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山和尚与师弟去化缘,碰到一个漂亮女孩因为过不了河而在啼哭,坦山便说:“我顺便把你抱过去吧。”过了河女孩谢过坦山和尚便走了。小师弟却不满意,心里很生气,禁不住责问师兄道:“咱们出家人是不准近女色的,师兄你竟然抱着人家过河,难道不怕犯戒吗?”坦山和尚笑了笑说:“师弟,出家人常说善哉!善哉!不就是行善吗?她有难处我才帮她,解决了难处就算完了,我早已将女孩放下了,你怎么还抱着不放呢?”小师弟听后放下包袱,笑着说:“我的眼光狭隘,真不好意思,是我错怪了师兄,善哉!善哉!”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放下与放不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禅理。情的存在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然而,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缘起人聚,情自不必放下,放下即是无情,此时让我们好好珍惜;缘尽人散,散了又怎能抱着不放昵?抱着不放即是痴情。无情与痴情都会被情所烦扰,惟有把握好放与不放的尺度才最正确。
智慧金言
凡事讲究分寸、尺度,对于情也是如此。缘起时,不能无情无义,要好好珍惜;缘灭时,不能过于痴情,放下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22.平淡是心猿意马的克星
是故,空中无色。
解读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心经》的第四段共67个字。占全文的四分之一还多,是《心经》中内容最丰富的段落。此段单从字面看,似乎是排列式的轻描淡写,而一旦进行深入的探讨,就能感受到其广泛、生动和美妙。
“是故,空中无色。”所以,空中没有色的实体。在此,佛陀依然强调的是万事皆空的“空观”理论,是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树立起一个万事皆空的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带进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虽说无色,可实际上名、利、色、情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那又该如何去对待它们呢?
如果名、利、色、情能永远拥有,我们就不妨去努力追求。然而,名、利、色、情却是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过眼云烟,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到一个需求适度,什么是适度?就是不过分追求,少欲而安。
活学活用
平淡是心猿意马的克星
法国杰出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认为现代人的物欲太盛,他说:“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时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
人心不能清净·是因为物欲太盛。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欲望。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人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欲望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尤其是现代社会物欲更具诱惑力,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欲望,任它随心所欲,就必然会给人带来痛苦和不幸。
那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智者告诉我们:“平淡是心猿意马的克星。”在追名逐利的现代社会里,不要小瞧这不起眼的平淡心态,它能于利不趋,于色不迫,于失不馁,于得不骄。它能抗拒物欲的诱惑,不让心猿意马把你搅得心神不定。
有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月。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刻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刻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的传记记载,他享年137岁。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的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呢?
智慧金言
平淡是心猿意马的克星。能安于平淡,做起事来,不慌不忙,不躁不乱,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的各种变化不惊不惧,不愠不怒,不暴不躁。面对物质引诱,心不动,手不痒。没有小肚鸡肠带来的烦恼,没有功名利禄的拖累。活得轻松,过得自在。白天知足常乐,夜里睡觉安宁,走路感觉踏实,蓦然回首时没有遗憾。
23.从心理突破成功的瓶颈
无受、想、行、识。
解读
“无受、想、行、识。”没有对色的思维意识。
前面已经讲过要树立万事皆空的理念,而空与不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将自我先看空。如不能看空自我,那么,万事皆空就只能是口头禅而已。
我空要靠思维意念支撑。心是思维意念的主宰,只要炼得心空性空,属于思维意念的受、想、行、识,便自然要变成空无了。
心是我们思维意念的主宰,以佛陀的教诲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生活中,有许多人不断地追求成功,但却一次次地失败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济,而是缘于他们有一颗阻碍成功的心。
活学活用
从心理突破成功的瓶颈
人人都在追求成功,然而,历尽尝试许多人都失败了,只有极少数人获得了成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许多人的失败并不是因为他们欠缺能力,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从工商巨富、军政要人,到各界明星、科学家、艺术家,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并不单纯是能力行为,更重要的是一种心理行为。
有个年轻人立志成为最好的猎人,所以他努力学习射箭,但他却遇到了这样一个障碍:他在训练中稳定地持续克服更远的距离限制,从50米,60米,70米,80米,90米,一直到98米,但他怎样也不能克服100米。虽然他口口声声说自己一定能够做到,但他心中却不以为然。
一天,年轻人训练完毕准备回家,走来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对年轻人说:“小伙子再试一次,然后就可以回家了,来吧,再射一次80米。”
年轻人见老人慈眉善目,遂不忍心拒绝,只见他举起手中的箭,一箭射中了靶心,此时老人向年轻人宣布:“我的天!我想我刚才弄错了,你射中的是100米外的靶子。”年轻人不信,仔细测量一番,的确如此,等他回过神来,白胡子老人已不见了。
从那以后,对这个年轻人而言,要射中100米的距离已不再有任何困难了。
正如智者所说:“世间牢笼无数,但最难走出来的,还是我们的心笼。”真正阻碍这个年轻人的,不在于他的训练不好或能力不足,真正的原因在于他的决心意念。
智慧金言
心是思维意念的主宰。很多时候,阻碍我们成功的主要障碍,不是我们的能力的大小,而是我们的心。
2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眼:眼观四海清明亮)
解读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或六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或六境。六根的认识能力又叫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各有其认识界限,合起来称作十八界。经文中的“无眼界”与“无意识界”,说的是首尾两界,中间省略了十六界。
从直观角度看,无眼则失去视觉,无耳则失去听觉,无鼻则失去嗅觉,无舌则失去味觉,无身则失去触觉,无意则失去思维。凡是占据其中一条,就不能算是正常人。《心经》中说“无”是什么意思呢?说无是因为有,而且有得不正常,不合乎佛法。如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看不顺眼、听不顺耳、吃不顺口、想不顺心等,人的妄念、妄语、妄行,都出于此,六根不修好了怎么行呢?这六根修好了也叫“无”。
在人体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合起来,学名叫做识神。识神等于体,元神等于心。心与体相对应,元神与识神相对应。
六识中的每一识都有自己的欲望;眼希望看好的,耳喜欢听好的,鼻喜欢嗅好的,舌喜欢尝好的,身希望舒服些,意喜欢随心所欲。六识的强烈欲望在名、利、色、情四方面拼命表现自己,这便会给人生带来灾难,将人生拖入无边苦海而难以回头。
那又该如何将六识修好、修无呢?观世音菩萨的《悟空六则》给我们指出了标准,下面我们将分别予以探讨。
“眼:眼观四海清明亮。”即胸怀宽广眼光远大而是非分明便会心善看什么都顺眼了。
生活中,最常有的经历是:由于种种原因,看某人怎么都不顺眼,于是与其相处心中便存有芥蒂,之间关系自然紧张起来。对此,佛陀告诉我们:其实,往往别人并未犯多大的过错,只是由于自己苛察而已。
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如果太清就不会有鱼,人如果太认真就不会有朋友。对于苛察之心我们不能不警惕,这是完全合乎佛法的。
活学活用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的确,人性的特点就是这样,擅长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论长道短。
有个故事叫《不戒语》,说的是:
有四个和尚相互约定,静默打坐七天中不得开口说话。头一天他们默默不语,但到了深夜,烛火忽明忽暗的,第一个和尚说:“火要熄了。”第二个和尚说:“我们应该一言不发的呀!”第三个和尚说:“你们为什么要讲话呢?”第四个和尚很得意:“哈哈哈哈,只有我一个人没讲话。”
在这段参禅的故事里,人的天性弱点,得到了形象真切的展示。理解了这些,我们也就不会奇怪人容易犯苛察的毛病了。
“人至察则无徒”,如果一旦发现别人有稍许过错,就抓住不放,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到头来,只能将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不要总是去责备、去苛求别人。在要求别人怎么做的时候,应该首先问一下自己是否能做到;在发现别人的毛病时,应该首先问一下他是否也有优秀的地方。总之,一味地苛求,只会把事情弄糟,只有严己宽人,才是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智慧金言
《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也许还不如别人。那么,我们又怎么能看别人不顺眼呢?还是胸怀宽广些的好。
25.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诽谤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耳:耳听秽言无非议)
解读
“耳:耳听秽言无非议。”即因为有智慧、定力强,听任何话都不烦心(包括恶言恶语、造谣污蔑),已达无边无量的承受能力。
生活中最让人烦心的秽言无非是诽谤之言。诽谤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仇恨或出于嫉妒。诽谤他人的人用心险恶,他们往往利用别人不明真相的机会,恶意中伤、挑拨离间,进而从中渔利。所以,对于他人的诽谤之言要槙听。面对诽谤,我们无须斤斤计较,只要心胸坦荡、问心无愧,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活学活用
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诽谤
诽谤形成的原因,综合起来,不过这样几点:一是由于仇恨他人的成就或为人;二是嫉妒他人的成功,惧怕他人的成就超过自己。无论是名人、伟人,还:黾凡人、常人,都有可能受到诽谤。
据《论语》记载,步孙武叔诽谤孔子不是圣人。《孟子》中记载,藏仓诽谤孟子不行仁义。孔子、孟子一生注重自我修养,依然有人诽谤,可见受人诽谤也是常事,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对待诽谤。有的人一听到对自己的抵毁之言就怒不可遏,要去论个明白。不能忍受诽谤之言,而有修养的人却视之平常。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正在打坐,于是就在佛印禅师旁边坐下学着他的样子。大约过了两个时辰,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起身站了起来。他觉得自己的弹功已经入门了,忍不住向佛印禅师问道:“禅师,你看我坐弹的样子如何?”
佛印禅师看了看苏东坡,赞叹道:“好一尊佛!”
苏东坡听到禅师的赞赏,神采飞扬。随后,佛印禅师随口问苏东坡:“你看我的坐姿如何?”
苏东坡与佛印交往甚密,他们是很好的朋友,平日里总是你来我往地调侃,这个好机会苏东坡怎么会放过呢!于是他就毫不客气地说道:“好一堆牛粪!”然后自己在那里哈哈大笑。佛印禅师也没有动怒,只是坦然一笑。
苏东坡以为自己赢了这场论禅,于是逢人便说他赢了佛印禅师。他的妹妹苏小妹知道这个消息后,找到苏东坡,说道:“哥哥,赶紧收起你的话吧!你都输了,还好意思说自己赢了!”
苏东坡不解地问道:“明明是我赢了,怎么会输呢?”苏小妹说:“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禅师才像牛粪。”听了妹妹的话,苏东坡惭愧得无地自容。
以博大的胸怀去化解刻薄的调侃、剌耳的嘲笑乃至恶意的诽谤,这就是高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