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21446900000002

第2章 法会因由分(2)

唐朝时候有一个功夫很深的鸟巢禅师,他不住在地上,而是住在树上。有一次白居易去请教,如何是佛法大意?唐朝的时候,佛法兴盛,八大宗派,老婆子都能谈禅,似乎随便一个人都能悟道。鸟巢禅师就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些恶都不要做,自己让自己的心念干干净净,就是一切佛的教导。白居易说你这算什么,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鸟巢禅师在树上说:居易呀,三岁娃子都明白,但是八十岁的老人不一定做得到,是吧?白居易这才老老实实在树下磕头,表明他服了。

那么这也就关系到佛法跟世间善法,它的区别点和共同点在哪里?一切看得见,摸得着,能被任何人尊崇学习的善、佛法、世间法、儒家、宗教基本上是共同的,只不过具体善恶的标准略有差异,但是差异也不是太多,这是共通的。很多人说我行善,对得起良心,这就是佛了。这对不对呢?只对五分之一,还有五分之四是不对的,因为佛法有不共的。比如说你光有善,“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远离恶、奉行善,这仅仅是一个层面,这个是世间善法。还有什么?是最根本的自净其意,让自己的内心远离、超越善恶。因为佛法的目的不是以善为目的,从所有的善恶两边对立中超越出来,成为大自在的生命,这才是佛法的唯一目的。仅仅有世间看得见摸得着的善还不够,因此我们在座的诸位也好,你们的亲朋好友也好,说我做个善人就够了,这还不够,不要浅尝辄止,生命的深度、生命的广度、生命的力度永无穷尽。我们眼见、耳闻、所及之外的地方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我们这个经验、认知不到的地方,更虚无广大。你说我捐点善款,就让我心安理得了,这是浅层的心安,经不起打击,如果接受善款的拿着你的捐款去吸毒嫖娼了,那你马上比谁都痛苦,因为你觉得你的善被人欺骗了。但是佛法不会这样,佛法叫三轮体空,这就是自净其意。什么叫三轮体空呢?我给了人,他拿去做任何坏事,都是他的事,“我给他”这件事真实不虚,对不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已经是超越了,这就是佛法的智慧。我们一般人为善,是带着指责性、强加性的,叫“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然后我们往下看“千二百五十人俱”,这是常随众,也就是佛陀一走,经常就这一千二百五十个听众。大家想想看,那个时候没有音箱,没有扩音器,没有这些现代文明,他的声音怎么传播出去呢?武功一定很深。佛陀当年做太子的时候臂力很大,一般的人像提婆达多的几个堂弟能一箭射三个盾牌,佛陀能一箭射七个。有一次他们把一头死大象故意堵在城门口,佛陀双手一举,顺墙那边给丢了出去,砸了一个坑,叫象井,现在还在。所以他武功很高,像他这样讲法,一般人做不到。

佛陀有十个名号,其中有一个名号叫“无上士”,他已经在印度受过最高等、最全面的教育,各方面文韬武略全都行,但是他觉得这些没有意思,不如出家做和尚好,他就偷偷摸摸跑去做和尚了,并且成了佛,从生命的迷惑中醒过来,被人尊称为觉者佛陀,这都是不经意的。因此释迦牟尼佛个人对创立宗教毫不关心,对于建立教法毫不关心,无所为而无不为。那为什么佛法会来到中国?

实际上从海路航海到希腊去、到南洋去、到苏门答腊去、到爪哇比来中国大陆要容易得多,可是佛法到那些地方却不扎根,为什么?因为缺少那种土壤。而大陆却有这个基础。因为有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儒释道三家争争吵吵,争吵之中又互相学习,所以不可分的。也许有人会质问,千二百五十人俱,怎么可能呢?当年没有交通工具,哪能一下子解决一千二百五十人居住的地方?这是因为印度没有冬季,只有旱季、雨季,天气热,哪里都能睡人。我这两年频繁地到印度去,经过一个火车站,看见瓦拉纳西大街小巷、三轮车上、石头边、沙滩上到处都睡着人,哪里都可以睡。所以看到那样才知道佛陀规定,说一棵树下不能睡三个晚上,坟边上不能睡三个晚上,这是非常有道理的。来到中国则必须要选一个地方定居,当时这种方式在印度教里叫游方。

“尔时,世尊食时”,吃饭的时间叫食时,“著衣持钵”,我们僧人的衣服叫三衣,不像现在的这种大襟衣,这是中国汉朝开创的汉民族的服装,这纯粹是汉族老百姓的服装,不是僧服。僧服的三件衣服实际上很简单,里面一条布,一裹,小衣,然后中间一个中衣,到了后半夜冷了,一个大衣,其实就是一大块布,比咱们正常的被单再长一点宽一点,冷了就这么打开,热了这么一卷,这边都露着,特别凉快。这种僧服也是释迦牟尼发明的,所以说释迦牟尼的智慧了不起,他还是时装设计师。

一次性的牙刷,也是僧团开始用的。佛陀规定,年老的比丘把黄杨木、杨柳木的枝弄这么一长条,插在水里,每天要用的时候剪那么一块,年轻人用口嚼,年老的嚼不动,拿小石头砸碎了用。杨柳木又除火,又除臭,这种一次性牙刷特别好,旁边一丢,羊就给吃了,兔子也吃了,,一点都不污染环境。然后分餐,托钵乞食嘛,都用自己的。印度人吃饭不像咱们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吃饭是用手抓,钵里面连汤带饭,就用三个手指头,吃的时候捏成团。分餐制,特别卫生,这都是佛陀的贡献。

外道的修行人,跟佛陀同时代的,有六师外道,是六个重要的修行派别,有九十六个体系不同的修行派别,再加上原来的婆罗门教,整个印度是一个修行的国度。以前的外道吃饭时拿个破蕉叶,蕉叶饭就是这么来的。吃完后把蕉叶一丢,有时候化不来饭,就直接摘树上的香蕉吃,特别简单容易满足,所以他更多的精力用来思维生命的终极意义和终极价值问题,这是他的好处。那么佛陀不一样,他一看这些人太窝囊了,要不就赤身裸体的,要不就大夏天搞堆火钻来钻去的,太有悖人的常伦,所以提倡吃饭用钵,这样汤和饭怎么也不会洒,如果拿芭蕉叶盛饭,不但汤流走了,饭也流走了,而钵滴水不漏,捏着就行了。

“入合卫大城乞食”,乞食是有一个条件的,不能说我认识他,他家顿顿大鱼大肉有好吃的,就每天到他家去,而不去每天都是窝窝头、咸菜疙瘩的那家,必须要按照次序平等接受。无论给好给坏都要欢喜地接受,叫乞食。

佛法讲平等,而不是作威作福、奴役人民。

“入合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真正的出家人吃饭,饭前给鬼神,让他们分享,饭后无论你乞得多,乞得少,必须最后留一些给身边的畜生吃,不能吃光光的。但来到我们汉地却给它改了。汉地的和尚讲究“三心不了,滴水难消,五观若存,千金易化”,。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全都是教人如何吝啬,这种教法已经违背了佛法的教导——分享、分享,而全是吝、吝。汉传佛教四次的法难:北魏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这三武灭佛,以及五代周世宗法难根本上的原因都是经济原因,僧团获得了上面国王政府大量的土地、拨款,奴隶多、劳工多、雇农多,老百姓流离失所,引起了民怨,最后导致了这个法难。

真正的佛法托钵乞食,跟吃荤吃素没关系,托钵不可以拒绝,人家给什么都要欢喜接受,不能挑三拣四,这才是戒律。现在汉传佛教吃素成为戒律,为什么现在的人从吃素开始呢?要知道这种变化演变的好处与坏处。它的好处是普通人更能了解不杀生的和放生的功德,尊重生命的尊严与权力,他的坏处是使各种修行者越来越没有时间打坐,即使坐了,他也不得坐的乐,难得法乐。知道正本清源,真正是干嘛,分享才是佛法。

“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刚刚里面说过了,佛陀都是打着赤脚。敷座而坐,坐下来了,无所事事了。如是如是,我闻如是,如是我闻。佛陀现身说法,既没有放光,也没有天上掉花,既没有什么大梵天王,也没有什么天神、星罗棋布的伞盖庄严到这里来,又铺地又铺床又铺座,都没有。很简单,像一个普普通通的修行人,托着钵,到处乞食,然后回来吃饭,吃完饭,自己洗了衣服,洗了钵,洗了脚,坐下来打坐。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佛法能不能被老百姓接受,跟我们的生命是有关还是无关?如果说这个经典上来就是佛陀长了十八丈高,一千只眼,两万只手,往这一来,这个人作恶,抓过来,咔嚓交给地狱;那个人做善,火箭发射天堂。然而这样的佛法跟我们的生活有关还是没关?更多的只是想象,对不对?虚无缥缈,不可证真,起码觉得太不可思议了,是吧?但是这样的一个佛陀,这样一个老师,这样一个觉者,他吃饭跟我们一样,他走路跟我们一样,甚至我相信他走累了,唉声叹气时也会跟我们差不多。这样的老师他的教法跟我们息息相关,所以佛法是关乎人心的佛法,不是关于佛教信仰的佛法。

【智慧金言】

佛法是铲除每个个体心灵烦恼的佛法,你的心灵有了不安,有了躁动,有了烦恼,你想找到一个方法来把心念净化,升华它,佛法就有这个方法。并且这个方法是无条件的,无选择的,只要你愿意,他就有方法。你愿意才是根本。我不可能拿着高音喇叭,搞个秘密通道搁你床头,把佛法灌传给你。还要随缘,你欢喜来了就来了,你不接受就不接受,没有什么。所以他跟有些宗教的狂热有极大的不同,那些宗教的狂热是:我就是唯一的,你们必须都上我这来。佛法不这样,简简单单、从从容容,恬恬淡淡,他是本然如是,接受了你就接受了,不接受,那就等待机会,不着急。如果这样的佛法能够被大家普遍的了解和认知,想想看我们的世间是浊恶的还是清静的?一定是清静的。那也就是天堂与极乐根本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中。若每个人都是这样简简单单、恬恬淡淡、喜喜乐乐的,天堂就已经被我们创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