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孔子最好的弟子,颜回在毅力方面有过人之处。《论语·雍也》中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说明颜渊不为贫贱所移,能持守。
君子由于受到各种理念的约束,不愿违背良知,总是耿耿于原则。因此,从来不敢懈怠,也不敢放任一次,洁身自好,保持着人格的纯粹,做着孤独的固守。颜子正是这样的君子。
而小人对于中庸,总是持着无所谓的态度,所以做事没有什么顾忌,为所欲为。所以他们总是显得自在而潇洒,正如现在的人们所曾鼓吹而奉行的“何不潇洒走一回”。
原文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①,而弗失之矣。”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处事为人是这样的,他选择中庸之道,每有所得,就牢牢切记不忘,并在行为上躬行实践,养成自己的美好品德,而不让它失去。”
注释
①拳拳:奉持不舍的样子,引申为恳切。服膺:指牢记在心中。服,着,放置。膺,胸口。弗:不。
活学活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里,提出了一个残酷的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应环境,随着环境而改变自己,这样才能顺页应中庸之道。反之,则会遭到淘汰。我们做人处世也是一样,一味地顺着自己的心思禀性去做人处世,免不了要遭受挫折和排挤,毕竟别人是没有义务要忍受你的个性的。
改变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不能够适应社会的改变,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俗话常说:“树挪死,人挪活。”树木要移植,如果水土不适应,或是移植中处置不当,就会枯死,谁见过苹果树顶着满枝头的苹果随意搬家的?可是人不一样,人是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的,所以,要适应社会的变革,也要灵活变通做人处世的方式。
曾国藩被称为清代中兴之臣,然而荣耀得来并非易事,他多次陷入不利的处境,都是用信心鼓舞自己,不至于一蹶不振。事物发展的方向,要么有利于自己,要么不利于自己,曾国藩深得柔忍之道,既非不切实际地奋然一搏,也不永远销声匿迹,而是在貌似“不动”中寻求“变化”的契机。
他在日记中写道:“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搏。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可谓甚解做人处世的智慧。
只要不失去信心,处境再糟糕,也能够适应,并将之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
20世纪初,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布洛市,一个名叫雷·克洛克的男孩出生了。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贫穷,他不得不离开学校。后来,克洛克想在房地产方面有所作为,就开始在佛罗里达推销房地产。好不容易打开了局面,不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烟四起,房价急转直下,结果他破产了。回家的路上,他没有大衣,没有外套,甚至连副手套也没有。想到一直伴随着自己的逆境、挫折和不幸,他心灰意冷。
可是走到家门前,望着厚厚的窗帘缝中透出的橘黄色的光,克洛克忽然泪流满面,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一刻,对家庭和亲人的责任是他活下去的惟一理由。
接下来的日子,克洛克依然努力寻找着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时运不济,但是他并没有像当时的其他一些人那样把时间浪费在怨天尤人上,他深信并非没有时运,而是时候未到。他执著地认为通往成功的大路是为那些审时度势、自强不息的人铺就的。
半年后,克洛克遇到一个名叫普林斯的人,他发明了一种多轴奶油搅拌机。克洛克认为这种机器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立即与对方谈判取得机器的专售权,并辞掉工作致力于该机器的市场推销,一干就是15年。
1954年,克洛克前往加利福尼亚的圣伯纳地诺城考察,那里有一个小店一次性订购了8台多轴奶油搅拌机,而在他过去15年的推销生涯中,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大的客户,凭直觉他感到这位客户的买卖一定很兴旺。
果然,到了圣伯纳地诺城,他看到了马克和狄克兄弟开设的一家小汉堡店。室内没有座位,菜单上只有汉堡、饮料、奶油等速食产品,人们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点单,并得到食物。虽然店内的伙计们忙得不可开交,但顾客仍然排起了长队。那一刻,克洛克看出他的客户经营的餐馆简直就是一座金矿。
克洛克问马克兄弟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分店,狄克笑着指了指不远处山坡上的一座白色的建筑说:“那是我们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冬天我们可以躺在房子前面的斜坡上晒太阳,夏天我们可以在屋后的池塘里戏水玩耍。如果我们开了连锁餐馆,就不得不一次次到陌生的地方去照看我们的生意,那样的话,我们永远不会有这样的闲暇时光了。”
克洛克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对马克兄弟说,如果他们能授权自己在全国各地开分店的话,自己将给他们兄弟提取利润的5%作为回报。面对不劳而获的收益,马克兄弟立刻答应下来。
克洛克开始着手分店的选址工作。1955年4月15日,第一家分店在芝加哥开业,随后,增设分店的速度越来越陕。1961年,克洛克以270万美元的高价向马克兄弟买下了名号、商标所有权和烹饪处方等各项专利,自己完全拥有了这一品牌。如今,克洛克创下的连锁快餐店已经在全世界5大洲的121个国家拥有3万家门市中心,年营业额超过了400亿美元。
克洛克所创建的快餐店的名字无人不知,它就是世界两大快餐航母之一,与肯德基并驾齐驱的另一快餐巨头麦当劳。
人的一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人的承受能力不同,有的人会毫不在意,认为这是生命中必然会碰到的事;有的人很快就能挣脱沮丧的枷锁,重新出发;而有的人却被挫折击败,倒地不起。
只有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才能够适应困境,并找到改变它的办法,所以,他总能战胜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
学会接受,面对现实
很多人的情绪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比如当阳光明媚时心情也就开朗,做事也有劲;而阴雨绵绵之时便会情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但是我们要明白,外界环境是客观的,而我们的心情则是主观的,我们不能改变外界环境,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主观感情。也就是说,快乐还是不快乐,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上。
心情的转换只在一念之间,而选择一个快乐的心情却可以影响我们做人的态度。无论我们的心情怎样,客观现实都是不可改变的。天气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变异,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会因为你的心情而改变结果,我们惟一能做的就是调节好自己的心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会因为这一念之间的转换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其实每个人都想拥有完全称心如意的生活,但是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地球不会按照某一个人的意愿来转。人们往往会忘记这一点,总是希望别人或是周围的环躲适应自己,却不知道要主动去适应别人和周围的环境。
而懂得糊涂做人哲学的人才知道要征服自己、改变自己,从而获得战胜一切挫折的力量。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统治着一个富足的国家,但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鞋子,所以这个国家的人都不穿鞋。有一天,国王徒步去一个离王宫较远的地方视察民情。因为是第一次步行出远门,而且路上崎岖不平、沙石遍地,国王感觉脚底十分疼痛,于是国王下令将他要去的道路上统统铺上皮革,但是这需要成千上万张牛皮,而且恐怕把全国的牛都杀了剥皮也不够用。
于是一位大臣向国主建议说:“英明的国王陛下,其实我们不需要花那么多钱,您只需要割下一小块牛皮,包上您的双脚,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国王惊讶不已,立刻接纳了大臣的建议。从此,这个国家开始有了鞋子。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强行让外界适应我们的话,可能会花费巨大的代价,而目还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侄怀如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更容易些。
当然,改变自己来适应外界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想融入这个社会也需要过程。然而,聪明的人善于运用中庸的思维来调整自己,并最终完善自己。
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就要适应环境;当我们不能解决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改变自己。如果我们有信心去适应一切环境,那么在哪一种环境里会不能成功呢?
处世圆通,不可圆滑
做人做事必须圆通,只有圆通才有方式方法可言。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必须分清是非,建立自身的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这是“方”,“无方则不立”。但是,只有方,没有圆,为人处事只是死守着一些规矩和原则,毫无变通之处,过于直率,不讲情面,过于拘泥于礼仪法度,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则会流于僵硬和刻板。比如,郑人买履的故事,他在去市场买鞋之前,先量好自己脚的大小尺寸,等到了市场才想起自己忘了拿尺码。卖鞋的告诉他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不信自己的脚。还有刻舟求剑的故事等,就是指这种做人拘泥于已有的条条框框,刻板、僵化、不知变通。做人,要学会圆通,但不能圆滑。
圆通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持经达权。它意味着一个人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处理得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复杂的局面能控制得住。
圆滑这两个字,人们一般是不太喜欢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圆滑呢?它是指一些人在做人做事方面的不诚实、不负责任,油滑、狡诈、滑头滑脑。圆滑的人外圆内也圆,为变通而变通,失去原则。有圆无方失之于圆滑。离经而叛道,表面上看是对人一团和气,实际上已丧失了原则立场。
圆滑是一种“泛性”。它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如何做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中:既可以表现在他的“政治行为”之中,也可以表现在人的“工作行为”之中,还可以表现在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细小事务之中;有成熟意义上的圆滑,如“老奸巨猾”,也有一般意义上的圆滑,如为了沾小便宜之类的圆滑。
圆滑的人在回答问题时,不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比如:“请问要喝咖啡,还是红茶?”圆滑的人不是明白爽快地回答“咖啡”或“红茶”,而是这样回答:“随便”或“哪样都可以”。林语堂先生把这种表现称之为“老猾俏皮”。他打了一个比方:假设一个九月的清晨,秋风倒有一些劲峭的样儿,有一位年轻小伙子,兴冲冲地跑到他的祖父那儿,一把拖着他,硬要他一同去洗海水浴,那老人家不高兴,拒绝了他的请求,那少年忍不住露出诧怪的怒容,至于那老年人则仅仅愉悦地微笑一下。这一笑便是俏皮的笑。不过,谁也不能说二者之间谁是对的。
在对某些问题的判断和看法上,圆滑的人常以“很难说”或“不一定”之类的话来搪塞。每一句话都对,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说了等于没说。在遇到什么重大的事或难办的事时,圆滑的人更是一般不会轻易表态。往往只在有了“定论”之后才发表他的“智者的高见”,事后诸葛亮的“妙语”比谁说得都好听。
圆滑的人一般都是“随风倒”的人。像墙头上的草,善辨风向,见风就转舵。这类人,没有是非标准,“风向”对他们来说是惟一判别的标准,谁上台了就说谁的好,谁下台了又开始说谁的不好。还是毛泽东形容得好,圆滑的人是: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墙上苇草,头重脚轻根底浅。
圆滑的人,情感世界复杂多变。待人接物显得非常“热情”,充满了“溢美”之辞,然而只要你细细地观察,这类“热情”中不乏虚伪的成分。这类人,当面净说好话,可一转脸就变成骂娘的话了。这类人,怀揣一种肮脏的心理,设置_些圈套让一些不通世故的人往圈套里钻。甚至“坑”了人家还要让他人说一句感激的话。
满脑子“圆滑”的人,看什么事情都觉得相当圆滑,连带看什么人都觉得丑陋、卑鄙。圆滑者可鄙,提倡做一个圆通而不圆滑之人。
自作聪明,傻子所为
其实,“假聪明”与“真糊涂”两者间只有一步之遥。有“假聪明”毛病的人,好像天底下自己是最精明的,别人都是傻瓜,无论大事小事,都要“谋算”,玩弄心机。结果到头来机关算尽,聪明反被聪明误。还有一类人,总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聪明”,什么东家长李家短,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一遇大事就乱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自然不可能把事情处理得恰当。其结果正如清未名臣左宗棠所言:“凡小事精明,必误大事”,而这样的人和事却屡见不鲜。
有一个人去酒吧喝酒,酒喝到一半,突然觉得内急,想上洗手间但是又怕酒被别人喝掉,于是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来。他向服务生借了笔和纸,在纸上写了一句“我已在杯里吐了一口痰”,用酒杯压住那张纸,然后就放心地去洗手间了。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发现酒还在那里,很高兴,但同时他还发现纸条上多了一行字:“我也吐了一口”。其实,如果这个人去洗手间之前和服务生打个招呼。然后大大方方地离去,根本不会发生适得其反的事情,这就是典型的自作聪明。
还有一件自作聪明的事情,一个人写了一张纸条放在衣服上,纸条是这样写的:“这些衣服的主人是一个拳击手,他曾夺得多次拳击赛的冠军,所以请不要随便动这些衣服”,然后放心地去游泳了。但是,当他游泳回来后,却发现自己的衣服没有了,而自己留的字条上多了两行字:“拿走衣服的是一个短跑健将,如果你能追上我,衣服就还给你。”
像这些自作聪明的事例是举不胜举的,可能在我们身边就发生过很多,只希望我们不要做这样“聪明”的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