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21446900000018

第18章 庄严净土分(1)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原文】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往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译文】

佛告诉须菩提说:“这话怎么讲?如来佛过去曾住在然灯佛的国土,对于法理有没有获得过什么呢?”

“不能啊。世界之尊。如来佛在然灯佛的国土上,对于法理实在没有获得过什么啊!”

“须菩提,这话怎么讲?菩萨能够使佛的国土庄严清净吗?”

“不能啊。世界之尊。”

为什么呢?庄严清净佛的国土的,就不是庄严清净,所以才叫做庄严清净。因此缘故,须菩提,一切心量广大的菩萨,应该这样去生发清净的心。不应该执着于色相生心起念,不应该执着于声音、香气、味道、感触、法理而生发心念,应该在没有什么执着的地方生发自己的心念。须菩提,譬如说有一个人,他的身体大如须弥山的主峰。这话怎么讲?这样的身体是不是长大呢?

须菩提回答说:“很长大啊。世界之尊。为什么呢?佛说的不是身体,所以才叫做长大的身体。”

【解读】

本段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无相的道理。

据佛教所说,在过去某一劫中,如来佛还只是位菩萨,那时他跟从燃灯佛修行。此处释迦牟尼阐释他在燃灯佛处无一法所得,故而得到觉悟。

菩萨庄严佛土,即菩萨使佛国更加庄严。菩萨如果执意庄严佛土,那么就不是真正地庄严佛国,仅仅是一种虚名而已。因为佛国是脱离一切相的,若菩萨执意要庄严佛国,就着相了,反而不能使佛国更加庄严。

佛教认为,须弥山位于四大天王天之下,是三千大千世界中最大的山,故称其为山王。如果有人的身体如同须弥山那样高大,也是虚幻万实的,所以仅仅从名词上叫傲大身。

【活学活用】

如果说前边讲的是空性、智慧、福德,那这里“庄严净土分”讲的是什么?事功。所以佛教中经常造一些庙,叫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佛教大概是世界上第一个倡导环保的宗教组织,整个峨嵋山就是一个和尚诵《法华经》八万多字,一个字栽一棵竹子,慢慢发展起来的。

佛告须菩提,你怎么样想呢?如来过去在燃灯佛前有没有得到什么法昵?“不也,世尊。”如果按照我的理解,“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六祖坛经》中说六祖二十四岁时从广东跑到湖北来,跟五祖来求法,然后他得了法之后,五祖把衣钵传给他,五祖连夜摇着小船把他送下山,为什么让他跑昵?因为五祖身边还有一千多个徒众,其中以神秀大师为教授师,是众人中的首座弟子,但是五祖并没有把法传给他,反而传给这个广东小伙子,五祖担心大家害他,放他跑了。其中有一个将军出身叫惠明的,很不甘心,就去追六祖,六祖一看跑不掉了,就把袈裟、钵往石头上一搁,藏到树丛里面不出来。惠明练武出身,却怎么也拿不起来这件袈裟,一件袈裟才有多重呀?却拿不动,惠明便明白师父把法传给这个小伙子一定有他的道理。便赶紧说,行者行者,你出来吧,我是为法而来,不是为衣而来的。六祖出来了,惠明说怎么你就得了法了呢?我在五祖身边学了十几年,也得到神秀师兄的教导,但是我还不明白法是什么,请你告诉我。六祖说,你真的要学法吗?好。不思恶,不思善。这个时候哪个是你惠明的本来面目呀?惠明明白了,当下即是,这颗心不思善不思恶,超越善恶这个状态,清静污染,一切皆知,而又一切不知的状态,就是我们心的本来面目。叫他佛就是佛,叫他是上帝就是上帝,叫他至真、至善、至美,就叫至真、至善、至美,叫它道也可以。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都是这一个道理。

然而就这样就是法了吗?惠明不相信,他想知道还有更多的秘密吗?六祖说“密在汝边”,密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你若识得本心,知道你的本心,认知了、体证了,密就在你那里,不在我这里。

“于法有所得不?”现在我们有一种说法叫得一个秘法,比如一个什么经,念上多少遍就会如何如何。很多人相信,为什么?因为这能极大地满足人的投机取巧、不劳而获之心,就是满足了人的贪心,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付出,却最大地获得了。纯净的佛法一旦被这样的贪欲所驱动、所利用的时候,就变得这样的乌烟瘴气,很可怕也很可怜,更加可悲。所以问“于法有所得不?”回答是没有,如果按照我的理解佛陀在燃灯佛前是没有法所得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那又怎么样说呢?菩萨庄严佛土不?没有了,世尊,为什么?“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庄严佛土者,有没有这件事真实地存在着?有,但是即非庄严,应该就是用过即怎么样?即了。用过即了,但是为了继续激发别人的善心、善行,是名庄严,这一点很有意思。假如每个人都积阴德,做了善事都不留名、不留声,不是就好了吗?可是大家有几个人会跟着学习做善事呢?所以有些善事一定要留名,留了名别人才知道学。比如李嘉诚先生又捐了一个社会慈善事业,比尔·盖茨又做了一个什么慈善基金组织,他们都做了,那我们也去做。这就是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我们每个当事人不应该为这个庄严而去做,不为了留名,不为了留声,但是作为其他的人,这个社会、群体、群众,应该怎么样?向他学习,所以是名庄严,非常有意思,空和有都不拘持。该用空的时候,就非庄严;该用有的时候,就怎么样?是名庄严。很多人在这里面搞不清楚,以为他是一个矛盾、悖论,其实不是这样,因为空和有是高度的融合。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是一个菩萨摩诃萨,诸,也就是所有的,各种各样的,菩萨摩诃萨。摩诃萨就是大的意思,大菩萨叫做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就应该这样的生清净心。从第四品到第十品才有一个答案,是不是?说福德即非福德性,是名福德,可以三十二相,怎么样?佛说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庄严佛陀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到现在才告诉我们应如是生清净心。什么是清净心呀?不应住色生心,看得见的,占有空间、占有体积、占有形象的,不应住声、不应住香、不应住味、不应住触、不应住法生心。那问题来了,应该怎么样?无所住而生其心。

在佛学院,国家宗教局曾组织举办过这样一个讲经比赛,大家讨论:既然是无所住了,就不再生其心了,无所住而又生其心,生其心而无所住,这就是说道在通流。法轮的意思源自于印度远古的传说,佛教分金轮圣王、银轮圣王、铜轮圣王、铁轮圣王。每个圣王都有一个轮子,可用此降伏敌人,比如说周边要有反叛了,他不需要派兵,这个轮子像哪吒那个金刚圈似的,过去就已经把敌人的首级取掉了,回来就搁到这里了。所以《西游记》、《封神榜》里面好多情节都源自于佛教的这些东西,最初出处都在佛教。这个轮子是推动和降伏之意,他要推动然后又能降伏,降伏那些反叛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慢慢体会一下,在你打坐的时候来用它才是真的用。在生活中用,已经很难,在打坐中用,难上加难,因为大家把打坐当成很神圣、很神秘、很深奥的一件事情,不知道它其实就那么简单,你坐在这里,无所住,你别说我是为了打坐,也别说我为了熄灭烦恼,也别说我为了成佛、成阿罗汉,都不需要。无所住,但是生其心,让你的心专注在一个念头上。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你本来的面目,无所住而生其心。坐着坐着生起一个妄念,哎呀,我饿了,怎么办呢?别去惭愧,别去沮丧,无所住。知道我的念头已经跑到吃饭上了,跑到饥饿上,而不在我的禅修上,放下即是了,无所住,又生起一个正念,观察你心念的起伏,就这么简单。

须菩提,比如有人,这个人身像喜马拉雅山那么高,在你怎么想的呢?这个身够不够大?须菩提说,当然够大。世尊,为什么这样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跟刚才那三句“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这里是从反面说,佛说非身,是名大身,应该按照前面的句式,怎么样?“佛说大身,即是非身,是名大身”,这样说。

【智慧金言】

《金刚经》有几个关键的地方,这个“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个关键的地方。我们前面讲第五品中也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两个点眼是整个《金刚经》的精华,你可以把这两句记下来当成咒语来念,包治百病。比如刚跟人吵架了:若见吵架,即非吵架,是名吵架,凡是吵架皆是虚妄,若不吵架即是实相。即是非恨,是名为恨。马上就应用了。生活中的佛法才是属于我们的,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是谁的?是佛的,不是我们的,对不对?把它融会贯通于生命乃至血液和呼吸之中的佛法才是属于我们的。

捕捉住自己的念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是世尊在须菩提讲完以后,所作的结论,这段经文看来似乎很短,其实其对话是很频密的,只是被翻译家一再简略罢了。各位看过《战国策》、《国语》等书没?这些书就跟本段经文一样,一个字就一篇文章、一个故事。你若是如此一字一句一直背下去,可能就如闽南语所形容的那般“心狂火热”。

诵经如果不用心,只是一路念下去,根本不会有感觉。若能慢慢体会其意思,那就不一样了,你会发现,喔!须菩提跟世尊的对话,是这样劈啪!劈啪!连珠孢似的对过去,密度是相当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