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20186900000014

第14章 海峡两岸城市文化园区比较研究

林炎旦,台北教育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兼院长。林玟伶林玟伶,台湾艺术大学艺术与人文政策管理研究所博士生。

内容摘要:约自1980年,文化园区成为欧美各主要都市再生政策重点。自2002年起,两岸政府皆将发展创意文化园区,列入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之中,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北京798艺术区,作为两大城市指标性园区,各有其发展之优劣与异同,探讨两岸园区发展差异,互为借镜,为本研究动机。;

本研究目的以欧美文化园区相关理论为基础,进而应用于检视、比较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的发展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深度访谈,归纳两岸园区之发展问题提出讨论。

研究结论提出政策的弹性与松绑,有助于园区的创意发展,对两岸园区发展,其关键仍然取决于政策的规划与执行,此外政府在制定园区相关政策的同时,应避免以“园区万能”的观念看待园区发展。

关键词: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园区华山创意文化园区798艺术区

一、前言

许多欧美国家的大城市都有一些因为艺术家、文化工作者群聚形成的特色区域,如:伦敦SOHO区、纽约下城东区、巴黎左岸,这些区域大多为偶然形成,并拥有很长的发展历史(Montgomery, 2003, p293)。

别具特色的区域兴起,成为复苏城市的发动机,尤其当1973年的石油危机造就后福特主义的弹性生产与空间解放,形成欧美许多工业城市衰败,而以艺术文化导向作为都市再生的途径兴起,因此文化园区约于1980年,成为欧美各主要都市再生政策之规划重点。

然而正当欧美学者提出批判园区过多形成同质化倾向之时(McCarthy, 2005, p297),自2002年起,两岸政府皆将发展创意文化园区,列入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之中:台湾于2002年行政院“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中,将“规划设置创意文化园区”作为发展重点,以台北、台中、嘉义、台南、花莲闲置酒厂等空间,作为发展创意文化园区的基地,中国大陆则由文化部于2006年提出《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不约而同地指出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园区发展脉络,欧美文化园区的形成以解决城市衰败问题为主,而两岸文化园区形成多为政策倾向,期望于最短的时间达到经济成长的效果,此为本研究所谓“园区万能”之意义。本文试图从两大城市指标性园区——北京798艺术区和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的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两座城市与文化园区之发展脉络,并提出目前发展问题,以打破“园区万能”的迷思,以期给予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另一层面反思。

在研究方法层面,本研究为补充文献搜集之不足,或是搜集文献内无记载之数据,通过深度访谈法进行资料搜集与质性研究分析。本研究从与创意文化园区相关的利害关系人(stake holders)角度,来探讨北京与台北两座城市创意文化园区之发展问题,由于访问问题牵涉到访谈对象主观的认知,因此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关系到访谈对象对议题的熟悉度以及能否提出关键的回答,作为比较研究上有利的基础。

本研究访谈对象分为台湾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北京798艺术区产官学方面之利害关系人,台湾访问9人、大陆7人,共访问16位相关人士,选取的条件为政策制订规划人士、熟悉园区某些历程的发展人士、现在或未来正在园区经营的相关人士,为确保每位访谈者皆是重要园区利害关系人,研究者于访谈后皆会请受访者推荐其他相关人士,使本研究不致疏忽任何重要关系人(如表1)。

表1访谈对象一览表

台湾代码基本数据选定过程与原因

“政府机构”A-1文建会创意文化园区政策规划者,为本研究的政府代表

A-2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台北市都市规划者,为本研究地方政府代表

管理单位A-3台湾文创股份有限公司创意文化园区ROT案得标单位,自2007年底起将有15年之经营期,为本研究园区经营者代表

A-4台湾电影文化协会电影实验厂OT案得标单位,自2007年起将有5年经营权,为本研究园区经营者代表

艺文工作者A-5艺文工作者曾任环改会理事长,由于身为初期华山争取人士,为本研究艺文工作者代表

A-6艺文工作者曾任环改会理事长,身为都市发展局审查委员,为本研究艺文工作者代表

A-7艺文工作者曾任华山艺文特区经理,由于身为华山艺文特区经营人士,为本研究艺文工作者代表

第三部门A-8环改会身为政策监督者角色,曾撰写华山相关论文与研究案,熟悉华山历史,为本研究第三部门代表

学术单位A-9铭传大学曾任省文化处处长,熟悉华山历史,为本研究学术界代表

大陆代码基本数据选定过程与原因

政府机构A-10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曾任职于建设管理办公室,现任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A-11朝阳区文化委担任朝阳区监督管理文化单位的委员,其中798艺术区为管辖范围之一

园区进驻者A-12艺文工作者798艺术区艺术工作者,于798经营自己的工作室

A-13画廊经营者798艺术区画廊的经营者,目前为建设管理办公室成立园区委员会之副会长

A-14文创公司经营者798艺术区文创公司经营者,参与过798创意文化节的总体项目管理

学术单位A-15大学教授现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为798艺术区研究者

媒体部门A-16艺术文化媒体人担任北京艺术记者,为798艺术区现象观察、评论者

二、城市与文化园区的发展脉络

(一)欧美文化园区之发展脉络

文化园区被视为结合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策略,成立的目的通常是为了都市再生与活化(Montgomery, 2003, p293),追溯文化园区形成的背景可从社会经济、政策发展的脉络探究。在社会经济背景上,可追溯至1973年的石油危机,造成欧美经济衰退,失业率增高,汽车、钢铁等黄昏工业已失去原来的技术优势,许多城市的传统产业开始外移到劳力密集、工资低廉的中南美洲、亚洲等地,由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去工业化现象,城市陷入一种内城衰败、郊区扩张的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现象,废弃的工业厂房成为犯罪与贫穷的温床,城市政府为了要活化衰败的区域、降低失业率,而有以文化作为都市再生政策的出现。

在文化政策发展背景上,追溯至1940~1960年战后重建时代,当时政治家与政策制订者普遍认为文化应该与物质产品、经济活动切割(Bianchini, 1999, p37;GarcIa, 2004, p315)。因为当时文化是一种专属社会菁英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社会权利与地位象征意义,因此文化很少与城市都市更新、经济发展等目的相结合(廖淑容等,2005,第213页)。七八十年代,当时兴起一波新都市社会运动,政治家给予地方更多政策与文化的自主权,并且使用文化作为提升小区重建的工具(Kong, 2000, p386),此阶段被Bianchini(1999)定义为“参与的时代”,文化以被用来作为都市政策与政见不可或缺的因素(Kong, 2000, p387),在都市扮演公民身份认同与公众社会性的催化剂(Bianchini, 1993, p10)。80年代中期,强调文化政策是作为小区发展与鼓励社会参与的途径已经日益增加,甚至取代强调文化政策作为都市经济与物质再生工具的潜力(GarcIa, 2004, p315)。Bianchini(1999, p38)指出此为“城市营销的时代”。

最早的文化园区追溯至80年代的美国,如Pittsburgh、Lexington、Massachusetts等地,美国以艺术文化特区(Arts and Cultural District)作为活化振兴褐色都市区块(Brownfield Sites)的发展策略。所谓的“褐色都市区块”指的是都市中那些未被开发或未利用、被闲置或废弃、衰退或老化中的建筑物、空地或小区,美国都市规划专家Snedcof(1985)于《Cultural Facilities in Mixed Use Development》一书中提到美国许多都市以创造艺术特区的方式来带动艺术设施集聚的市中心区或邻近市中心区,营利性使用被放在计划区里以制造财源,艺术设施则用以吸引顾客,结合这些使用目的在于给予整个特区一个独特的认同和高质量的公共形象(刘丽卿等译,1996,第22页)。

(二)文化园区之优点与问题

欧美学者指出以文化作为都市再生的策略的优点如:振兴经济多样化发展(Williams, 1997),激励创新与创意(Mommaas, 2004),获得高质量的工作(Scott, 2004),维持地方收入(Williams, 1997; Richards, 2001),促进工作的伙伴关系(DCMS, 1999),通过形象的提升而鼓励地方营销(Ashworth&Voogt, 1990; Councilfor Cultural Co-operation, 1995; Fitzsimons, 1995, 1996; Williams, 1997),此外可以增加艺术与文化活动的参与,进而鼓励合作、文化认同、社会凝聚(Matarasso, 1997; Thompson, 2002; Miles, 2005),其效应包括降低犯罪(Comedia, 1991; Ebert et al, 1994)以及促进地方永续发展(Darlow, 1996)。

综合而论,以文化带动都市再生,不论在社会、地方、经济发展上皆有所帮助,而欧美许多城市文化园区的成功,连带带动文化园区的吸引力,产生所谓“园区万能”的迷思。

Moss(2002)对雪菲尔文化产业园区(Sheffield Cultural Industries Quarter)的研究——《Sheffield’s Cultural Industries Quarter 20 Years On :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A Pioneering Example?》,整理出欧美发展文化园区过程所遭遇之问题,Moss认为文化园区是一种开创性的模式,因为当时很少有人关注使用文化主导的城市再生计划,然而从雪菲尔文化园区的经验,了解到文化园区最好是由下而上的形成,不需要过度干预与规划,政府的介入只需要加强园区的愿景建立与领导力的提升,建立公共领域以及提升区域认同,才能使园区对于都市具有影响力,成为都市文化的一环(Moss, 2002, p211-219)。

McCarthy便认为政策规划者一味指定成立文化园区的同时,无疑将文化推向同质化,反而伤害了原地的特色(McCarthy, 2005, p297),此外许多城市指出文化园区太泛滥,并不是每座城市都需要文化园区,甚至有些学者认为文化园区只是创造地方的仕绅化(Montgomery, 2003, p293)。为了挑战这些质疑,学者Montgomery(2003)整理出构成一个优秀的文化园区所需的必要条件与成功因素——活动、建筑形式、意义,作为政策制订者的参考。

三、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之发展问题

(一)发展脉络

台北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的形成背景关系造成两次主要的身份转换,第一,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的前身华山艺文特区是由艺术家争取保留而来,着重于由下而上的民间力量促成华山兴起;1997年台北的社会背景为艺术文化发展蓬勃,展演空间不足,从国外学成归台的艺术家发现台北酒厂的闲置空间,因其特殊的空间氛围而大为惊异,希望运用华山空间作为展演之用,此外当时华山用地被立法院作为新址预定地,预计将华山旧酒厂铲除重建,艺术家认为在国外有许多类似华山的历史工业建筑获得良好活化再利用,但台湾没有此种案例,因此促使艺术家上街头抗议争取保留华山,这是艺文界第一次自发的争取权利,尔后在相关单位人士如省文化处的协助下,1999年由艺术家组成的环改会得以经营代管华山,主要是以其中三四栋旧仓库及建筑物,自办或接受申请各式的展演活动(蔡美文,2004,第82页),并给予华山新的名称——华山艺文特区,这是华山从闲置酒厂转为艺文特区最主要的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现今的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形成则与政策有最大的关系,由“行政院”提出“挑战2008:国家重点发展计划”十大重点投资项目之一“文化创意产业计划”便是推动创意文化园区之政策依据,由文建会主导“规划设置创意文化园区”,计划初衷是为通过产业遗址活化再利用之操作过程,整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此计划的推动促使华山艺文特区转型为创意文化园区。

华山创意文化园区将依现阶段发展性质不同,整合归纳三个提供引入民间参与经营委托案,包括:“电影艺术馆之营运管理OT案”——提供电影艺术推广及电影艺术人才培育之基地、“征求民间参与投资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引入空间整建营运移转计划ROT案”——作为结合创意产业消费的未来型体验经济示范园区及“民间参与投资兴建及营运华山园区数字、媒体、影音或出版大楼案BOT案”——预定于园区西南侧办公楼兴建台湾文化创意产业旗舰中心,将引进数字、影音、出版、设计等不同产业及跨业创意产业进驻(文建会,2007,第10~15)。其中OT与ROT委托案分别由2007年2月台湾电影文化协会得标5年的电影馆经营权,以及同年11月由台湾文创公司得标接下15年ROT案经营权。

(二)发展问题

综观华山形成脉络,归纳从艺术家争取阶段至今十多年的发展,发现其艺术工作者期待的华山与政府推动创意文化园区的华山有所落差,而政府推动创意文化园区计划与现实执行亦产生落差,导致推动成效不彰,由此本研究通过利害关系人的访谈,整理出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推动进度缓慢的因素如下:

1政策规划对于整个园区的发展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受访者A2、A5、A7皆表示政策决定华山发展的命运,“创意文化园区”计划的推动,反而将华山转变为商场式的消费空间、缺乏独特性,而政策着力点以硬件修建为主,忽略园区需要的软件能量。

2文建会主委更换频繁,导致政策不连贯为因素之二,受访者A4、A7、A8皆对于主委的汰换感到无奈,另外提到每位主委让华山有不同的看法,使得华山的推动政策不连贯。

由此归纳华山推动上,最主要问题还是出于文建会对于创意文化园区计划的拟定不够明确,到底华山园区的内涵为何?定位如何?文建会皆是提出笼统模糊的定义,如“整体发展将涵盖创意育成、展演推广、文化消费等方面,辅以行政服务机能……并发展成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育成中心。”从此可知华山园区将朝文化创意产业育成中心的方向,然而却不见明确的整体发展蓝图,似乎希望样样俱到,实际却成为大杂烩,造成园区最中心的主轴丧失。

不禁令人思考:在委外案发展尚未成熟之际,推动委外案是唯一选择吗?委托厂商确实能够撑起整个园区的经营吗?能够将华山兴衰成败之责任全交给委外厂商负责吗?

依据Montgomery的研究可知,一个运作良好的园区应兼具文化生产与消费,此为不可或缺的元素,然而在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的推动计划中,却不见明确推动蓝图、园区定位,此为华山推动过程所遭遇问题之一,而此问题若无解决,园区的未来发展仍存在隐忧;其次发展问题为主委的汰换频率过高,使得政策不连贯,事实上计划的推动应为长期的累积,造成华山的发展沦为政治绩效的牺牲品;第三在实际推动的细节上,面临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如受限于采购法,经营团队需要一年一约,另外基于华山内几个建筑物都是古迹与历史建筑物,其修缮较无弹性,相关营业执照取得也受限于土地与建筑法规,此皆需要文建会进行跨局处的横向整合磋商,若文建会不积极推动,许多机会与时间便皆浪费于繁琐的行政作业程序中。

四、北京798艺术区之发展问题

(一)发展脉络

798艺术区发展亦历经几次身份转换的过程:

1从闲置空间至艺术群聚,798艺术区是“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园区,能够产生群聚的关键因素与中国经济社会、当代艺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另外是从形而下的物质条件考虑,如空间可塑性程度、交通便利性、经济成本等问题(邱志杰,2005,第4页)。

2从拆迁危机至官方进驻,艺术家群聚的798艺术区正在蓬勃发展,然而拥有地权的七星集团原先计划要在2005年拆除798艺术区,盖新的电子科技产业园区,预计价值16亿的地产在改建后可望带来庞大的经济效益(吴垠慧,2005,第196页)。

2006北京政府介入798艺术区,确立艺术区得以保留不予拆迁,2006年北京798艺术区分别被朝阳区、北京市政府列为首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同时也被中关村管委会评为中关村电子城文化创意产业基地。2006年3月28日,由北京市朝阳区区委宣传部、七星集团、酒仙桥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共同组建的机构——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代表着从2002年自发兴起而一直处于自由发展状态的798艺术区,由民间的身份转为半官方的身份,亦意味798艺术区将会获得更多政府单位如朝阳区委宣传部、区发改委、文化委、工商分局、公安分局、酒仙桥街道、电子城管委会、七星集团、七星物业等部门的关注与管理。

(二)发展问题

798艺术区的兴起,不是由政府体制的系统支撑,而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艺术家的能量得以累积,而至中国当代艺术的火热背景下快速崛起,在如此急躁、混乱的发展历程中,引发许多问题,本研究通过798艺术区利害关系人的访谈以及文献资料搜集,将目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整理如下:

1发展过于快速是798艺术区面临的问题之一,事实上此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缩影,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从可以公开地谈论到真正形成,不过是最近三五年发生的变化,北京第一家画廊出现在1997年,被命名为“艺术文件仓库”,这种情况大约持续到1999年有第一批艺术家工作室(陈勇利编,2008,第9页),而中国当代艺术爆炸性的发展,造就许多艺术市场投资客,影响艺术作品的质量,压缩了应有的文化累积,呈现一种虚化的艺术市场,不利于长久的艺术发展。

另外发展快速也导致798艺术区房价不断调高、氛围转变等因素造成许多798艺术区元老级艺术家出走,现今798艺术区商业性质强烈、成为观光区域,对此798艺术区内的艺术家与经营单位有不同意见,如受访者A12表示“游客增多,商业性的画展增多,教育性国家性的画廊兴起,让艺术家无法再继续于这样的空间创作”,艺术区的氛围转变,众多的游客使艺术区热闹有余,却也形成园区无形成本的增加,如画廊空间使用成本、公共环境整理成本等,此变为管理办公室所要面临的课题,大量的游客前往798艺术区,若只是浏览式、浅层化的形式,对798艺术区反而形成负担,建设管理办公室所要努力的便是如何将观光人潮转为更多深层、具有教育意涵的参观形式。但受访者A14、A15对于798的商业化走向表正面态度。如A14表示“商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而商业化造就798艺术区的繁荣”,A15表示“画廊本身为商业机构,而798艺术区目前以画廊行业为主,因此商业性增加对于798艺术区发展反而有所帮助”。然而商业与艺术的天平该如何拿捏,是目前798艺术区所面临的课题。

2官方力量的介入是798艺术区发展的转折点,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即是建设管理办公室效力较低、定位不明、立法不足,如受访者A10提到“建设管理办公室不是严格意象的管理机构,没有强制力,基本上都是各自在经营各自的东西,没有统一的部门或单位来统一管理这个机构”,A15表示“政府挂牌后的798从现在看还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大方向还是一个画廊区吧,未来几年发展并不清晰,798建设管理办公室可以说是这个艺术区多种利益力量中的一个”。此外A11、A12、A13亦同意目前798艺术区的政策管理与介入仍算是松散,因为尚无政策法令的规范与补助,政府目前仍是放任其自由发展。由于管理上定位不明确,即出现管理混乱的状况,如:环境改造阶段道路反复挖填,出租车进出规定反复,显示建设管理办公室缺乏专业管理人才与经验,而由于目前规定“一年一约”,促使许多艺术家与画廊皆噤若寒蝉不敢多批评,且园区产生许多炒短线的机会主义者,不利于发展长远规划。

综合以上,798艺术区发展问题如下:发展快速,缺乏文化累积、房价高涨,氛围转变、园区定位不清、立法不足、建设管理办公室效力过低,显示其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场发展机制下所遭遇困难:发展快速,缺乏文化累积、房价高涨,氛围转变;另一方面是政策规划面所遭遇困难:园区定位不清、立法不足、建设管理办公室效力过低,理应而论政策之规划应解决市场发展所遭遇的问题,然而因为政府本身对园区的定位不够明确,是要成为观光区?当代艺术区?还是艺术产业园区?需要的是政府进行研究评估与规划。

五、讨论议题

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的发展历程与现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华山历经十几年的发展,但推动其速度缓慢,相较于华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798艺术区的快速崛起,成为另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本研究整理两个园区的发展问题,提出以下三点讨论:

讨论一:华山的“慢”VS798的“快”

比较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的发展现况,华山由于ROT委外单位仍对园区作规划工作,目前仍以场地租借性质活动为主,798则是发展快速,基地预计扩大一倍,国际重要艺术单位进驻798,因此以发展现况来看,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以华山的慢对应798的快,提出思考:华山推动期长达十年,是什么因素造成推动如此缓慢?798艺术区的发展快速,是否存在隐忧?

归纳华山和798艺术区推动的过程或许可窥知其关键,华山推动过程可分为两个层面:(一)行政机制,不论华山面临是政策规划不清或是主委更换频繁,其主要的因素在于台湾的行政运作过于缓慢,更因为牵涉“中央”与地方政治利害关系,华山这块精华土地有着不同利害关系人的权力角力运作;(二)监督机制,华山历经十年发展,有太多人参与其中的历史,因此形成所谓的监督机制,一旦政策规划不良,民间力量便会出现,批判与监督政府,然而此种监督机制有利也有弊,尤其不同利害关系人存在其中时,监督力量一旦成为被操纵的对象,而造成反效果。

798艺术区推动过程分为两种现象:(一)市场机制,798艺术区的形成与发展蓬勃很大的因素与当代艺术市场快速发展有关,1997年北京才开始有第一家画廊到2008年有三四百家画廊,2000~2008年艺术作品市值翻涨一百倍,由此可见其当代艺术市场成长的速度,同时反映798艺术区发展速度,此造就了798艺术区的“快”;(二)寒蝉效应,由于798艺术区的租约改为一年一约制,是否续约取决于七星集团评估入驻单位的绩效,因此纵使园区内机构对于集团或建设管理办公室有任何不满,可能不便直接批判,促成798艺术区内形成一股寒蝉效应,导致798艺术区的发展缺乏监督力量,形成隐忧。

由上述的观察,可以了解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很大的差异,在于两种不同的发展体系,华山是以政策力主导,798艺术区是以市场力主导,另外华山有监督力量随时监督政策的推动,而798艺术区则较为缺乏监督与批判立场,此为两者在推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造就了华山的“慢”,与798艺术区的“快”。

讨论二:越是公平越不自由VS没有太多政策的政策

在华山创意文化园区经营期间面临的问题,如:建筑及空间的规划、整修、设备添购均有极大的争议性:华山过去的争议在于要不要把它指定为一个古迹,因为争取阶段艺文人士担心它随时会被打掉盖立法院,然而真正指定古迹之后,作为艺术展演空间所需的自由度随即被古迹所绑住;建筑使用执照及营业许可执照取得之问题:一开始华山为机关用地,其规定园区内不得有营利行为,以防有图利他人之嫌,但因此限制住许多园区发展上的可能,不得营利也就无法创造产值;营运主体及长期发展规划的不确定性太高:“政府采购法”的实施在艺文界可以说是贬多余褒,虽然有选择性招标、限制性招标或直接议价等可供艺文主管机关选择最适合的招标方式,以征选最专业的团体,但在为避免争议的情况之下承办单位往往选择公开性招标,这种看似最公平的做法对艺文环境的发展未必最有利(石隆盛,2000,第28页),华山经营团队过去的问题在于采购法限制,因此必须每年都要重新和其他团体投标竞争,才能取得经营权,然而文化需要累积,经营经验需要累积,若是只有一年的经营权,实际上是很难为华山做长远的规划。

上述体制上的问题使本研究提出思考:越是公平越不自由吗?台湾的法律政策强调公平,但过于强调依法行事,而法律制度本身有所缺陷,其实是越缺乏弹性,政策规定目的是要规范还是鼓励与支持?艺术文化的推动需要的是法令与限制的松绑,给予艺术自由的空间,因为艺术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未来华山ROT、OT、BOT案的推动也势必面临这些体制上的问题,尤其在相关委外制度,如:协助谘商机构不健全、相关法令不完备、评量机制不完善的机制下,华山相关利害关系人——政府、厂商、艺术家、民众等等都无法身受其利。

另一方面的思考为:没有政策的政策才是好的吗?在北京798艺术区面临政府单位立法不足、无法可管的状况,然而根据本研究访谈于艺术区内的利害关系人发现,建设管理办公室进驻后的798艺术区并没有受到太多政府的干涉,促使园区仍处于自由发展,基本上园区依然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因此建设管理办公室目前仍处于调整期,对于官方角色需要涉入多深、如何管理与定位,仍处于摸索阶段,而目前这种没有政策的政策反而带给园区更大的自由空间,然而发展快速的798艺术区衍生出相关问题,如房价上涨、氛围转变,还是需要政府适时的介入,稳定房价,以确保房价不会造成地产商炒作的工具,确保核心艺术能量持续保留于艺术区内,若是政府没有明确完整的发展策略,798艺术区就很容易变质,而走向没落一途。

讨论三:由下而上VS由上而下

由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与798艺术区的形成背景与现况问题讨论,其相同点为一开始皆是由下而上的力量驱使园区形成,对应后来政策力由上而下的介入促使园区转型成与最初始园区的不同面貌,而经由本研究分析发现,园区最可贵的即是一开始自发而成——非官方、非体制、非主流、批判式、原始草根力量的展现,相较于政策力量后至,华山所见的即是能量的冷却,而798艺术区目前面临管理混乱,氛围转变的局面,其中所值得讨论的便是园区由上而下或是由下而上的形成模式何者较有助园区发展?

本研究发现值得关注的不在于政策介入的本身,而是在于园区核心能量是否可以被触发,政策若能适当介入,赋权(empowerment)予民,反而有助于园区的推动,然而若政策介入采用强制性、独断性的方式,压抑核心能量的增长,此园区的发展将岌岌可危,如同Landry所说:“成功的城市似乎有某些共同点,那就是具远见的人、富创意的组织,并拥有明确目标的政治文化(杨幼兰译,2008,第69页)。”事实上同时适用于文化园区,因为园区与城市即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正如同Wilks-Heeg & North(2004)提到“机械式的政策对文化园区产生不良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它不鼓励文化使用的自发性(Mccarthy, 2005, p300)”,本研究所强调的并非政策的介入对园区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是提醒建立良善政策规划对于园区的重要性。

六、结论建议

(一)结论

综合以上讨论与分析,本研究发现两岸文化园区因不同体制、产生不同的发展现况与问题,因此政策的弹性与松绑,创造出自由、多元的环境,有助于园区的创意发展,而对华山园区与798艺术区长远发展来说,要解决其推展上的问题,其关键仍然取决于政策的规划与执行。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社会、文化、艺术资源上的优势,因此不同城市所发展的园区有不同的模式、路径,园区规划者最为切记不可以模仿、复制的方式进行园区的规划,甚至不要被园区所创造的价值吸引,而迷信园区万能,事实上园区所要处理的议题非常复杂,规划与推展园区并不容易,其中所要兼顾复杂的历史、都市规划、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等脉络,在园区的经营上既要照顾到个别的利益,又要顾全整体社会公众的利益,在规划、土地使用、设计、财务、经营上都需面临许多课题,本研究认为最可贵的是园区核心能量的并发,在没有明确政策规划主轴、园区发展方案的情况下,保持园区的原发面貌或许才是最好方法,否则一味投入资金、资源也是枉然,本研究以两大城市主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发现798艺术区特色在于市场环境良好的客观条件、大规模的群聚力量展现、国际资金的挹注以及原创能量的生产,此为台湾可借镜之处,而台湾具特色之处在于民主社会的监督力量,督促着华山的发展,而798艺术区较为缺乏这种监督力量,此外本研究特别强调政策对两岸园区的影响力大,因此政策规划者更应正视园区发展面临问题、瓶颈,通过本研究给予奉行与迷信“园区主义”的人更深刻的省思。

(二)建议

本研究针对两岸园区政策规划提出几点建议。

1清文化园区发展内涵

不论在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或是798艺术区未来的发展上,皆需要对园区有明确的定位,厘清发展的内涵,切勿存在“园区万能”的迷思,赋予园区太多功能,反而适得其反,对于华山创意文化园区需要加强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群聚力量,对798艺术区需要加强文化累积,以利园区长远发展。

2确保园区核心能量的存在

核心能量的存在,有助于园区保持独特性,对于华山创意文化园区来说,曾经几年的时光,园区的核心能量丧失,如今加入新的经营团队,需要重新找回核心能量,注重文化生产与消费兼具,以防园区成为百货商场的形态,另外对于798艺术区需要防止恶性的房价炒作与过于商业化的操作,珍视园区草创初期的艺术创作核心能量,让798艺术区得以具有独特的性格。

3保持园区发展的弹性与自由

政策的弹性与松绑,对于一个“创意”与“文化”园区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归纳出两岸园区的发展问题,显示政策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关键,然而政策的制订是为了解决问题而非创造问题,因此在加强园区法律规范的同时,更应注意自由的氛围有助于园区群聚、发展,因此在园区的管理上不应过渡控制,需保持发展上的弹性与自由。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方振宁:《很视觉的城市艺术小区:北京、上海、纽约、东京、巴黎》, 艺术家,台北市:艺术家杂志,200662: 220-225。

2石隆盛:《华山艺文特区跨界艺术的经营与挑战》,杨智富编,《闲置空间新造化》,台北市:文建会,200025-28。

3“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编:《台湾制造:文化创意向前走》,台北市:《允晨文化》,200710-15。

4李九菊、黄文编:《现场:798艺术区实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陈勇利编:《创意798》,北京: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2008, (4):2-9。

6刘丽卿等译,《都市文化空间之整理营造——复合使用计划中的文化设施》,台北市:创兴出版社, Harold RSnedcof著,Cultural Facilities in Mixed Use DevelopmentULI-the Urban Land Institute1996

7蔡美文:《三世情愁——华山的过去、现在、未来》,典藏今艺术, 台北市:典藏杂志社, 2004137: 82-85。

二、英文部分

1Ashworth, G& Voogt, HSelling the City\[M\]London: Belhaven1990

2Bianchini, FRemaking European cities: the role of cultural policies, in: FBianchini & MParkinson (Eds) Cultural Polic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the West European Experience\[M\]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1-19

3Bianchini, FCultural planning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 in:LNystrm & CFudge (Eds) Culture and CitiesCultural Processes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M\]Stockholm: The Swedish Urban Development Council199934-51

4Comedia Out of Hours: A Study of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in 12 Towns and Cities in the UK\[M\]London:Comedia1991

5Darlow, ACultural policy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making a missing link?\[J\]Plann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199611: 291- 301

6DCMSGuidance for Local Authorities on Local Cultural Strategies\[R\]London: DCNS1999

7Ebert, R, Gnad, F& Kunzmann, KThe Creative City\[M\]Stroud:Comedia1994

8Fitzsimons, DPlanning and promotion: city reimaging in the 1980s and 1990s, in: WJVNeill, DFitzsimons & BMurtagh (Eds) Reimaging the Pariah City: Urban Development in Belfast and Detroit\[M\]Aldershot:Avebury19951 - 49

9Garcla, BCultural policy and urban regeneration in Western European cities: lessons from experience,prospects for the future\[J\]Local Economy, 200419(4)312-326

10Kong, LCulture, Economy, Policy: Trends and Developments\[J\]. Geoforum, Special issue on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olicies, 200031(4)385-390

11Matarasso, FUse or Ornament? The Social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M\]Stroud:Comedia1997

12McCarthy, JCultural quarters and regeneration: The case of Wolverhampton\[J\]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 200520(3)297-311

13Miles, MInterruptions: Testing the Rhetoric of Culturally Led Urban Development\[J\]Urban Studies200542889-911

14Mommaas, HCultural clusters and the post-industrial city: towards the remapping of urban cultural policy\[J\]Urban Studies200441(3)507 - 532

15Montgomery, JCultural Quarters as Mechanisms for Urban RegenerationPart 1: Conceptualising Cultural Quarters\[J\]. Planning, Practice & Research200318( 4). 293-306

16Moss, LSheffield"s cultural industries quarter 20 years 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a pioneering exampl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028(2). 211 -219

17Richards, R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Europe, in: RRichards (Ed) Cultural Attractions and European Tourism\[M\]London:CABI 20013-30

18Scott, AJ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a global context\[J\]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9(4)461 - 490

19Williams, CCConsumer Servi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 London: Routledg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