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20038800000016

第16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6)

一行法师“少聪敏,博览经史”,年轻时便是知名学者,后在嵩山出家为僧。他与机械制造家梁令瓒合作,发明了用水力运转的浑天铜仪,其中有两个木头人,一个每刻击鼓,一个每时辰敲钟,是世界上最早由机械转动的计时器。他首次发现了恒星运动现象,比西方早了一千年。此外,他还主持编订了当时最精密的历法《大衍历》。

克勤大师,宋朝人,一生精勤求法,四处参访名师。他曾到五祖山参谒法演禅师,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共论佛法,后世有“演门二勤一远”之称。由于其佛学造诣精深,被敕封为“佛果禅师”。为传播佛法,克勤大师著成《碧岩录》十卷,被后世称为禅门第一书,一度被认为是认识禅门必读之书。

慧日大师,明代高僧。他道貌风骨,学识渊博。在1369年与当时天下名僧一同被明太祖朱元璋召见时,他因年龄最长,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且朱颜白眉,器宇轩昂,满朝文武皆仰之如高山,尊称他为“白眉大师”。

敬安,清末第一高僧。27岁那年,为表白自己的向佛之心,他在宁波阿育王寺舍利塔前,竟然去二指供佛,同时割臂肉燃灯供佛,被人们誉为“八指头陀”。

除了以上提到的高僧大德,历史上还有鸠摩罗什大师、寒山大师、智者大师、寄禅大师等名僧对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贡献突出,堪称中国佛教史上的灵魂人物。

■ 崇尚与毁禁佛教的历代帝王 ■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有起有落的,其起落兴衰多与政治因素有关。南朝梁武帝萧衍、隋文帝杨坚、一代女皇武则天等帝王,崇信佛教,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政治环境,给僧人以很高的经济待遇;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等帝王,不喜佛教,遂大肆禁佛,焚佛经、烧寺院、令僧人还俗。

⊙尊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

南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他非常优礼佛教僧人,奖励佛学研究,与当时著名的学僧来往密切。在他的鼓励和支持下,涅盘、成实、般若三论等学派很快地发展起来。他还下令让众多学僧编纂了《大涅盘经集解》等佛教典籍。

梁武帝在位期间广建寺院,盛造佛像,还经常举办盛大的法会,给予寺院巨额布施。为了表示信佛虔诚,他以“皇帝菩萨”自居,并且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为奴”,每次都要由群臣拿大笔钱财将他“赎”回。梁武帝不仅严守在家居士的戒律,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般若经》《维摩诘经》等佛经,甚至亲自登台向僧俗信众讲经。

三净肉

小乘佛法允许吃“三净肉”。三净肉应具备三个条件:眼不见杀,即没有亲眼看见动物临死的凄惨景象;耳不闻杀,即没有听见它惨叫的声音;不为己所杀,即不是为了自己想吃才杀的。梁武帝则禁止僧尼饮酒、食肉,从此中国僧尼便只吃素食了。

隋文帝杨坚从小在寺院中长大,13岁时才回到父母身边。当上皇帝后,他就下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并在各州县建僧、尼寺各一所,还要在他去过的45个州各创设大兴善寺等。他还曾下诏:有乐于为僧出家者,可听任出家;原来朝廷没有同意私度出家者,皆可列入僧籍。他在位的24年中,共诏令度僧约50万人。

隋文帝曾得到一位天竺沙门给他的一包佛舍利,即位后曾三次下令全国各州建立舍利塔安放舍利。据有关资料统计,隋文帝一代,在全国大约修建了佛寺4500所,舍利塔110座,真可谓寺塔林立。

隋文帝的佛缘

据说,隋文帝是在一所般若尼寺中降生的。当时天气炎热,母亲为他扇风,不小心让他着了凉,都哭不出声来了。恰巧寺中有一位比丘尼智仙,不仅治好了文帝的病,还看出他有神佛护佑,定能君临天下,于是请求将他寄养在尼寺中,并给他取梵名为“那罗延”,意为金刚不坏。

唐高宗后期,皇后武则天掌握了唐朝政权。

后来,有人伪造瑞石,暗示武则天君临天下是佛的意志。后来,又有僧人奉上《大云经》,并伪造《经疏》,声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生转世,应该君临天下。武则天听后非常满意,大加赏赐。后来,武则天在佛教势力的支持下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

武则天为了巩固皇权,制造舆论支持,通过崇佛抑道来贬黜李氏的宗系,因此一即位便宣布将佛教“升于道教之上”。她统治期间,佛教备受崇奉,达到极盛。鉴于禅僧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她还召神秀、慧安等禅师入宫问道,进一步推动了禅宗的发展。

为了提高佛教的社会地位,武周之世,“铸浮屠,立庙塔,役无虚岁”“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由于武则天的崇佛,使当时佛道力量对比明显有利于佛教。

黄色的象征与莲花的含义

中国佛教以黄色象征智慧与中道,因此许多僧人都身穿黄色僧衣。中国佛教以莲花代表清净,因莲花生于污泥而不染。

⊙贬抑佛教——三武一宗大禁佛

“三武一宗禁佛”指的是汉地佛教传播史上遭受的四次来自官方的禁断命令,佛教徒称为“法难”。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一宗指后周世宗柴荣。

拓跋焘,北魏太武帝,原本十分崇信佛教,后在洛阳嵩山道士寇谦之的影响下,开始尊奉天师道。而且,他接受寇谦之的建议,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并下诏“罢沙门五十以下”,以充军役;禁止一切沙门活动,违反诏令者处以极刑。

后来,有官吏在长安佛寺中发现大批武器,太武帝认为寺僧意图谋反,下令将其全部斩杀,并没收该寺全部财产。后来,该寺又被发现藏有酿酒工具和藏匿妇女的密室。太武帝遂下令诛杀天下沙门,尽毁佛经、佛像,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宇文邕,北周武帝,一位励精图治、颇有远见、性格果决、能断大事的皇帝。

由于前朝统治者提倡和支持佛教,致使佛寺拥有的寺产、佃户、奴婢不计其数,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周武帝认为佛教耗费的财力太过,准备下诏消除这种不良现象。就在此时,一位叫卫元嵩的阴阳术士上书朝廷,请求废除佛法。

不怕入地狱

周武帝在北齐宣布了废佛令后,僧众五百余人都俯首听命,只有慧远和尚厉声说:“陛下今天倚仗权力任意妄为,破灭佛家三宝,死后难免堕入地狱,陛下难道不害怕吗?”周武帝听后大怒,直瞪着慧远说:“只要百姓得乐,我不怕入地狱!”

卫元嵩上奏本《省寺减僧疏》,主张“无浮图以治国,而国得安”,声称只有不为少数僧尼谋福利,而为天下百姓谋福利,才能开创“六合无怨纣之声,八荒有歌周之咏”的盛明之世。于是,锐意进取的周武帝,在北周境内开展了一场废佛教运动。

北周灭掉北齐后,又将废佛政策推广到北齐境内。结果,共有4万多所佛寺被赐给王公作宅第,一切经像尽毁于火;寺院财产都簿录入官,寺院奴婢也全部被释放;近300万僧尼被勒令还俗。

李炎,唐武宗,不喜欢佛法。在他刚即位不久设斋请僧人、道士讲法时,就只赐给道士紫衣。在他统治的短短六年时间里,一个接一个对佛寺僧人们发难的敕令由皇帝签署、发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灭佛运动。唐武宗灭佛发生在大一统时期,皇帝与地方大臣联合灭佛,从程度和范围上对佛教的打击比任何一次都大。

唐武宗非常迷信道教长生之术,他既崇道又排佛。一部分道士利用政治优势打击佛教,编造谶语,使得武宗后期灭佛的手段越来越严酷。此次灭佛的成果是,为唐王室收缴了良田数千万顷,强迫26万僧尼还俗,拆寺4600所,对佛教来说无异于一场浩劫。

佛教重要节日

正月初一 弥勒佛诞生日

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涅槃日

二月十九 观音菩萨诞生日

二月廿一 普贤菩萨诞生日

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诞生日

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诞生日(浴佛节)

六月十九 观音菩萨成道日

七月十五 佛欢喜日(盂兰盆会、中元节)

七月三十 地藏菩萨涅槃日

九月十九 观音菩萨出家日

十一月十七 阿弥陀佛诞生日

十二月初八 释迦牟尼成道日(腊八节)

唐朝末年到五代时期,国家对佛教僧尼几乎没有控制,导致出家人数量激增,影响了国家的赋税和兵役。到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又一次禁佛活动开始了。

周世宗下令,天下的寺院凡是没有经过朝廷赐额的,皆废除;寺中的所有功德佛像及僧尼并于合法寺院安置。今后如果再造寺院,必须事先上奏,获得批准后才能动工。

他严格限制出家人的数量,规定但凡出家,必须征求亲属,如祖父母、父母、叔伯等人的同意方可;而且出家前还要经过严格的读经和背诵佛经的考试。另外,朝廷在全国设若干指定的戒坛,此外均不得再设戒坛。他还令各地每年对当地的僧尼做一次全面统计,建立名册,上报朝廷备案。凡有僧尼死亡,均从册中除名。

周世宗还严格禁止佛教的诸般恶俗。如不许僧俗信徒舍身事佛,不许信佛者自断手足以示虔诚,不许在法会及聚众时进行炼顶、燃指等毁坏身体的行为。此外,在废减寺院的同时,由朝廷收缴铜制佛像,销毁后铸为铜钱,以充实国家经济。这次废佛活动总计废毁寺院3万多所,大量的佛像及钟、磬等法器被铸成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