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每天一堂非遗文化课(民间艺术卷)
20452000000003

第3章 民间音乐(3)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是,表演风格精细,曲调柔婉细致,江南秀丽的山水似乎都融入于丝竹妙韵之中。丝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的婚丧、喜庆和大型的庙会活动,也有来自于民间长期流传的古典曲牌。传统的演奏技艺包括: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逐步形成了“小、细、轻、雅”等风格特色。江南丝竹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谦让、和谐创新等的社会文化内涵用曲调形式完美地展现出来。

江南丝竹的曲目十分的丰富,传统的曲目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名曲。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曲子是江南丝竹八大曲,名称的由来颇为有趣。1939年,丝竹家在上海新世界的游乐场内设立“丝竹游艺”,将八大名曲分别写在八块牌子上,丝竹爱好者可从中选取任意的曲目上台演奏,于是就有了《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这八大曲目的名称。八大名曲曲调和谐,尽显江南柔山丽水的婉约情调,极富情韵。

丝竹乐队在编制上也比较灵活,主要以二胡、笛子为主要乐器,乐队成员一般三到五人,多的可到七八个人。丝竹乐队的组合由“丝”和“竹”组成。“丝”演奏的乐器包括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队表演的乐器主要有笛、箫、笙等,此外还有板、板鼓、碰铃等其他乐器。最近在上海郊县发现的丝竹乐队中有使用京胡、板胡和碟子等乐器的。曲式结构上可分为基本曲调的变奏、类似于西洋音乐回旋曲式的循环结构和多曲牌联奏的套曲三类。

时至今日,江南丝竹仍是江南地区最受人们喜爱的一项文化,闲来无事,听音奏曲,这是何等的享受。如今它的艺术感染力已经传遍全国,走向世界,价值不可估量。

青浦田山歌

田山歌唱腔是最具个性化的特征,主要传唱区域在今天上海青浦区的练塘、赵巷、金泽、商榻和朱家角等镇一带,田山歌起源于松江、金山、奉贤等区的水稻耕作区域,在临近上海的江苏吴江、浙江嘉善等地也有人传唱。青浦田山歌的歌词为农民自创,未经文人的加工修饰,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青浦田山歌是长期的农耕活动中产生的乡土文化,尤其以叙事歌最有特色,短的有几十句,长的有上千句,从农民口中唱出一个个曲折的民间故事。

在田山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当地几乎家家都会唱,甚至有半职业性的歌手,当地人称他们为“歌师”、“歌伯”或者“歌匠”。他们自小学习田歌,有能够即兴编唱的能力。为了田歌的创作,他们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每到农忙时节,便有两三个这样的歌手,他们站在田头敲锣打鼓相互对歌。农民从早到晚地忙碌,他们也要跟着唱上一整天。为了消除劳作带来的疲劳,他们也经常唱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在歌中加上一些让人喷饭的笑料。除了一般对歌的表演方式外,也有歌师同农民之间你领我唱的形式。

于是,在农忙时节,整个田地里田歌互答,彼此应和,曲调悠扬。对此,《青浦县续志》中就有“唱田歌悠扬赴节,声闻远近”的记载。

大约六千多年前,有个叫做“崧”的地方,它位于东海之滨,是一块少有的高爽之地。来自浙东、苏南的马家浜文化先民东迁在这里,他们开始繁衍生息。作为上海最早的先民,他们在此创造了辉煌的崧泽文化。地处青浦的崧泽文化也就成了上海古文化的金字塔,这种文化被人们从口中唱出,形成了青浦田山歌。歌声高亢清亮,悠扬婉转,别具一格,代代相传,唱者人多势大,不仅体现在颇具规模的庙会上,而且表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1953年9月,青浦赵巷丁窑村的田山歌队,曾被邀请到北京参加中国第一届的民间音乐舞蹈汇演,获得极大成功,被评为优秀演出奖,获得了专家们的好评,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由此,青浦田山歌作为一项民间文化,闻名全国。1993年,日本稻田大学专家慕名而来,将青浦田山歌带回来日本。近年来,青浦田山歌正朝着新民歌的方向发展,更加地符合现在社会的审美要求和观赏性。

青浦田山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差异。演唱节奏是散板式的,没有周期性的节拍,速度也非常自由,也因此形成了较大的拖腔。青浦地区的田山歌也是一种耕作文化,又称为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等。最初的演唱形式是农民们在粳稻时,有一个人带头领唱,众人轮流接唱。它的演唱形式较为独特,自成一格,且各地的演唱形式都有不同的地方。如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可分为: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众人合唱,而“前卖、发长声”等演唱形式则是一人独唱。练塘地区的田山歌演唱形式则分为:头歌、买歌、嘹歌。其中“买歌”部分是男声的合唱,“嘹歌”部分是女声合唱。

随着现代社会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放下手中的锄头,投身到城市的工业厂房区,曾经世代相传的民歌也因此近乎绝迹。值得庆幸的是,上海市政府已经注意到保护青浦田山歌的重大意义,并作出了保护这项文化的各种措施。如今,上海专门成立了民间文化的保护基地。

为此,青浦区专门拨下经费,用于对青浦田山歌的保护和研究,并制定出三项措施:首先,对健在的民间田山歌艺人进行保护,出版相关的图片、文字图书;其次是保护田山歌的生存环境,开展“青浦田山歌之镇”、“青浦田山歌之村”,以期恢复和发展区域性的田山歌传统活动;最后建立青浦田山歌的博物馆,举办“田山歌节”,让田山歌成为青浦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田山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劳动民歌,它既能抒发劳动人民的感情,诉说自己心中的各种欢乐和痛苦,又能陶冶人的情操,有效地缓解劳动带来的身心疲劳,因此田山歌在青浦地区流传极广。由于它反映的生活面很广,所以它也是考察青浦及青浦周边稻作地区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的重要手段。

靖边信天游

黄土高坡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几千年来的苦难历史,磨炼出这里人民憨厚、淳朴、彪悍的民风,创造出了独具一格、具有黄土风味的音乐文化,风格高昂、深沉、动听。而信天游,则是这些音乐文化中的代表,名扬中外。

信天游广泛地流传在陕西靖边地区,在当地群众中被称为“山曲儿”,备受当地民众的喜爱和赞赏,拥有经久不衰的影响力,被当地人世代传唱。信天游是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人民的绝唱,是劳动人民感情的渊薮,是黄土地人民的精神支柱,祖祖辈辈,一直流传至今。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信天游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内容。当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来到这一片土地上时,这里的人民接受了革命思想,并创作了《刘志丹》、《打镇靖》、《打寺畔》、《你当红军我宣传》等红色歌谣,为革命的宣传工作立下了大功。

在1943年到1948年这段期间,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李季在靖边、三边、陕北等地工作时,先后收集了三千多首信天游民歌,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长篇信天游诗歌《王贵与李香香》,在《解放日报》等报纸上连载时,引起了文坛的轰动,被称为民族形式的文化史诗。《王贵与李香香》这首歌也使信天游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使这项民间艺术得以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著名歌手王志强带着他创造的信天游《卖娃娃》,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歌的汇演,随后又在怀仁堂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进行表演,观看了演出的国家领导人对他赞不绝口。在演出后,王志强还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农业集体化时代,信天游的发展迎来了鼎盛时期,不计其数的歌手站在放牧的草滩上、山梁上、田间里,他们放声高歌,陕北大地处处都可以听见信天游动听的曲调,曲调迅速传遍了靖边的山山沟沟,进入了村村户户。

随后,中国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际遇,靖边信天游的传承人紧随着时代的脚步,将更多的现代社会的信息元素融入歌曲当中,创造、演唱出不少有影响力的新作,如《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沙梁粱上站个俏妹妹》、《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2002年,著名歌手秦靖红演唱的信天游《那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在中国西部民歌大赛和国际民歌艺术节上先后获奖。

信天游,很多情况下都是即兴演唱,无拘无束,张口就来,因此靖边人称信天游是“土生土长土里料,土言土语土腔调”。它是属于歌唱版的“实话实说”,它不光唱出了劳动人民的生活,还将叙事、抒情、逗趣、调侃,甚至是描写离愁别怨、男欢女爱的情景都融入到了信天游的歌词中。

信天游以它博大的内容,活泼的形式,自由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名扬天下,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学者和艺术家前来陕北一探究竟。2006年,众多艺术家在靖边组织了“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研讨会”,这些艺术家们对信天游赞不绝口。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艺术欣赏较之过去有所改变,信天游的传承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穷、愚昧、落后、交通不便等各种问题得到了完全的解决,新型的娱乐方式和文化思想,冲击着当地原有的文化。人们欣赏品质有所提升,他们对满是乡土气息的信天游也不再青睐。

现在的会信天游的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即使在世的也大多已年近古稀。而年轻一代的人很少有愿意传承信天游的,他们更喜欢传唱一些流行的歌曲,信天游濒临消失的危险。可能在不久之后,那一片黄土高原上,我们难以再听到昔日旋律奔放、曲调开阔、扣人心弦的信天游歌声了。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尽快落实保护政策,让传承了千年的古老文化,不至于毁在我们这一代人之手。

潮州音乐

潮州音乐是指起源于广州潮州地区,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类乐器的总称,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地区,凡是有潮州人居住的地区,都有潮州音乐的流传。潮州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的发展源头可以追溯到唐宋之际,它在明清时代日臻成熟。

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中国国力空前鼎盛,达官贵人享乐成风,于是音乐艺术空前繁荣,潮州境内,管弦丝竹乐声不绝于耳。随着佛教的发展,中原佛教音乐也流传进入潮汕地区。唐高宗时,陈政父子奉命到潮汕地区平定叛乱,他父子二人精通音律,在此期间大量地收藏了潮汕地区的流传音乐,父亲陈元光曾作诗咏诵:“秦箫吹引凤,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遏,婆娑妙舞神。”用这首诗赞美了潮州音乐的博大精深,以及它优美动听的特点。

到中唐时期,著名诗人韩愈被贬到潮汕地区,他亲眼见证了潮汕人民祭神时的音乐活动,并作诗记录。宋朝建立后,潮汕地区每年都有祭孔行为,形成了专门祭祀用的大乐队,乐队规模极盛。

到了南宋末年,蒙元南侵,宋朝皇帝不敢抵抗,逃到了潮汕地区。吴丙是宋曹的宫廷乐师,他随宰相文天祥率领的“勤王”军队抵达潮汕,还带了大量的乐工和歌姬。宋朝灭亡之后,吴丙就在潮汕地区安家落户了。因此,宋朝宫廷音乐在潮汕地区流传开来,最初的潮州音乐也因此成形。

到了明朝,广西副使陈淳为明朝立下大功,他衣锦还乡时,皇帝赐给他一大帮乐师和歌姬,这也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原地区和潮汕民间音乐的融合。

明清之际,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城市经济极为繁荣,潮州地区手工业发展极快,人口进一步地增长,戏曲、唱戏和丝竹音乐因此更为兴盛,并产生了很多的职业性音乐团体,如“八音馆”等,他们为民众做红白事,此外还出现很多民间艺人。另外,外来戏曲也为潮州音乐注入了新的血液。到了近代,潮州音乐更风靡全国,甚至被推到“国乐”的位子,并涌现出大批的潮州音乐艺人。

潮州音乐起源于当地民众中的民歌、歌舞、小调等,它吸收了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等元素,可谓兼容了中国无数民间文化的音乐特色。

潮州音乐大致可以分为广场音乐和室内音乐两部分。广场音乐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八音锣鼓等适合群众性表演的乐器。室内音乐则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乐器。

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体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情致婉约;又能展现出气吞山河的壮阔气势。潮州音乐的曲谱是十分古老的“二四谱”,其中“si”、“fa”两个音乐的灵活变化,充分体现了潮乐独有的韵味。同时,也构成了潮州音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试,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押韵和即兴加花的两种技法。潮州音乐的表演乐器有二十余种,其中最具本地特色的乐器包括二弦、唢呐、深波等。代表性曲目有《抛网捕鱼》、《双咬鹅》(大锣鼓)、《昭君怨》、《小桃红》等。

就潮州音乐的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潮州音乐种类又可以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笛套音乐则又包括传统的笛套音乐,以及经过融合、演变而成的笛套音乐,并保持了最初的宫廷音乐的韵味,古朴、悠扬。笛套锣鼓则包括笛套小锣鼓、笛套大锣鼓和笛套苏锣鼓等表演形式,是音量高、广的大型打击音乐。

新中国成立之后,潮州音乐在人民政府的保护下,得到蓬勃的发展,并新成立了很多的民间音乐的团体。1956年,潮州音乐曾参加全国的音乐周汇演。一些著名音乐家和音乐单位,相继到潮州去考察采风。

可是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今天的潮州音乐已经出现了衰落的现象,历史资料失传,艺术人才去世和艺人老龄化等,这些原因都制约着潮州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意识到这一现象,相关组织应该尽快落实对潮州音乐的保护措施,让这种文化能继续发扬光大。

于都唢呐

唢呐是广大民众喜爱的管弦乐器之一,在赣南地区的民家中,拥有深厚的基础。寻常百姓,他们吹奏唢呐来举办婚丧、搬迁、庆丰收、升学等的事情。遇上迎神赛会一类的大型活动,人们也邀请唢呐乐队来壮大气氛。但是,在赣南一带,最具特色的唢呐文化,当属于都唢呐。

据相关史籍记载,早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魏晋时代,于都民间便有“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的说法。而在县城西南的禾丰、靖石一带则又称唢呐为“鼓手”,这种文化也被称为“吹鼓手音乐”。演奏乐器,以扁鼓和唢呐为主,以锣、钹等打击乐器为辅,民间俗称“吹打”。在当地的唢呐手中,流传着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冒声冒息蛮难过。”

可是,于都唢呐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