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气氛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家长应把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作为促进孩子早期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家庭的关系融洽、和谐,家庭中父母对家庭有责任感、对生活态度乐观,孩子的教育效果就会很理想。孩子的气质、个性除了先天遗传外,大部分是出生以后在成长过程中养成的。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便会产生焦虑;孩子生活在嫉妒中就将学会嫉恨他人;孩子生活在鼓励中就将学会自信;孩子生活在赞美中,就会欣赏、热爱生活;孩子经常得到肯定就能学会自重;孩子成长在友爱中就会自然地爱别人。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庭气氛是否和谐密切相关。拥有和谐气氛的家庭,都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些孩子总是喜欢做与大人的意志相反的事情,不时地给大人惹麻烦。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们往往不知怎么做才能改正他的坏习惯,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替他弥补他犯下的错误,但是,这样下去,亲子之间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僵。在早期教育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激发孩子智能的发展。
一、制造好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在认字的过程中,即使他不了解其意,也会因每天接触报纸和书本,而很早就学会认识字。换句话说,就是因为他有这样的环境,而预先给予他训练的机会。同样地我们也可以把这种方式,扩大到学校的教学及社会的生活上。
所以不要压抑孩子,让孩子自由思考是很重要的。
假定在家中或是在屋外,父母亲告诉孩子“今天待在家里玩”、“那里太危险不可以去”, 像这样限制孩子的行动,会把孩子局限在狭小的生活空间中。
曾经听过这样的一件事。在狭小空间中成长的孩子,有一天被父母亲带到原野上去玩, 即使母亲怎么诱导他,他都不会离开母亲,而到两三公尺外的地方玩。父母亲觉得很不可思议,仔细想想才发现,原来孩子游玩的空间就正好和家里玩耍的房间范围一般大小。
和这个例子很相似的,就是在大都市的学校里,幼儿园孩子的作文及绘画是缺乏生气而且没有什么创意。然而把他们带到郊外让他们写生,那些画就显出生气勃勃的样子。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因环境中得到的灵感,环境的变化,带给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而引发出他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而这想象力和创造力和“智力好”是密不可分的。
1.不要纵容孩子
父母亲在孩子一用功读书时,就一反常态,特别溺爱他。“你要念书是吗?电视太吵了,我把它关掉。”“你要做功课,那就不必帮忙家事了。”像这样为了让孩子用功读书而做这么大的牺牲,实在让人感动。
在这方面,父母亲越是让步,孩子就越会拿用功当挡箭牌,结果使得孩子的欲望都能满足。 乍看之下,对孩子而言,这的确是无可挑剔的用功环境。
可是假若我们再仔细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把孩子放在这种无可挑剔的环境中,会产生心里的饱和状态,而且人也显得呆滞,丧失对学习的集中力及吸引力。
要让一个人专心去用功学习,就是要给予他种种的缺乏感和需求感,倘若给予他太好的环境,则会抹杀他用功学习的能力。所以必须给予他不足感,为了填补不足,他才会产生精力去追求学习。
母亲们周全的照顾,原本是为了给予孩子好的学习环境,没想到反而造成孩子失去学习的 吸引力及集中力。所以虽说为了让孩子用功读书,做父母的也不必如此牺牲。
2.自由放任出恶果
目前,“年轻的放荡者”成为美国社会的一个大问题。一群标榜放弃平凡生活及突破传统, 大约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整天在街上闲荡,靠乞讨食物度日,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每天光是迷迷糊糊地过日子。
我们认为在幼小时期被放任长大的孩子,和前述那些美国年轻人,彼此有相类似之处。这些孩子都是中产阶级出身,在小学时成绩也很好,但是上了高等学校之后就失去自信心,几乎每一位都被中途退学,做什么事也都缺乏干劲,每天就这样游手好闲的度日。这种现象可以说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可以说是父母采取自由放任的结果。
根据某一位心理学者的调查,在自由放任型的家庭中孩子智商会有年年下降的趋势。在这种自由放任的教育之下,一旦遇到困难或危机,他们就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如此一来便会逐渐丧失自信心,这都是智商低下的表征,所以说家庭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智力的成长。
斯巴达式的教育方式,不采用自由放任型,而是采用均衡的教育,如此才能使孩子的智力有所增进。
3.过度溺爱出弱智儿
曾经看过这样的漫画,某个父亲在办公室正要吃饭时,拿起便当一看,菜和以往他所带的不一样,而且都是上等好菜,加上这个便当盒很小,因此父亲想到一定拿了孩子的便当,这使他不禁感慨对孩子的优厚照顾。他想:现在真是孩子优先的社会,父亲的威信扫地,孩子就像是家里的国王似的。这或许是上一辈受过冷酷的战争生活之故,曾饱尝生活艰苦的一面,所以在各方面都尽量地给予孩子优越的照顾,结果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失败了。
对于家庭内的“亲子战争”,我们认为应该劝解。例如:即使在抢着看电视,父母亲也不必完全依着孩子的意思,应该照着自己的意思,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在这场“亲子战争”中, 最后父母亲必须采取主导方式结束战争,而透过“争议”让孩子知道并不是一切都可顺利如愿的。
在家庭中孩子如果太过于霸道,不管何时何地,他都会唯我独尊,上了高年级也不知用功、 不听师长的话,因此成绩会一落千丈。由此可知,过度溺爱的确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4.过度保护出低能儿
在我们所熟知的人当中,有些父母亲为了孩子,每周都会带他去动物园或其他游乐场所玩。 孩子在关动物的栏栅前,往往都会伫足好久。对于孩子喜欢的事物,父母如果从旁协助、教导他,这样的态度对于孩子的成长,岂不是很重要吗?
孩子的思考力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凭借的是引发他已有的兴趣。以危险为理由,对于孩子过分地保护及干涉,都会阻碍其思考的能力。
二、不可忽视的教育新观念
某一位大学助教,他居然说:“在小的时候,有赖于父母亲的失和,才能造就今日的我。” 我们认为正确来说,不能说是双方失和,应该说是他们之间不能适应彼此的生活,但在彼此不能沟通时,最后会采用讨论的方式,当然也常常以吵架的方式来解决。听这个友人说,在同一件事上,他父母亲的意见常会不一致。所以他也从父母亲那里,学到了各式各样的思考方法。彼此拥有互相批评的精神是很重要的,就这样,他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养成了一有不懂的地方就找书本解决的习惯。
我们认为他的话,极具启发性。在一般的家庭中,父母亲对于孩子的事,大都采取同样的意见、同样的态度,然而这种方式对孩子而言不能说是好方法。让孩子亲身听听父母的对立意 见,可以刺激孩子的思考力。这种在旧式大家庭中不可能受到的脑力震荡,然而在现代的小家庭里,父母意见的不同,正足以教导孩子思考。
1.改变男女有别的观念
以研究如何增进儿童创造力而闻名的E?P托朗斯博士在其报告中指出,他询问孩子:“假如你想要让玩具更好玩,应该怎样变化它比较好呢?”结果女孩不敢伸手去碰科学玩具和车子,而男孩对洋娃娃则敬而远之。
像这种倾向,以性别的差异来决定取舍,这多半是母亲们常说:“你是男孩子应该……”或 “你是女孩又应该……”因而给予他们这种观念。在孩童时期太过于强调性别,长大以后对 于所感兴趣及所关心的对象都会大打折扣,而往往容易把思考的空间限定在某一狭小范围。
2.不可或缺的朋友
最近几乎没有看见过不同年龄层的孩子们,一起结伴游玩的情景。探究原因,那是因为父母不准孩子到年长的同伴家玩。这对孩子成长而言是一大损失。
假若我们比喻父母是一座十层的大楼,而大孩子则是一栋二层楼房,小孩子就像是刚要从楼下爬上二楼的阶段,他们以年长的孩子为目标,而渐渐积累了智慧的成长。所以所谓年长的朋友是孩子成长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3.孩子的成长需要欢乐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们出席了某位教授所主持的会议,我们感到很惊奇的是,本来很严肃的研究会场,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笑声。在场的人士自由地交换意见,踊跃地发言,笑声此起彼落。
我们也加入一起讲座,在笑声中气氛非常融洽,于是那一天研究的主题,就在大家的意见下逐渐地产生结论。我们也整理大家的意见,做了笔记。
亲眼目睹这样的情景,我们稍微能窥知在这样教授的教育下,之所以人才辈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