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辨经》学生活
21767100000035

第35章 八观第九(1)

这一章中,刘邵集中讨论了才性鉴定的方法和途径,即“八观”。才性鉴定的方法是《辨经》中研究最多的问题,而“八观”又是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八观”的才性鉴定方法首先能够根据性情的常和变,多方面、综合性地考察一个人的真实情况。其次,主张从人才内心的真实活动,包括从外部表现透视其内部的动态来考察人才。这种由表及里,由里到外,从人的自然状态到心理活动的详细观察,最易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

原文

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译文

所谓“八观”,是指:第一,观察一个人对待争权夺利和救济民众的态度,可以了解他本质的情况;第二,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遇事时的反应,来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准则;第三,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与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是否与实际相称;第四,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以辨识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似是而非;第五,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是否保持敬爱的态度,来判断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否成功;第六,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情绪欲望,以分辨他是否容易宽以待人还是容易迷惑;第七,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短处,来认识他的长处;第八,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聪明,来分析他在哪些方面能够通达。

原文

何谓观其夺救,以明间杂?夫质有至、有违,若至胜违,则恶情夺正。若然而不然。故仁出于慈,有慈而不仁者。仁必有恤,有仁而不恤者。厉必有刚,有厉而不刚者。若夫见可怜则流涕,将分与则吝啬,是慈而不仁者。睹危急则恻隐,将赴救则畏患,是仁而不恤者。处虚义则色厉,顾利欲则内荏,是厉而不刚者。然则慈而不仁者,则吝夺之也。仁而不恤者,则惧夺之也。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故曰,慈不能胜吝,无必其能仁也。仁不能胜惧,无必其能恤也。厉不能胜欲,无必其能刚也。是故不仁之质胜,则伎力为害器。贪悖之性胜,则强猛为祸梯。亦有善情救恶,不至为害,爱惠分笃,虽傲狎不离,助善著明,虽疾恶无害也。救济过厚,虽取人,不贪也。是故观其夺救,而明间杂之情,可得知也。

译文

什么叫观察一个人的夺取和救济两方面的情况,以分辨他是否有恒性?通常以为人的性情本质有正面和反面,如果正面无法战胜反面,那么恶的性情就会夺取善的一面。有时候情况未必非此即彼,却是似是而非。比如,一般人认为仁义这种品质来自于慈爱的性情,但也有充满慈爱之心却不讲仁义的人;一般人认为讲仁义的人必有体恤之举,但也有讲仁义却不体恤别人的人;一般人认为办事严厉的人必定刚强,但也有办事严厉却并不刚强的人。如果看见可怜的人会流泪,将要施予财物的时候却吝啬起来,这就是只慈爱而不宽仁;如果看见别人处境危急就会产生同情,将要前往救援时却畏缩不前,这就是只宽仁而不救济;如果用坐而论道的方式表现自己的仗义的时候神情严肃,一想到一旦动真格,可能危及自己的利益和欲望,便又怯懦起来,这就是严厉却不刚直的人。因此,慈爱却不讲仁义,是因为他吝啬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讲仁义却不体恤别人,是因为他恐惧怕事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办事严厉却不刚直,是因为他贪图利欲的丑恶性情占了上风。所以说,如果一个人的慈爱战胜不了吝啬之心,他未必能行仁爱之举;如果讲仁义却不能克服恐惧怕事的心理,他就未必能行体恤之举;如果外表严厉却不能战胜利欲的诱惑,他就未必能行刚强之举。因此,如果不讲仁义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即使他的能力再强,也只会使他作茧自缚;如果贪婪的性情占了上风,那么他就会用这种勇猛的性格去做坏事。也有性情纯善的人救助恶人的,但这种善行不至于酿成祸害。如果两个人的感情深厚真挚,那么即使偶尔互不尊重,也不会导致彼此分离;如果是为了帮助善良的人,彰显光明正大的事情,那么就算以极端严厉的态度对待坏人,也不能够伤害自己。救济他人十分慷慨,虽然有时也索取他人的财物,但人们并不以为他贪婪。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心中善心与恶念相互消长的情况,分辨他善恶互相掺杂的性情,就可以对他进行认识与鉴别。

原文

何谓观其感变,以审常度?夫人厚貌深情,将欲求之,必观其辞旨,察其应赞。夫观其辞旨,犹听音之善丑。察其应赞,犹视智之能否也。故观辞察应,足以互相别识。然则论显扬正,白也。不善言应,玄也。经纬玄白,通也。移易无正,杂也。先识未然,圣也。追思玄事,睿也。见事过人,明也。以明为晦,智也。微忽必识,妙也。美妙不昧,疏也。测之益深,实也。假合炫耀,虚也。自见其美,不足也。不伐其能,有馀也。故曰,凡事不度,必有其故。忧患之色,乏而且荒。疾疢之色,乱而垢杂。喜色愉然以怿,愠色厉然以扬,妒惑之色,冒昧无常。及其动作,盖并言辞。是故其言甚怿,而精色不从者,中有违也。其言有违,而精色可信者,辞不敏也。言未发而怒色先见者,意愤溢也。言将发而怒气送之者,强所不然也。凡此之类,征见于外,不可奄违。虽欲违之,精色不从。感愕以明,虽变可知。是故观其感变而常度之情可知。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感情的变化、为人处世的态度和遇事时的反应,来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准则呢?人们总是深深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感,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不仅要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还要注意观察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注意了解他的话语中蕴含的意思,就是要听懂他的话语中包含的究竟是善意还是恶意;注意他同意或赞赏什么样的观点,就是看他的智慧是否能够应付。观其言语,察其应对,足以相互对照。在辩论中,一个人如果论点鲜明,态度端正,内容通俗易懂,这就叫做“白”;如果一个人不能言善辩,又不善于对答如流,反倒让人觉得他深奥莫测,这就叫做“玄”;能够辨别“白”和“玄”的能力就叫做“通”;有的人说话反复无常,中心不明确,逻辑非常杂乱,这就叫做“杂”;有的人能够预知未发生的事情,这种能力叫做“圣”;有的人能够深入思考精微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睿”;有的人遇事见识超常,这种能力叫做“明”;有的人内心精明,外表不显,这就叫做“智”;有的人能够察识细微,这种能力叫做“妙”;有的人很清楚什么是美好的,这就叫做“疏”;有的人掌握的东西多,精通深奥的道理,这种才能叫做“实”;有的人用道听途说的东西到处炫耀,这就叫做“伪”;只看见自己的长处,叫做“不足”;不夸耀自己的能力,叫做“有余”。因此,凡事不符合正常的道理,必然有其缘故。一个人如果内心忱虑,那么他的外表就会显得疲劳;如果身体有疾病,他的外表就会显得憔悴。欢喜的容色喻悦畅快,愤怒的容色严厉凌人,妒嫉疑惑的容色莽撞无常。等到一个人的表情尽显无遗后,他的话语也会随后而至。如果一个人说话时,语气非常愉快,但却没有愉快的神色相伴随,那么他的话就是违心之语;如果一个人表达不清自己的意图,但是却露出诚恳可信的神色,那么他说不清楚只是因为他不善于口头表达;如果一个人尚未开口就已经怒容满面,那么他的心里一定是非常愤怒的;如果一个人言语吞吐,但是他愤怒的神色却显而易见,那么他是在做无奈的忍耐。所有这些内心的活动,都会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在外面,是不可能全部掩盖住的。即使他想掩饰,但别人从他的神色上也能看出来。外在形色的变化明明白白,不管怎样伪装变化,仍可据以判断其真实的内心。因此,通过观察人的感情变化、态度和反应,我们就可以从中看出他的为人。

原文

何谓观其至质,以知其名?凡偏材之性,二至以上,则至质相发,而令名生矣。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气清力劲,则烈名生焉。劲智精理,则能名生焉。智直强悫,则任名生焉。集于端质,则令德济焉。加之学。则文理灼焉。是故观其所至之多少,而异名之所生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来了解他的名声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呢?大凡偏材之人,性格中一般包含两种或更多的品质,这些品质之间可以相互促进,从而使他们因此获得美好的名声。因此,骨骼坚挺、气质清朗的人,就会获得美好善良的美名;气质清朗而又体力充沛的人,就会获得强健的美名;智力发达、事理精通的人,就会获得能干的美名;聪明直率、坚强诚实的人,就会有值得信赖的美名。如果在这些品质的基础上,再加上端正的品质,这个人就会形成美好的品德;如果再加上勤奋好学,他就会知书达礼,富有教养。因此观察一个人具备多少种品质,就可以知道他将获得哪些名声。

原文

何谓观其所由,以辨依似?夫纯讦性违,不能公正。依讦似直,以讦讦善,纯宕似流,不能通道。依宕似通,行傲过节。故曰,直者亦讦,讦者亦讦,其讦则同,其所以为讦则异。通者亦宕,宕者亦宕,其宕则同,其所以为宕则异。然则何以别之?直而能温者,德也;直而好讦者,偏也;讦而不直者,依也;道而能节者,通也。通而时过者,偏也;宕而不节者,依也。偏之与依,志同质违,所谓似是而非也。是故轻诺,似烈而寡信。多易,似能而无效。进锐,似精而去速。诃者,似察而事烦。讦施,似惠而无成。面从,似忠而退违,此似是而非者也。亦有似非而是者。大权,似奸而有功。大智,似愚而内明。博爱,似虚而实厚。正言,似讦而情忠。夫察似明非,御情之反,有似理讼,其实难别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得其实。故听言信貌,或失其真。诡情御反,或失其贤。贤否之察,实在所依。是故观其所依,而似类之质可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动机,以辨识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似是而非呢?只是纯粹揭发别人的隐私而不徇情,是违背人之常情的,这样做不能算是公正待人。因此,假借当面揭露别人的隐私,看上去是很正直的行为,实际上这是在攻击好人,斥责良善之辈。

如果有意放纵不拘,这种行为看上去很自由,却不能达于正道。因此,有意放纵,看上去类似通达,但实际上是行为傲慢,生活没有节制。所以说,性格直率的人好指责别人的短处,好揭发别人隐私的人也爱斥责别人的短处,他们的斥责看起来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洒脱通达的人放纵不羁,放荡的人也放纵自己,二者虽然在不受拘束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那么怎样才能区别他们之间的不同呢?性格正直而又温和,是有道德的表现;性格正直却好揭人短,是偏失的表现;喜欢斥责别人而自己品性又不正直的人,就是表里不一、似是而非的人。能疏导自己的情绪,行事又有节制的人,就具有通达的性格;通达得过分了,就是偏失。放纵而不节制自己的,就叫做表里不一的人。错误的倾向和表里不一,这两者的表现是一样的,但性质却是不同的,这二者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因此,有的人轻易向别人许诺,表面上看豪爽义气,实际上很不守信;有的人办事时经常变换方法,看上去很有能力,实际上收不到任何效果;有的人专喜欢刻意进取,看似精悍,实际上只会添乱;有的人表面上很顺从,貌似忠诚,其实往往阳奉阴违。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有的人手中掌握很大的权力,看上去像是滥用权力的奸臣,其实具有正面的作用,往往有功于天下;有的人非常聪明但不外露,看上去似乎很愚笨,实际上他却很精明;有的人具有博爱的胸怀,看上去这种爱非常空泛,但实际上这种爱非常深沉淳厚;真正敢说话的人,表面上爱指责别人的短处,内心却是一片忠情。所以我们要认真观察,辨别清楚似是而非和似非而是的不同表现,掌握真实情感的正反两种情况。这些道理看起来很容易明白,其实难以鉴别,不是天下最精明的人,又有谁能把握其中的真实情况呢?所以,听信其言辞,相信其神色,有时反而会难明真相。要是怀疑真相而去相信假相,有时就会失去真正的人才。所以观察辨别一个人是否贤明,必须看他外在的行为举止反映了他什么样的内在动机。因此,观察他的内心动机,就可以弄清楚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原文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德而知也。

译文

怎样通过观察一个人对别人的爱敬态度,来判断他为人处世之道的成败呢?人伦之道的极致,莫过于爱和敬。因此,《孝经》把“爱”作为最高的道德,把“敬”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周易》把自然气息之间的交融感应作为道德,把谦让作为准则;《老子》把“无”作为道德,把“虚”作为准则;《礼》把“敬”作为根本准则;而《乐》则把“爱”作为中心思想。人情的本质中只要有爱与敬的诚意,就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而感动人心,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也就无不畅通了。爱多于敬,虽然廉洁清高的人不满意,但受其恩惠的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他献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敬”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使人们之间的等级差别过于清晰,从而使人们相互疏远,这种情况若长久下去,就难以打动人心。而“爱”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感情日趋亲密,这种情真意厚的爱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所以说,观察一个人的爱与敬是否真诚,他的人际关系是畅通还是阻塞,其间的道理就可以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