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庄子正在涡水边垂钓,楚王派来两位大夫请他去做官,庄子淡然地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把它珍重地藏在竹箱里,盖上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位,此龟是喜欢在死后被世人供奉景仰,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曳尾潜行,悠游自如呢?”大夫道:“自然是后者啦。”庄子说:“两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就这样,庄子终其一生都没有再涉足官场。
还有一次,他穿着有补丁的布衣和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问他何以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生不逢时。”他把自己比做落在荆棘丛里的猿猴,“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持虚无主义的态度。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仁义是黥刑,是非是劓刑。他在《应帝王》中所推崇的上古帝王,是个浑浑噩噩的人,睡得安安稳稳,醒时无思无虑。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老子一样,他也把“道”作为最高原理,认为道是万物存在、变化的根本和依据。
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因此,他反对以有目的的活动去对抗自然命运,主张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而具备了理想人格的人就是与自然合一的“至人”。圣人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间,不受任何羁绊,逍遥自由。他认为“心斋”“坐忘”等,是达到这种理想境界的有效修养方法。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深刻的智慧,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庄子的人生哲学虽偏于消极,但对人们身处乱世和逆境困境时消解烦恼,求取心理平衡,也不失其意义和作用,可以作为积极有为的人生观的补充。
⊙浪漫绮丽——《庄子》中的寓言
庄子晚年埋头著成《庄子》一书,它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全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本人所作,而外篇、杂篇是其弟子及后学所作。书中多用寓言来说明哲理,不仅情节极具想象力,而且文字优美,生动幽默,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周梦蝶
有一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悠闲自在地飞来飞去。醒来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周,于是坐在床上发呆,一时弄不清到底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不过,人生本来都是梦,梦与梦之间变换不定,无迹可寻。
庄周梦蝶,象征着人性的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本质,正是这种本性使庄子摆脱了尘世的逼压和囚禁,飘飘乎遗世而独立,逍遥于自由的神仙境界。
庖丁解牛
庖丁是梁惠王的专职宰牛专家。他宰牛进刀时豁豁作响,合乎音乐的节拍。
梁惠王见了说:“你解牛的技术怎么这么高超啊?”庖丁回答说:“我参透了万物的规律,运用在解牛上,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中所见的就是一整头牛。三年以后,我看到的是牛的四肢内脏。现在,我不再用眼睛去看,只是凭着一种感觉,依照牛的生理结构进刀。牛的骨节有间隙,刀刃插进去是绰绰有余的。不过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还是小心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而轻巧,直到听见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就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这时候,我才知道大功告成了。”
所以,不要被世间万物的复杂表象所迷惑,复杂的世事总有解决的方法,正如骨肉间总有空隙。人若能顺应自然之道,不硬闯硬碰,万事自然迎刃而解。
庄子无妻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朋友惠施前来吊唁,一进门却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草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
惠施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体都累坏了。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还在这里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我的妻子刚死的时候我也很悲伤,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难过了。因为最开始的时候,她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连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气息也没有。后来恍惚间出现了气息,由气息产生了形体,由形体又产生了生命。现在她又变回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也会形体消散,气息泯灭。这样看来,生死就像是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没有穷尽。我的妻子此刻回归天地之间安静地长眠,我却在这里号啕大哭,不就是不懂天命循环的道理了吗?”
⊙无为而治——黄老之学的兴盛
西汉初年,民众经过秦朝的严刑峻法和秦末的社会大动荡之后,急需休养生息。汉高祖打下江山后,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听从陆贾“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建议,用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治理国家。
“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也成了当时社会的统治思想。到了文帝、景帝时期,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老百姓过上了相对安宁的日子,史称“文景之治”。
■
《黄帝四经》
因缺少文献资料,西汉时期流行的“黄老”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一直是个谜。1973年轰动世界华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帝四经》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了。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
黄老,指黄帝和老子。黄老之学的兴起,与战国时期流行的所谓黄帝之言有很大的关系。黄帝作为古史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最早见于《逸周书》《国语》和《左传》。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纷纷假托黄帝之言以申明己说,其中以道家为最。
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当时盛行的黄帝之言相结合,就形成了所谓的黄老之学。战国中后期,黄老学者汇聚齐国稷下学宫,并在那里建立起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
黄老之学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则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学者对“道”进行改造,并指出社会发展也有客观规律,主张以法治国、赏罚分明,而对待百姓应“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
战国时的《黄帝四经》包括《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是黄老之学的奠基之作。同时,《管子》中的《心术》《内业》等篇,以及《吕氏春秋》中的部分篇章,也带有较浓厚的黄老色彩。
■
《管子·心术》节选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无代马走,使尽其力;无代鸟飞,使獘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汉初黄老“无为”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陆贾、盖公,他们主张“贵清静而民自定”,使统治者少生是非少扰民,以利人民休养生息。“黄老之学”主张清虚自守,卑弱自恃,适应战争后的政治形势,符合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所以,在汉初统治者的提倡下,黄老之学盛极一时。
⊙隐世旷达——魏晋玄学风潮
玄,语出《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由汉代黄老之学演变而来,兼取儒家的某些学说,讲究抽象和思辨。魏晋名士喜清谈,借助注释《老子》《庄子》《周易》“三玄”,来阐发自己的哲学见解,因此称为“玄学”。
东汉时期,儒家的伦理观被提高到绝对地位,外化为“名教之治”,彻底扼杀了个人的自由,把人变成了实现政治伦理目的的工具。东汉末年,中央集权瓦解,压抑人性自由的“名教之治”土崩瓦解,形成了追求人性自由的时代潮流。
玄谈是魏正始年间由王弼、何晏提出玄学开始的。魏晋时期的学者,大多从老子、庄子的学说,甚至从《周易》的理论中寻找“玄”的道理,促成玄学流行。
玄学家们首创了“贵无”论,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的主导思想,为玄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开创了“正始玄风”。这种“贵无”哲学便成为当时的时代精神。
■
死便埋我
刘伶嗜酒如命,据说他常常乘一辆鹿车,携一壶酒,边走边饮,还让人扛着锄头跟着自己,说:“死便埋我!”其实,苏轼和鲁迅,对于刘伶“死便埋我”颇有非议,认为不是真放达。真放达的话,死了就拉倒,何必多此一埋?
在魏晋交替之际,不同政治集团互相杀戮,一些世家大族为明哲保身,逃避现实,走向坐而论道,整日谈说玄理,也促进了玄谈的发展。玄谈由正始经竹林七贤时期,发展到东晋达到鼎盛,整个社会几乎全被清谈笼罩。
一批追求精神自由的名士纷纷避开朝堂之上的政治险滩,走向山林乡野,竹林七贤应运而生。正始名士、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名士社会形象和文化性格形成了。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和文化风韵。
竹林七贤包括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他们七人常集会于山阳的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七贤”。七人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朝臣和名士们朝不保夕。当时的名士虽有鸿鹄之志,却不得不像燕雀一样苟安于草棚篱间。他们在生活中感到语能招祸,因而常常不说话或少说话,或者说些莫名其妙、无关痛痒的“玄言”。
不讲话或者少讲话,有时也难免有腹诽的嫌疑,因为不讲话、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魏晋名士非常推崇的庄子早就讲过有才会招祸、无才有时也会招祸的道理,因此要于“才与不才之间”游世,而“酒”就成为游世的最好道具。
魏晋名士除喜欢饮酒之外,还喜好服散。何晏、王弼、夏侯玄、阮籍、嵇康等人都乐于此道。
■
寒食散
一种类似道教丹鼎之术所炼制或配制的药,以矿石为基本成分。其中一种以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组成,名为“五石散”,服者最多。人服散后,身体会像发疟疾一样忽冷忽热,随之精神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
■ 道教神仙谱系、宗教仪式与道术、道功 ■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产生的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与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的目标,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天上人间自往来——道教的神仙谱系
中国道教信奉的神仙谱系较为繁杂,一般将道教“神仙”分为十个等级,最高为“三清”“四御”,最低为“城隍”“土地”。
其中,“三清”是“教门之尊”,“四御”是“三界之尊”,他们共同统率着天上、地下、阴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小神仙们,组成了道教的“神仙世界”。
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这三个苍颜白发、和颜悦色的老人正襟危坐,被供奉于道观“三清殿”的神坛上。
“元始天尊”居于中间,他左手虚捻,右手虚捧,象征宇宙混沌、阴阳未判的“洪元”纪;“灵宝天尊”居左,或执太极图,或持如意,象征混沌始判、阴阳分明的“混元”纪;“道德天尊”居右,手执太极扇,象征阴静阳动、万物生长的“太初”纪。
“四御”,即昊天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袛。四位神袛被供奉于道观的四御殿中,都是头戴冕旒,身穿朝服,雍容华贵,现人间帝王、王后之相。
■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为“万法之尊”、“众圣之王”,地位最为尊贵,所以道观中常单独有“玉皇阁”之设,“玉皇大帝”的神像一般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两眼下视,神情端庄严肃,表现出一种宁静、飘逸的神态。
在道教其他神袛中,较为普遍而富有特色的塑像有“八仙”“丘祖”“张天师”等人间神仙的塑像,他们的面貌特征还是很鲜明的。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文昌帝君”“福禄寿三星”“土地”“城隍”“关帝”等塑像。
“文昌帝君”是道教中主宰人间功名利禄、寿夭祸福的神袛,算是古代读书人的守护神,其形象雍容慧颜,常骑白骡,随身带着两个童子,一个“天聋”,一个“地哑”——为避免他们泄露考题等机密,所以有此名讳。
“福禄寿”三星执掌着人间的幸福、吉祥和长寿,在民间也有着深厚的影响,他们的形象和蔼慈祥,可亲可近,与西方圣诞老人的形象很相近。
“土地爷”级别虽低,但守护一方水土,所以非常流行。“土地爷”衣着朴实,平易近人,一般是笑容可掬、须发皆白的老人形象,他旁边往往还会有一位同样慈祥可爱的“土地奶奶”陪伴。
“城隍”是城市的守护神,多由故去的英雄或大臣来担任,以便借其英灵守护城池、保障治安、调和风雨等。城隍塑像一般有两尊,一尊泥塑,一尊木雕,后者是要抬着来演出“城隍出巡”的,清明“收鬼”、鬼节“访鬼”、冬季放鬼,是时抬着“城隍”神像出行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
关帝=武神+财神
现在很多大酒店、大商店内都供奉“关帝”。他既是武神,也是财神,具有司命禄、佑科举、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等职能。清代关帝庙遍布全国,民间各行业、各帮会、普通百姓都对他顶礼膜拜,香火极为旺盛。
⊙道术——设斋建醮,书符念咒
道教有一套通过设斋建醮、书符念咒,来呼风唤雨、祈福禳灾的道术,这些道术吸引着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劳苦大众的广大人群,使他们成为道教忠实信徒。
那么,什么是设斋建醮呢?“设斋”与“建醮”原本是两回事,后来才相互融合并逐渐合称。其中,“斋”指斋戒,即在举行“法事”前,不食荤酒,不居内寝,沐浴更衣,以表示法事主持者的虔诚和法事的庄严。“醮”原指祭祀,此处特指道教的“法事”,它是由中国古代的祭祀、祈祷的礼仪发展而来的。
道教的设斋建醮,其过程非常烦琐,包括建坛,设置香、烛、剑等用品,诵经拜忏,步罡踏斗等。设斋建醮用的坛称“醮坛”,一般是用土筑成的高台。醮坛又有“都坛”“分坛”等不同种类。
参与设斋建醮的道士,称为醮坛执事,具体又分为高功、监斋、都讲等。他们各司其职,并称为“三法师”。各个职位上的执事有明确分工,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整个设斋建醮的过程。
如此烦琐的设斋建醮,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沟通天意,求得上天的帮助。
■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斋建醮,借东风火烧赤壁。他先派500名精壮军士,在南屏山筑七星坛。坛高九丈,作3层,用120人,手执旗幡围绕。到了日子,他沐浴斋戒,身被道衣,光脚散发,上到坛上开始作法祭风。他一日上坛3次,下坛3次。当夜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道教祈福禳灾还有一个手段,那就是“书符念咒”。道教的“符”又称“神符”“丹书”,即用符字写成连贯的文句,表达一定意义的内容。“符”是画在纸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的图形,具备一定道行的人才能读懂,一般人难解其意。
“符字”是特殊的宗教符号,其中有文字、天上的星象、神灵的肖像,又以文字为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简单的符只由一个或几个符字组成,而复杂的符则由多个符字,甚至许多系统的符字组成。
道士有时还以所谓的咒语,作为跟神仙们沟通的方式。这些咒语不但自成体系,还吸纳了一些佛教咒语,更加丰富多彩。念咒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先表明咒语是天上哪一个神所传授的,然后请求这尊神派天兵天将来帮助念咒的道士。
无论是书符,还是念咒,都是道士、信徒们祈求自己尊奉、信仰的神给予帮助的方式,也是道士表现法力的手段。民间对道教很是信服,认为只要虔诚地信奉,就能在危难之际通过道士和天上的神仙沟通,得到天兵天将、尊神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