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了。那盘录音带成了致命的一击。摇摆不定的人决定支持弹劾,其他的人则趁机抛弃了尼克松,黑格告诉我,尼克松仍在犹像不决……尼克松是在议会弹劾前下决心辞职才躲过了弹劾的。
克林顿的情况就用不着笔者再在这里重复了。这样,三位总统三个结果:约翰逊总统,参议院以一票之差未能通过弹劾。
尼克松总统,在弹劾启动前抢先辞职。克林顿总统,坚不辞职,等待弹劾程序的启动,一边积极工作,争取民众同情,一边等待结果。
关于约翰逊总统的情况,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掌握当时的具体情况了。尼克松与克林顿两人都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可以用来做一些比较的。
一、两个人的问题性质不一样。
显然,尼克松问题的性质比克林顿严重得多。尼克松是伦听对手党的情报,是政治性质的问题,而克林顿则是个人作风问题。
二、在国会中支持与反对的情况不一样。尼克松在国会中的支持率已是微乎其微,甚至中间派也表示要对他弹劾,他原来的支持者也开始抛弃他,为自己准备后路。
克林顿则不一样,虽然共和党决心要对他弹劾,但他自己的营垒内部却很团结,决心与他共渡难关。
三、两位总统所处的国家经济形势不一样。尼克松所处之时,正是经济情况不好,他要准备同通货膨胀做斗争之时。
克林顿所处之时,正是美国经济形势最好的时代,美国连续8年的经济増长,给了这个国家人民以信心和鼓舞,克林顿也给了人民有领导能力的印象。
四、民众的支持率不一样。
尼克松的丑闻的性质,使人民群众对尼克松很失望,尤其是尼克松的录音带公布之后,对他的支持率呈直线下降。
克林顿的情况则又不一样,克林顿的丑闻案公布以后,反而使他的支持率上升了。一项为忖~电视网和今日美国报进行的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66。的答问者仍然对克林顿所做的工作表示赞赏,这比播出关于他在大听证团上作证的录像前一天的数字还增加了六个百分点。
鉴于以上的不同,尼克松想要坚持不辞职是不妥的,那必然会使他输得更惨。而克林顿的坚持就变得有理由了,说不定这种坚持会让他渡过难关。
这就是说,无论是一个柬埔寨首相的两难问题,还是一个美国总统的两难问鼍,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因素作用于其间,并不是抓住一两种因索就能够说得明白,就能够做出决策来的,必须综合全面地加以归纳分析,进行综合性的判断,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行动方针来。
凡是有些地位的领导人,或者军事指挥员、企业管理人员,都不是一个人在思考问题,一般都得召开一个会议,先听取众人的意见,然后再在众人的意见基础上做一个综合结论。
通常的握有决策权的领导者,都是听到哪个人的意见对胃口就点头,听到另一个人的意见不对自己的心思就暗中摇头,然后就说某某人的意见对,就照他的意见办等等。于是,这种集体性的决策就于众人的七嘴八舌开始,以一锤定音结束。
但往往,这里面可能隐伏着很大的危机。
危机之一是:很可能决策人先有了成见。这种成见既包含了他的利益观在其间,还有他的好恶、他的恩怨、他的思考积习与怪癣在其内。因此,这种集思广益很可能是走过场的。这位负责人可能听到与自己的意见相符就点头,与自己的意见相左就脸上不悦。这种态度会在会议上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以影响部下的意见。于是,就可能产生出两种结果来。其一是部属知道了他的好恶和倾向,开始顺着他的好恶与思路发表意见,其实他们所说的仍是他自己意见的翻版,其二是他这位主官实际上并没有听进反对者的意见,最后欣赏与采纳的仍是与自己意见相同的意见,不过由于会议中有别人帮他说出来了,他只需要加以支持就行了。这样看似民主,其实仍是专断,等于没有听取大家的意见。
危机之二是:自己没有什么主见,专门靠部下拿主意。听到其中一个部下的意见很好,很对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加以采纳,照搬过来使用,作为自己的东西。这种做法也潜伏着较大的危险性。对于第一个危机,我们将放到下一节中再加详细说明。
所谓第一种危机与第二种危机,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整个决策团一包括决策人和协助决策人,实际上都是有些靠不住的,都是应当打折扣的。让我们先说说协助决策人即谋士们的情况。
就我们在前面所举到的美国在第二次世界沃战中应当采取太平洋战略还是欧洲战略这个问题而言,主要决策人应当是罗斯福总统。他被几个层次的不同人物包围着,这些人物各有各的意见,各有各的主张。这些层次由大到小,可以这样区划:
第一层次:也就是最大层次用图形表达就是最大圆英、苏、中等同盟国领导人的意见;
第二层次:美国国会和军界领导人的意见;
第三层次:就军界而言欧洲战区与亚洲战区军界领导人的意见,空军、海军与陆军领导人的意见;
第四层次:欧洲或亚洲战区中海军舰队司令、基地空军司令同陆军部队领导人的意见;
第五层次:中国战区包括其他战区中美军领导人与中国其他方面总司令的意见;
第六层次:下层人士或美国民众的意见。
我们说,罗斯福总统实际上被众多层次人的意见包围着,从总体而言,这几个层次的领导人或民众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利益与目标,他们都深受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之苦,都想打败德意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正是这一共同性使他们处于同一战场上,共同商议对德意日作战事宜。但是,又的确存在着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是由于这些领导人所代表的国家利益不同,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人只处在局部的位置上,他们的个人性格与认识问题的层次高下不同,构成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看法,构成了各种各样的争执与分歧。
总的来说,罗斯福总统对每一种意见都要认真倾听,认真分析,最后综合成美国的国家方针,综合成美国的国家战略。
那么,他应当如何正确地去做呢?对斯大林:斯大林无论是对德国所采取的态度,还是对美国军队参战的意见,他既有代表苏联这个国家的利益在,也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倾向在,还有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智慧与策略水平在。
慕尼黑会议无疑地证实了斯大林对民主国家的疑虑。然而他一心要完成心目申认定的布尔什维克使命,即挑起资本主义国家亘斗以避免使苏联成为其战争牺杜品,而且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在这一点上任何外力均无法真正动摇他。因此慕尼东主要的影响是改变了斯大林的战术,自从他开始公开叫卖苏联的条约,如果希特勒愿认真开价,那么民主国家将没有得标的希望。938年月4日,法国大使访问苏联外交部,说明慕尼黑协定。接待他的外交事务副委波将金首发出如此警语:可怜的阁下,责国做了什么妤事?在我们看来,惟一的结果就是第四次瓜分波兰。由这些话中可见斯大林外交政策手法冷静理智之一地。慕尼黑会议后,波兰必将成为德国下一个目标。斯大林既不想让德国接近目前的苏联边界,又不想与希特勒作对,那惟一的选择便是第四次瓜分波兰事实上当年叶卡捷琳娜大帝就是基于同样的考虑,于772年促成与奥地利、普香士一同首次瓜分波兰斯大林等候希特勒先有所行动等了整整一年,由此可见他处理外交政策多么沉着坚定。
这是基辛格先生在他的大外交一书中所讲到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联与斯大林的态度。因此,站在罗斯福的立场上,对于斯大林关干开辟第二战场的意见,在倾听时肯定要打一个折扣的。要是罗斯福全盘接受斯大林的意见,无疑是等于被他牵着鼻子走。
对丘吉尔:丘吉尔的观点与态度无疑是把英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在美苏英三国之中,英国是最弱的一个国家,加上丘吉尔长期从事折中内外的政治与外交工作,被人称为是只老狐狸。所以他的观点以英国利益为核心,又是十分圆滑的。同在基辛袼的那本书上,可以看出丘吉尔的策略:
相对地,丘吉尔则认为战争策略与外交策略关系密切。由于大英帝国的资源远逊于美国,英国的战略家一向必须重视目标,也不能不重视手段。何况,自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打怕了,英国领柚决心要避免又一次同样的惨剧。任何战略如果有可能将伤亡降到最低,他们都有兴趣。几乎在美国一参战之时,丘吉尔就建议进攻他称之为轴心国最脆弱的小腹部一南欧,到了战争末期,他一再坚持,一再不被接纳,他力促艾森豪威尔抢在苏军之前,占领柏林、布拉格和维也纳就丘吉尔而言,这些目标之所以吸引他主张出兵,跃不是因为巴尔干半岛敌军势力薄弱事实上当地地形非常险恶,也不是因为这些中欧国家首都具各军事意义,而是因为它们可以用来制约战后苏联的影响力。
英国被战争打怕了,资源、兵力又十分缺乏,所以尽量避免英国受到损失是丘吉尔的一大方针;其次,丘吉尔不只是考虑到当前如何打败德国,而是德国投降之后如何制约社会主义的苏联在欧洲的影响。
因此,丘吉尔对美国的任何建议也只得打一个折扣了,这个折扣还必须打得很多。要是美国完全听任丘吉尔的建议行事,美国也就变成了替英国的利益打前阵的马前卒了。
至于美国国内的欧洲战区与亚洲战区的将领,亚洲战区中的海军与陆军将领之间的意见分歧与矛盾,我们在前面已经讲到过了,无论是马歇尔、海军上将金,还是麦克珂瑟、尼米兹,每个人都有共同为美国利益而战的一面,也有强调自己所处战场和自己所领导的力量之重要性的一面,所以,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都应打上一个折扣。这个打折扣的目的是排除地区主义、地区势力利益的一面,把审计与决策目的放到真正的全局利益上来。在中国战区,这种意见的争论和分成中囲远征军入。4年2月,国民梵政府以三个军歧同样存在。当时中国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是蒋介石,而史迪威将军被马歇尔任命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中国战区最高司令部参谋长、援华租借物资督导人和联合军事委员会美方代表。他的任务是指挥分派给他的中国军队,保障滇缅公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