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金刚经》学生活
21446900000042

第42章 威仪寂净分

一切都遵从自然法则

【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是时来时去,似坐似卧,那么此人肯定没有理解我所说的佛法的义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没从哪个地方来,也没有到哪里去,所以名为如来。”

【解读】

菩萨应努力作功德,但不能为了贪求福报而作功德。

如果有人认为如来也有来去坐卧的日常生活行为,那么此人就没有解悟佛法。因为来去坐卧的行为只是一种现象,如来的法身无所来,也无所去,故称为如来。

【活学活用】

这个品也分得好,寂静就是说不动,威仪呢?就是显现的威仪,行、住、坐、卧。既威仪又寂静,既寂静又威仪,说的是什么呢?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如来好像来了,好像去了,好像坐的,好像卧的,世人怎么认为?“不解我所说义”,为什么?因为如来者无所从来,也无所去,所以才叫做如来。那么各位想想看,释迦牟尼到底来没来?来了?所以若来。那释迦牟尼有没有涅槃,有没有去?有。今年是佛去世后2552年,他出生在迦毗罗卫国,是净饭王的长子,并且是以太子的身份继承王位,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叔叔叫什么,姨母叫什么,全都有真名实姓。全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不能够认为有一个如来在若来若去,若坐若卧呢?如来,如其本来的意思。不但如来如此,宇宙间的万世万物叫做诸法,诸法皆如其本来。如其本来是什么样子呢?如其本来的自然现象,生命与无生命有没有来去?虚空粉碎了,回到自然,那自然在哪里?又在虚空。这不是“鹿旁即马,马旁即鹿”吗?没有回答,成为戏论。万事万物,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们认为的一切“不常即常”,所以佛说的对治法用无常。我们的世界一切都是在变化、生灭,但是我们不接受,不了解,所以把一个生灭变化的世界认为恒常不变,所以我们痛苦。

现在有一类解释,他完全用科学来注解这一段,他说我们用肉眼观察到的生灭变化是很粗的那种变化,很微细的我们并不知道。微细到什么程度呢?这就得依据现在科学的手段了,比如我们的电、声、光,他的生灭速度是多少?每秒钟十的二十二次方,这就是电流的速度,我们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我们把一个相似的寿者相,电流的流动认为它是不变的,是吧?比如咱们在物理试验做串联小灯泡时,当电很微弱很微弱的时候,会看出先后亮起的顺序,可是电量足够强足够稳时,是一瞬间就亮,但是这一瞬间实际上还是有先后。所以我们被自己的假相蒙住了。那佛陀以他的智慧之眼观察到这个实相,告诉我们,抓住的那个不生灭的相,实际上是生灭相。

所以佛法叫做难信之法,什么叫做难信呢?这些道理,这些自然法则,是本来就这样子的,不生不灭的,不来不去的。本来就这样我们相信不相信?不相信。我们一定认为有一个生死之外的解脱在那儿,有一个自由在束缚之外等着我们,没有想到在所有的束缚之中,我们本身就安住在大自然之中。

所以佛在《涅槃经》里面跟弟子们讲,菩萨们看到佛要涅槃了没有人哭,大家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因为佛无所从来也无所从去。但是阿罗汉弟子们,像阿难呀,很多弟子就痛哭,捶胸顿足的,就跟咱们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老师走了,人间没有灯了,火炬灭了,佛去之后我到底依靠谁?哭啊哭啊,但是你看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他们在佛陀身边好像看游戏一样,在凡夫看来这些菩萨怎么有些无情寡义的。所以我们所谓的情义,实际上是妄,是妄念。

但是你说“佛说情义者即非情义,是名情义”,从此我都寡恩薄义的,行不行?那中华民族的民族之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给否定了吗?我们是以孝传承,以孝治国的,因此在古代常说寻忠臣需从孝子中去找。我们这是有它的虚幻性,所以一切法都是很虚幻的,但是在虚幻中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不虚幻的,那个不虚幻的就是没有生没有灭,没有来没有去。因此当年龙树菩萨就做了一个《中论》,叫诸法不生亦不灭,不来亦不去,不一亦不异,不垢亦不净,叫八不。我们可以无限地推演,是不是?不长亦不短、不黑亦不白,等等。所以我们要慢慢体会,金刚经这些个道理都是让你坐下来慢慢玩味的。

我们再来看佛所揭示的自然现象,在我们心念叫做生住异灭。是个生灭相,生,生起一个念头;住,住一段时间;然后异,变异、变化。那从我们个体生命现象上说,叫生老病死。

【智慧金言】

从一个事物的发展,叫起源、经过、高潮与结尾,任何一个事情,一个王国都如此。那从外在的山河大地,这些无情的生命,叫做成、住、坏、空。所以整个从外在的无情生命,到我们的个体肉体生命,再到我个体生命内在的心灵内心,无不遵从这个自然法则,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所以佛陀是高度概括、高度归纳、高度认知和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