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荀子》学生活
21446600000025

第25章 儒效篇(4)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有一姓施的人家,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孩子。两个孩子还在少年时,他们的父亲就送他们外出求学了。两个儿子先后出门,拜师学艺。他们分别拜在不同的老师门下学习,一个学习儒家经书,一个学习军事谋略。两个孩子学习都很勤奋、刻苦,而且特别认真,一丝不苟,受到老师的钟爱。几年后,两个儿子同时学成归来。一个文质彬彬,翩翩儒者;一个英武潇洒,将帅之才。父亲见了,喜出望外。一家人欢聚之后,父亲将两个儿子叫到身前,对他们说:“你们两个各自学有所成,没有辜负我的一片厚望,我很满意,很高兴。可是,我听人说,学习的目的在于致用;学而不用,不将自己所学的东西应用于实践,学得再精、再好也是没用的。而且,堂堂男儿应以事业为重,以国家为重,应时时想着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得到人们的尊崇,受到后人的敬仰,才不枉一生。当今社会,列强争霸,各国为了能在战争中取胜,都非常重视贤才的任用。你们两个既已身怀绝技,就应去游说各国,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好了,从明天开始,你们就打点行装,准备出发吧!我在家等候你们的好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儿子便出发了。学文的儿子来到齐国,用所学的思想方略干谒齐王。齐王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德行、合情人理的实事分析以及他的一些符合齐国国情的政治见解打动了,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辅国之才,不但采纳了他的建议,还委以重任,并让他担任教导诸公子的太傅,给他很高的爵位与俸禄。学武的儿子去了楚国,向楚王讲述了自己的兵法韬略、运筹计策。楚王听后,对他推崇备至,让他担任楚国将领,带兵打仗。他不负楚王重望,指挥军队作战百战百胜,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一时之间,再也无人敢与楚国争强了。从此,楚王对他更加敬重,赐给他大量的金银珠宝。两个儿子干谒诸侯成功,取得各自国君的信任,不断加官晋爵。他们的家人也因此富贵起来,门前常常有达官贵人进进出出,很是荣耀,令邻里乡亲羡慕不已。

施家的邻居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一个学文,一个习武,可是没人重用,得不到诸侯的青睐,因此,全家穷困潦倒。

孟家羡慕施家富有,便登门求教。施家的两个儿子把他们的经历原原本本告诉了他。回家后,孟家父亲马上令两个儿子效仿施家,去游说诸侯。孟家学文的儿子去了秦国,极力向秦国国君鼓吹道德仁义学说,劝诫秦王改变策略,放弃武力征伐,以德治国。秦国本来是个崇尚武力征伐的国家,历代国君都尚武轻德,如今秦王听了他的仁义道德学说,十分厌烦,大声斥责他说:“当今社会混乱,战争不断,谁都明白只有凭借武力才能争夺天下,我现在所需要的只有兵马粮草。如果用你所说的那套道德仁义学说来治理秦国,那无疑等于自取灭亡。”说完,以扰乱视听、图谋不轨的罪名将他处以膑刑,并将他赶出了秦国。

孟家另一个学武的儿子来到了卫国。见到卫君,向他高谈强国之道、治国之法。卫君听了很恼火,大怒道:“我们卫国是个小国,又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对那些大国我们只能恭顺谦让,加强武备只会引起大国的猜疑与不满,对我们卫国丝毫没有帮助。如果照你的说法去做,恐怕我们卫国早就灭亡了。你这个人喜爱战争,穷兵黩武,如果让你跑到别的国家,你肯定会蛊惑人心,发动战争,这会给卫国造成很大危险。”说罢,便命令左右剁下他的双脚,将他驱逐出境。

孟家父亲见两个儿子伤痕累累、惨败而归,悲痛欲绝。父子三人不自我反省,反而将责任推到施家父子身上,认为施家父子故意欺骗他们。他们来到施家,又吵又闹,大声责骂施家父子。

施家问明情况后,对他们说:“无论做事,还是说话,只有顺应时势、合乎道理,才会取得成功。不善于把握时机,又不合乎规律,违背常理,自然就会失败。虽然你们二人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相差无几、不相上下,可是,你们不善于把握机会,不顺应时势,你们所做的不合常规,你们的治国方略与那几个国家的国情不相符合。所以,才造成今天这个结局呀!”孟家父子三人听了,惭愧地无地自容,慌忙告辞离开。

智慧金言

顺时者昌,逆时者亡,合乎规律者胜,违背规律者败,这就是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教训。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除了要有勤勤奋奋、兢兢业业的精神之外,还要有胆识,有勇气,更要有智慧。要弄清事物发展的规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然后抓住时机,相时而动,才有成功的希望。

君子辞让而胜

荀子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

意思是说,君子幽隐而显著,微暗而光明,辞让而过人。自古及今,真正的君子不但要博学多才,说古知今,还要有高尚的德操,宽广的胸怀;不但要胸怀大志,有报效祖国之心,还要懂得关爱他人,体恤他人;更要懂得礼让爱人,把一己私利置身脑后,以国家为重,以功业为先。这样的人,即便他身处穷乡僻壤,家徒四壁,不知名于诸侯,不显达于乡里,也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敬仰,从而美名远播。只要有才能,有德行,即便他不汲汲于功名,功名也会随之而至;即便他不逐逐于利禄,利禄也会自来的。所以,《诗经·小雅-鹤鸣》中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又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从历史上看,这种“身隐而名著”的事例也比比皆是,从不食周粟、宁愿饿死首阳山的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到现代中国专心治学的著名学者陈寅恪,他们并没有积极追逐所谓的功名、利禄,他们只是为了心中某种坚定的信念而不求闻达,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是,人们并没有将他们忘却,相反,却被他们崇高的人格力量所吸引和倾倒。他们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引退而销声匿迹,相反,他们的名字因为他们伟岸的人格而流传千古,为后人所歌颂唱咏。因此,我们说:道德修养是根本,才学能力是基础;只要这两者兼具,便可功成名就,为人类做出贡献。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位国君,人称宋桓公。他虽然没有齐桓公那样的雄才武略,却也兢兢业业,不但招揽、任用了一批贤能之人,还结交了不少诸侯君王,把宋国治理得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粱肉。人民安居乐业,一派美好景象。虽说宋国只是中原一个小国,但见四邻和睦,百姓乐业,宋桓公心里自是喜不自胜,更让宋桓公感到欣慰的是,他有两个德才兼备、人人敬仰的儿子。大儿子兹甫乃前妻所生,性格沉静,谦恭有礼,而且勤学好问,人人敬爱;小儿子目夷是后妻所生,聪明伶俐,才干超群,宋桓公更是喜欢。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问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宋桓公自己也颇觉身体欠佳,力不从心,大不如从前了,真是老来迟暮分外悲呀!群臣见宋桓公年老多病,纷纷上书进谏,请求桓公考虑册立太子之事,以免万一桓公突然撒手人问,宋国因无君长而发生内乱。可是,立谁为太子呢?谁能担当起治国大任呢?桓公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按照当时礼制,储君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那么长子兹甫被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了。可是,宋桓公虽然对长子兹甫关爱备至,欣赏他德行高尚,但他对小儿子目夷更是宠爱有加,认为他有雄才武略,是个治国之才。但是如果立小儿子目夷为太子,又不合礼制,而且对大儿子兹甫来说也不近人情,更怕因此种下祸根,致使兄弟相残,引起内乱。桓公思来想去,还是拿不定主意。第二天朝见群臣,向他们说明自己的苦衷,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们也颇觉为难,两位儿子都是人中之杰,究竟该立哪一位呢?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终还是决定按礼制立长子兹甫为太子,于是布告天下。

桓公退朝回宫,见王后神色淡然,默然寡语,落落寡欢,似有心事。桓公很奇怪,连忙询问缘故,只听王后哀怨地说:“我已经听说大王您今天册立太子的事了!我一个妇道人家,本不应该参与国家大事,可为了宋国社稷着想,今天也顾不得许多了。请大王原谅贱妾,听我忠言相告吧!”桓公点头答应。王后接着说:“按照礼制,兹甫立为太子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他虽然德行高尚,却性格软弱,而且胸无大志,更无奇谋。一旦大王您驾崩归去,兹甫即位,他能驾驭群臣吗?万一敌国来侵,他能抵御万军吗?如若宋国断送在他的手上,您对得起宋国万万百姓吗?大王您又有何颜面见宋国列祖列宗呢?目夷虽是幼子,但他却有治国之才,大王您为何不能打破礼制,选贤任能呢?难道您宁愿墨守成规任凭宋国衰弱下去,任人宰割,而不能突破陈规,唯能是任,使宋国强大起来吗?此乃贱妾一腔肺腑之言,决不敢有半点私心,实在是为大王着想,为宋国着想,才斗胆向大王提出如此请求的。希望大王您能三思而后行,从长计议,万不可轻下结论呀!如若贱妾有什么地方得罪大王或是兹甫,请您依法治贱妾之罪。”桓公见王后说的词真意切,并且句句在理,心里又开始动摇了,甚至有了废长立幼之想。

大儿子兹甫性情平和,待人谦恭有礼,对父亲更是孝顺备至。言谈之间,他隐约感觉到父亲对己已不如从前亲切,似乎冷淡了许多。他知道父亲对自己已不抱希望,担心自己登上王位之后不能治理好宋国,使百姓遭殃,列祖蒙耻。便主动求见父亲,说道:“父王,自从儿臣被立为太子以来,一直食不甘味。我思前想后,最终觉得自己才疏学浅,又胸无大志,恐怕难当大任,辜负了父王的一片厚望。弟弟目夷自小聪明伶俐,足智多谋,英武有力,又有报国之心,是个治国之才。儿臣不孝,请求父王改变主意,收回成命,改立弟弟目夷为太子,儿臣愿意以兄长身份辅佐他。”桓公想不到儿子兹甫竟这样体恤父亲,心里一惊,但还是说道:“这是为什么呢?这怎么能行呢?难道另有隐情吗?”兹甫回答说:“儿臣的母舅在卫国,对我疼爱备至,呵护有加。如果我成为国君,就不能随便到卫国去了,这样就等于背叛了母亲。背叛了母亲,是为不孝之子;为人而不孝,是为无德。身为无德无能之人,怎么可以治理国家呢?百姓大臣又怎么可能听我差遣呢?所以,儿臣认为自己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配做君主,没有资格接受君王待遇,也没有才能、没有魄力、没有信心将宋国治理好。”桓公听了儿子人情入理的叙说,对儿子敬佩备至。怎奈废长立幼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宋桓公仍是顾虑重重,可经不住兹甫一再请求,终于下定决心,改立幼子目夷为太子了。

目夷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见哥哥三番两次礼让自己为太子,心中惴惴不安。他找到父亲,请求说:“兄长位居其上,弟弟居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弟弟位居其上,哥哥在下,便没有道理了。父王立我为太子,于情于理都讲不通。况且,即便立我为太子,我接受父王美意,我又于心何安?百姓又怎么想呢?难道父王您想让我落个不仁不义、目无尊长的名声吗?如果那样,我又有何面目去见列祖列宗?父王一世英明,怎么一时糊涂起来了?希望父王三思而后行,万万不可妄自改变先祖成法。”可是桓公主意已定,决心不再更改。目夷见父意已决,便逃到卫国去了。哥哥兹甫见弟弟出走,认为自己愧对弟弟,也跟着到了卫国。

兄弟二人先后去了卫国,让桓公心里好一阵难过。可转念又一想,自己两个儿子个个通情达理,礼让爱人.,舍己为人,着实让做父亲的感到欣慰。

三年后,宋桓公偶感风寒,竟然一病不起,而且病情一天天加重,可储君问题还悬而未决呢!病中老人思:念儿子,便派人去卫国召兹甫回国,说道:“如果你再不回去,咱们:疋子就只有黄泉相见了!”兹甫听后,泪如雨下,快马加鞭返回宋国。见儿子回到身边,桓公心里高兴了许多,病情也一天天好转起来。病好之后,桓公重新立长子兹甫为太子。幼子目夷听说之后,不久也启程回国,父子团圆,皆大欢喜。

宋桓公死后,兹甫继承君位,弟弟目夷担任相国。中原诸国听说他们兄弟二人礼让王位的事迹之后,对他们推崇备至,纷纷前来与宋国结盟。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励精图治,发愤图强,将宋国治理得国泰民安,四海升平。从此,他们兄弟二人美名远播,人人称道,名垂史册,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敬仰、歌颂,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楷模与榜样。

智慧金言

胸怀远大的理想,追求美好的明天,是每位有志之士自少年时代就怀有的梦想。但是,在世上真正留名千古的人,并不全是那些身居要职、大权在握的达官贵人。只要你德行高尚,只要你才学斐然,即便你避居穷乡,照样可以显身扬名,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