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知道这就是苦,想想何必如此跟他计较,越计较越苦,不如面对他、接受他、原谅他、协助他,你的苦就会减少了。
更进一步要观察苦集,明了苦的原因是什么,是从何处来。若能自观己心,便发现苦的原因不从外来,是由自我中心的烦恼产生,这样一想,便不会怨天尤人,苦的感受,又少了一些。这是知道自己造了苦的因,必须接受苦的果,所以一方面能够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一方面又能在生活中不敢制造苦的因了。
再进一步,观灭苦的方法。受苦是因缘法,苦集也是因缘法,既是因缘法,能生必能灭。能如此观苦,当下就能避免受与集苦了。若能知苦、知集,就能修道、断集、灭苦。由于没有一样具体东西叫做灭,所以很难观照,只有以实践灭苦之道来产生灭苦的功能。灭苦之道的观法是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与戒定慧的三无漏学相应。常常检点自己的言行心向,是不是与骄傲、嫉妒、贪欲、怨忿、瞋怒、怀疑等烦恼相应,有则改之,无则避免,那便是在修道了。
修行的初步,是要修行苦、集、灭、道四圣谛法的,唯以大乘菩萨道的观点来看,那还不够究竟,因此要超越了四圣谛法,才是彻底的大自在,所以要说“无苦、集、灭、道”。这是大菩萨的智慧所证境界,不仅没有苦受与苦集,连灭苦断集都不执著了,才是无修无证的无事真人。
无智亦无得
释译
智
“智”的梵语若那(jāna),在大小乘诸经论中,有许多的类别及其性质,主要是自利利他、断烦恼、离诸苦的抉择力。
就原始佛教的立场所说的智,主要是观苦、集、灭、道四圣谛,对世间有漏之因果及出世间无漏之因果,能够如实知见。
小乘论书如《阿毗达磨发智论》、《大毗婆沙论》、《成实论》等,说有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六智、七智、八智、十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等。
大乘的《楞伽经》说智有三种:1.外道凡夫,执著一切诸法之有无者为世间智;2.小乘圣者,虚妄分别自相同相者为出世间智;3.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不生不灭,离有无二见者为出世间上上智。
《大般若经》第九《大明品》,亦谓智有三种:1.一切智,知诸法总相;2.道种慧(智),知二道乃至无量道门;3.一切种智,能尽知一切诸法的总相别相。
《杂阿含经》卷十五第三七九经记载佛陀为五比丘初转法轮:“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迹道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即是依四圣谛而得法眼净的意思。
无智亦无得
智慧如果是有,不论其有经验,有观念,有看法,有思想,凡以自我为中心者,这就是有漏智,不是真正的智慧。
离开自我中心,就是无漏智,但在小乘圣者就将实证四圣谛的无漏智,认为是真正的智慧。大乘菩萨的解脱自在,既无四圣谛,当然也用不到无漏智这样东西了。
“得”的观念,对凡夫来说,未知佛法者,希望求得名利物欲的满足;初知佛法者,希望得到功德和福报;深知佛法者,希望求得佛法、求得智慧、求得解脱、求得圣果;禅宗的行者,希望求得开悟,明心见性。
小乘佛法有缘觉果及声闻四果可得,大乘佛法有菩萨果位及佛果位可得。如果为了追求果位而修行,是有为的,得凡夫果,也是有漏果,充其量只能达到小乘圣者果位。发愿取证果位而不是仅为果位修行菩萨道者就会得到大乘圣果,例如释迦世尊是为了解脱众生苦厄而出家修道,目的是度众生而不是求果位。已证圣果的人只认为那是一个经验,不会自高自大,不会执著果位当做自我的价值看待。对于果位价值的执著愈来愈轻,而到人我执与法我执断尽之时,证圣果的位置愈来愈高,所以真正证圣果的人不会把果位当做另一种自我来执著。
对于尚在凡夫位中的众生而言,佛菩萨一定要告诉他们有圣智圣果可得,是为了劝勉凡夫离生死苦出烦恼网。到了真正得大自在的大解脱时,就发现无智无得,才是佛菩萨的体验。
观无智亦无得
因为没有智慧才产生烦恼,所以要反观自己,并知道自己有烦恼而没有智慧。无论是痛苦的烦恼还是得意的烦恼,都不是智慧。身体的感觉,如疲倦思休息,病痛思医药,饥思食,渴思饮等,都是生理上需要的自然现象,不算是烦恼;为了追求虚荣,追求虚名浮利,而产生贪、瞋、嫉妒等心念时,才算是烦恼。譬如父母无条件抚养教育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算是烦恼,如对孩子是为养儿防老,期望过高,过分担心就会产生烦恼。在日常生活中起心动念时,若有烦恼起,就要问自己:“我有智慧吗?”有烦恼的感觉时,也要好好观察;若有智慧,那是有漏智呢,还是无漏智呢?凡是自我中心在,不论是个别的小我或者是全体宇宙的大我,都是有漏智,应当舍弃我执,便可转有漏智成无漏智了。
有了无漏智,尚须观照,是否已经超越了烦恼与智慧的相对观。若将众生的烦恼与菩萨的智慧分别看待,取智慧而舍烦恼,惧生死而乐涅槃,那还未曾究竟。当观烦恼不起,智慧亦无用处,那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故名为“无智亦无得”。
30.摒弃贪婪之心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贪)
解读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一段讲述了典型的因缘关系,把人的生命全过程分为十二个阶段,所以被简单称为十二因缘。经文中的“无明”是第一缘,“老死”是第十二缘,中间省略了十个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人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十二缘有十二种不同的含义:
无明:即迷惑和不觉悟(包括贪、瞋、痴等);
行:即由无明产生的行为而进人生命流转行列;
识:即身业、语业、意业所留下的影响,包括以往的善恶信息记录和储存等;
名色:即指色身和受、想、行、识这五蕴的化合;
六入:即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触:即指人离母体与外界接触;
受:即指五蕴和六根的活动,儿童从不懂事到逐渐懂事的过程;
爱:即指已产生分别心,有了贪爱和喜欢不喜欢;
取:即指欲望、追求索取;
有:即指拥有和占有,其中包括善与不善的行为:
生:即指生生不息,生是由各种“业行”和“因缘”所决定的;
老死:即指有生必有死,血肉之躯终有彻底分解而转化为乓他物质的时候。
这十二缘又分为过去因,现在果,现在因,未来果。无明缘和行缘是“过去因”;
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是“现在果”;爱缘、取缘、有缘是“现在因”;生缘和老死缘是“未来果”。
佛陀把十二因缘描画成一张循环图,供每个人了解、研究和参悟。人的生命流转循环,大致像一个被蒙上眼睛的毛驴在拉磨一样,行进不止循环不已。毛驴的眼睛是被布蒙上的,人的眼睛是被生活之无情网所蒙。佛陀教导说:“生活本是无情网,认清路线路好行。”
那具体又该如何做呢?秘诀就隐藏在十二缘中。
十二缘起法中所讲的过去因和现在果,讲的是不可抗拒的历史事实,投生到人间就如生米做成熟饭,已成为自然规律的事实而不可挽回。那么,我们的主动权在哪里呢?就在“现在因”中,也就是说,只要不制造今世因,便可断来世果。那么具体又该怎么做呢?经文中已经讲得非常明白,在这一生中,能否脱离苦海,秘诀只在缘起的第八、九、十这三个环节中。佛在此泄露了无机!只要正确对待现在因的爱、取、有三个字,逃离生死苦海的目的便可达到。爱、取、有这三个环节解决得好,就可以不再受轮回之苦,也就是说,可以不再当磨道驴了,也不受无情网束缚了。若想达到此目的,必须将爱换成厌(厌离贪爱),将取换成献(奉献),将有换成空(实有悟成万事皆空),便万事大吉了。
佛陀在此特别提到了“无明”,什么是无明呢?无明就是人的毛病、狭隘、暴躁、烦恼、虚伪、嫉妒、傲慢、不觉悟等邪恶的总称。
无明即迷惑和不觉悟,包括贪、瞋、痴等。人生之苦有两大根源:其一,客观外界的引诱和危险,即名、利、色、情四大障碍;其二,主观意识中的寄生虫,即贪、瞋、痴三大病毒。贪、瞋、痴犹如三支隐形毒箭,是打人我们思想内部的可怕敌人,如能灭除它们,才会获得幸福人生;不仅爱、取、有三个缘法呈还灭相,而且也可以通过彻底修悟自己,将“无明”除尽。
中国文字很有学问,贪、瞋、痴三个字各有其隐藏的内涵,下面我们将分别加以剖析。
“贪”,这个字由“今”和“贝”两个字组成,可以理解成贪欲的对象是当“今”的宝“贝”,不是过去和未来的,突出了现得利。古代曾用贝壳做成货币,表示贪图是以钱为首的,其他为次。
贪欲是产生罪恶的根源之一。人一旦贪心过重,就会心术不正,就会被贪欲所困,离开事物本来之理去行事,就会将事做坏、做绝,大祸也就随之而来。所以,我们务必要摒弃贪婪之心。
活学活用
摒弃贪婪之心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安度一世。”不贪,主要指不贪图名位财利。这在人际交往中,是一个人善于掌握处世分寸的一种表现,也是评价个人修养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人不能忍住心中的贪欲,什么事情都会办不好。受贪欲的影响,总是奢望自己能够比别人占得多,能够不劳而获,稍不如人,便气愤不已,只能看到眼前利益,有损人格不说,长远的利益也同样会失掉。
从前在蒙古国,有一个快活、机智的游僧。一次,他路过草原,碰见一个牧民无精打采地走着,手里拿着一条马尾巴。“你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这样悲伤?”游僧关切地问他。“我遭到了不幸!”牧民伤心地说:“一群狼把我的最后一匹马吃掉了,只剩下一条尾巴。你想想看,没有马我可怎么活啊?”
游僧听了很同情,说:“把马尾巴给我,你在这儿等着,我保证给你换回一匹比原先还好的马。”
牧民把马尾巴递给了游僧,就地等候。
游僧拿着马尾巴来到一个村子,那里住着一个贪婪狡诈的王爷。游僧在他的帐篷附近找了一个洞,使劲把马尾巴塞进洞里,用两只手抓着马尾巴。
过了一会儿,王爷骑着一匹快马疾驰而来,他看见游僧的样子很蹊跷,便停下,好奇地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干吗揪着马尾巴?”
游僧回答说:“我在这儿放马,一不留心,它钻进洞里去了。幸亏我跑得快,总算抓住了马的尾巴,否则就要失去一匹好马了。我先休息一下,就把它拽出来。”
“是匹什么马,跑得快不快?”贪婪的王爷问道。
“它跑起来像风驰电掣一样,脚蹬子都磨坏了。我驾着它一天能绕地球跑七圈。它的鬃毛像高山顶上的白雪,两耳之间可以放置十头骆驼,它抬起前蹄往上一蹿,鬃毛能触到云霄。”世上哪有这样的好马!王爷听了垂涎三尺,扑通一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推开游僧,就去抓马尾巴,还翻脸训斥游僧:“谁允许你在我帐篷周围放马的?立刻给我滚开!”“唉哟,我的脚磨出血了,走不动路。请你给我想个办法吧!”游僧装着可怜巴巴的样子哀求道。
“你骑我的马走吧!把马尾巴给我。你给我滚远一点,我不愿意在我的帐篷周围见到你了。”王爷吼叫着。
游僧悻悻然骑上王爷的那匹快马,一溜烟向草原跑去,跑到那个牧民跟前,把马交给了他,自己又到各地云游去了。机智的游僧利用王爷贪婪的心理,以一匹只露出马尾巴的莫须有的好马诱他上钩,结果换得了对方一匹好马。
智慧金言
见到利益,想得到多些,而且嫌少不嫌多,这是许多人都有的心理。看到别人赚钱,自己也想发财,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太过贪心,人过于贪则会被他人利用。身为官员,如果贪无止境,那么他的政治前途也将要丧失;作为商人,如果太过贪心,那么他很快就会败下阵来,身处孤立的境地。
31.让愤怒之情立即化为乌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瞋)
解读
“瞋”,这个字由“目”和“真”两个字组成,目是眼睛,眼睛看得太认真、太执著,就要挑毛病,挑毛病就会产生态度不冷静,头脑不冷静而发热就会耍性子、发怒。目字也有面目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人发脾气时,就会现出真面目而原形毕露。
生活中,谁都免不了会发怒。但愤怒不是人的一种天性,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不满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无论是从生理还是心理上看,愤怒都是极为有害的。愤怒容易使人昏聩,愤怒容易坏事,愤怒容易伤身,愤怒容易树敌。所以,一旦那该死的怒气涌上心头,我们就应该立即让其化为乌有。
活学活用
让愤怒之情立即化为乌有古人云:“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要知道,别人不可能惹你生气,生气的根源在于你自己。有一位妇人脾气十分古怪,经常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生气。她也很清楚自己脾气不好,但她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朋友对她说:“附近有一位得道高僧,你为什么不去向他诉说心事,请他为你指点迷津呢?”于是她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那位高僧。
她找到了高僧,向他诉说心事,言语态度十分恳切,渴望从高僧那里得到启示。高僧一言不发地听她阐述,等她说完了,就把她领进禅房中,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离去。妇人本想从高僧那里听到一些开导的话,没想到高僧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把她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她气得跳脚大骂,但是无论她怎么骂,高僧就是不理会她。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开始哀求,但高僧还是无动于衰,任由她在那里说个不停。
过了很久,房间里终于没有声音了,高僧在门外问:“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生自己的气,我怎么会听信别人的话,到你这里来!”
高僧听完,说道:“你连自己都不肯原谅,怎么会原谅别人呢?”于是转身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还生气吗?”妇人说:“不生气了。”
“为什么不生气了呢?”
“我生气有什么用呢?只能被你关在这个又黑又冷的屋子里。”
高僧说:“你这样其实更可怕,因为你的气都压在了一起,一旦爆发会比以前更加强烈。”说完又转身离去了。等到第三次高僧问她的时候,妇人说:“我不生气了,因为你不值得我为你生气。”
“你生气的根还在,你还没有从生气的漩涡中摆脱出来!”高僧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