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贱者有声无音
尖巧者有音无声
开谈若含情
话终多余响
原典
音者,声之余也①,与声相去不远,此则从细处曲中见直②。贫贱者有声无音,尖巧者③有音无声,所谓“禽无声,兽无音④”是也。凡人说话是声,其散在左右前后是音。开谈若含情,话终多余响,不唯雅人,兼称国士;口阔无溢出⑤,舌尖无窕音⑥,不唯实厚,兼获名高。
注释
①音者,声之余也:“音”,如前所述,就是声的余韵。
②从细处曲中见直:从细微之处去辨别声与音的差别。
③尖巧者:虚伪做作之人,这种人处世圆滑,八面玲珑,慢声细气,给人的感觉是有“音”无“声”。
④禽无声,兽无音:鸟鸣嘤嘤呢喃,绵曼而无壮气,属于“无声”者,兽吼嗷嗷突兀,粗野下文,属于“无音”者。
⑤口阔无溢出:口阔,嘴宽大。溢出,声未动而气先出,说话粗声大气。
⑥舌尖窕音:说话轻巧流利。窕:通“佻”,轻佻,轻浮而不严肃。
译文大意
音是声的余韵,跟声差别不大,要从细微之处才可以分辨出来。贫穷卑贱的人说话有声无音,粗野不文;圆滑尖巧的人说话有音无声,虚伪做作。“鸟鸣无声,兽叫无音”,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一般人说话,发出来的是声,散在左右前后的是音。开口说话饱含感情,说完话了余音回荡,不仅是性情高雅的人,而且可以称为国士。嘴巴大而说话不粗鲁,尖头快而说话不轻浮,不仅修养深厚,而且能获高名。
活学活用
从说话的情形中看人
曾国藩说“声”和“音”是有区别的,而这种区别跟音质和音色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区别更多取决于当事人说话时表现在外的各种情形。
在现实生活、工作、社会交往当中,细心观察和聆听对方说话的情形,可以很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活动。
善于倾听的人,大多是富有自己缜密的思维、独特的思想,而又性情温和、谦恭有礼的人。他们也许并不太引人注意,但通过一段时间交往后,肯定会得到他人的依赖与尊重,他们善于思考,虚心好学,是值得信任的朋友。
能说会道的人,大多反应快,思维敏捷,随机应变的能力强,善于交谈,与他人讲大道理,以显示自己的圣明。该类型的人处世圆滑,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十分老道,他们在很多时候都很招别人的喜欢,因此人际关系会很不错。
在说话中常带奇言妙语者,他们大多比较聪明和智慧,幽默,风趣,而且随机应变能力强,常带给人欢声笑语,很惹人喜爱。
在谈话过程中转守为攻者,多心思缜密,遇事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随机应变能力强,能够根据形式适时地调节自己。他们做事一向稳重,无把握之事从不干,总是首先保证自己不处于劣势,然后再追求进一步的成功。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妙语反诘的人,既会说,更会听,当发现形势不利于自己时,能够及时抓住各种机会去反击。从而使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
善于根据谈话的进行,适时地改变自己言谈的人,大都头脑灵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分析自身的处境,然后寻找恰当的方法求得解脱。
言谈非常幽默的人,多灵敏的感觉,豁达的胸襟,健康的心理,他们做事很少死板地去遵循一定的规则,甚至完全是不拘一格。他们非常灵通、圆滑,显得聪明、活泼,很多人都愿意与他们交往,广交朋友。
在谈话过程,常常说一些滑稽搞笑的话来活跃气氛的人,待人亲切,热情,并且富有同情心,能够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在与人谈话期间,善于以充分的论证论据说服他人的人,部分是相当优秀的外交型人才。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独特的洞察力,使自己占据一定的主动地位,使别人完顺从地自己的思路走,以赢得最后的胜利。
自嘲是谈话的最高境界,善于自我解嘲的人多有比较乐观、豁达、超脱、调侃的胸怀和心态。
在谈话中善于旁敲侧击的人多能听出一些弦外之音,又较圆滑和世故,常做到一语双关。
在谈话中软磨硬泡的人,多有较顽强的性格,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一直等到对方只有答应时方肯罢手。
在谈话中滥竽充数的人,多胆小怕事,遇事推委责任,凡事只求安稳太平,没有什么野心。
避实就虚者常会做出一些假象去欺骗、糊弄他人,一旦被揭穿,又寻找一些小伎俩以逃避、敷衍过去。
固执己见者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正确与否。
当然,要真正做到听其言识其本质,只是把握对方的一时的心理活动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听其言,识其人”呢?
第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指不能偏听一人之言,而就多听众人之言;不能只听其一面,而应多方征求,兼而察之。
第二,“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是一句俗话,但富含哲理,即听话不可仅听其表面,也不可“左耳进,右耳出”,一听而过,而应听其实质,听其含意。而要如此,必须加以具体分析。这样,无论是真话、假话、直话、绕话,旁敲侧击之话,还是含沙射影之话,都可以听出一些味道而了解其真意。
第三,听其言而察其人。不管语言如何表达,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一般来讲,常说真话的人必是为人忠诚,实事求是之人;常说假话的人,必是巧伪奸诈之人;直率坦白之人,必是性格直爽,心直口快之人;说话词意不明的人,必是唯唯诺诺之人;说一些朴实无华但富含哲理之言的人,必是很有思想、很有见地之人。因此,说话,其实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外露,只要考察者出于公心,从一个人的说话,定能有所发现。例如,张辽被曹操捕获,对曹操破口大骂,曹操却从中发现张辽是位性格直爽的忠勇之士,而当场释放,委以重任。而吕布虽武艺超群,但一见曹即跪地求饶,其声甚切,但曹一听其言,复忆其行,即知其是反复无常、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处死。可见,“言为心声”,只要慎听,是能听出一些名堂来的。
当然,“知其心,而听其言”,与“轻言重行,综核名实”并不矛盾。这里强调的是察人,不排斥“察言”,“察言”是察人的一项内容。而“察言”又与“信其言”不同,“信其言”是有条件的,“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证”,“如其心而听其言”,“有证”之言、“知其心”之言可信,而无证之言,不“知其心”之言,非但不可信,还应从反面去理解它。
“齐桓公兼听用管仲”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齐襄公当政时,因醉杀鲁桓公,他的弟弟公子纠和小白因怕受到牵连,因此同其师傅管仲、鲍叔牙各自跑到鲁国和莒国避难。
齐国国君被刺杀后,齐国诸位大夫商议立君之事。这时高奚等人私下派人到莒国召回小白,商议让其继位。鲁国人知道消息后,也发兵送公子纠回齐国继位,并命管仲率领军队阻拦小白回国。在进军的路上,管仲碰到小白的人马,管仲射向小白射一箭,恰中小白的带钩,小白装死而骗过管仲,躺在车中马上奔回齐国,继承了君位,是为齐桓公。小白即位后,发兵攻打鲁国,在乾地将鲁兵打败,并送信给鲁国国君道:“子纠是我的哥哥,不忍亲手杀他,请鲁国把他杀了。召忽、管仲是我的仇人,请你们交给我把他们剁成肉酱,否则,我就围攻鲁国。”鲁国害怕,便在笙渎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自请囚禁。
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原想杀死管仲,以报一箭之仇。为此,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我跟您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您被立为国君,这是十分荣幸的事情。若只是治理齐国,有高奚和我两个人的辅佐就足矣了。若您要称霸诸侯,那非有管仲不可。论本领,他比我大很多,因此管仲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的地位就会提升,你可千万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呀!”齐桓公气愤地说道:“管仲亲自用箭射过我,差点让我丧命,我们为什么还可以用他呢?”鲍叔牙听后大笑,并对桓公说:“这正证明他忠于自己主人。若您能宽恕他,重用他,他也一定会像侍奉公子纠一样地侍奉您。”于是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劝告,便使用“佯召管仲欲报仇”的计谋,将管仲要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后,齐桓公不计一箭之仇,拜管仲为相国,而鲍叔牙则为副手。管仲执政后,与鲍叔、隰朋、高奚同心协力治理国家,改革内政,整顿军制,发展经济,救济贫穷,选拔贤才,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到公元前656年,大大提升齐国威望,齐桓公终于取得了霸主地位。
齐桓公对管仲本有一箭之仇,欲将其剁成肉酱方解心头之恨。但经鲍叔牙的推荐,说明齐国要想称霸于诸侯非管仲辅佐不可的道理后,具有雄才大略的齐桓公不但不杀管仲,而且委以重任,让其执掌国政,实在是智慧过人。如此这样,不懂得“兼听则明”的道理是绝对办不到的。
要做到“兼听则明”,在听言观行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众人观察。孟轲有这样一段名言:“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他告诫人们对贤者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李觏也认为,不能仅凭“一人之举”,而需众人“共举”(《李觏集·安民策》)。
金世宗完颜雍曾说过:“朕之取人,众所与者用之,不以独见为是也。”(《金史#·世宗纪中》)即我选用人才时,大家都推荐的才使用,我并不认为个人的看法都是对的。
二是长期观察。李觏认为确定一个人的德才,不能只凭暂时的表现,而需经较长时期的考察,要“日观其德,月课其艺。贤邪非一时之贤,久居而不变,乃其贤也。能邪非一时之能,历试而如一,乃其能也”(《李觏集·安民策》)。
三是全面观察。西汉邹阳认为,识别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西汉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从全方位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评价;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四是责求实效。苏轼认为,正确的知人知法是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苏东坡全集·议学校贡举状》)
智慧金言
言既可听,那么,如何“听其言”呢?
第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即指不能偏听一人之言,而就多听众人之言;不能只听其一面,而应多方征求,兼而察之。
第二,“听话听音,锣鼓听声。”这是一句俗话,但富含哲理,即听话不可仅听其表面,也不可“前耳进,后耳出”,一听而过,而应听其实质,听其含意。而要如此,必须加以具体分析。这样,无论是真话、假话、直话、绕话,旁敲侧击之话,还是含沙射影之话,都是可以听出一些味道而了解其真意的。
第三,听其言而察其人。语言不管如何表达,它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实践证明,常说真话的人必是为人忠诚,实事求是之人;经常说假话的人,必是巧伪奸诈之人;经常说直话的人,必是性格直爽,心直口快之人;说话词意不明的人,必是诺诺无为之人;说一些朴实无华但富含哲理之言的人,必是很有思想、有见地之人。
因此,说话,其实上是一个人品性、才智的显现。只要考察者出以公心,从一个人的说话,定能有所发现。例如,三国时,陈琳曾在一篇檄文中骂得曹操狗血喷头,但曹操却从中发现陈琳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人,后来委以重用。张辽被曹操捕获,对曹操破口大骂,曹操却从中发现张辽是位性格直爽的忠勇之士,而当场释放,委以重任。而尽管吕布武艺超群,但一见曹就跪地求饶,曹从中知其是反复无常、贪生怕死之人,当即处死。可见,“言为心声”,只要慎听,是会听出一些名堂来的。
当然,“知其心,而听其言”,与“轻言重行,综核名实”并不矛盾。这里强调的是家人,不排斥“察言”,“察言”是家人的一个方面。而“察言”又与“信其言”不同,“信其言”是有条件的,“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证”,“如其心而听其言”,“有证之言”、“知其心”之言可信,而无证之言,不“知其心”之言,非但不可信,还应从反面去理解它。
在听言观行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众人观察。孟轲有这样一段名言“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孟子·梁惠王下》)他告诫人们对贤者下判断时,一定不能只凭个人一隅之见,而要听群众意见;之后,还要“察之”,要看其是否果真如此,勿为不负责任的“闲言碎语”或“恶意中伤”所离间。李觏也认为,不能仅凭“一入之举”,而需众人“共举”(《李觏集·安民策》)。
金世宗完颜雍曾说过:“朕之取人,众所与者用之,不以独见为是也。”(《金史·世宗纪中》)即我选用人才时,大家都推荐的才使用,我并不认为个人的看法都是对的。
二是长期观察。李觏认为对德才的确定,不能只凭一时的表现,而需经较长时期的考察,要“日观其德,月课其艺。贤邪非一时之贤,久居而不变,乃其贤也。能邪非一时之能,历试而如一,乃其能也”(《李觏集·安民策》)。
三是全面观察。西汉邹阳认为,识別评价人才要“公听并观”(《西汉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从各方面进行观察,德才资全面衡量;观其主旨,不求微功细过。
四是责求实效。苏轼认为,根据实绩判断能力的强弱才是正确的知人之法。“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入之法,在于责实。”(《苏东坡全集·议学校贡举状》)第七章以气观志,以色观人——气色鉴。
若说面部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大命,那么气色则象征并体现着人的小运。大命是由先天生成的,但仍应该与后天遭遇保持均衡,小运也应该一直保持顺利。所以如果光辉不能焕发出来,即使是珍珠和宝玉,也和碎砖烂瓦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色彩不能呈现出来,即使是绫罗和锦绣。也和粗糙葛没有什么二致。大命能够决定一个人一生的祸福,小运也能够决定一个人几个月的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