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以后,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
在20世纪上半期,东欧和亚非拉一些国家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不过,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仍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现代化的启动仍然步履维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汹涌澎湃,不仅殖民主义体系彻底瓦解,而且东亚、东南亚、北非和拉丁美洲一些民族资本主义较发达的国家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起现代政治体制。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无不致力于发展本民族的经济,以赶超发达国家为目标。到20世纪末,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了现代化的历史潮流。这也充分证明了“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必然进程”这一论断的正确。
冷 战
所谓“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盟针对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直接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包括遏制、封锁、颠覆、污蔑、煽动等。
1946年3月5日,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反苏、反共演说为标志,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冷战”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术语,是1946年4月美国参议员伯纳德·巴鲁克在一篇讲话中首先提出来的。1947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冷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等文中,把冷战局面归结为美苏之间根深蒂固的敌意及相互之间的冲突和不战不和的对峙局面。此后,“冷战”这一政治术语被广泛采用,在相当长时间里成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专有名词。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反法西斯战争胜局已定,美国已不再需要苏联,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基础已开始动摇。在战争中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起来的美国,急欲在战后建立其领导地位,但鉴于苏联的实力和威望,美国无力也不愿与苏联直接对抗,于是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便成为当时及以后相当长时间里美国外交政策的基调。这一基调影响到20世纪后半个世纪苏美两国领导集团的国际思维——也就是外交家们常说的“冷战思维”。
为了能够实现反苏、反共、阻挠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的目的,美国极力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周围建立军事集团,到处以反对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和维护美国及西方安全为由干涉他国内政,先后在欧洲、中近东、东南亚等地区建立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东南亚条约组织等军事或准军事集团。苏联也极力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建立了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等与之相对抗,还在世界许多地方通过第三方与美国进行激烈争夺。在战后四十多年里,美苏之间或明或暗进行争斗的事件屡屡发生,大大加剧了地区性紧张局势,有时甚至达到了战争一触即发的程度。
美苏两国之间的争夺主要表现在常规和核军备竞赛上。而两国间的对峙好几次达到“热战”边缘,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和20世纪40年代末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几次柏林危机,就是突出的事例。
整个冷战时期也时不时地爆发局部的“热战”。美苏或一方亲自出马,或通过支持他方在亚非拉等地区进行军事较量。例如:
在朝鲜,美国操纵“联合国军”,进行了三年多的朝鲜战争;
在越南,美军又拉了几个盟友同北越作战,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打到20世纪70年代;
在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对受到苏联支持的古巴实行经济制裁,策划颠覆并武装干涉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左翼政府,派重兵强行入侵亲古巴的格林纳达;
在南美,美国支持并参与推翻智利等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政府;
在非洲,美国和苏联各支持一方,在刚果、安哥拉、红海之角等地鏖战数年;
在欧洲,苏联对西柏林的几次封锁都使苏联与美、英、法等国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对峙;
1979年,苏联重兵入侵阿富汗,由此引发严重的国际危机。
意识形态的相互对立是冷战中最具特征、持续性最强、影响最难消除的原因和遗产。美苏为壮大自己、削弱对手,在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长期的、耗费巨大的斗争。这种斗争带来的消极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与“冷战”密切相关的一个词便是“缓和”。冷战中,美苏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在20世纪50年代末之后关系一度缓和,以避免发生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大规模直接冲突,并争取时间去积聚更大的力量。20世纪50年代末的戴维营会谈及“戴维营精神”,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的军备控制谈判等,其实都是“缓和”的产物。
然而,“缓和”并不能真正缓和双方紧张对峙的冷战关系。自从1979年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里根政府对苏联又开始采取强硬政策,大力扩军备战,特别是提出了“战略防御倡议”,即“星球大战”计划。美国不惜耗费巨资,力求运用高技术手段取得压倒苏联的军事优势。苏联也不甘落后,从此双方展开了冷战中又一轮更加凶险的军备竞赛。
四十多年的冷战使美苏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双方都在不同程度上伤了元气,两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相比之下,苏联更是吃力,所承受的后果也更严重,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发展停滞。
为摆脱眼前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在外交上提出“新思维”,对美国转而采取守势,逐步甩掉东欧、越南、古巴等“包袱”,收缩战线以求得喘息时机。
1989年1月,布什总统入主白宫后,美国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把对苏政策的重点从军事对抗转为和平演变。此后不久,苏联、东欧以政治多元化开始发生剧变。
1989年12月,美苏两国首脑布什与戈尔巴乔夫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双方宣布结束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以来所形成的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雅尔塔体制,要“将其抛进地中海底”。
1990年10月,冷战最重要的象征之一——竖立了30年的柏林墙——被推倒,东德被西德吞并,德国统一。11月,欧安会各成员国首脑汇集巴黎,缔结了《新欧洲巴黎宪章》,冷战正式宣告结束。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讲话时指出,至少在以后的几年中,欧洲的需要大大超过了它的支付能力。他又说:“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次旨在帮助欧洲复兴的方案是当时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由马歇尔系统提出而取名为“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出台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因大发战争横财而成为西方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处于相抗衡的地位。在战争中,由于美国本土未受到攻击,工业基础未遭破坏,因此生产力得到提高,生产过剩。相反,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却因遭受战争创伤,工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殖民地大量失去,昔日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而德国、意大利等国因战败而被盟国所摧毁,战争创伤要比其他西欧国家更为严重。西欧各国在战后物资缺乏,物价飞涨,失业率猛增,经济面临崩溃,再加上1946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西欧各国政局动荡不安,工人罢工斗争此起彼伏,日益高涨,严重地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已经开始扮演起世界领袖的角色,企图充当未来的世界霸主。战后,美国看到老牌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如英、法、德已经没落,美国一方面感到幸灾乐祸,因为这是它充当新霸主的极好机会;另一方面,美国又不愿看到西欧日益衰败,出现土崩瓦解之势,生怕西欧落入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范围。从美国的最高利益考虑,美国政府认为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全面控制西欧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美国抛出了欧洲复兴的计划,作为美国全面控制西欧、抗衡苏联、充当霸主战略的一部分。
1947年2月22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上任不久,即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对外政策演说,强调鉴于西欧各国经济处于困境,美国应给予各国强有力的援助。3月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德克萨斯州贝纳大学发表演说,声称世界经济关系的格局取决于美国。4月29日,马歇尔指示其下属的政策设计委员会研究美国援助欧洲的问题,要求委员会主席乔治·凯南提出报告。5月8日,杜鲁门授意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一个集会上发表对外政策演说。艾奇逊强调,欧洲重建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通过贷款或赠予方式给予更广泛的支援,以此来保持欧洲的繁荣,并遏制苏联的渗透。艾奇逊的演讲被杜鲁门称为“马歇尔计划的序幕”。
6月5日,马歇尔选择哈佛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的机会发表演说,正式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总方针和原则,宣布美国为了应付欧洲危机,准备帮助欧洲走上复兴的道路。马歇尔指出要克服欧洲的经济困境,必须由美国提供援助,美国的政策是“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进而他提议,应由欧洲首先提出倡议,然后再由美国就这一倡议予以支持,并提供实际的援助。
马歇尔的讲话立即受到西欧各国普遍的热烈欢迎。6月17日到18日,英、法两国就马歇尔计划问题在巴黎举行会谈,19日两国发表公报,表示欢迎马歇尔计划,并决定邀请苏联共同参与制订一个广泛的复兴计划。6月27日,英、法、苏三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谈。7月2日,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发表声明,表示欢迎基于民主的国际合作,但他谴责西方的做法将会导致某些国家对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因此宣布退出会谈。7月12日,英、法、奥、希、比、丹、冰、爱、意、卢、荷、挪、葡、瑞典、瑞士、土耳其16国在巴黎举行会议,讨论马歇尔计划,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负责起草西欧各国四年内资源和需求的总报告,以便提交美国。
9月22日,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四项原则:一、各国努力发展生产;二、维持国内的财政稳定;三、参加国之间互相合作;四、解决参加国与美洲大陆之间的赤字,要求美国给予24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马歇尔计划在得到西欧的热烈欢迎后,美国立即加紧将该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予以落实,首先成立了对外援助委员会,该委员会直属总统,负责制定具体的方针、政策。作为复兴欧洲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曾分别于6月20日给予希腊三亿美元援助;7月12日,援助土耳其;8月14日,削减意大利战时所欠债务,停止对意大利在美财产的冻结;10月16日,减少作为赔偿而拆迁的德国工厂的数目。
1947年12月19日,杜鲁门总统向国会提出“美国支持欧洲复兴计划”。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4月3日,杜鲁门签署了这项法案。该法律规定为马歇尔计划拨款50亿美元,并规定各个参加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须与美国就援助条件签订双边条约。美国为此还特别成立了经济合作署,开始正式实施马歇尔计划。
到1951年12月31日马歇尔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该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得以迅速复原,欧洲的生产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恰是冷战的最后一步。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政府间缔结的有关关税和贸易规则的多边国际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关贸总协定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年1月1日开始临时适用。应当注意的是,由于未能达到关贸总协定规定的生效条件,作为多边国际协定的关贸总协定从未正式生效,而只是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的形式产生临时适用的效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国际贸易的相互限制是造成世界经济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解决复杂的国际经济问题,特别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已成为战后各国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1946年2月,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呼吁召开联合国贸易与就业问题会议,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进行世界性削减关税的谈判。随后,经社理事会设立了一个筹备委员会。1946年10月,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审查美国提交的《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参加筹备委员会的各与会国同意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之前,先就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限制等问题进行谈判,并起草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1947年4月至7月,筹备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第二次全体大会,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讨论并修改《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经过多次谈判,美国等23个国家于1947年10月30日在日内瓦签订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按照原来的计划,关贸总协定其实只是在国际贸易组织成立前的一个过渡性步骤,它的大部分条款将在《国际贸易组织宪章》通过后再纳入其中。但是,鉴于各国对外经济政策方面的分歧以及多数国家政府在批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这样范围广泛、具有严密组织的国际条约所遇到的法律困难,该宪章在短期内难以通过。因此,关贸总协定的23个发起国于1947年底签订了《临时适用议定书》,承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中遵循关贸总协定的规定。该议定书于1948年1月1日生效。此后,关贸总协定的有效期一再延长,并为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多次加以修订。于是,《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就成为确立各成员方共同遵守的贸易准则、协调国际贸易与各成员方经济政策的唯一的多边国际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