴,看样子想说话,不过见我没有时间,几次都欲言又止。

好不容易等来咨询的人都走完了,桐桐急忙走到我面前说:"爸爸,你是个教育家,那些人都是来请教问题的,怎么还那么客气地和他们说话啊?你应该有点架子才对啊!我班上同学小燕的爸爸当官,就经常端架子。"

我听了女儿这话,感觉好笑的同时,心里也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在她幼小的心里,已经受到了这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为此十分不安。

孩子的心理,基本上都能在他的言语行为中表现出来。你应该留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这些表现,及时发现他受不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好想法、错误认识。

只有多留心,你才能尽早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找到了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纠正。只有及时纠正,孩子才会明白怎么想、如何做才正确,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

桐桐的话语,让我想起年少时的一件事。那是我刚升入初一的时候,国庆节来临,校领导在全年级征稿。我也写了一篇文章,因为自己曾经看过许多小说,语言方面有点基础,写的内容又切合了"国庆"这个主题,文章被选中。

校领导安排毛笔字好的老师抄写一遍那些挑选出的优秀稿子,然后把它们贴到校门口的墙上,供学校师生观看。

刚贴出来时我不知道,一个要好的同学看到后,急忙跑进教室告诉我。虽然明知道自己写文章还算可以,但真听说文章被选中了,还是有些激动。

我飞快地跑出去看,久久地盯着署有我名字的文章,心里热乎乎的。

再次上课的时候,语文老师拿出一个笔记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我的作文写得好,并把本子亲自送到我手里,同学们都投来羡慕的眼光。

那一刻,我的心膨胀了起来,整个人都有些飘飘然,对同学的态度不自觉中也发生了转变,变得高傲起来,不再像往常那样与他们打成一片。

一段时间之后,许多要好的同学疏远了我,此时,我后悔莫及。好在我及时改正了不良的态度,不久之后,与同学的关系又恢复如初。

孩子有了点成绩,特别是某方面比周围人表现优秀,受到老师夸赞时,有可能就会滋生骄傲的心理;或者受别人不良行为的影响,产生不正确的观念,甚至做出轻视别人的举止,结果很容易遭人讨厌,受人排挤,甚至失去朋友,成了孤家寡人。

当孩子出现骄傲的心理,你应该及时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他的不良行为,让孩子习得谦恭礼让的举止。

因此,发现了女儿存在不良心理,又加上自己的切身体会,知道它的危害,我决定立即转变孩子不正确的观念。为此,我给女儿讲了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拜齐白石为师的故事:

当时的梅兰芳已经很出名,许多人见到他都会蜂拥而上,就像现在的普通人见到世界知名大明星一样。但是,梅兰芳还是到处请教老师,并且专门拜齐白石为师。虽然齐白石那时候也是个名人,但名气远远不及梅兰芳。

有一次,齐白石与梅兰芳约好去一个地方。齐白石没有事,先到了那里,因为他着装朴素,名气又不太大,所以很少有人注意,他本人也不爱热闹,就坐在一个清静的角落里。过了一会儿,梅兰芳到了那里,所有人一下子拥了上去,围着他问这问那。梅兰芳一边与人打招呼,一边问别人:"见到我的老师齐白石先生了吗?"有认识齐白石的人,便指着一个角落说:"他在那里呢。"于是,梅兰芳口里喊着"老师",快步走到齐白石面前,施以弟子之礼,十分谦恭。

不仅如此,他还会向普通人请教各种问题,虚心学习所有自己不懂的东西。这样,梅兰芳不断地取得进步,不但在艺术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赢得了众人的拥护、爱戴,成为一个让国人铭记于心的大艺术家。

桐桐听我讲完,似有所悟地说:"爸爸,人出了名后,也不能看不起普通人,对吗?"

"乖女儿,你说得很对,但不仅要看得起普通人,还需要从他们身上虚心学习自己缺乏的东西。"

桐桐使劲地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爸爸,刚才我说错话了。爸爸只是个普通的教育家,没有梅兰芳名气大,要向他看齐。桐桐先向爸爸看齐,再向梅兰芳爷爷学习。"

听着女儿逻辑清晰的表达,我明白这个故事已经对她起了作用。希望女儿能像自己所说那样,任何时候,都能做到为人谦恭。

成老师心语

孩子都爱听名人的事迹,愿意以名人为榜样,喜欢向名人学习。

父母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为人处世谦恭的故事,让孩子知道谦恭的重要性,有利于纠正孩子不良的观念,改变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有效地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谦恭的人。

教孩子从小学会孝顺

对父母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子女应该尽的义务。你需要尽早给孩子灌输孝顺的理念,帮助他成为一个孝顺的人,这样你心里宽慰,孩子也会受人赞美。

我曾听许多家长抱怨说:"我们辛辛苦苦挣钱,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对孩子却很大方,让他吃最好的食物,穿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物品。可是孩子却只知享受,从来不关心我们,更别提孝顺了。"

这话我相信,因为我曾亲眼看见过一个孩子的不孝顺行为。

有一次,朋友蒋亮的妻子生病,他就到社区去请医生,我刚好此时去拜访。

蒋亮的妻子在床上躺着,看到我虚弱地说:"蒋亮去请医生了,一会儿就回,你坐在沙发上等一会儿吧。"

我答应一声,看到蒋亮的女儿芊芊正在津津有味地打游戏,我就凑上前观看。

"芊芊,给妈妈倒杯水。"过了一会儿,卧室里传来蒋亮妻子的声音。芊芊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继续玩。

"芊芊,妈妈让你给她倒水呢。"我提醒孩子。

"她要喝自己倒,我正忙着呢。"芊芊头也不抬地说。

听着面前女孩冷漠的话语,我不由自主地战栗了一下。莫说床上躺着的是自己的妈妈,就是一个陌生的病人,要你给她倒杯水,也不应该无动于衷啊。

见芊芊始终没有行动的意思,我给蒋亮的妻子倒了杯水,送了过去。

老朋友回来后,我抽空对他讲起了这件事。他叹了口气说:"芊芊这孩子,我们白养活了!"

我心里也有类似的感觉。

中华民族的美德,向来以孝为大。父母生养孩子,十分辛苦,孩子也理应对父母孝顺。

可是,现在的社会,由于独生子女增多,父母都拿孩子当掌上明珠,施予他无尽的爱,却忽略了给孩子灌输孝顺父母的理念,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婪,只会向父母索要,却不知道应该对父母付出。

这是孩子和父母共同的悲剧。

我知道教育子女孝顺的重要性,所以在桐桐还很小的时候,就曾找来古代二十四孝图,挨个给女儿讲他们的感人事迹。

比如吴猛恣蚊饱血、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朱寿昌弃官寻母……

这些故事中,最令女儿感动的,还是"吴猛恣蚊饱血"这个故事。

吴猛在八岁时,因为家里没有蚊帐,担心父亲被蚊子叮咬睡不着觉,就坐到父亲床边,把衣服脱光,吸引蚊子,并且任由它叮咬,不去驱赶。

故事刚讲完,桐桐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她感触良多地说:"爸爸,对不起,我以前不知道孝顺你,以后要向吴猛学习。"

"乖女儿,我相信你。"见女儿听完故事联想到自己,我明白讲这些故事起到了效果,十分开心。

如果孩子不知道孝顺,你直接教他怎么做,往往会引起他的反感。

孩子喜欢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说明做人应该孝顺的道理,以及人们给予孝顺的人的高度评价,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

前段时间,听说母亲生病了,我把她从弟弟家接过来照顾。母亲天一冷就喘得很厉害,医生给她开了一个月的中药,每天熬一包,早晚要喝两次。

每次我给母亲熬好药,都会亲口尝一下是否烫,感觉刚好时才会端给母亲喝。同时,为了减少苦味在嘴里停留的时间,我还预先在旁边放上一勺糖,在母亲把药喝完后,就及时递上去。

桐桐没事,经常跟在我的身边,看我做这些事情。

在我的精心伺候下,母亲的身体很快康复,她要回弟弟家照顾侄子小林,我就把她送了过去。

这件事过去后,我有一次出差,因为天气突然转凉,带的衣服比较少,结果感冒了。从外地回来,浑身还是紧巴巴的,十分难受。

于是,下班后,我先去学校接了女儿,接着顺路去医院买了一些西药。

到家后,我倒了杯水,刚吃完药,就看到桐桐递过来一勺糖。

我虽然不爱吃糖,西药也不是很苦,但看到孝顺的桐桐,我还是高兴地接了过去,把它全部倒进了嘴里。"真甜!"我发自肺腑地说。嘴里甜,心里感觉更甜。女儿开心地笑了。

成老师心语

你给孩子做出孝顺的榜样,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自觉地习得孝顺的行为。

对父母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为人子女应该尽的义务。你需要尽早给孩子灌输孝顺的理念,帮助他成为一个孝顺的人,这样你心里宽慰,孩子也会受人赞美。

教孩子懂得感恩

父母要教孩子懂得感恩,因为这样他就会拥有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他也能感激给予、努力回馈,同时也会与别人融洽相处、快乐生活。

前一段时间,我和妻子为了调动女儿劳动的积极性,给桐桐规定做一些家务,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并写好贴在了墙上。桐桐为了多存点钱,干得特别起劲。

有一次,妻子下班后累了,就对桐桐说:"桐桐,给妈妈倒杯水好吗?"桐桐欢快地跑过去,倒了满满一杯水,递到了妈妈手里。

然后桐桐转身跑回自己的房间,很快又跑了出来,来到妈妈身边。妻子看到女儿如此贴心,十分高兴,夸奖桐桐说:"你真是妈妈的好闺女。"

桐桐小声地"嗯"了一声之后,有些扭捏地说:"妈妈,我刚才跑过去看墙上,没有给我规定倒水付多少报酬的标准,你就看着给吧。"

妻子一听,刚喝到嘴里的水差点没有喷出来,她把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说:"我每天三餐给你做饭,多少钱?每天给你洗衣、洗澡多少钱?每天两次接送你上下学多少钱?给你花去了多少钱买吃、穿、用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