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21442300000012

第12章 有因才有果(3)

又过了很长时间,妇人主动问道:“禅师,你能告诉我气是什么吗?”

高僧还是不说话,只是看似无意地将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妇人终于领悟:原来,自己不生气,哪里来的气?心地透明,了无一物,何气之有?

何苦要生气?生气便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生气发怒不能改变现状,则无须发怒。如果损失较大,则设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事情忘掉。

如果你是一个易于愤怒却不善控制的人,建议你不妨设立一本愤怒日记,记下你每天的发怒情况,并在每周作一个小结,这会使你认识到:什么事情经常引起你的愤怒,了解处理这此事情的合适方法,从而使你逐渐学会正确地疏导自己的愤怒。

智慧金言

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感受和猜测一下对方的感受,以此来消气。最初十秒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煞过这十秒,怒气便会逐渐消逝。

32.战胜多疑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痴)

解读

“痴”,这个字的繁体字,是个“病”字旁加个“疑”字,可以理解为疑心病,它能造成痴情、虚荣、嫉妒、愚昧和狭隘等思想毛病。

疑心病很重的人,对什么都心存芥蒂,“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杞人忧天”、“风声鹤唳”、“捕风捉影”等等,都是对其最贴切的描述。

万事皆疑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其无疑是把双刃剑,既影响人的情绪、有损健康,又影响人际交往,还可能引起一系列错误的行为。所以,我们必须战胜多疑之心。

活学活用

战胜多疑

患有疑心病的人,成天疑神疑鬼,虽然在正常人看来他的怀疑毫无根据,甚至荒谬可笑,但疑心者却深信不疑。他疑心重重,搞得自己一天到晚心神不宁。

古时有一绰号为“哭婆”的老婆婆,她在下雨天哭,在晴天也哭,也就是无日不哭。

一位禅师见到她后,问道:“施主,你为什么老哭呢?”她回答说:“因为我有两个宝贝女儿,大女儿嫁给卖鞋的,小女儿嫁给卖伞的。

天晴时,我就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今天一定不好卖,所以我哭。下雨天时,我就想到了大女儿,此时,不会有多少顾客登门去买她的鞋,所以我也哭。”

禅师听后,即开导她说:“施主为什么不换一下念头呢?

您想,在晴天时,大女儿的鞋店生意会很兴隆。下雨天时,小女儿的伞一定很好卖,这不就好了吗?”

这个老婆婆一听此语,连连道:“好啊!对啊!”

从此,“哭婆”再也不哭了,无论在晴天或雨天,她总是笑嘻嘻的。

《菜根谭》有云:“念头宽厚的,如春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克的,如朔雪阴凝,万物遭之而死。”意思是说,因为宽厚的念头,反映出了人的大度与大气魄,从而似春风催发着万物的繁育滋生;猜忌刻薄的念头,则是人心胸狭窄的表现,似寒雪飞舞、阿霾密布,只会使万物凋零败落。可见,疑心病是多么地有害,我们必须战胜多疑之心。

智慧金言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疑心的根源产生于对事物的缺乏认识,所以多了解情况是排除疑心病的有效方法。”要采取用事实说话的方法,逐步消除自己的多疑之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自身修养,一个思想修养和道德水平很高的人,遇事不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他目标远大,超脱自我,能够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多疑心态也就无处藏身。

33.多行善事,不作恶事

无苦、集、灭、道。(因果报应)

解读

“无苦、集、灭、道。”说无也是有,无是对事物本质的空性而言,有是对事物暂时的因缘和合而言。苦、集、灭、道合起来叫做四真谛或四圣谛,它构成两对因果关系:苦是果,集是因,苦果是由集因而造成;灭是果,道是因,入灭是由修道而成就。

四真谛是修道大全中的重点,即修炼的核心部分。苦、集、灭、道四个字是佛法根本教义高度概括的凝练语言,因果论和缘起法等要义,在此得到集中生动的体现。

佛家讲因果报应,其种类很多,有现世报、来世报、隔世报、三世报等等。恶念恶行必定产生因果报应,这是大自然的法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佛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经文是说,有的时候菩萨的胆子是很小的,他们在什么问题上显得胆小畏惧呢?他们最害怕的是造因,因为只要造了恶因,就必定会有随之而来的恶果。有远见的菩萨,从来都坚持以善为本、以慈悲为怀的原则去意念和行事,这便是菩萨的高明之处了。众生自然指的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我们这些人也有胆子很小的时候,这种恐慌畏惧的心态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呢?不是在造因的时候,与菩萨的思维恰恰相反,而是在从前所造的恶因已经结成恶果的时候,遭到客观现实的打击和惩罚的时候。才知道其可怕可畏而产生悔恨,正如谚语所云: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效仿菩萨,多行善事,不作恶事,做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活学活用

多行善事,不作恶事

一个人常做好事,表面上虽看不出什么好处,似乎是“傻”、是“糊涂”,但行善的人就像一个长在草丛中的冬瓜,自然会在暗中一天天地长大。其实,说“善有善报”也并非是唯心的因果报应之说。多行善事,或许别人不会报答你的善举,但至少不会给你带来祸端。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

行善并不需要讲究形式,普通人完全可以做到。丹霞禅师有一次行至洛阳的惠林寺,天气很冷,他在寺内的佛殿里看到一个快冻死的乞丐,就把木佛拿来烧火取暖,救了乞丐一命。院主见后,大发雷霆:“你怎么敢烧佛像?”丹霞禅师说:“既然不能烧出舍利,那么把木像拿来烧好了!”烧佛的丹霞事后平安,而责怪他的院主却遭到了惩罚,两道眉毛全部掉落。这是为何?道人无心,即为无过。无心的道人何过之有?只要本性率真地去行善,便是行善道,结善缘。

反之,一个人常做坏事,表面上虽看不出有什么坏处,但作恶的人就像春天院子里的积雪,只要阳光一照自然消逝。行善不至得善报,但也不至得恶报,但多行恶事没有不遭到报应的。这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智慧金言

为善如登山,一步一步地走去,终必达到极高的境地,便觉神清气爽;为恶如掘井,一铲一铲地挖去,终必达到极深所在,立觉眼迷神昏。并且,登山,用力小;掘井,用力大。结果,登山者容易下来;掘井者不易爬出。

34.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

无苦、集、灭、道。(改恶从善)

解读

对于因果报应,也许有人会问,一旦犯了错,有了邪恶行为,悔改可不可以不遭报应呢?佛陀告诉我们:人的造因必有其果,因果关系自食其物;人的善念必有其报,改恶从善得道多助。

可以肯定地说。犯了错误当然允许改正和醒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在佛陀的教化中确有其事。

正所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免遭更大的损失,也是睿智的行为。

活学活用

勇于改正自己的过错

孔夫子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因涉世未深,尚未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难免有犯错误、产生过失乃至误入歧途的时候,人的这种失足,像马的偶然失足一样,并不罕见。

问题在于,个人的一度失足,是否就意味着他的人生是完全失败了呢?

不,历史事例与理论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失足之后,倘若能幡然悔悟,改正错误,那么,他的人生还可以迎来灿烂辉煌的前景。

古时有一恶少年,他横行乡里,人们把他与害人的山中老虎、河中蛟鳄并列为乡里的“三横”,还把他视为“三横”之首。

有人巧言劝说恶少年去杀虎斩蛟,用意是希望“三横”能同归于尽。少年觉得杀虎斩蛟并非难事,就欣然前往。他进到山里杀虎后,又下水斩蛟,追踪了数十里,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杀,终于如愿而归。

乡里的百姓们见他去斩蛟后,数日未归,认为他必死无疑,大家相互庆贺。

这种场景正好被经过生死拼搏,得意凯旋的少年看见,给他的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触动,他萌生了悔过之心,但又觉得自己已年事蹉跎,恐怕日后无所成就。

佛祖得知,现身开导他说:“一个人在早晨认识了道理,那么,即使在晚上死去,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何况你今日已经觉悟,来日方长呢?人最可怕之处是没有志气,至于能否青史留名,那并不值得忧虑。”

少年闻言,当即立志改恶从善。后通过刻苦磨砺,终成长为一名将军,深受百姓爱戴。

恶少年悔过自新,说明的正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说明浪子们在愧悔之后,可以发生转变,也可以作出令世人瞩目的辉煌功绩。

之所以能如此,在于他因失足而大彻大悟,产生了认识上的飞跃;在于他在愧悔大好时光的流逝时,能更珍惜现在的机会,在人生的征途上,把步子迈得更大更沉稳些;在于他有了失足的经历后,吃一堑,长一智,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强,对人生的把握也更准确。

智慧金言

“弥天的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当然,最好还是不失足的好,从一开始就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船,少走弯路,不入歧途,如不起损人利己之念,不起贪污受贿之念,不起淫秽之念……并贯彻到具体的行动上,从而防止日后的愧悔。对于失足者而言,则在愧悔以往的过失后,绝不再做今日后再后悔之事。

35.保持一颗平常心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解读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不运用智巧去获得什么,那是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得到的缘故。

此一句共十个字,是总结性的话语。其不仅是第四段经文的总结性语言,也是整个前四段的结束语和总结。即是指,凡是能见到的宏观物体都是空性的;不仅万事皆空,就连自我的肉体和一切感知行为都是空性的。《心经》学习到此,如果明白了追求名、利、色、情等,全属于梦幻泡影似的空,那你就完全弄清楚了《心经》前四段的内容,佛陀告诉你,你已经开悟了,即悟空了,悟空即能得道,得道便是成功的人生。

《菜根谭》有云:“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在世俗之眼看来,天地之间有万千物体,人伦世故有万千风情,人际世界有万千人事,众多纷纷,各不相同;而在智慧之眼看来,这些万千物体、风情与人事,却是殊途同归、异曲同工的。何须分别?何须取舍?佛陀的观点也正如此,世间万千物体、风情与人事,终究是一个“空”字,又何须分别?何须取舍?努力悟空,早日得道,才是正途。

悟空即能得道,何谓道?据记载。赵州从念禅师请教师父南泉普愿禅师:“什么是道?”师父回答:“平常心是道。”对此,马祖道一有这么一个阐述:“道不用修,但莫染污。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染污。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凡圣。”

据此再作引申,按笔者的理解,平常心是处变不惊的泰然自若之心,是不因荣辱升降而妄生喜忧的恒常之心,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恪守信念又踏实劳作的平和之心,是能涵天容地的宽厚大度之心,是处世做事能不勉强不逾矩的自然之心,是消除了畏惧的自信之心,是告别了浮躁紧迫的从容之心,是可以恒久地领受心境安然宁静的返璞归真之心……如此,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如此,波澜不惊,生死不畏,远离颠倒梦想,君子坦荡荡,堂堂正正地做人。

人有平常心,才可以培植、体验和领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人生真滋味。

活学活用

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而人生难得有平常心。

禅宗史上,源律师(律师是佛教中解说戒律的和尚)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禅师回答:“用功。”

源律师再问:“如何用功?”

大珠禅师以八字作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源律师不解:“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大珠禅师曰:“不同”。

源律师还是不解:“何故不同?”

大珠禅师指出:“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思)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由此公案可知,人生难得平常心。因此,平常心,实不平常电。作为生命体,一个人即使是拥有广厦千万间,拥有米粟千万斗,夜眠时也不过只需一张八尺床,日间能吃到肚里的也不过只是二升米,一日是一生的浓缩写照,人又何须百般计较?

是否有平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境随心转?或是心随境转?

禅宗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得到了衣钵传承后,来到了广州法性寺,听到了两位和尚在寺前的旗幡旁争论。

甲和尚认为:“这是幡在动。”

乙和尚则坚持:“这是风在动。”

慧能则指出:“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你们这些仁者的心在动。”

当时,“仁者心动”一语既出,众人皆服,并成为历史上“境随心转”的典型公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是迥异于一般认识的。一般认识只是从表面的现象着眼,并仅此而已得出结论的。而一旦通过人的观察、体验和认识,因为个人内心的反应,会因时因地因个人内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也就失去了绝对的标准。所以,两个和尚看到同一现象,就产生了幡动或是风动的两种不同想法。以此类推,人间所谓是非、好坏、优劣、善恶等等更复杂的判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因时因地因主观想法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乃至有大不同,万事万物是因缘聚会的,世界因此丽更显现出虚妄、荒诞的相对一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无常,人生无常。因此,如果我们的一颗心,只是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动雨变动,所谓心随境转,那么,心就处在漂泊之中,心绪难免如乱麻,而难身心一体,随之而来的就是饥来吃不下饭,困来睡不着觉。

现代人中,为什么精神病患者与日俱增?为什么自杀者屡见不鲜?这就是缘由之一。

智慧金言

生活的诀窍在于,不要因环境而轻起执著之心,不要因爱憎而轻起烦恼之心,不轻易被外境牵着鼻子走,不要因为管闲事而招来烦恼……平常心是道。易此,面对纷繁多变的世事,才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万变不穷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