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20038800000054

第54章 农人——农业文明的真正创造者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以前,中国人就已摆脱了采集、狩猎经济,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历经朝代更迭、沧桑变迁,但“以农立国”却始终未变。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了“苦难”的代名词。

■ 耕帝籍田——体味农业生产的艰辛 ■

身为君王,要“知稼穑之艰难”,要体恤百姓的疾苦,不可一味纵欲享受,贪图安逸。所以,天子要亲自“耕帝籍田”,而后妃也要亲自从事蚕桑,为全国百姓作出表率,以显示朝廷对农桑的重视。

在古代中国,一切权力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农业管理职能也被纳入了皇帝的权力范围,历代的重农政策都由皇帝本人推行,因而获得了绝对的权威性。

北京城里的先农坛,是明清时期皇帝举行祭祀先农的礼仪,以及演示“亲耕”籍田礼的场所。

在明代,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犁三趟,府丞捧着装有种子的青箱,由户部侍郎跟着皇帝播种。然后,礼部尚书和顺天府尹接过耒耜、牛鞭,皇帝上观耕台看三公九卿籍田。亲耕仪式后,皇帝还要听礼部尚书跪奏所耕的亩数。

在清代,每年农历三月上亥日籍田礼举行的前一天,户部、礼部官员要和顺天府的官员把耕籍器具与农作物的种子送到太和殿,请皇上过目,再由顺天府官员送到先农坛籍田处。

举行籍田礼的那天清晨,午门钟鸣后,皇帝身着礼服,坐着龙辇,在文武官员的簇拥下来到先农坛。皇帝先行祭礼,然后换上龙袍,来到亲耕田。亲耕田共一亩三分,旁边还有十二畦,由三公九卿从耕。

另外,皇帝要将处理农政作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事务,尤其在紧要的农时关头,更要加强农业的管理工作。皇帝如此看重农政工作,下面的官员在农业方面更是丝毫马虎不得。一个好官,一定要管理好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这是考核地方官政绩的关键标准,如果哪里土地肥沃、桑麻茂密、六畜兴旺,那么其地方官就会受到嘉奖或提拔。

总之,在古代,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这个产业的劳动者——农人的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农耕智慧——肥料、农具、耕作法 ■

虽然农业生产必须要上应天时、下宜地利,但是并不是说人要被自然条件所束缚、控制。古代农民在耕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使农业生产从简单地依赖、利用天时和地利条件,变为主动积极地干预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努力夺取农业丰收。

农作物的成长与一年四季的节律是相对应的。一般来说,春种秋收,在北方只能一岁一收,南方也只能一岁两收,这是人们被动利用“天时”的生产方式。但是,各种农作物各有不同的播种期和生长期,它们对光照、湿度、热度和温度等生态因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人们可以在同一块农田上错开时间种植不同的作物,以达到“一岁数收”的目的。

人多地少,也是古代社会一个日益凸现的矛盾。为有效地扩大耕地面积,古代的农人在长年的耕作劳动中,总结发展出了多种垦田的技术。如与水争地的围田,以及与山争地的梯田等。

围田

围田,是开垦低洼土地,尤其是河滩地的一种方式。南宋时期,围田技术发展到了高峰。其具体做法是,在低洼地、沼泽地、陂塘、湖泊、河道边滩地上,用修筑堤岸的办法,将地围起来,开辟为农田。堤内为田,堤外为水。

我国古代的农业肥料,来源十分广泛。根据来源不同,传统的肥料可以分为大粪、牲畜粪、绿肥、渣粪、骨蛤粪、皮毛粪、生活废弃物粪、泥粪、矿物肥料等。其中既有有机肥,又有无机肥。在施肥时,要考虑“时宜”“地宜”“物宜”。就是说,在不同的季节要施用不同的肥料;要根据不同的土壤性质施用不同的肥料;要根据不同的作物施用不同的肥料。

农具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农具的改进和发明是农人很关心的问题。耒耜、犁、耧车、翻车等,是历代农业生产中都要用到的重要工具。

传说,神农发明的“耒”,原本是一个削成尖头的木棒,用来破土、打穴、播种等。后来为了提高破土的能力,索性在耒的一端安上一个石制或骨制的“耜冠”,从而发展成了一种新的农具“耜”。

犁是一种由耒耜发展而来的耕地农具。犁的出现使以前由上而下、间断式的破土方式变成了由后向前连续推进的形式,大大提高了耕地的效率,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耕地农具。

耧车是古代的一种播种农具,由耧架、耧斗、耧腿等几部分组成。播种时,一头牛拉耧,一人牵牛,一入扶耧,一边走一边摇,种子就自动流出,播入土中。耧后边的木框上悬有一根方形木棒,可以把土耙平,把种子覆盖在土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翻车,又叫龙骨水车,是一种用来提水灌溉的农业机械,发明于东汉灵帝年间。翻车主要由木链、水槽、刮板等部件组成。提水时,用人力、畜力或水力带动下边的龙骨板叶沿木槽向上移动,把水刮上岸来,流入农田。

另外,水旱灾害是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而水利工程则是解决水旱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旱则灌,涝则排,这样农业生产才会旱涝保收。从大禹治水的神话开始,我们的祖先就在同水旱灾害进行着斗争。秦朝时由蜀地太守李冰主持设计建造的都江堰,代表了我国古代水利建设的最高成就。

■ 开心农谚——口耳相传的农业秘诀 ■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广大农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不过,农人大多没有文化,因此便形成了一部活在农民口头上的“农书”——农谚。

农谚具有口头语言的特色,既生动活泼,又朴素自然,有血有肉,带有来自乡野的新鲜泥土气息。口语化的农谚没有经过文人的雕琢和修饰,原汁原味,令人感到非常亲切,富于情趣和感染力,从而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好酒好肉待女婿,好粪好料上秧田。头伏翻地一碗水,二伏翻地半碗水,三伏翻地没有水。种子下地,父母落葬,为人间大事。院里无土难打墙,地里无肥难打粮。早喂猫,晚喂狗,洒米喂鸡,拌糠喂猪。勤,锄头底下出黄金;俭,米缸里面长白银。这些农谚,简直就是农村生活的生动描绘。

有些农谚形式对称,顺口押韵,非常悦耳。如庄稼不问爹和娘,功夫到了多打粮。种田无秘诀,只怕肥料缺。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又如,晓雾不收,晴天可求;雾收不起,细雨不止。今夜斑斑云,明天晒死人。风吹一大片,雹打一条线。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早晨起霞,等水烧茶,晚上放霞,旱死青蛙。

有些农谚,短短一两句话,甚至三五个字之内,就蕴涵了丰富的农耕经验和思想内涵。如“秧好一半稻”这句农谚,只有短短五个字,却清楚地说明了壮秧对水稻增产的意义。又如,“米细面,土中提炼”这句农谚,十分简洁地说明了土壤对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朗朗上口的农谚

四月南风大麦黄,采了蚕桑又插秧。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晕风,月晕雨。十雾九晴。修塘积水,粮食到嘴。干锄一遍光,湿锄十通荒。

农谚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同它的语言生动形象是分不开的。例如“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空鲤鱼斑,晒谷不用翻”,这两句农谚以“鱼鳞”和“鲤鱼斑”来形容云彩的形状,表现气象的变化,不但描摹逼真,而且形象生动,听起来有声有色,优美动人。又如,“玉米去了头,力气大如牛”,以牛力来比喻玉米去雄杂交的增产潜力,语言贴切鲜明,很有魅力。

古代农人大都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的传授与交流,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所以要求语言顺口,容易记忆。因此,许多农谚合辙押韵,节奏鲜明,富有音乐性,读起来琅琅上口,念上一两遍就能很自然地记住。例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庄稼不问爹和娘,功夫到了多打粮。种田无秘诀,只怕肥料缺。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

总之,农谚在几千年中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成为了农人的“传家之宝”。真可谓,“千句万句,不及农谚一句”。

■ 租地生涯——对剥削的容忍与反抗 ■

古代农人,自然都是以耕种土地为生,不过根据他们拥有土地的情况,可以分为自耕农、佃农、雇农等几类。自耕农,自家拥有田产,可自行耕种,自给自足。佃农,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田产,有一部分农具,依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雇农,拥有极少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和生产工具,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其中,自耕农和佃农是古代中国农民的中坚力量。

租种地主的土地,佃户要自备农具等。租种分为分租和定租两种,分租就是每年的收成由地主与佃户按一定的比例分配。地主为了保证地租收入,往往对佃农监控很严。定租是按租佃土地的面积预先商定地租,“丰年不加,欠年不减”。这样,佃农多打的粮食是自己的,可实际上常因荒年而欠收、欠租,一般旧欠未消,新欠又增。另外,地主与佃农还保留着主仆关系的色彩,地主家修建房屋、婚丧嫁娶、看家护院、打杂时,佃户须无偿帮工。

关于伙种制,地主除出租土地之外,还提供牲畜、种子、肥料、农具等一部分生产资料,因此地主所得的分成比例要高于分租制。如果分租制下是对半分,在伙种制下,地主所得就可能是六成、七成,甚至八成。

黄世仁——恶霸地主的代表

在现代歌剧《白毛女》中,佃农杨白劳租种了恶霸地主黄世仁家的六亩地,年年欠东家的租子,老是还不完;又借了黄家的钱,“驴打滚”高利贷的债也永远还不清,最终在黄世仁的残酷欺压之下含恨自杀。

关于帮工佃种制,地主除出租土地以外,还提供牲畜、种子、肥料、饲料等大部分生产资料,有些还供给佃户本人及其家属口粮和住房,农具一般由佃户自备。双方按事先议定的比例分配,同时要将借用的口粮、种子和饲料归还给地主。这样算下来,地主一般能分到收成的十之八九,佃户只能分得十之一二。此外,佃户全家还要承担地主家的各种劳役,包括驾车、运货、饲养牲畜、做饭、洗衣、看孩子以及纺线、织布等。

以往很多文艺作品中,地主通常被描绘成这样一种贪婪、凶残、无耻的丑恶嘴脸,而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似乎也是水火不相容。事实上,中国传统农村里的地主、富农与贫民、雇农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都是在一种叔伯、兄弟等亲情关系的外衣下掩盖着。一些老实的农民,甚至对地主租土地给自己种,而对他们心存感激,认识不到自己受剥削的事实。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王朝建立之初,由于百姓已饱受战火,政府常实行均田政策。这一时期,一般是自耕农多于佃农,农村乃至整个社会较为稳定。到了王朝的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许多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从而沦为佃农甚至雇农。在这种情况下,地主与佃农之间的矛盾会加剧,甚至以起义的形式爆发。

■ 农村民俗——纯朴与迷信相互融合 ■

农人在长期的繁衍生息、融合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又由于他们占中国人口中的比重很大,因此对中华民族的很多民俗习惯,保存得最完整、最牢靠。

古时候,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认为通过某种形式的仪式能驱邪避恶。这种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惰性,会产生广泛而久远的影响。即使到了科学较为发达的时代,迷信心理仍牢固地以传统风俗、舆论等形式控制着人们的心理、行为。

迷信巧妙地利用农人追求平安顺利的愿望,通过心理暗示等手段,利用其从众的心理,操纵着他们的行为。有时候,某些迷信活动似乎真能治好病,其实这些病都是心病。迷信活动的暗示,能使病人随之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有利于恢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

尽管迷信现象是人类远古生活的曲折反映,曾有纪念祖先、缅怀历史的意义,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活动大都对农民的思维和情感造成了束缚,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必将为社会所淘汰。

农人的艺术偏好

由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单调、枯燥、无聊、贫乏在农民心理上造成了逆反效应,农民在色彩上往往偏好大红大绿等浓艳的色彩,越是贫困的地方越是明显;在构图和形状上,他们喜好四平八稳与左右对称,这实际上体现了农民追求政治安定、生活平稳,顺利渡过难关的意识;在表现内容上,多以传说故事和田园景色为主,反映了农民对丰衣足食的渴望。

农人间的交往,以直接接触为主,因此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人际关系的开放性很强。村邻乡亲之间互相了解、互相关心、讲信用、重感情,常是一家有事,全村帮忙。红白喜事、建房、抗灾等大事往往在村邻乡亲的鼎力相助下顺利完成。这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却又不利于形成商品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婚姻是农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婚礼的习俗绝大多数以隆重操办、大肆铺张、渲染浓厚的喜庆色彩为特点。从相亲、订婚到结婚,有各种名目繁多的程序、仪式、礼节和财物馈赠。为了举办婚礼,许多农民将几年甚至一生的积蓄挥霍净尽而丝毫不悔。这种风俗的根源在于传统的父权中心制度和重视家庭的观念,也包含着从众、炫耀和攀比的心理因素。

农闲时节,农人会用各种方式来点缀、美化和丰富生活。剪纸、版画、年画等,则多以农家生活、田园景色和驱邪避恶等为主要题材;服饰和工艺美术更多是就地取材,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