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20280100000003

第3章 古罗马角斗:流行700多年的死亡游戏(2)

在比赛前夕,角斗士一般都有一餐丰盛的宴会。第二天早晨,他们穿上节日服装走进竞技场,从头到尾整队而行。通常他们都配有矛、剑、刀,戴上钢盔、盾牌、防肩板、护胸板与胫甲。除了在战车上交战或与兽类搏斗以外,角斗士们主要从事单人、双人或成组决斗。如果单打的受了重伤,竞技的筹备人便问观众的意愿,观众若竖起大姆指或者摇动手帕,就表示仁慈,做宽大的处置;若把大姆指往下伸,则表示胜利者可以立刻去杀死战败者。任何背叛公意贪生怕死的斗土,都会引起人们的憎恶,并用烫烙铁刺激他的勇气。集体搏斗更是有成百上千人的生死斗。在奥古斯都屋大维举办的一次八项竞赛中,有一万人参加这种大规模的战斗。疯狂的观众们用尖棍棒刺失败者,看他们是否装死,若是装死的,他们便用木锤击他们的头。另一些参加的人打扮成为信使神,用钩子把尸体拉出场外,同时有专门的奴隶用锹把染了血的地面铲起来,为下一个送死的人铺上新鲜的沙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古罗马,几乎每个人骨子里都是天生的施虐狂。数百年间,出现在角斗场上的罗马普通观众,包括各阶层的人,甚至包括独身的修女,都以观看临终的痛苦为乐。为了弥补人数不足,他们竟连未成年的罪犯和奴隶也不放过。在这种施虐乐趣的驱使下,无数生命被活活折磨至死。他们不仅在庆祝活动中和露天圆形剧场上欣赏角斗,而且在宴会时也举行角斗表演。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常常把决斗的人召来。当一人被砍倒时,大家便高兴地鼓掌。那些战死在竞技场上的角斗士大多平均年龄只有18到25岁。根据研究者们的估计,大约有70万人在罗马斗兽场中丧生。所有这些人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死去的,他们的尸体通过罗马帝国最宏伟角斗场的大门被抬出去,而唯一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观众开心。

3、史上最血腥的风尚

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与强盛,角斗表演这种死亡游戏日益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对于当时的罗马人而言,角斗活动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曾公开赞扬图拉真(Emperor Trajan)皇帝推出了强迫男人“高贵的负伤与蔑视死亡”的场面,就连以雄辩著称的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也承认,这种娱乐是一种良好的教育,因为它能够培养罗马人那种沉着、勇敢、视死如归的精神,可见当时罗马人对于这种娱乐的认同程度。至于大多数罗马人,更是极力维护斗士竞技活动,其理由如下:牺牲者是因重罪而被判死罪的人,他们所受的痛苦可以当作对别人的警诫,目睹那些注定要处死的人面对创伤及死亡的训练,可以激发人们勇武的美德,经常目睹流血及战斗的景象,使罗马人更适应战争的需要和牺牲。

知识链接:小普林尼

小普林尼,全名盖尤斯·普林尼·采西利尤斯·塞孔都栯(拉丁语:Gaius Plinius Caecilius Secundus),生于公元61年(或 62年),大约公元113年逝世,古罗马著名的科学家老普林尼的侄子,罗马帝国元老和作家,他留下的几百封书信成为人们了解当时罗马社会、生活和政治的详细资料。

知识链接:西塞罗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年~公元前43年),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

在那个时代,整个罗马社会都对角斗有着强烈的兴趣。那时候,小孩玩的是假扮角斗土的游戏,年轻人热衷于谈论当地的格斗大明星。一般群众,尤其是妇女,都热烈赞扬著名的角斗土,甚至宫廷贵妇偶尔也有与角斗士偷情的。据说当时曾有人指责皇帝马可·奥儒略(Mark Aurelius,公元161~180在位)的妻子福斯蒂纳与角斗士私通,而且竟然把她那残暴的儿子康茂德说成是一个角斗士生的。此外,著名的角斗士成了许多诗歌的题材,他们的肖像还被画在灯具、碗碟和花盆上。

正是在角斗刚开始盛行时,罗马人兴建了闻名于世的斗兽场——“科洛塞奥大斗兽场(Colosseo)”。“科洛塞奥”,语出意大利文,为“高大”、“巨大”之意。当年这里是罗马帝国暴君尼禄(Nero)的御花园,由于斗兽场建在一个小湖之中,而湖边还建有高达36米半的尼禄镀金铜像,罗马人叫它巨大金像,斗兽场因此而得名“科洛塞奥”。斗兽场历时8年建成,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的角斗台仍为椭圆形,长86米,宽63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关押猛兽和角斗士。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底层的第一区是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第二层为罗马高阶层市民席,第三层则为一般平民席,再往上就是大阳台,供没有席位的一般观众站着观看。整个斗兽场看台可容纳5万多名观众,底层地面有80个消防通道,可确保在意外情况下15分钟至30分钟内也能把场内5万观众全部疏散离场。

公元80年,科洛塞奥斗兽场工程竣工之时,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典礼。在这漫长的100天中,古罗马统治者组织、驱使了5000头猛兽与3000名奴隶、战俘、罪犯上场“表演”,直到所有这些人和猛兽都自相残杀、同归于尽为止。以致于有人说,只要你在角斗台上随便抓一把泥土,放在手中一捏,就可以看到印在掌上的斑斑血迹。

知识链接:罗马斗兽场

罗马斗兽场,即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罗马竞技场(Colosseo),又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圆形斗兽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拉丁文:Anfiteatro Flavio/Amphitheatrvm falvvm),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年~82年间,现仅存遗迹。这里曾经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牲畜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现如今,意大利的古罗马竞技场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约旦的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秘鲁的马丘比丘、墨西哥的奇琴伊察金字塔、以及印度的泰姬玛哈陵一起,经由全球一亿民众网络投票选举,成为新世界七大奇景。

值得庆幸的是,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占据统治地位后,角斗的风尚逐渐消散。由于基督徒极端憎恶角斗活动,第一个受洗入教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5年下令禁止角斗比赛。但直到公元403年以后,罗马的圆形竞技场才不再举行角斗。而在如今的罗马城,装扮成角斗士的罗马当地人还常常出现在这个圆形大剧场的废墟周围,供游客们拍照,从中赚取高额的费用。

4、血腥背后的另一面

有趣的是,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尽管古罗马竞技场上的角斗场面是血腥残忍的,但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古罗马的角斗士在角斗的过程中遵循着一整套严格的规则,角斗双方并非不择手段地要将对手置于死地。

1993年,在土耳其一个叫以弗所的地方出土了70多具古罗马角斗士的遗骨,那里曾经是罗马帝国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经过鉴定墓地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奥地利考古学会的人类学家费边·坎兹和法医学家卡尔·格罗斯米特利用特殊的X光扫描和精微分析技术对角斗士的死因进行了研究。浓厚的兴趣让两位考古者不断地有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对其中的10具遗骨进行分析后发现,角斗士的头骨上完全没有重复受损的伤痕。坎兹博士表示,这表明在角斗时和角斗后都有一套严格的行为规则需要遵守,在竞技场上没有野蛮的暴力摧残。在角斗士一对一的对抗中,每一名角斗士只能使用一种武器,而且不能从身后突袭对方。

同时,角斗士遗骨绝大多数伤口都表现出非常好的愈合迹象,法医学家格罗斯米特研究后表示,这说明角斗士在受伤的时候能得到很好的医疗。当一个失败者身负重伤、濒临死亡的时候,会被送出角斗场,在后台由行刑人用铁锤将其打死,在被击中头部后很快就会死亡,痛苦要比后人以前想象的小。坎兹博士表示,一场真实的角斗更多的是展示各自的战斗技能,而并非你死我活的决斗。这也印证了史料的记载,两个勇敢的角斗士如果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角斗,他们通常都会活着走出竞技场。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考古学家史蒂夫·塔克对角斗规则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158幅描述古罗马角斗士的雕刻画考证后表示,古罗马每场角斗分三个评估阶段,第一阶段是初步接触,两名角斗士必须灵活地移动双脚,充分挥动武器,完成一击。第二阶段则从其中一名角斗士受伤或者处于下风时开始,这时主要看角斗士如何后退,拉开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第三阶段到来后,角斗士会扔开自己手上的盾,开始进行徒手搏斗。只有在三个阶段都表现突出的角斗士才能成为优胜者。总之,古罗马角斗所展示的是“不流血胜出”的艺术。遗憾的是,至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古罗马竞技场上的具体规则仍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