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21

第21章 素隐(2)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很快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孟子把“改过”与“与人为善”联系起来,他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为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今天我们说,与人为善,是指善意帮助别人。这与孟子所说的意思既密切相关又略为有所不同了。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即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总之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当我们不愿承认自己错了时,完全是情绪作用,与事情本身已经没有关系。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那我们是决不肯接受的。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小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把崭新、小巧锋利的小斧头,他当然是既兴奋又开心!天真的他心想全新的大斧头就能够砍倒大树,那么,我的新小斧头是否也能砍倒小树呢?他实在难挡好奇心驱使,只想证实新斧头的锐利与否,当他看见院子里一株小樱桃树随风飘曳、纤细的枝干不堪一击的样子时,就再也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念头,而举起小斧头砍向那株赢弱的小樱桃树,只听到“咔嚓”一声,小树应声倒地并且断成两截,不知已经闯了大祸的的华盛顿还洋洋得意地在院子里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当他的父亲回家看到心爱的樱桃树断枝倒地的样子时,气得火冒三丈,怒斥道:“是谁砍了我的树?”小华盛顿在惊慌、恐惧下怯怯地承认是因为想试一下新斧头是否锐利才砍了樱桃树。小华盛顿的诚实、勇于认错让盛怒的父亲竟和缓了脸色,不仅没处罚、责骂他,反倒称赞他:“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株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所以,爸爸当然原谅诚实、敢担当的孩子,但是,以后再也不能因为好奇、调皮而砍树了。”也许是父亲的明理、宽容使得华盛顿自小培养了良好的品格、道德修养,以至于后来能成为一国之尊,带领美国走进强盛、领导的地位。

某公司财务科小王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过几天事假的员工发了整月的工资。在他发现之后,匆匆找到那位员工,要他把多发的钱退回来,可是却遭到了拒绝。那位员工说要退也得分期退。双方争吵了起来。过了不久,小王平静下来,对那位员工说:“好吧,既然这样,我只能告诉老板了,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都是我的错,我只有在老板面前坦白承认。”就在那位员工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小王已来到老板的办公室,把前因后果都陈述了一遍,并请他处罚。老板听后十分恼火地说,这是人事部部门的原因。但小王重复地说这是他自己的粗心造成的错误。老板于是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小王又解释说,不怪他们,实在是他自己的过错。最后老板没有处罚别人,而是按规章制度,处罚了小王。

这些勇于认错的人令人佩服,但是一个人越重面子,认错的人代价就越大;把个人的面子、名誉看得越重要,认错就需要更大的勇气。要是处于权威地位,那么认错就几乎比死还难了。“不能认错、不能认错”,这样不断告诫自己的人,社会压力多么大啊。然而人要活得健康,学习进步得快,错了便得承认。这里不是不赞成人爱惜名声,而是希望人更重实际,无须把形象看得那么重要。

与人相处,认错可以改善自己的心境和处世环境,让阳光进驻心间,从而也给别人一些阳光。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培养勇于认错,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到底的态度,相信那种内心的宁静与喜乐,将会不断地扩散开来,让每个人都在谦让中成长,进而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遵道而行,避祸有方

中庸之道里蕴涵了那么丰富、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假如世界人人都能随顺天道,尽自己的本份做力所能及的事,随遇而安,不作非份之想,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便能成为一个清宁、安和的美好世界!

一个人的事业、功绩,发展到了相当的时期,尤其要知道怎样去妥善对待、处理。即使不激流勇退,也得避祸有方。

刘克庄《后村诗话》中写道:“杭相李文靖乞去,《题六和塔》诗云:‘经从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去卧林丘。’”一个人能体会到“高处的危险”,自然能居安思危,溢满思退,就能知足知止,淡泊藏用。知足知止,就能不骄不矜,无得无失。

历代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功败垂成。稍有成功,事业稍大时,便自满得意,骄矜无忌,贪得无厌,树敌无数,惰怠荒废,随心所欲,不知谨守不失的道理。要想谨守不失,全在于知足知止。知足知止,就知道创业的艰难,就能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庄子借北海之神的口气说:“懂得道的人,一定能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一定明了而随机应变;明了而随机应变的人,不会受到外物的伤害。道德崇高的人,火不能烧他,水不能淹他,寒暑不能损伤他,禽兽不能伤害他。这不是说人有意去触犯有害之物。因此说,不要用人事毁灭天然,不要用世事毁灭天命,不要因考虑得失而为功名做出牺牲。牢记这些道理,就达到了反归真性的境界。”

《菜根谭》说:“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王翦作为秦始皇的大将,统帅兵马60万,继李信、蒙恬之后,再次攻击楚国,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上。王翦临行前,向秦始皇要很多好的田宅园池。秦始皇说:“你放心去吧,何愁贫穷呢?”王翦说:“我作为您的大将,有功劳,不能得到封侯,所以作为您的乡臣,我也及时请求田地产业,好为子孙立足。”王翦开拔到楚国后,又陆续派人向秦始皇请要好田好地。有人询问王翦这样做的原因,他回答说:“秦王疑心重,又不相信人,现在出尽全国将士,以大权给我,我不多请求田宅,为子孙立产业,以消除他对我的不信任,我战胜归来,性命将很危险。”这就是王翦自保的策略。

秦昭王时期,蔡泽评论范睢辞相位说:“古语说‘太阳正中就要西斜,月亮正圆就要缺损,物盛必衰’。这都是自然常理,进退盈缩,随时变化,这是圣人的常理。所以国家清平就做官,国家昏乱就隐退,而且大雁、犀牛、大象,它们的寿命不是不长吧?之所以容易死去,就是被饵所诱惑。苏秦、智伯的智慧,并不是不能避开受辱而死,所早死的原因,就是被利益所诱而不知足、知止。所以圣人以礼法来节制欲望,取民心有限度。使用时,用有止境。所以志向不横溢,行为不骄狂,抱守着道而不失去,顾承天下不会灭绝。从前齐桓公九次集合诸侯,一统天下,至于蔡丘的集会上,有骄矜的神态,陪伴的有九位国君。吴王夫差,用兵天下无敌手,依仗着勇猛刚强,轻视诸侯,攻击齐晋兵败,以致受到杀身的灾祸,败亡了国家。”

张良成为千古良辅,被后世谋臣推崇备至,不仅在于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佐刘邦创立西汉王朝,还在于他能因时制宜,适可而止,最后,既完成了预期的事业,又在那充满悲剧的封建专制时代里保存了自己,功成名就。

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张良便托辞多病,杜门不出,屏居修炼道家养身之术。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剖符行封。因张良一直随从画策,特从优厚,让他自择齐地三万户。张良只选了个万户左右的留县,受封为“留侯”。他曾说过:“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性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赞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张良堪称“功成身退”的典范。

而韩信却不善中庸,他被捕时,自我感叹地说:“果然像人们所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安定了,我固然应当死啊!”这就是韩信不能激流勇退,又没有避祸的方法的结局。

汉十一年,萧何建议刘邦杀韩信,这正合刘邦的心意,张良一出走,马上封萧何为相国,加五千户,兵卒500人,一个都尉为警卫。陈平前来拜见萧何说:“你的祸患从现在开始了!最好是让封不要接受,并出尽家财,资助军队,这样刘邦才高兴。”萧何听从了他的计谋,果然刘邦大为高兴。

汉十二年秋天,黥布谋反,刘邦亲自带兵征讨,一举击灭。萧何又拿出很多家产,安抚百姓,并资助军队。在征讨黥布回来后,有人拜见他时说:“你灭族的灾祸不远了!你尊位相国,功劳又第一大,还能增加吗?然而你当初入关中,深得百姓的信赖,已有十多年了!民心归附你,你这样孜孜不倦地得民心,刘邦必然十分注意你,怕你倾动关中。现在你多买田地,低息放贷款,用以自污,刘邦才放心。”萧何听从了那人的计谋,刘邦听说后,十分高兴。这就是萧何采用了避灾自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