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17

第17章 可均(2)

提出让人为难的要求,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遭到人的拒绝,因为每个人办事都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必要为了别人而让自己为难;二是可能这次满足你的要求,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以这次帮忙彻底回报了你全部的人情,关系很可能从此发生转折或终止。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神,能力都有限,提出人能力所不及的要求,是对他人的伤害。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以自然为宜,双方都觉得没有压力,这才是人际交往的理想境界。提出让别人为难的要求,说明你对别人的期望和要求过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我们以中庸处世,一定要避免强人所难的情况出现。

转化不利,变成有利

我们在生活中不免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常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方面令人羡慕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的能力,一方面也令人讨厌他们的圆滑。其实,在社会上还真少不了这种圆滑的人,就是我们自己,在遇到一些左右为难的情况时,也免不了要中庸一些的。

纪晓岚认为做人要“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也就是说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可以依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然而内心一定要诚实忠厚,保持诚信,该坚持的要坚持,但是以采取委婉的方式来坚持。如果遇到需要妥协的事,也应该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作出适当的妥协。如果一个人什么事情都坚持己见,只会被人看作顽固不化,甚至觉得你情商偏低,是个好斗的公鸡;而如果一个人什么事都听别人的意见,那就会失去别人的尊敬。

在柔与忍的做人哲学中,圆滑一点是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力的表现,有助于做人处世,而且有助于你把不利的因素变得有利。

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就离不开他的母亲王美人的处世圆滑。

当年景帝即位时立薄夫人为皇后,但是薄皇后没有儿子,因此被废。汉景帝的长子刘荣被立为太子,刘荣的生母栗姬因此成为皇后的不二人选。同时栗姬深受景帝的宠爱,因此她有恃无恐。

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见栗姬得势,便想把女儿阿娇嫁给太子刘荣,以止增加自己的势力。这本来是栗姬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如果她接受这门亲事,她做皇后及太子以后的地位就会得到强大的支持和巩固,毕竟长公主在景帝和皇太后面前都很有发言权。可是栗姬却一口回绝了。

有几个受景帝宠爱的妃子、美人都是长公主刘嫖推荐入宫的,这让善妒的栗姬嫉恨不已,对长公主更是恨得咬牙切齿,所以栗姬根本不想和长公主搞好关系。她直接回绝了长公主,扫了长公主的面子,泄了心头之火。

栗姬的回绝刺伤了长公主的自尊心,她下定决心要报仇,说什么也不能让栗姬当上皇后。于是长公主开始四处活动,造谣中伤栗姬,而这个机会被王美人抓住了。本来王美人并不受景帝的宠爱,但是她也有一个儿子,就是刘彻。王美人借故亲近长公主,还主动要求长公主把阿娇许配给刘彻,以取得长公主的支持。

长公主刘嫖先是在景帝面前中伤栗姬,说:“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意思是说栗姬用邪媚之术来迷惑景帝。当时的皇家很迷信这些,对于邪术更是十分戒备——刘彻登基后就曾因为小人诬陷太子在宫中行邪术而废黜了太子,还杀了不少人。景帝因此开始疏远栗姬。

长公主又在景帝面前说王美人的好处,但是景帝还是没有下决心废除太子刘荣。王美人便安排景帝与刘彻享受天伦之乐,这一精心的安排赢得了景帝对刘彻的好感。

有一次,景帝感到身体不适,觉得自己去日无多,便对栗姬说:“希望你以后要好好对待我在各地为王的儿子。”但是善妒的栗姬不但没有答应,反而出言不逊,这令景帝大为心寒,促使他下定了另立太子的决心。

不久之后,景帝就废除了太子刘荣,并降为九江王。在王美人和长公主的策划下,刘荣自杀,栗姬也被打入冷宫忧郁而死。

而刘彻则川页理成章地成了太子,王美人也因此一步登天。

其实王美人入宫之前嫁过人,而且还有一个女儿,论姿色她是比不过青春正盛的栗姬的,但是她处世圆滑,能够主动出击,把对自己不利的因素转化成有利的,结果不通世故的栗姬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而圆滑的王美人却享尽荣华富贵。

这个例子很残酷。王美人的所作所为并不可取,但是对于做人处世来说,能有王美人汉样的中庸手段还是有作用的。只要我们能在处世圆滑的同时记住一个原则:内心中正,诚信为本,我们就能够处世灵活而心态成熟,待人处事时能保持适度的弹性,学会婉转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

堂堂正正,遵守道义

中庸要求一个人不断地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中的诱惑多多,只有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才能把选择的砝码倾向于道义—边。

提到义与利的抉择,就不能不提到万世楷模关羽。

三国时期,曹操为争天下,蓄谋除掉刘备,他发兵二十万,分五路下徐州攻打刘备。刘备因寡不敌众而大败,单枪匹马投奔青州袁绍。

当时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个夫人死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操十分敬慕关羽的武艺人才,渴望关羽能够成为自己的部将。他便用计攻破下邳,又派自己部将中与关羽有过一面之交的张辽去请关羽暂时栖身曹营。

而后,曹操费尽心机对其施予厚恩,以图关羽归顺自己。

曹操安排关羽与刘备的两个夫人同居一室,企图以此扰乱刘备与关羽的君臣之礼、兄弟之义。但关羽手持灯烛护卫于门外,通宵达旦,毫无倦色。曹操一计不成,但在心里却愈加敬佩关羽。到了许昌(今河南许昌县东),曹操领关羽见过汉献帝,献帝下诏封关羽为偏将军。曹操摆筵席请关羽坐上座,会见众谋臣武土。曹操又拨给关羽一座府第,赠关羽早已准备好的绫帛、金银器皿及十名美女。自此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款待关羽。

关羽将府第分为两院,内院请两位嫂嫂居住,派由下邳跟随而来的将士十把守,自己居于外院。又将曹操所赠金银财帛都送到二位嫂嫂处收存,并命十名美女好生服侍她们。自己每三日一次到内院门外施礼问安,直到二位夫人说“叔叔自便”,方敢退回。

曹操见关羽穿的战袍已旧,便估算其身量,选用上等织锦请人精心缝制一件战袍赠与关羽。关羽穿上新衣,却将旧袍罩在外面,曹操笑问关羽为何如此节俭,关羽说:“并非节俭,只因这战袍是刘皇叔所赐,穿着它就好像看见了哥哥。”曹操听罢又喟叹了一番。

关羽在曹营时时思念刘备,有时理着髯须自言自语:“活着不能报效国家,而今的处境又违背结义兄弟的初衷,真是白白地活着!”曹操便命人缝制一只精美的锦袋,送与关羽护髯。

曹操见关羽的马瘦,便命左右牵来一匹马赠送他。只见那马浑身赤如火炭,形状高大雄伟,背上的鞍辔十分精致秀美。关羽一眼认出这是吕布曾经骑过的赤兔马,立即躬身一再拜谢。

曹操不解地问:“我送你那么多的金帛和美女,你不曾拜谢,而今送了一匹马,你却高兴得一拜再拜,为什么把畜生看得比人还贵重呢?”关羽答道:“这马一日可行千里,今天我很幸运能得到它。有朝一日如果得知兄长刘备的下落,我骑上这匹马只需一天就能跑到兄长所在的地方。”

曹操见自己如此厚待关羽,关羽却毫无归顺之意,心中着实不悦,便将心事说与张辽听了。张辽去拜访关羽并与他叙谈。关羽说:“我自然知道曹丞相待我厚恩,但我已与刘备、张飞誓共生死,决不背弃。我虽不能留在曹营,但一定要立功报答曹丞相的厚恩而后离去。”张辽又问:“如果刘备已经不在人世,您将做何打算?”关羽答道:“愿随兄长于九泉之下。”张辽知道关羽迟早要离开曹营,只好如实报告曹操。曹操长叹说:“事主不忘其本,真乃天下义士!”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在斩颜良、诛文丑报答了曹操之后,立即到丞相府拜辞曹操。曹操在门上挂着回避牌,有意不见。关羽一连去了几次都没见到曹操,又去拜别张辽,张辽推说有病也不相见。关羽只好写了封书信派人送与曹操,同时将曹操所赠金银财帛原数留下,十名美女安顿在内宅,汉寿亭侯印悬于堂上,而后带上原来人员及随身行李,护着两位嫂嫂,出北门而去。

此后,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历尽艰险,终于与刘备、张飞在古城相聚,并为刘备建立蜀汉王朝,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关羽放弃了曹操给予的名位和重赏的金银美女,为了义气,为了忠于刘备,毅然辞别了势力强大的曹操,回到了一无所有、几度寄人篱下的刘备身边。关羽真正能配得上“义薄云天”四字。刘备也正是有了这样讲义气、靠得住的二弟和同样义薄云天的众多大将,才有了他三分天下的蜀国。

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讲求仁义,遵守道义,重义轻财,不可为贪图一时的小利而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如果因为过分追逐名利而落下一个“不讲义气”、“靠不住”的恶名,那最终的结局将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