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21442300000007

第7章 一切有为法皆为空幻(2)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请上岸吧!”话音刚落,白发艄公已飘逝而去。中年男子如做了一梦,他揉了揉眼睛,想了想,离岸而去。他没有再寻短见。

智慧的生活方式是万事随缘。有成就而不狂喜、不得意,不成功也不忧郁,总是心存高远,不怨天尤人,安分且随缘,这样就对万事万物都能通达乐观。能把一切都看得淡薄,自然无忧无虑。

智慧金言

古人云:“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意思是说,得到了荣誉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悲苦,这里面有一个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经常发生,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把一切都看淡、看开,做到凡事顺其自然了。

17.不戒欲,要制欲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万物皆空)

解读

佛用缘法和因果论解释色与空的关系,即色是物质的宏观表现形态,空是物质的微观表现形态。

微观物质是分解后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本颗粒,这个基本颗粒叫做空。如此一来就更简单易懂了:色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基本颗粒由因缘化合和演变而成为色;空是有形物体的彻底分解成基本颗粒而归于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四句佛陀的经典名言,是高度概括的万物“空观”理论,是佛陀指导我们认知万物的规范准则。

“受、想、行、识,亦复如此。”讲的是认识来源于物质的内在规律,是指色空相等、万物皆空的理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可以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处理一切事物、解决一切矛盾的行动指南。

《心经》的第二自然段,仅仅只有27个字,却含意深远,饱含了佛陀语重心长的教诲,他向人们面授机宜——若想获得无价“般若”,其诀窍在于悟空,别无他法。《心经》的理论就是一个“空”字。

既然万物皆是空,而人们却认为万物(如功名利禄)皆是实,这一对现实中的矛盾应如何去认识和解决呢?

在佛陀看来,无疑是要正确地认识“空观”理论,而努力修行,以求运用大智慧到达光辉彼岸。对我们而言,不可能戒掉一切欲望。但要做到“制欲”。正如叔本华所说:“财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你就越感到渴。”我们又怎么能不去约束自己呢?

活学活用

不戒欲,要制欲

人有欲望,是因为人有需求。说制欲,不说戒欲,是因为人的欲望大体上都由人的需求而来。就需求而言,人需要吃饭,便思谋着弄到食物;人需要愉悦身心,便希求五彩的美色和美妙的音乐;人需要消除劳顿,便总是想着如何使自己安逸舒适。这些欲求,实在都出自人的天性的需要。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这些来自人的天性需求的各种欲望,推动人类用自己的创造打扮了自己的生活和这个世界,使人的世界一天天变得美好,譬如由我们的食欲,就创生出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这大约也是不可否认的。

人的欲望既是出自人的天性,就不能没有,也不可能没有,要戒绝是不可能的。

人虽很难戒欲,但要能制欲。制欲,就是要求人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不能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人对外物的追求应该是与人的需要相统一的,而人又本该是自己需要的主人,是自己欲求之物的主人。

一个人去沙漠中寻找宝藏,可是宝藏没找到,所带的食物和水都已经没有了。没有食物,也没有水,身上没有一点力气,他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死亡的降临。

在死的前一刻,他向神做了最后的祈祷:“神啊,请帮助我这个可怜的人吧!”

神真的出现了,问道:“你想要什么呢?”

他急忙回答说:“我想要食物和水,哪怕是很少的一份也行。”

神于是满足了他的要求。他吃饱喝足以后,叉继续向沙漠深处走去,很幸运,他找到了宝藏,那些宝藏在那里散发着夺目的光彩。他贪婪地将宝藏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

但是他已经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来支持他走完剩下的路。他带着宝藏向回走,由于体力不断下降,他不得不扔掉一些宝藏,他一边走一边扔,到最后把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最后,他躺在地上,临死之前,神又出现了,问道:“现在你要什么?”

他回答道:“食物和水!”

寻找宝藏的人到死才明白,自己所需要的不是富可敌国的宝藏,而仅仅是维持生命所需要的食物和水。有欲望无可厚非,但如果不知节制,下场亦如此。

智慧金言

无以厌足的欲望,常常是使人罹祸的根源。比如一心钻进钱眼里,就会忘记自己应该是金钱的主人这一根本,而做出蠢事来。坑蒙拐骗,巧取豪夺,这是害人,一朝东窗事发,身陷囹圄,这是害己;即使一朝得逞,可以大肆挥霍,但沉溺酒色,淘空了身子,最后也还是自己葬送自己。到头来,那金币的叮当,实际上成了贪婪者的丧钟。

18.对名声的追求要保持理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名、利、色、情——名)

解读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在这一段里,佛陀告诉弟子们,凡是一切可见的物质和非可见的物质,都具有空的本性,其物质不变、性质不变、数量也不变。凡是诸种具体事物的形成总是有因有缘的,不能超越缘起法则和因果理论。

那为什么经文的第二段已经将“空观”理论讲明白了,在此又再次重复呢?这无非是个讲述层次的问题,第二段讲的是可见的物质“色”,而在此讲的是诸如声波、光波、能量、引力等非色态的不可见物质。佛陀为了解除众弟子心中的疑惑,而作了层次分明的论述,更进一步讲清楚了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和特点。

物质世界的原理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肉体生命是生有灭的。佛陀说:“不要把我看得那么实,要把元神早日修成正果。”佛陀的意思是让我们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不被形形色色、昙花一现的名、利、色、情所迷惑,只有努力修炼才能免除遗憾和悔恨。

佛陀告诉我们,名、利、色、情四大障碍,是人生之苦的一大根源,是客观世界的引诱和危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理智。

名,即名声。人对名声的追求,如果超出了限度,超出了理智时,常常会迷失自我,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名声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

活学活用

对名声的追求要保持理智谚语云:“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这是为什么?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回答得好:“这只因前者过分顺应世俗,而后者能够大胆反抗的缘故。”日本著名的白隐禅师的故事为我们作了最好的诠释。

日本有个白隐禅师,他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有一时夫妇,在住处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无意间,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就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虽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鱼市工作的一名青年。

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

白隐仍然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即使有,也只像微风吹过耳畔,霎时即逝!

白隐禅师为了给邻居的女儿以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过,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人们的冷嘲热讽,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就是这样吗?”这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反映了白隐禅师的修养之高、道德之美。

其实,就名声本身而言,喜欢好名声,鄙视坏名声,这是人之常情。有人称名声为人生的第二生命,有人以为名声的丧失有如生命的死亡。蒙古族还有一句谚语:“宁可折断骨头,也不损坏名声。”这些话都是为了维护好名声,其涵义是做个堂堂正正的人,不干那些偷鸡摸狗坏名声之事。

名声是一个人追求理想、完善自我的必然结果,但不是人生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把追求名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处处卖弄自己,显示自己,就会超出限度和理智。正如前面所说,人一旦追求名声超出限度、超出理智时,常常会迷失自我,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名声要你干什么你就得去干什么。

智慧金言

对于名声我们还是看淡一些得好,正如居里夫人所说:“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要知道,鹦鹉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不能飞得很高。

19.不贪图眼前的利益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名、利、色、情——利)

解读

“名、利、色、情”,“利”,即利益。

古人云:“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为害影,岂不知避!”意思是说,利益是人们都非常喜爱的,祸害是为人们畏惧的。“利”就如同“害”的影子,形影不离,又怎么能不知回避呢?

的确,贪小利而忘大害,是许多人都犯的毛病,这种毛病就像痼疾一样难以治愈。纵观历史,匕首隐藏在荆轲的地图中,贪图土地的人是秦始皇;毒刃隐藏在鱼腹里,沉溺美味的人是吴王。因此,千万别贪图小利而忘大害。在利益面前,我们必须忍住贪婪之心。

活学活用

不贪图眼前的利益

谚语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见利益与祸害的关系是如此的亲密。

人不能过于贪图眼前的利益,更不能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只顾追求眼前利益,离祸害也就不远了。

有个人问禅师:“世上最可怕的是什么?,”

禅师说:“欲望!”

那个人满脸疑惑。

禅师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有一个农民想要买一块地,他听说有个地方的人想卖地,便决定到那里打探一下。到了那个地方,他向人询问:“这里的地怎么卖呢?”

当地人说:“只要交1000块钱,然后就给你一天时间,从太阳升起的时间算起,直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能用步子圈多大的地,那些地就是你的了,但是如果不能回到起点,你将不能得到一寸土地。”

这个人心想:“那我这一天辛苦一下,多走一些路,岂不是可以圈很大一块地,这样的生意实在是太划算了!”于是他就和当地人签订了和约。

太阳刚一露出地平线他就迈着大步向前疾走,到了中午的时候,他回头已经看不见出发的地方了才拐弯。他的步子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一直向前走着,心里想:“忍受这一天,以后就可以享受这一天的辛苦带来的欢悦了。”

他又向前走了很远的路,眼看着太阳快要下山了。他心里非常着急,因为如果他赶不回去的话就一寸地也不能得到了,于是他往回赶。可是太阳也马上就要落到地平线下面了。于是他加紧了脚步,只差两步就要到达起点了,但是他的力气已经耗尽,倒在地里,倒下的时候两只手刚好触到了起点的那条线。

贪婪的人获得了那片土地,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因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利益对自己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正所谓“利欲熏心”,对于眼前的利益,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

智慧金言

古人云:“以羊诱虎,虎贪羊而落井;以饵投鱼,鱼贪饵而忘命。贪小利而忘大害,岂可不忍、不避?”用羊引诱老虎,老虎贪羊而落入猎人的陷阱;把诱饵投给鱼,鱼贪饵而忘了性命之忧。贪图小的利益而忘了大的祸害,对此又怎么能不忍耐、不回避呢?

20.警惕女色的诱惑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名、利、色、情——色)

解读

“名、利、色、情”,“色”,即女色。

古人云:“桀之亡,以妹喜;幽之灭,以褒姒;晋之乱,以骊姬;吴之祸,以西施……败国亡家之事,常与女色以相随。”即夏桀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宠爱妹喜的缘故所致;周幽王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宠爱褒姒的缘故所致;晋国之所以发生内乱,缘起于晋献公宠幸骊姬;吴国的灭亡,缘起于吴王宠幸西施……那些亡国败家的事情,常常是因为迷恋女色所引起的。

色字头上一把刀,古人的这番话,应当引起世人的警惕。

活学活用

警惕女色的诱惑

好色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与生俱来的痼疾。生活中,除了衣食起居、功名利禄,剩下的恐怕就只有“色”了。“色”是生活中最诱人、最活跃的字眼,它火焰般跳动,倾倒了无数众生,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又有多少人能逃离“色”的魔掌。

色使胆大,色胆包天。色!哪来如此之神采?究其原因,“色,欲之表也!欲,色之本也!”终是因为欲望在作怪。翻开历史长卷,因色而作奸犯科之人常有,因色而丢掉身家性命之人不计其数,因好色而引起的罪孽、暴行、堕落之种种罄竹难书。

那么,面对色的诱惑,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希望下面这则故事能给你以启示。

一日,洞山禅师问信徒:“你爱色吗?”

信徒正在用竹箩筛豌豆,听到洞山这样问,吓了一跳,筐里的豆子也洒了出来,滚到洞山的脚下,洞山笑着弯下腰,把豌豆一粒一粒地拣了起来。信徒耳边依然回荡着洞山禅师刚才说的话,他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想了很久才回答道:“不爱!”

洞山一直在一旁看着信徒受惊、闪躲、逃避,他惋惜地说:“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好了吗?等你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是否能从容面对呢?”

信徒大声说道:“当然能!”然后他向洞山禅师脸上看去,希望能得到他的回答,可是洞山只是笑,没有任何的回答。信徒感到很奇怪,反问道:“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行吗?”

洞山说:“你问吧!”

信徒问:“你爱女色吗?当你面对诱惑时,你能从容应对吗?”

洞山哈哈大笑地说:“我早就想到你要这样问了!我看她们不过是美丽的外表掩饰下的臭皮囊而已。你问我爱与不爱,爱与不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有自己坚定的想法就行了。”

佛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无色,才能坦然面对色的诱惑。

智慧金言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争强);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德(晚节)。”戒色可保寿,戒斗可免祸,戒德可全名。圣人语录,当烂熟于心啊!

21.不要被情所烦扰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名、利、色、情——情)

解读

“名、利、色、情”,“情”,即感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及诸种恩恩怨怨。

佛经云:“不为体牵。”是说不要被情所烦扰。

情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缘起人聚,缘尽人散,想到后者往往会令人产生一种酸酸的滋味,那么,就让我们珍惜好了。

其实,佛经说不为情昕烦恼,是让你把握好尺度,并不是让你走极端。对情既不能执著其有,也不能执著其无。执著就会产生不冷静的痴情;偏执就会陷于无情无义。

活学活用

不要被情所烦扰

佛经典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