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是接福的使者
21395100000040

第40章 人生智慧大纲浅谈(14)

三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消除冲突的关键点。如果找不到这个点,那么问题或矛盾就难以解决,至少是不能有效彻底解决。又如一个厨师为二个人做饭,一个喜欢吃咸的,一个喜欢吃淡的,此时这个厨师如何找到那个三呢?再如美国打伊拉克的理由也存在找三的问题。老师如何将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的整体成绩提升,自然也存在知二找三的问题。任何问题的解决过程都一定是二找三的过程。

当然,任何一个问题,相关的要素是很多的,因此,可以将“知二找三”推演到“知众二找众三”,这有待于我们在生活中慢慢去尝试运用。

我写此书的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您推荐解决一切相对问题的方法——知二找三。这本书仅仅列举了几十种相对冲突的解决路径,最终无非都是想借此告诉您如何使用“知二找三”的方法。您如果熟悉了知二找三,就能用之解决人生中以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进化为三才算真正解决了问题。

进入单极或双极状态,只能算是觉知阶段,而能算作觉醒阶段。在觉知阶段,世界万物都存在二分性,存在主体和客体。只有到了觉醒状态,主观和客观才消失,世界才走向一体。二分性的觉知阶段是在为走向三作准备,它只是一个通向觉醒通向天人合一的方法或拔巧。要想从单极走向双极,再走向三,那就得修炼我们的意思、觉知和觉醒力。

整个辩证法的有三大运作特征:第一步是正,第二步是反,第三步是合。只有正,你就是片面的人,局部的人,你思考问题就是狭隘的,就是单一的,就可能是自私的,只顾自己的;只有反,你虽然在认识上进了一大步,但你又会陷于另一个极端,你会从左倾分子立即变成右倾分子;只有合,才能使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自由的人,开悟的人。

记住,生命是一场摇摆舞,你应该始终保持左右平衡,你应当十分警觉,当你只执着于一端时,就应立即调整,你应当向另一端移动。你真正要做的就是使“一思维”变成“二思维”,再由“二思维”变成“三思维”。“三思维”就是天人合一思维,就是更高层次的“一”。生命的成熟过程就是从一到三的不断循环过程。

三是终点、整体、价值和意义

真正解决问题就是使二成为三。那个二怎么能够消失?你应该做什么?透过头脑无法做什么,因为如果头脑存在,那个二就会存在。那个彩虹要怎么消失?它怎么能够消失?你只要将三棱镜丢掉,就没有彩虹,只要将那些悬在空中的小水滴丢掉,彩虹就消失了。不要透过头脑来看,多的世界就消失了;如果你透过头脑来看,它就存在。不要透过头脑来看,将它摆在一旁,然后看。

小孩子不用头脑看世界,因为头脑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身体先来,接着头脑才跟着来,事实上,它需要花上很多年的时间。当小孩被生下来,他第一天所看到的世界是“三”,他无法作出任何区别,他怎么能够作出任何区别呢?他不会说:这是绿的,那是红的。他不知道红,也不知道绿,他就只是看,对他来讲,世界是“三”。它是那么地“三”,所以他无法区分他自己的身体和母亲的身体。

我自己必须说:离开外在,进入内在;向内移,抛弃外在。然而你可能会误解这整个事情,因为当你放弃外在,内在也会自动消失。当外在已经不复存在,内在怎么能够存在?它们是相关的名词,内在只是以外在的相反而存在,当外在不复存在,内在也就没有了。首先你抛弃外在,然后内在就自己自动消失,然后就没有内,也没有外,你已经变成三,如果仍然有内在和外在,那么你仍然是二,你还不是三,你仍然是分裂的。

那就是为什么禅宗的和尚说出了一个曾经被主张过的最奇怪的东西:他们说这个世界就是神;他们说日常生活就是宗教;他们说每一样事物按照它现在这样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什么事需要被改变,因为就是那个想要改变的观念会创造出二——那个是的应该被改变成那个应该是的;A必须被改变成B,那么二就介入了。他们说这个世界是神性的,神并不是在其它某一个地方,因为那个其它某一个地方会创造出二分性。神并不是创造者,你也并不是神的创造物,你就是神。神并不是创造者,这个创造就是神性的,这个创造性就是神。

头脑总是试图要去区分,那是头脑的特性。你越能够区分,就表示你的头脑越聪明。头脑总是会说这些神秘家有一点愚蠢,因为那个界线不清楚,因此他们称宗教为神秘主义,当他们称之为神秘主义,他们并不是意味着一件很好的东西,他们意味着某种像雾一样模糊的东西,某种朦胧不清的东西,某种不是一个很清楚的实体的东西,而只是像一个梦。

这些神秘家对逻辑家来讲是傻瓜,因为他们不区分,而区分是你必须去做的,你必须知道什么是什么!逻辑认为你越能够区分,你就越接近真实的存在,那就是为什么科学——它遵循逻辑,它只不过是逻辑的应用,其它没有——能够到达原子。当你去区分,渐渐地,你会将每一样东西都分开,那么你就会到达原子。

解脱并不是在教你分开,而是教你在联合;抛弃界线,而不是划出界线,因此它到达了那最终的——那个三。

8、从碎片人到整体人

狭窄必然导致生命枯萎!

我们都文明、文化碎片的组合。我们总被偏执教育划份成了支离破碎的碎片,我们没有自我,我们在任何时空中总被这些碎片主宰着,控制着,总因这些划分文化自身的喜好与不足来左右我们身心的成长。

划分的头脑是错误的。我们不能简单说这个是死亡的,那个是生长的,对一个老人来说,在他身上我们完全可以同时看到生,也同时看到死亡的存在。在任何生命之中,生与死都是同在。如果死亡不在帮助你存在,死亡如果停止,那么你的生就无法继续,你真的死了。生于偶然,死于必然,是人生无法逾越的自然障碍。

划分的头脑是错误的,但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东西一旦划分出范围,规定了活动场所,我们就能简单明了地,一目了然地把握住那个事物。我们一旦给某一种存在定位了,定义了,下了概念了,我们就会轻松许多,容易理解许多。这是一种饮鸠止渴、杀鸡取卵的行为,为了暂时的轻松,而不顾忌其对我们将来的超越会带来多大的障碍。

当然,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人类智力进展迟缓的缘故。但无论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今天对一切都用一种划分的眼光是错误的。生命不仅是强调理性,世界仅是强调秩序,这是更高层次的理解。生命现像中的随机运作是永存的。所以,我们强行去界定某一事物的轮廓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对一切都一分为二,我们就只能看到局部,我们就看错了生命的真实存在。

我们就看到了静止的、死亡的存在,而没有看到运动的、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变化万千的具体存在。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快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灵是被分裂文化污染的。我们的心灵是听令于心灵分裂后的指挥的。

这个世界本是一张超级网络,万事万物本应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而我们的教育所教的是被划分了的知识。弄出了一系列的学科,如政治、经济、物理、生物、化学等,知识比较划分本没有错,因为我们旋转了传授,我们不得不细分,因为我们的学生,也不可能在一小时学完全部知识,所以,划分知识是为了方便学习。而我们学知识的人就大错特错了,学历史的说他的理论是最正确的,因为他的理论有根有据。学哲学的却说他的学说最有权威,因为他揽括了世界的全部智慧。学政殆的却在冷笑,因为他自信若没有政治,世界上的一切将变得瘫痪。学法律的也认为天下他第一,世界没有秩序将是一盘散沙。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称为第一,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从一条门缝里在观察世界。

一个门缝最多只是观察对象的三百六十分之一,何况世界已有近万门学科。那么任何学科,只不过是万分之一的角度而已,又有什么值得过炫耀的呢?我看到过许多有了一些所谓知识的人,那个才说,实在看不得。读了个把博士学位,就仿佛掌握了世界的总开关似的,那份洋洋自得,那轻飘飘装潇洒的样子,着实叫人寒心。这一切都是教育的错,因为教育教给人们划分的头脑。

人们在观察任何对象时,只要一睁开眼,他们的眼里就跃出了谁是正,谁是反;谁是好,谁是坏;谁是矛,谁是盾。。

总之,只要一睁眼,他们便看到了事物的对立和矛盾。人一旦这样成了习惯,就会看不见和谐和整体了。分裂的眼光总会给一切都贴上标签;这是经济问题,那是政治问题,那是道德问题,等等。其实这种贴标签的方法本身就是错误的,任何经济问题,其实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这就是我们擅长划分的眼睛,我们还期望这双眼睛能给我们带来和平、安定、和谐、整体和完美,却不知它全是分裂的视角。

这样的眼睛,它能给你带来快乐、幸福和自由么?它能给你带来福祉么?休想!我们学多了矛盾论,我们只要一睁眼便看到对立,看到了冲突和斗争,我们根本看不到和谐统一。我们对划分世界有瘾,可惜划分一切的头脑惟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灾难,深深的灾难!

这样的事例生活中太多太多,在此我不妨举几个例子:如我们想吃饭,此时便有两种基本理念,一是在家吃,一是在外面吃。你选择了在外面吃,那也许是因为来了朋友,你应客气一点大方一点,应显得有钱一点。你开始选餐馆,又面临着选择,是选一般的,而是选豪华的。你开始点菜,是选你喜欢的,还是选不喜欢的呢?就拿那些菜来说,你选的那些菜营养是否比不上别的菜呢?你不会考虑这些,因为就算别的菜再营养,你也不会选的。你大脑中早已十年便对这几个菜情有独钟了。几百道菜中,我们只钟情很少的品种,这是习惯形成,这是喜好形成,而这此习惯与喜好最初必然是来源外在的教化,正是因为这结教化才给你在几百道菜中划出了一些你喜好的。如果你得了大脖子病,要你吃含碘的海菜,你又不喜欢吃,这便形成了冲突,这种冲突扩大后,便是文化的冲突,文明的冲突。

我对找老婆有二个基本标准,一是要胖一点,二是要单纯一点。这两点相对比较接近,据我对女人的观察,胖点的女人单纯者较多。我为何会有如此标准呢?这显然来源于外在的教化,我记得在读中学时看过一本国外言情小说,小说主人翁是一位瘦个子文弱办事员,他找的恋人也是一个更瘦高的女人,他俩在一个公园树林中偷情完成第一次交欢时,由于两人都瘦,他们在运动中胯骨突出,都碰得相当响,以致于树林外过路的人说这是什么在敲响?从那以后,我便对瘦女人失去了兴趣。天下女人不瘦便胖,仅一本书的一个情节便将我找女人的范围宿小了一半。而真实的客观事实果真是那样么?不是。

满街走的瘦女人又哪一个没有如意朗君呢?若我站在那些想娶瘦女人的男人角度来看,他们也许正讨厌肥婆呢。这就是区别,这就是偏执教育给我们的枷锁与囚笼。任何一种教化若它没有告之它的不足,那么它就是在给你下套,给你上手铐。它不是让你自由的,它是个骗子它是在游说你接受它的观点,从而达到在你身上推销它的文化理念的目的。我们的大脑是一盘大杂烩,有牛肉、猪肝、猪耳朵、等等,正如我们大脑接受了外来的无数观念,观点思想,思维方式一样,这些东西原本是来帮助你我的仆人,现在倒好,她抢了你的老公,她自己的爬到你老公的床上去了,她亲自控制了你的老公,她将你的地位完全取代了,她做过了头。她帮你帮过了头,她把你的权力全部接管下来了。

正如此,我们家中一个男人被十来个甚至更多女人在摆布,这个麻烦就大了。你和你老公反而成了仆人。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了一个群众,我们成了有多种理念,有多层人格的分裂人,我们成了文明的碎片,我们里面一部分决定要讨个小老婆,找一个情人,而另一部分则说要找就多找几个,还有一部分说一个都不能找。我们一部分说要多讲别人的好话,要理解别人,另一部分却在见了他人时便充满指责与怨恨。

我们造就了一个永远无法平静的头脑,我们大脑内波浪起伏,波涛汹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别人的干扰之中,摆布之中。

我们常常在别人的支配之下,别人能够对我们做任何事情,我们通常的反应都只是一种对别人的反应,而不是自己的行为。我们只是一个反应器,如果某人侮辱了你,你就生气,你的生气也不是一项主动的行为,它是一个被牵动的反应。如果某人赏识你,你就开始感觉很好,很棒,这只是一个反应,并不是自主的行动。为什么会分割成碎片,会导致我们成为一个被动的反映器呢?

碎片形成的病因:

因为外在的偏执教育和内在的记忆。大脑有如一块肥活的土地,你在学习中学会了许多观点与知识,这些观点为与思想有如种子,种子输入后被种在你自己的土地里,很快它就生根发芽。你本来是主人,是土地的主人,现在当种子生根之后你反而就成了仆人。你被仆人压了下去。

偏执教育在你大脑中只做了二件事。一是将你散光眼打造成了角度眼,将你看得很宽广的眼睛打造成了门缝眼。我们对门缝眼有兴趣,两块上下眼皮一合便是一张门缝,你无论走到哪里,都在睁着门缝看人。

我们看到的世界便变成了一个角度的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看在门缝中。”你站在二米高的人前,觉得他太高太大了,但你再站在山顶上看那人便成了蚂蚁小的人了。真实的世界是流动的,是多角度的是运动的。

二是抢了你的老公,控制了你的老公,使你反而成了仆人。偏执教育就做了这两件事。

举个你被外景左右的片断:当你走在大街上时,街上第一个门面是卖烤羊肉串的,烧得特到位,正宗新疆老师父主理,你本来已吃饱了出的门,但由于记忆你想起某某曾吃过说好吃得很,你鼻子嗅了香气,于是口水都出来了,你买十串。于是你继续向前,刚走几个门面,你又听到了在用音响做广告卖光盘的,这盘带子是张学友新专辑,于是你也走进去购了一盘,当你出来时你又看到了一件最新款式的内衣,你又升起了瞧一瞧的欲望。。

你总是被外景干扰,被外在打扰。

人生的道路漫长,我们本是朝前走的,但在路上,我们不时地被路边的鸟叫干扰,被芬芳的花香打扰,被诱人的水蜜桃打扰。。一路打扰,我们总在分心,总在关注别人,算了一下,你走在大街上二十分钟,你最多只有二秒钟不在为外景打扰。你总是没有自我,你的自我总不在,你不在,但你的仆人在。

你之所以被打扰,是因为你大脑中充满了各种垃圾,各种欲望,你被分割成一系列互不相干的碎片。当你从外景中看到一个与你大脑中某块碎片相关时,你便被牵引了,左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