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要坦城
原文
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之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左传·宣公十五年(华元夜登子反之床)
译文
楚军包围宋国都城九个月,宋文公派大夫华元趁夜潜入楚军阵地(围城九个月,戒备松弛),直入楚军统帅子反帐中,将子反由床上叫醒,对他说:“我的国君派我来说,咱们城中已经到了交换儿子相食、拆开死人骨骸当柴烧的地步。虽然如此,城下之盟是不能接受的,如果要受屈辱,宁可拼到亡国也不投降。如果楚军向后撤三十里,在那里签和约,那就唯楚国之命是听。”子反在那一刻,害怕被华元所杀(若不答应,华元自知不免一死,肯定会先杀子反),就跟华元做了秘密约定,然后说服楚庄王,将军队后撤三十里,宋国向楚国臣服,和约上记载:“楚国不得诈骗宋国(背约再攻宋),宋国不得防备楚国。”
活学活用
事实上,楚军围城九个月,也已经师老兵疲,楚庄王有意撤军,楚大夫申叔时献策:“我们假装要盖房子,并且派兵耕田,以示准备长期包围,宋国一定会害怕而求和。”果然,宋文公吓到了,于是派华元出这一趟任务。
《史记》记载这一段稍有不同:子反引见华元晋见楚庄王,问华元城中状况,华元据实以告(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楚庄王说:“这真是诚实的说法。坦白说,我军也只剩两天粮食了。”于是退兵三十里议和。
若依《史记》所载,则这个故事的主轴就在一个“诚”字,双方因诚而签和约,和约也注明双方不可“尔虞我诈”。
另有一个与“诚”和“撤军”有关的故事:
晋文公(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时,经过楚国,楚成王礼遇他,并问:“将来怎么回报我?”重耳回答:“万一迫不得已要和大王对阵,我将退避三舍一(九十里)以示回报恩情。”后来晋楚两军对阵,晋文公守约退避三舍,这二举动松懈了楚军军心,士兵不想战,主帅子玉却坚持要战。结果楚军大败,晋文公一战而成诸侯霸王。
智慧金言
“尔虞我诈”在今日已成常态,古时候人情重诚信,才能不诈、不虞。换在今天,非但白纸黑字和约不算数,口头约定更不算数,甚至子反一旦脱离危险,华元的性命将立即不保。
不要被虚名所累
原文
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朴,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之,乃鼠也。因谢不取。今平原君自以贤,显名于天下,然降其主父沙丘而臣之。天下之王尚犹尊之,是天下之王不如郑贾之智也,眩于名,不知其实也。”
——卷五·秦策三
译文
应侯说:“郑国人把没有经过雕琢的玉叫‘璞’,周人把没有经过腌制的老鼠叫‘朴’。一次,周人袋里装着‘朴’,遇见一个郑国的商人,问他:“您想要买朴吗?’郑国的商人以为是卖‘璞’的,便说:‘想买’。周人从袋里拿出朴给他看,原来是没有经过腌制的老鼠。郑国的商人便谢绝了,没买。现在平原君自认为很贤能,名扬天下,可是安平君和李兑在沙丘宫杀害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作为儿子不报杀父之仇,已经有失贤名了,而平原君竟做了赵惠文王的大臣,天下的君王还尊敬他。由此看来,天下的君王还不如郑国的商人聪明,不能明辨贤与不贤。这都由于是被虚名所迷惑,不了解事实的真相啊!”。
活学活用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名不副实者,世间多有之。许多著名品牌、全国驰名商标的名头下有着太多的水分和假象,此“朴”非彼“璞”,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真相,不可盲目听信。
智慧金言
当今社会,现代科技的发达也促使媒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电视、报纸……带给我们太多的信息,对待这些信息,我们不可全盘接受,要认真选择,去伪存真,不可被虚名和虚假信息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人生。
不可忘恩负义
原文
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也,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左传·僖公十四年(庆郑虢射议闭秦籴)
译文
秦国农作歉收,派使者向晋国请求粮援,晋国不给。晋国两位大夫为此在朝廷上展开辩论:
庆郑说:“去年秦国以粮食援助我国,背叛恩情有失敦亲睦邻之道,幸灾乐祸有失仁道,贪惜粮食不救灾会招致不祥,因此而激怒邻邦是忘恩负义,有这四种缺点,如何保全国家?”
虢射说:“国君(晋惠公)以前答应割让五座城池给秦国,后来毁约,相形之下,不给粮食只是小事而已。好比皮(五城)都不存在了,毛(粮食)又能附着在哪呢?”(结怨已深,小惠不足以弥补裂痕。)
庆郑:“背信在先,负恩在后,因而得罪了邻国,以后有灾难发生,谁来帮助?失信将招致讨伐,失援将招致亡国,这是理之必然啊!”
虢射:“援助粮食无助于解怨,反而资助了敌寇,不如不给。”
庆郑:“忘恩负义再加上幸灾乐祸,会失去民心。这种作风即使是一向友好的国家都会因而生怨,何况已经结怨的敌国?”
晋惠公不听庆郑的意见。庆郑在退朝后说:“国君将因此而后悔。”活学活用
之前秦穆公帮助晋惠公(夷吾)取得大位,但晋惠公反悔当初约定(割五城)。发生本事件的前一年,晋国歉收,秦国援助晋国粮食,而这一年晋国却忘恩负义。
不但如此,晋惠公更趁此良机(秦国饥荒)攻打秦国。这下秦穆公真的火大了,说:“你要当国君,我帮你登上大位;你要粮食,我给你粮食;现在你要开战,我能拒绝吗?”
一场战争打下来,晋军大败,晋惠公被俘,幸赖秦穆公夫人(晋献公的女儿,惠公的姊妹)携着儿子和女儿,穿上丧服、站上柴堆,以自焚相胁,才答应晋国求和,放回晋惠公。
晋惠公回到国内,第一道命令就是杀了庆郑,显然晋惠公毫无悔意,庆郑碰到这种昏君,悔之晚矣!
中医有一本经典名著《伤寒论》,以“皮”比喻人的身体,以“毛”比喻物质享受,认为人不好好养生,只追求名利富贵,就是不思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至于庆郑的遭遇,历史上像这样的忠言之臣,却没有好下场,故事倒是一再重演。
三国时,袁绍与曹操在北方争霸,袁绍帐下参谋田丰劝袁绍“静以待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被袁绍下狱待罪。
官渡大战,袁绍惨败,士兵捶胸大哭:“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遭此祸!”袁绍面子上挂不住,派人先到狱中杀了田丰,然后才班师。
反观曹操,赤壁大战惨败之后,他捶胸痛哭:“如果郭嘉仍然在世,一定会劝阻我,不会让我遭遇如此大败!”
袁绍器气狭窄,和晋惠公是同一流货色,这种老板肯定没有人才愿意追随他,庆郑和田丰是倒了八辈子的霉,碰到这种老板,死路一条!而曹操呢?说他是奸雄也好,说他那一“哭”是演戏也好,这种作风肯定能够吸引人才加入团队。
本句如今多作“皮之不存,安将焉附”。并请参考“蝼蚁得意焉”一章,对靖郭君而言,齐国是“皮”,薛城是“毛”,如果保不住齐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算薛城的城墙高达于天也没用。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赵盾弑其君夷皋)
译文
晋灵公荒淫无道,剥削人民财产用来装饰宫墙,还从高台上用弹弓打行人,看他们躲避弹丸取乐。
厨师烹煮熊掌未熟透(熊掌难熟,但不熟则有毒),晋灵公杀了他,将尸体填入竹器,叫妇人扛着经过朝会之所(示众)。赵盾和士会看见厨师的手露在外面,问明原因后,对国君无道非常忧心。
二人将要进谏时,士会对赵盾说:“你是上卿执政官,如果谏而不听,其他人将无以继之。还是我先去,如果国君不听,你再进谏。”
上会“三进三伏”(以示恭敬)入宫,晋灵公起初装做不知道,直到士会伏进到了滴水檐前,才正眼看他,说:“我知道错了,会改过的啦!”士会起身,一百八十度鞠躬,说:“人哪个不犯过失?有过失而能改正,就是最大的善行。”
活学活用
士会软性进谏,晋灵公口中说要改过,说过了仍然不改。于是赵盾以较强烈的态度进谏,晋灵公火了,派刺客去刺杀赵盾。那位刺客趁天刚亮(最佳攻击时刻)前往赵盾官邸,赵家已经打开正门,赵盾穿好朝服,坐着假寐等待时间到了上朝。刺客见他是一位尽忠职守的好官,既下不了手,又无以复命,于是自己用头撞槐树而死。
晋灵公又设计了一场酒宴,埋伏甲士要杀赵盾,还包括一只身高四尺的獒犬。酒过三爵,灵公的一位驾车人提弥明突然上前,拉起赵盾向外走,獒犬冲出,提弥明搏杀猛犬,但死于甲士之手。又有一位不知名的甲士,掉转兵器(以示非叛),以戟杖为赵盾抵挡甲士,一路掩护他脱围。
赵盾问那义士何名,回答:“我就是那个桑树下的饿人。”原来,赵盾曾经在一棵桑树下遇到一个饿了三天的人,给他食物,他说要带回去给老母吃。赵盾让他吃饱,并将那人的囊袋装满食物带回家——这个偶然的善行,这回救了他一命。
赵盾逃亡,他的族人赵穿发动兵变,杀了晋灵公。赵盾尚未离开国境,闻讯回朝执政。晋国的史官董狐记载此事:“赵盾弑其君。”赵盾辩称:“弑君是赵穿,不是我。”董狐说:“阁下是晋国的执政官,出奔并未离国境,所以仍是执政官;回朝却不声讨逆贼,岂不是你放纵弑君?”——这就是文天祥《正气歌》中“在晋董狐笔”一句的典故。
孔子称赞颜渊“不迁怨,不贰过”,不贰过就是不犯相同的错,就是知过能改。显然“不贰过”是很难做到的,连孔门弟子都只有颜渊做得到。晋灵公知过却不能改,甚至闻过则怒,欲杀害赵盾,结果自招灭亡。
智慧金言
改过已难,向善就更不容易,最有名的故事当属“周处除三害”,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再赘述。
我们现在常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即语出《左传》此典。
记住善,忘记恶
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且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卷二十五·魏策四
译文
信陵君杀了魏将晋鄙,拯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唐且对信陵君说:“我听说:事情有不能知道的,有不能不知道的;有不能忘记的,有不能不忘记的。”信陵君说:“什么意思?”唐且回答说:“别人憎恨我,不能不知道;我憎恨别人,不能让人知道;别人对自己有好处,不能忘记;我对别人有好处,不要念念不忘。现在您杀了晋鄙,拯救了邯郸,打败了秦军,保全了赵国,这对赵国是很大的恩德。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突然见到赵王,我希望您忘掉救赵的事。”信陵君说:“我敬遵您的教诲。”
活学活用
别人憎恨我,不能不知道,知道了,才能改正自己的过失,化敌为友;我憎恨别人,不能让人知道,知道了,双方的仇恨会愈深;别人对自己有好处,不能忘记,要知恩图报;我对别人有好处,不要念念不忘,不要让它成为自己思想上的包袱,这都是人格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