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21446900000015

第15章 依法出生分(2)

这个话也就是显出了教育的差别性。本来无为法,比如说虚空是无为的,是不是?体性上的平等是不是无为的?因为没有人约定谁高谁低,就是大家平等,这都是叫无为法。但是关于无为法有几个人能了解这个道理呢?圣贤们能了解,普通的凡夫怎么能了解呢?必须要接受教育,这些老师们根据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情结、文化情形,然后设立自己的教化,为了方便教育。所以叫此心同、此理同、他方同、此界同。他方指其他的星球也一样,此界都是一样的。东方有圣人焉,西方有圣人焉,都是讲的一个道理,但是因为他必须要“观机斗教”,观察当时适合的根性,来找到一个最佳的办法。比如西方的教化是博爱,为什么?因为人们根性中总难免有心胸狭隘的成分,俄罗斯人最有代表性,他们特别愿意去决斗,是吧。有这样的笑话,说俄罗斯人最容易决斗,为什么都决斗,为一瓶伏特加决斗,为一个美女决斗,为一块貂皮也去决斗,因为心胸狭窄,所以耶稣基督针对这样一个根性来建立这个博爱的教法。那释迦牟尼针对印度婆罗门、刹帝利、首陀罗、吠合这个四种姓阶级,壁垒森严的严格种性,不能通婚、不能通商、不能共用一口井水、不能同走一条路,到了这种程度,便倡导这个平等的教法,都是针对性的。孔老夫子针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性,设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叫圣贤。源初点都是喜马拉雅山顶上,山上流下的水本性都一样的,但是流经的区域不同,就完全变了。

我在生活中遇到了种种的不平等,平等不是说说的,它那么容易做到吗?

世间上有没有绝对的平等?法性上绝对、彻底的平等,但是在事相上呢?万万不能平等。社会就是一个高度的分工,密切的合作,森罗万象中,体现了一个庄严,大家所有的高者高、卑者卑、贱者贱、贵者贵完后成就这个世界的庄严。法住法位,世间上常住。王子与贫儿偶尔换一下,上帝也疯狂,偶尔去疯一下,可以吗?世界就乱了,自然法则就被推倒了。所以绝对的平等的相是找不到的。就在你的自身上有没有平等呢?当年韩愈的学生李翱去拜访药山惟俨禅师,堂堂的刺史大人见药山惟俨禅师,禅师坐在这里,不理他,连着三次都不理他,最后这次李翱痛苦地甩袖子就出门了,冒出一句话来:“眼见不如耳闻。”这时候药山惟俨禅师轻描淡写地说出一句话:“刺史,何得贵耳而贱目乎?”刺史啊,你自己的耳、目就已经不平等了,你能做到平等吗?所以很有意思,佛陀说平等平等,但是佛有几回是自己去种地的?他更多的时间在干嘛?教育别人。

杀生这个现象是不能杜绝的吗?

大家说能做到吗?做不到。只有到三果阿罗汉才能做到,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还做不到。“佛观一滴水、八万四千虫。”佛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显微镜能观察,但阿罗汉他证得天眼了,所以看到水里边都是生命,他不喝,就死了。最后佛陀发现这件事,就规定,阿罗汉弟子们在喝水的时候不准用天眼,也就是不准用神通,必须用凡胎肉眼,但是又让他们拿一个滤水囊,用以过滤掉水中的微生物。所以我们出家人都有一个滤水囊,喝水的时候从河里舀了水,滤一下才喝,但是那里面微细的生命呢?其实再想想,挠一下皮肤,就会死掉多少众生?打个喷嚏会死多少众生?

佛经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天鹪鹩国的国王,在皇宫里处理完政事了,然后出来到大街上闲走,发现地旷人稀。大家想想这个鹪鹩国的国王生活在哪里呢?知道吗?在人的一个眉毛里,他就是国王。聊斋里边也有类似的故事。所以不杀生在我们这个凡夫阶段是做不到的,在初果阿罗汉、二果阿罗汉也都勉强做。佛教的不杀生有一个根本的定义,它不是盲目的禁杀,它有界定,不故意断除别人的生命,专门指人,不故断人命。

杀又分四类:第一,杀的动机很重、杀的对象很重。比如说谋财害命,潘金莲跟西门庆搞死武大,这就叫做杀的动机很重,杀的对象是人,很重。

第二,杀的动机很重,杀的对象很轻。你已经被那个老鼠折腾得实在忍无可忍了,受不了,买老鼠药,去杀了。

第三,杀的动机很轻,杀的对象很重。正当防卫,防卫过度,这个就是你没有杀他的心,但是却被你杀死了。这样的故事很多。还有医生在手术台上,本来是开颅手术、开胸手术的,但突然那时候停电了,这个时候叫过失杀人,有判他死刑的吗?没有。不但是佛法不判他死刑,世间的法律也不判他死刑,因为他并不是故意杀人。

第四,杀的动机很轻,就是心里很轻,杀的对象也很轻。你开车,在海边上被蛾子、燕子低飞着撞上来,你是想杀它吗?不是。你走路有蚂蚁,农夫要耕田,就这样子。

杀包括杀因、杀缘、杀法、杀业。杀因就是动机,杀缘具体要有一个条件成熟,杀的具体方法最后一定是断除对方的命,命根已断,叫杀法成就。你蓄谋已久了,在这里无所作为,绳子准备好了,刀子也准备好了,但是你没拽响那个地雷,人家还是走过去,平安过去了,尽管杀因、杀法、杀缘三个都有,但是杀业不成就,不犯杀戒。所以一定要学习这些戒律,它是很严格的界定。那么佛又在一些重要的了意根本经典上说,当政法、国土遭到侵略的时候,在家信徒合弃不杀生戒,不要再奉行不杀生戒,拿起武器保卫祖国。这就是佛法,它不是机械的,不是狭隘的,它是非常非常圆融的。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寺院的佛像又是什么相呢?是虚妄的心求虚妄的相吗?

世间上第一尊佛像诞生在什么时候呢?佛陀去世后五百年,希腊的艺术家在迦湿弥罗雕了一尊佛像。佛陀本来是光头,可为什么雕出来的佛像都有一个个的缵儿呢?你想那是真的佛像吗?不是的。所以“佛像出,佛法衰”。就是这样。在纯净的佛法里边,大家为了感念佛陀的恩德,第一是弄一块石头,在上边刻一双轮子,搁在这儿证明大家按照佛陀的足迹继续走在这条解脱之道上。第二,一个轮子,法轮,推动之意,佛法一定要推动它,不能让它死在那儿,推动之意。第三,种一棵菩提树,感念这棵树曾经给觉者提供一个阴凉的座位,遮雨遮阳。第四,佛陀火化后的合利,建一个小塔,只有这四个东西。现在我们到印度去,到斯里兰卡去,到原始佛教传播区去,发现还是这样子,没有所谓的什么佛像。那现在我们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佛像越来越多,是不是?“不看僧面看佛面”,“佛面犹如净满月”,“一如圆月放光明”,编了很多美好的词,但是已经失去了那个本来的意思。

唐代有一个著名的禅师,叫丹霞天然禅师。悟道之后,离开他的老师马祖到处参学,到了一个地藏院。因为天冷,他就拿了一尊木佛当柴烧了。这时方丈和尚来了:嘿,你这个臭和尚撒野来了!你猜丹霞禅师说什么?他说我在这儿烧合利昵。方丈和尚说木佛哪来的合利呀?丹霞禅师马上又说,既然木佛没合利,再拿一尊让我烤暧。这就是禅师的作用。

因此我们现在大搞这个佛像的庄严,建的佛像唯恐不大,贴的金唯恐不厚。这个是佛像出,佛法衰。所以在人的内心建立纯净的佛法应该是我们的责任,而不是盲目地建大佛、建大庙。但是很悲哀的是,你没有这样一个大佛大庙的传播区域,你又没办法传播纯净的佛法,两难,我这些年的感觉,真的是两难,我想去推广纯净的佛法,我只想在人心里建一座神圣的殿堂,这个殿堂只有智慧和慈悲,没有别的,但是真的难得不得了。方方面面的压力。似乎总是在拿出大量的生命和时间、精力去做那些很无意义的事,可是没有这些没有意义的载体却又做不了这种纯净的事情。

因果不昧和不昧因果是同一个意思吗?

如果说从这个作用和操作方法上,因果不昧,是一个法理、是个道理;不昧因果是个选择、作为。一个是理一个是事。

想吃鸡肉、鱼肉,于是去杀鱼和鸡,是否造杀业?

对的,造杀业。所以佛教徒讲究吃“三净肉”。什么叫做“三净肉”呢?第一,眼不见杀,你没有亲自看到人家杀;第二,耳不闻杀,没有听到被杀的牛的哭叫声音,没有听到狗被杀的声音;第三,不为己所杀,不专门为你杀。这叫三净肉,可以吃。

我们目前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的真善美,比如绘画,大家都喜欢看特别漂亮的,音乐也是愿意听悦耳的,这跟佛法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不是有违背?或者说是不是有矛盾的地方?我们现实生活中对这些追求对不对?佛法给大家心灵的一种解脱或者超脱,跟阿Q精神有什么异同?

“五色令人眼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咱们觉得它好是吗?一个在深山老林里,困冷交加的人,看看这里哪个好点火?衣服舍不得是不是?只有这些画最容易点火。所以对一个在深山老林里渴望取暖的人来说,这些画是最好的引火纸。在打倒“封资修”那些个红卫兵的眼里这些画是什么?是四旧。但是在梵高眼里呢?这些是什么?是宝贝。对某一些人实用,而对更多的人只不过是一个不相关的摆设。所以本性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具备一切可能性就是它的空性。因此佛法的大积极,大的创造性是在空性中体现出来的。

阿Q精神和佛法的追求超越对立,在行为上有点接近,但导向的目的有天壤之别。阿Q导向的是愚痴更愚痴,但是佛法导向的是光明更光明、智慧更智慧、解脱更解脱,本质上的差异,就是终极导向不同了。猫在老鼠洞门口专注的等待是定,但是导致的是什么?杀生。丐帮训练小孩子在滚沸的油锅里抓鸡蛋,抓出来、不烫伤,也是高度的定,导致了什么?偷盗。所以定、戒都有跟世间共的,但唯有智慧,缘起性空的智慧是佛法跟所有其他宗教、跟世间科学哲学截然不共的地方,那就是它导向的是智慧和解脱,解脱是智慧的结果,智慧是解脱的方法。

我们在生活之中怎样做到当下的清凉?

当下坐下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所有占有体积、占有空间、占有时间的境界,就是色,对不对?色不亦空,它就是空的。那怎么来观让它空呢?缘起。那个人让我不开心,那他怎么让我不开心了呢?因为他在领导面前打了我一个小报告,然后呢?我在领导面前开始失宠,我该得到的物质待遇没得到,该得到精神享受也没有,我开始不开心。你看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他,有一个第三者,有一个方法,还有一个我。但自无求于万物,你不求领导赏识你,但是你又敦伦尽分,尽职尽责,该做的都去做,你也不希望同事说你好话,你也就无欲则刚,是吧?自然的观法如化,一切都是缘。就像刚才我们讲过,衣领归衣领,洗衣粉归洗衣粉,水归水,这个汗归汗,尘土归尘土,那还有染污这个现象出现吗?当下观空,这就是正法的力量。所以我教大家,更多的不要用转移法,念佛、念咒、念经都是转移法,也不实用。当下归空,仅仅因为我们在这个时空下因为某些资源、某些东西不能达到共识、共享,所以才产生了烦恼,那一旦错开了,就不存在这些烦恼了。所以佛法就这么直接有效。转移法是很累已久了,念了已经十万声阿弥陀佛了,怎么我的脑门也没亮一点点?白头发也没减少一点点?你就开始有怨,怨恨的怨。我香也烧了,头也磕了,该病还是病,该死还得死,全都是怨。所以无所求,平常心是道,慢慢地以正法的力量、正观的智慧来洞见诸法的因缘生、诸法的因缘灭。

【智慧金言】

因、缘,有动机、有条件,有种子、有土壤、有光,有人,然后才有开花结果。如果只有种子,把种子放在岩石上,它能长什么呢?就是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