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曰:“未可也。不若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夫如是,称誉多而大小皆言善者,非贤也。善人称之,恶人毁之,毁誉者半,乃可有贤。以善人所称,恶人所毁,可以智贤乎?夫如是,孔子之言可以知贤,不知誉此人者贤也?毁此人者恶也?或时称者恶而毁者善也!人眩感无别也。
王充是反对所谓“圣人之言皆无非”的学者,他有很多“非礼”的言论。孔子答弟子子贡关于识别贤佞的问题时,认为全乡的人都夸奖或憎恶都不能肯定其人的好坏,只有乡里的好人称赞、坏人毁谤才能辨别。王充对此提出质疑:孔子又如何知道称赞的人是好人,毁谤的人是坏人呢?也许是称赞的人是坏人,毁谤的人是好人。显然,如果是这样,按照孔子的逻辑,辨别贤愚则适得其反,把好人视为坏人,坏人视为好人了。因此,王充认为孔子所说的话仍使人迷惑,不能辨别好人、坏人。
那么,王充辨别贤佞的办法是什么?即他前面所说的以实践效果来检验其言行。
从总体而言,小人、奸人就是那些做人、做事走邪道,采取邪恶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目的的人。因此,他们的言行有一定的特点。
造谣生事者,他们的造谣生事都另有目的,并不是以此为乐。
挑拨离间,为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他们可以用离间去挑拨同事之间的感情,制造他们之间的矛盾,好从中取利。
阿谀奉承,这种人尽管不一定是小人,可这种人很易得领导所宠,而在领导面前说别人的坏话则很有杀伤力。
阳奉阴违,这种行为代表他们这种人的办事风格,因此他对你也可能表里不一。
趋炎附势,谁得势就依附谁,谁失势就抛弃谁。
踏着别人的鲜血前进,利用你为其开路,而你的牺牲他们是不在意的。
落井下石,若你不慎掉入井里,他会往井里投几块石头。
推卸责任,明明自己有错却拒不承认,硬要找个人来顶罪。
实际上,小人的特点并不止这些,总而言之,凡是不讲法、不讲情、不讲义、不讲道德的人都带有小人的性格。
和“小人”办事要讲究以下几个原则:
保持距离,切不可与小人过分亲密,保持淡淡的同事关系就可以了,不过也不要太过于疏远,似乎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似的,否则他们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接着你就该倒霉了。
不得罪,一般而言,小人比“君子”更敏感,心理也比较自卑,因此,千万不要在言语上刺激他们,也不要在利益上得罪他们,那只会害了你自己!自古以来,君子常常斗不过小人,因此,小人为恶,让有力量的人去处理吧!
谨慎说话,说些“今天天气不错”的话就可以了,若谈了别人的隐私,谈了他人的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绝对会变成他们兴风作浪和有必要时整你的资料。
吃些小亏,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到你,若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仅公道讨不到,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
不要有利益瓜葛,小人经常成群结党,霸占利益,形成势力,你切不要靠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甚至黏住你就不放,想脱身都不可能。
并不是说做到了以上几点,你与同事中的小人就可以相安无事了,但至少你可以将小人对自己的伤害降至最低。
通过动静两种状态全面考察
曾国藩一生阅人无数,他深知,绝不能片面地衡量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动”、“静”结合,辨证地去看,效果会更好。
在封建时代,人才的选拔、任用很讲究出身、资历。曾国藩就打破资格限制,把具有真才实学而品德好的人破格提升,委以重任。湘军中一些重要战将就是由他破格提拔上来的。每到一地,曾国藩即广为寻访,延揽当地人才,在江西、皖南、直隶等地都曾这样做。他的幕僚中如王必达、程鸿诏、陈艾等人都是采取这种方法求得的。与捻军作战期间,曾国藩在其所出“告示”中还特别列有“询访英贤”一条,以布告远近:“惟徐一路自古多英杰之士,山左中州亦为伟人所萃。”“本部堂久历行间,求贤若渴,如有救时之策,出众之技,均准来营自行中呈明,察酌录用。”“如有荐举贤才者,除赏银外,酌予保奖。借一方之人才,平一方之寇乱,生民或有苏息之日。”在直隶总督任内,为广加延访,以改当地土风,曾国藩除专拟《劝学篇示直隶士子》一文广为散布外,还将人才“略分三科,令州县举报送省,其佳者以时接见,殷勤奖诱”。曾国藩兴办洋务的得力干将薛福成,就是通过这种不拘一格的求贤方式进入曾氏幕府的。
曾国藩深知,所谓人才,都各有各的脾性特征,在衡量他们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不拘一格,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片面地看人只会让优秀的人才和自己擦肩而过。这一点很值得后世用人者深思。
多角度透视,就是碰到某些常见的现象后,不要仅用单一思维而停留在常规的层面上,而是要从多方位地去探讨问题。当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时,他想,为什么苹果会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去呢?他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终于发现了地球的吸引力。
知人、识人者在认识别人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既要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别人,也要从现实的角度衡量别人;既要善于从正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要善于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既要从品德、才干、行为的角度去考察别人,也要从气质、爱好的角度去衡量别人;既要考察他人的个体素质,也要考察他人在群体与组织中的种种行为表现。做到这些,才能判断和识别其真实的能力。
多态势透视,也就说把考察的对象放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考察之后,还要放在动态中进行研究。比如,汽车是在静止状态下制造出来的,而后必须进行动态的检查,还要跑磨合路程,以便在“动”中发现问题。有些人常常只注意考查别人“静态”,而忽略其发展的变化以及周围环境对其的影响度,因而具有片面性。换言之,多态势透视也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辨别他人。
世界万物都处于无尽止的运动、发展、变化中,人也不例外。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人的思想、知识、品德、才能也会跟着不断改变;所以,要知人,必须在发展中观察人,在变化中识人,尤其要看到人们的发展前途,善于从发展变化中看清别人。
古语说,士别三日,则当刮目相看。也就是说,人是在不停改变的,若用静止、孤立的观点去识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识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善任。
人才一般具有三种状态,即萌芽状态、含苞欲放状态与才华显露状态。知人者及时发现处于含苞欲放状态和才华显露状态的人才当然很好,不过,最难能可贵的是“伯乐相马”,当马没有被人发现是千里马,甚至拴在槽头骨瘦如柴无人一顾的时候,能从马的筋骨等方面发现是千里马一样,能够发现处于萌芽状态,尚未被人认识甚至处于“低谷”中的人才。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人,就要注意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把人看扁、看死。要知道,一个人的优缺点,长短处,都是相比较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长处会转化为短处,优点可以变为缺点;相反也是如此。比如,工作大胆泼辣是长处,可是,不顾主客观条件的一味大胆,就会成为盲目蛮干;谨小慎微是缺点,不过只要注意不在小事上理不清,这样谨慎一点,就会变为优点。当然每个人的情况各异,发生转化的客观条件也不尽相同,对此,不但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要有从量到质的基本估计。
在了解一个人的时候,不但要考察表面现象的浅层次,更要考察内在实质的深层次。这里有一个九方皋相马的故事。
春秋时,秦穆公请相马专家伯乐推荐他的继承人,伯乐推荐了九方皋,秦穆公很欣然接受了。在九方皋访求良马三个月后,果然找到了一匹理想中的良马。秦穆公问他是如何的一匹马,他说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等牵来马,秦穆公一看,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很不满意,把伯乐找来,说:“你介绍的那位相马专家,连马的毛色和公、母都不能分辨清,怎么还会相什么良马啊!”伯乐问明原因之后,不禁大为赞叹:“九方皋能不照搬书上的条文,真比我高明千万倍啊!他所注重的是本质的东西,能抓住内在的实质,忽视外表的外形;只看他需要的,而不看他不必看的,像九方皋这样观察事物的方法实在有着比相马更重大的意义!”伯乐把马牵来一看,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千里马。当然,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和公母这一表面上的东西都不能认清,这并不值得夸赞,可是,他那看马注意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是值得称赞的。
在现象和本质这对范畴中,浅层次的东西是现象,深层次的东西是本质;本质的具体表现是现象,现象的根据是本质。只有通过现象这个浅层次,才能抓住深层次的本质。
在考察人的时候,既要看现象,又要看本质;既要看一个人的支流,又要看一个人的主流。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这样深层次的东西去衡量一个人,这样才能保证知人、识人的准确性。
动、静状态下眼中所表现出的神情
前文已经说了,人的眼睛是不会撒谎的,眼中的神情就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眼神的变化,曾国藩总结为动、静,其实具体内容还有很多。
眼睛流露善意,心底必定慈悲;眼睛横竖,性情刚烈;眼珠暴突,性情凶恶;眼睛斜视不语,表明心怀嫉妒不满。
瞄上一眼后,闭上眼睛,即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怀疑你”的身体语言。
闭上眼睛后,再睁眼看一看,如此不断反复,是尊敬与信赖的表现。
首次见面时,先移开视线者,其性格较为主动。
当你注意某个人只向一位异性看了一眼,就有意收回了视线,而不再看,这是一种自控行为。
斜眼瞟人是悄悄地看人一眼又不打算被发觉,传达的是羞怯腼腆的信息。这种动作等于是在说:“我较害怕,不敢正视你,但又禁不住想看你。”
眼光涣散常见于人很疲惫或做白日梦时,有些人常这样由室内望向窗外,以表示其内心中怀有某种梦想(例如坠人情网)。
睁大眼睛,是一种表示惊讶的基本身体反射。
眯紧眼睛基本上是遭遇强光或威胁时的自卫反应,但也可能代表高傲、轻蔑的意思。做此表情的人可能愤世嫉俗,对周围的世事感到反感。
眼睛表面的闪亮,是因情绪激动促使泪腺分泌,产生润泽之故,但感受又未强到足以落泪的地步。这种现象常可从情侣、影迷、球迷、骄傲欣慰的父母亲以及获胜的运动员脸上看到;但也或许是表示哭泣以外的任何强烈的情绪激动,如厌烦、沮丧及生离死别等悲痛。
另外,通过一个人的眼睛观察人的性格,尤重眼神。需要别人帮忙或有事请教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对方的眼神,也许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眼神散乱,表明他没有办法,向他请教没有用。
眼神沉静,说明他对于你着急的问题胸有成竹。若他不肯明确说出方法,这可能是因为事关机密或有其他隐情,不必多问,只静待他的发落便是。
眼神横射,仿佛有刺,便表明他异常冷淡,如有请求,暂且不必向他陈说,应该从速借机退出,退而研究他对你冷淡的原因,再寻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眼神呆滞,唇皮泛白,对方对于当前的问题惶恐万状,虽然口中说不要紧,他虽未绝望,也确实还在想办法,但却无可奈何。你不必再多问,应该退去考虑应付办法,若你已有办法,应该向他提出,并表示有几成把握。
眼神阴沉,应表明这是凶狠的信号,你与他交涉,须得小心一点。他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准备出击。若你不是早有准备与他一决高低,那么最好鸣金收兵。
眼神流动异于平日,对方可能是心怀诡计,想让你尝尝苦头。这时应步步为营,不要轻举妄动,前后左右都可能是他安排的陷阱,一失足便跌入他的手里。不要过分相信他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要格外小心。
眼神像在发火,他此刻是怒火中烧,意气极盛,若不打算与他决裂,应该表示可以妥协,速谋转机。否则,再紧逼一步,必定引起正面的剧烈交锋。
眼神四射,神不守舍,便可明白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不如赶紧告以段落,或乘机告退,或者寻找新话题。
眼神恬静,面有笑意,你可表明他对于某事十分满意。你要讨他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希望。
眼神凝定,表明他认为你的话有倾听的必要,应该照你预定的计划婉转陈说,只要你的见解不差,你的办法可行,他肯定是乐于接受的。
眼神上扬,表明他是不屑听你的话,不管你的理由怎样充分,你的说法怎样巧妙,还是不会有更好的结果,不如戛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广。
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表明他是心有重忧,十分苦恼。你不要向他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的苦痛,也不要向他说痛苦事,你要说些安慰的话,并且迅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败器”、“隐流”之眼神
《冰鉴》不止一次提到观人眼睛的技巧,足见曾国藩在识人过程中对人眼睛的重视。在这里,曾国藩重点介绍了从人的眼神中识人。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眼神有很多种,除了曾国藩所言的几种眼神,我们再做几点补充。
眼珠转动迟缓的人,身体五官感觉迟钝,感情起伏少,不受他人影响,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没有协调。
目光闪烁不定的人缺乏对事情深思的能力,是浮躁的冲动派,很少被信任,有撒谎的倾向。
目光着点不定的人,多处于精神不安定的状态,在内心深处有怨怒之气,心情不稳定且焦躁不安。
眼睛往上吊,心里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性格消极,不敢正视对方。
眼睛往下垂,有轻蔑对方之意,要不然就是不关心对方的情形。
眼珠转动快速,说明第六感官敏锐,能快速看穿人心;反之,容易受人影响。这种人特立独行,属情绪化的性格。
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视;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羞怯;闭目,思考或厌烦;目光游离,表示焦急或不感兴趣;瞳孔放大,代表兴奋、积极:瞳孔收缩,代表生气、消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