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中庸全书》学生活
21394300000022

第22章 费隐(1)

这一章首先提出费、隐两个概念。费,指道的普遍性以及用途的广泛性。隐,指道体的精微性与隐秘性。正因为人与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连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践行。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践行是一回事,要彻底了解,进入其高深境界,则又另当别论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面,供人们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道是普遍的,无法用大小衡量它,因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就是赞。但道之理,则隐而无现。所以圣人也有所不知不能。所以道是从普通男女间最基本人伦开始的,直到弥贯天地。

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①。夫妇之愚②,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③,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④,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⑤。《诗》云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⑦。”言其上下察也⑧。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⑨;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文

君子坚守的道,用途广大而又深微精妙。一般来说愚夫愚妇,也是可以知道的;但到了最精微的境界,即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的地方。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是可以实行君子之道的;但若是最精妙的境界,即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天地如此之大,但人们对天地仍有不满足的地方。因此,君子论及“大”,整个天下都无法承载其广大;君子谈论“小”,其微小的程度就达到了不可再分解的程度。《诗经·大雅·旱麓》说:“老鹰飞向天空,鱼儿跃入深渊。”这是说君子之道,和鹰飞鱼跃一样,由上到下,显明昭著。君子的道,是从普通的男女所能懂能行的地方开始;但到了最高深精妙的境界,却能够明察天地间的一切事物。

注释

①费而隐:广大无涯而又深微精妙。费:本作“拂”。隐:精微,奥妙。

②夫妇:旺夫匹妇,指普通男女。

③与:动词,参与。至:极致,最精妙处。

④语:说,论及。

⑤莫能破:不能再做出分解。

⑥《诗》云:此诗引自《诗经·大雅·旱麓》,意在赞美周文王。

⑦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飞戾天”,比喻恶人远去。“鱼跃于渊”,比喻善人晋用,如鱼之得水。鸢,鸱类,老鹰。戾:到达。

⑧察:昭著。明显。

⑨造端:开始。

活学活用

唠叨不休,大悖其道

儒家并不反对争辩,孟子就是一个好争辩、敢于争辩的人,但争辩时要做到“温良恭谦让”,不能讲死理。有种人爱钻牛尖,喜欢抬竹杠子,与人无论说什么,都要把对方的口封方,只顾自己头头是道,这显然是反中庸的。

有的人喜欢用唱反调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常为自己拥有与众不同的一得之见而自鸣得意,与同事谈话,发表个人见解是可以的,但一味地唱反调,把他人驳斥得一无是处,以示聪明,这样的人即使真的见识高明,也要不得的。

有这种习惯的人,朋友、同事多半会疏远他,没有人肯向他提建议,更不敢进忠告。也许他本来是很不错的一个人,可不幸的是养成了爱与人抬杠、唱反调的习惯,结果使人不喜欢他。

与同事相处难免会针对某个问题争论一下,但你不可唱反调。别人前面卖生姜而你后面说不辣,岂不是故意刁难吗?

倘若你的同事问你:“我的发式好吗?”

“不好。”你回答。

“我的衣服美丽吗?”

“不大美丽。”你回答。

或者她说:“这双黄色的鞋子真好看”。你却偏要说:“不如黑色的。”她说:“明天工作任务重,你应该早点来帮我一下。”你却说:“急啥呀,迟点也不要紧。”

试想,这样与同事唱反调,会讨人家喜欢吗?

有这毛病的,大概都是聪明人居多,否则也是自作聪明的人。他也许太热心,想从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见解,他以为这样可使人敬服,但事实上完全错了。一些平凡的事,是不必费心作更高深的研究的。既不是在讨论严重问题,又何必在琐屑的事情上抬杠呢?

说话的时候,应该特别要注意,即使一个很好的话题,对方感兴趣,你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无休无止,说个不完,否则,会令人厌倦。

说一个题材之后,你应当停顿一下,让人发言,若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而整个局面由于你的发言而人心向你,这个时候仍由你来支持局面,那么就必须要另找新题材,如此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并维持其生动活泼的气氛。

在谈话当中,对方的发言机会虽为你所操纵着,但是,在说的过程中,应当容许别人说话,有别人说话的机会。这样就能使你们谈话的气氛更浓,大家的兴致更高,朋友之间也更融洽。

如果话题转了两三次,而没有改变原来说话的意思,就应该立即停止说话,否则会使说话效果更糟。比如;下面这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我们姑且把它叫做一个“不会说话的故事”吧!

一位早年毕业于某高等院校的中文系,勤勤恳恳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教师退休了,为此,学校为他和另一位曾多次荣获过“先进教师”称号的退休老同志一并举行了一个欢送会。领导对他们的工作和为人进行了热情洋溢而又非常得体的肯定和赞扬,相比之下,对那位曾多次荣获“先进”的老同志的美誉则尤多。当轮到两位受欢迎的退休老同志致答谢辞的时候,他们均对大家的赞誉作了特别的深情感谢。

一时间,会场里充满了一种令人动情的温馨气氛。作为答谢,话本该说到这里为止,可是那位老教师却并未就此打住,却由人们对另一位“先进”的赞扬中引起了感触,并作了颇为欠当的联想和发挥:“说到先进,很遗憾,我从来也没有得过一次……”

话犹未竟,坐在他对面的平日与他相处很不融洽的一位青年教师突然抢了话头:“不,那是我们不好,不是你不配当先进,是怪我们没有提你的名。”话语中带着一种不肯饶人而又让人难堪的“刺”,冷不防,老教师的眼角眉梢被“刺”出了一股感伤表情,一时间会场中出现了一种怏怏不悦的尴尬气氛。

一位领导见势不对,马上接过话茬,想把气氛缓和一下。照理说,这时,他应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转而谈论其他,然而,他却反反复复劝慰那位退休老教师,叫他对“先进”的问题不要在意,说没有评过先进,并不等于不够先进,先进不仅在名义,更要看事实。如此等等,一席话,等于是把本应避而不谈的话题做了重复和引申,使本已尴尬的局面显得更为尴尬。

在这里,老教师、青年教师和那位领导均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缠住了“先进”这个话题不放。尤其是那位领导,应及时避开敏感的话题。领导者领导能力固然表现在原则性上,在会场上一时出现了某种始料未及的尴尬局面或一个敏感的话题时,他没有去批评那位言之有失的青年教师,而是竭力肯定那位老教师的贡献,具有这种应急应变的意识并立即着手应变,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具体的应变能力和言语技巧的一面看,却又显得很不够。照理说,在这种场合,他应竭力避开“先进”这个敏感的话题,“顾左右而言他”,巧妙地把话题岔开,使欢送会的气氛由暂时的不欢快而重新转向欢快,并顺势掀起新的高潮,而不是如他所做的那样,在这个敏感的话题上唠叨不休。能否机敏地避开某些不宜多说的话题,对于说话者的能力也是一种检验。

有一次,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和丈夫吴祖光举办“敬老”宴会,邀请了齐白石、老舍、梅兰芳、欧阳予倩等著名的前辈。92岁的白石老人由他的看护人伍大姐陪同前来。

齐白石坐下后,就拉着新凤霞的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过了一会儿,伍大姐带点责备的口气对白石老人说:“你总看别人做什么?”

白石不高兴了,说:“我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能看她?她生得好看。”老人说完,脸都气红了。

伍大姐的话未必是责备齐老看一个年轻女子,原本是指长辈不要让晚辈难为情。但齐白石老人听了一时有气,就不高兴了,这种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把老人气坏,甚至弄得宴会不欢而散。

新凤霞机敏巧妙地应付了这个难堪的场面,她拉着白石老人的手摇着说。“您看吧!我是演员,我不怕别人看。”一句话使白石老人转怒为喜,气氛变得融洽了。

可见,巧转话题可解决难堪的场面。本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女性美则为美中之冠,因而魅力非凡。92岁著名国画家白石老人目不转睛地欣赏身材苗条、面容娇好、青春俊气的新凤霞便可见一斑了。而且,如果白石老人不高兴,“敬老”宴会便可能不欢而散。这时,新凤霞采取了巧转话题的言语策略,巧妙地应付了难堪的场面。

所以,说话时,你千万不要在一个话题上死做文章,唠叨不休,那种无视场面和有损于别人形象的话题是大悖其说话艺术之道的。

刚性有余,自己败己

孔子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现在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复到古时去。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

有一种人为人处事刚性有余,柔性欠缺,走路昂着脖子,见到谁也不理睬;与人共事时,别人的意见一句也不听,却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等等,这种人真的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所有人都看不顺眼,只有自己好,结果常常自己把自己打败了都不知道。

亨利·福特二世从老头子手上接下董事长权力,喜滋滋的,他想,这下自己可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大老板了,世上谁人不知呢?就是这个亨利小子,让福特公司在他手上经营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问题出在他性格刚烈而容不得人才,下属能力不如他才放心,否则“功高震主”,心里堵得慌。他这种毛病赶走了与气走了不少杰出人才。

他对员工发脾气,有时甚至怒吼出这样的话:“把他的头砍下来,然后让他滚!”他不经过公正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理由竟是他看对方不顺眼。作为公司老板,他这种看人态度,实在危险。

一天,亨利命令总裁李·艾柯卡解雇某一位高级职员,按他的看法,此人是搞同性关系的人。

“别犯糊涂了,”李·艾柯卡说,“此人是我的好伙伴,他已经结婚,还有一个孩子。上班在公司,我们一直在一起吃饭。”

“把他弄走,”亨利重复说,“他搞同性恋。你瞧他,他的裤子太瘦了。”

李·艾柯卡心平气和地说:“他的裤子究竟和别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呢?”

可亨利固执地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把那个人才赶走了。亨利的领导哲学是:假如一个人为你工作,就不要让他太舒服。不要让他舒舒服服地按他自己的习惯行事。你做的永远要和他所预期的相反,要使你手下的人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

李·艾柯卡是亨利亲自提拔上来的,他工作也提心吊胆的,最后也让亨利二世看不习惯,落了个被赶走的下场。他说:“其实,企业必须让员工有安全感,不能让员工上班如坐在火山口上,如果企业不考虑员工的‘安全需要’,让员工每天上班像走钢丝似的,实际上,是企业在走钢丝,悬啊!”

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亨利二世应该知道这一点,可他的双眼仿佛被什么东西蒙住了。1979看10月1日,即在亨利·福特二世主持的最后一次股东会议五个月后,63岁的他,孤立无援,辞去了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的职务。福特公司从此走出了家族化管理模式,步入以专家集团管理的领导体制,福特公司才又一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爱发脾气,斥责别人,是禁止某种思想行为,反过来要对方朝当事者所希望的方向去做。因为对其怀有某种期待,所以才会在失望中大声斥责。但切不可在大喊大叫中忘记了自己真正的目的。若感情用事地表示全部信心而厌恶对方,则无异于舍本逐末,达不到斥责的目的。所以这种斥责除了发泄情绪之外,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在盛怒之下把一切搞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