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中的谚语养生
20950100000004

第4章 饮食之谚——好食物赛过好医生(3)

养生小提示:

大蒜的保健功效无可否认,但并非食用得越多越好。中医认为,大蒜辛温,多吃可动火、耗血、有碍视力。因此,对于阴虚火旺及慢性胃炎溃疡病患者慎食;脾虚腹泻不宜吃大蒜,因为大蒜所含的蒜辣素会刺激肠壁,使肠壁充血水肿加重,加剧腹泻。另外,大蒜不宜长时间不间断地吃。这是因为大蒜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B的吸收,不间断地食用大蒜会引起维生素B大量缺乏。每天吃1次或隔天吃1次为宜。

15.常吃葱,人轻松

葱能够发汗解表,民间常用大葱加姜和红糖煮汤来治疗感冒初起。

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也是一种食疗佳蔬。关于大葱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大葱原本是天上王母娘娘后花园药圃中的一种“药花”,为救被瘟疫折磨的人们,被王母娘娘打入到人间。从此,人间便有了大葱,人们也不再受瘟疫的折磨了。

虽然人们爱吃葱,但葱的营养价值却很少有人知道。中医认为,葱能够发汗解表,民间常用大葱加姜和红糖煮汤来治疗感冒初起。葱具有健胃功效,可提高食欲,增强体质。葱白粥不仅可治疗感冒,还有助于消化。方法很简单:煮粳米50克,待米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10克及适量白糖放入即成。此粥具有解表散寒、和胃补中的功效,可治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等病症。

据说,广西合浦地区还有这样一个民间的习俗,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六那天晚上,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的话,老人们就会到自家的菜园,摘一点新鲜的小葱,让小孩子来吃。大家都知道,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时月亮最明亮,所以孩子此时吃了葱以后会变得又“葱”又“明”。

虽然我们无法考证此事的真实性,但是经常吃葱,确实可以补脑,葱是脑力劳动者的“绿色补品”。葱与蒜一样,能够预防血胆固醇升高和动脉硬化,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减少血栓的发生。因此,葱对于体力活动较少,大脑过度疲劳,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脑力劳动者特别有益。

在日常饮食中有很多人用大葱蘸大酱吃,从营养学的观点来看这对身体是很有益处的。大葱是蔬菜,含有糊萝卜素,维生素C,可食纤维,无脂肪及低热量等。酱,是大豆做的食品,大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这样,大葱和大酱就是一个黄金搭配了。

养生小提示:

吃葱也不要过量,否则会引起头昏、视物不清;表虚多汗、狐臭、胃肠道疾病、眼病患者忌食;葱不宜与蜂蜜同食。人在食葱后,口腔中留下难闻的葱臭味,此时只需用浓茶漱口或口内咀嚼几片茶叶,即可除去此味道。

16.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

生吃或凉拌芹菜,连叶带茎一起嚼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营养,起到降压的作用。

芹菜不仅是蔬菜佳品,还是健康食品新秀。“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喊得应”的健康谚语就是一个证据。

相传唐代宰相魏征,对饮食相当讲究。他有一个压轴菜,要经常吃,那就是芹菜。魏征嗜芹菜如命,几乎每天都用糖醋拌之佐膳。也许,作为一国宰相,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芹菜的一份功劳吧!

中医认为,芹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平肝,健胃降压降脂等功效。《随息居饮食谱》说它“甘凉清胃,涤热去风,利口齿、咽喉,明目”。《神农本草经》说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中医临床用它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血管硬化有一定的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芹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P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弹性,具有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和毛细血管破裂等功能,是高血压患者夏季保健的佳品。比如说,将嫩芹菜捣汁加蜜糖少许饮用,就是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饮品。

此外,经常吃芹菜还能防治其他很多疾病。糖尿病患者可取芹菜绞汁煮沸后服用,有降血糖作用;用鲜奶煮芹菜,可以中和尿酸及体内的酸性物质,是痛风病人的首选;如果用连根芹菜与糯米一同煮粥,每天早晚食用,还能防治冠心病、神经衰弱及失眠头晕诸症。

虽然,我们都知道吃芹菜可降血压,但一般都炒熟吃,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芹菜当中所含的降压元素在芹菜煮熟后会遭到破坏和损失,所以,最好生吃或凉拌,连叶带茎一起嚼食,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营养,起到降压的作用。

养生小提示:

生活中很多家庭吃芹菜时只吃茎不吃叶,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吃法。芹菜叶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比茎多,因此吃的时候不要把能吃的嫩叶扔掉。另外,芹菜有降血压作用,故血压偏低者慎用。

17.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多种疾病。

南宋诗人辛弃疾在乍暖还寒的早春望见了荠菜花,他不经意的一句吟诵“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让荠菜从此成了报春的使者。

每逢阳春三月,这一野菜上品便在田间路边郁郁葱葱绿成一片,开着碎米一样的小白花,所以有的地方也称它为“碎米菜”。荠菜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而且还是一种良药。我国江南一带至今还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

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中医认为,荠菜性味甘凉,入肝、脾、肺经,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之功效,可用于治疗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多种疾病。《名医别录》中记载荠菜“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记载“凉肝明目”。

荠菜富含蛋白质、钙、游离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同时,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有良好的清理肠道功效,对吃惯细粮的人们显得尤为可贵。

荠菜食用方法很多,可拌、可炒、可烩,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均色泽诱人、味道鲜美可口。难怪宋代大诗人陆游对荠菜那么情有独钟,曾吟诗赞美:“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甚至说自己曾经“春来荠美忽忘归”。清代画竹大师郑板桥说“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说明荠菜是时令佳蔬,不可不食。

养生小提示:

由于荠菜具有宽肠通便的功效,因此对于便溏者来说应慎食荠菜。

18.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如果一个苹果能够15分钟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就可以把口腔中的细菌杀死。

西方曾流传这样一句谚语:“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每天吃些苹果可以让我们远离疾病的干扰。

苹果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食品。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味甘,具有健胃生津,消食顺气,补中益气,通便止泻及解酒的功效,并有中和剩余胃酸,促进肾脏分泌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苹果中的苹果酸是现代人的良药,它可使积存在人体内的脂肪分解,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因此常吃苹果可以防止体态肥胖,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苹果还是防癌抗癌的良药,因为苹果中的纤维素能使大便松软,有机酸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排便,从而减少大肠癌的发生。

苹果汁有很强大的杀灭传染性病毒的作用,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得感冒的机会要低。

苹果有着天然的怡人香气,具有消除压抑感、助睡眠的作用。美国纽约一位著名医师,利用新鲜苹果的香气治愈了很多失眠患者的睡眠障碍。因此,我们晚上睡眠不好时,可在床头放几个新鲜的苹果,通过吸入苹果的香气,渐渐进入梦乡。

苹果的营养价值高,但吃苹果要注意细嚼慢咽,如果一个苹果能够15分钟吃完,则苹果中的有机酸和果酸就可以把口腔中的细菌杀死。因此,慢慢地吃苹果,更有益人体的健康。

养生小提示:

苹果不要与海味同食,因为苹果中的鞣酸会降低海味的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易发生腹痛恶心、呕吐等。另外,在服用磺胺类药物和碳酸氢钠时不要食用苹果。因为苹果属酸性水果,食用后可使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同时也会降低碳酸氢钠的药效。

19.一日三枣,长生不老

将大枣用水煮来饮用,此法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

大枣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药用价值也非常高。常吃大枣能养血安神,健体强身,和颜益寿。民间也有“一日三枣,长生不老”的说法。

《神农本草经》中大枣被列为上品。《本草备要》记载大枣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荣卫,复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食物本草会纂》记载大枣“久服轻身延年,补中益气坚志、强力,除烦闷,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北梦琐谈》记载更为神奇:“河东永乐县出枣,世传得枣无核者食可度世。里有苏氏女获而食之,不食五谷,年五十嫁,颜如处女。”说的是枣子具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作用。

民间,大枣深受人们喜爱,可用以煲汤、熬食疗药粥。产后贫血,大病后虚弱,民间用红枣煮鸡蛋汤补之;多汗、自汗,可用黄芪25克、大枣10枚水煎服之。治咳嗽可用杏仁合大枣煎服。治脾胃湿寒,纳呆泄泻,可用白术10克、红枣20枚、干姜10克、鸡内金10克四味煎服。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由于鲜枣中维生素C作用的结果,它会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少了,结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随之减少了。

大枣中所含的钙、铁及维生素,对老年人更年期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女性贫血也有很好的食疗功效。女性朋友可以将大枣用水煮来饮用,此法对于经血过多而引起贫血的女性可起到改善面色苍白和手脚冰冷的补益功效。

此外,大枣中含有的环磷酸腺苷是人体能量代谢的必需物质,环磷酸腺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它可有效改善心肌的营养状况,起到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利于心脏的正常活动。环磷酸腺苷与维生素C相结合,能促进皮肤细胞代谢,防止色素沉着,使皮肤白皙红润,具有良好的美颜养肤的作用。

养生小提示:

一次吃枣不要太多,因为大枣味甘能助湿壅气,吃多了容易出现腹部胀满,凡痰浊壅盛、腹部胀满等病症,所以要慎食。大枣生吃时,枣皮会滞留在肠道中不易被排出,因此吃枣时应吐枣皮。此外,腐烂的大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会产生果酸和甲醇,当人们吃了烂枣之后,可能会出现头晕、视力障碍等中毒反应,重者可危及生命。

20.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

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之功,主治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口疮。

这里所说的“瓜”指的是西瓜。西瓜为夏季消暑解渴的佳品,不仅含有大量的水分,营养也很丰富,含有蛋白质、糖、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还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夏天高温,汗出很多,进食减少,食用西瓜,既可补充水分、消暑解渴,又能供给营养、维持生理功能,有助于防止暑天生病。

中医认为,西瓜性寒、味甘,入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尿之功,主治暑热伤津、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口疮。关于西瓜的药用价值,我国医书中早有记载。《日用本草》中称西瓜“味甘、寒,无毒。清暑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滇南本草》说,西瓜“治一切热证,痰涌气滞”。

现在医学已证明,西瓜还有许多新的药用价值。夏天中暑,出现发热、口渴、尿少等症;或患其他急性热病,出现高热、多汗、大渴、烦躁、尿痛等症,都宜用西瓜作辅助治疗。既可生吃瓜瓤,也可取瓜汁饮用,还可用西瓜皮煎水服用。如果其他季节患急性热病,用干燥的西瓜皮煎服也有疗效。

对于高血压病人,食用西瓜也有好处,如用西瓜子则有降压作用。取西瓜子仁9~15克煎汤内服,或者生吃,或者炒熟嚼食,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此外,西瓜还是美容佳品。用西瓜汁洗面,会使黝黑的皮肤转白;西瓜皮切成薄片,贴于面部有斑处,可以去斑;用瓜皮轻轻按摩脸部肌肤还有舒缓镇静补水的功效。

看来,“暑天几块瓜,药剂不用抓”的确具有非凡的功效。

养生小提示:

西瓜属生冷之物,吃多了会伤脾胃,尤其是体虚胃寒、大便滑泄者。患胃炎或溃疡病的病人会因西瓜性味甘寒而刺激胃,引起胃过度收缩而导致胃痛、腹胀和腹泻等不适。糖尿病人也不宜多吃西瓜。糖尿病人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负担,对此病康复十分不利。另外,风寒或风热感冒初期的病人会因西瓜清热解烦的功能而引邪入里,使感冒加重或迁延。

21.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

花生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开胃、润肺利水、滋养调气之功效,适用于燥咳痰喘、脾胃失调、营养不良、乳汁缺乏、贫血、便秘等病症。

花生是花落以后,花茎钻入泥土中育果,故人称“落花生”,因有滋身益寿作用,又被称做“长寿果”。民谚有“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之谚,足见花生的营养价值。

花生和大豆一样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油料作物,有“素中之荤”的美誉。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30%左右,其营养价值并不低于一般肉类,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利用。花生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比例适宜。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卵磷脂、维生素、钙、磷、锌、脂肪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花生确能起到滋补益寿作用。

中医认为,花生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开胃、润肺利水、滋养调气之功效,适用于燥咳痰喘、脾胃失调、营养不良、乳汁缺乏、贫血、便秘等病症。《本草纲目拾遗》说:“花生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等功效。”《药性考》云:“花生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餐之,滋燥润火。”

据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认为花生还有降压、止血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如用醋浸泡花生仁7天以上,每晚服7~10粒,连服7天为一疗程,可使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正常。将花生壳洗净,用以泡水代茶饮,对血压和血脂不正常者也有一定疗效。

虽说花生营养丰富,但若贮藏不当,很容易受到霉菌污染而产生大量的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质,它会诱发肝癌、食管癌和胃癌。因此,对已霉变的花生米,不应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