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上朝与管仲商讨伐卫的事,退朝后回后宫。卫姬一望见国君,立刻走下堂一再跪拜,替卫君请罪。桓公问她什么缘故,她说:“妾看见君王进来时,步伐高迈,神气豪强,有讨伐他国的心志。看见妾后,脸色改变,一定是要讨伐卫国。”
第二天桓公上朝,谦让地引进管仲。管仲说:“君王取消伐卫的计划了吗?”桓公说:“仲公怎么知道的?”管仲说:“君王上朝时,态度谦让,语气缓慢,看见微臣时面露惭愧,微臣因此知道。”
齐桓公与管仲商讨伐莒,计划尚未发布却已举国皆知。桓公觉得奇怪,就问管仲。管仲说:“国内必定有圣人。”桓公叹息说:“哎!白天工作的役夫中,有位拿着木杵而向上看的,想必就是此人。”于是命令役夫再回来工作,而且不可找人顶替。
不久,东郭垂到来,管仲说:“一定是这个人了。”就命令傧者请他来晋见,分级站立。管仲说:“是你说我国要伐莒的吗?”他回答:“是的。”管仲说:“我不曾说要伐莒,你为什么说我国要伐莒呢?”他回答:“君子善于策谋,小人善于臆测,所以小民私自猜测。”管仲说:“我不曾说要伐莒,你从哪里猜测的?”
他回答:“小民听说君子有三种脸色:悠然喜乐,是享受音乐的脸色;忧愁清静,是有丧事的脸色;生气充沛,是将用兵的脸色。前些日子臣下望见君王站在台上,生气充沛,这就是将用兵的脸色。君王叹息而下呻吟,所说的都与莒有关。君王所指的也是莒国的方位。小民猜测,尚未归顺的小诸侯惟有莒国,所以说这种话。”
智慧金言
可以说,“色”是一个人内心活动的外在流露。故而卫姬知道齐桓公要讨伐卫国;管仲知道齐桓公又改变了计划;甚至细心的役夫对两国交战的事也敢断言。但又不尽然。对于那些善于伪装的人,你从他们的“色”上是辨不出真假的。但是,如果你多加留意的话,还是能从他们的脸上发现与其言行相悖的神色。也就是说,只要你仔细一些,通过对一个人“色”的观察,你便可以洞悉其内心活动,窥视到他的隐秘。
尹夫人凭“仪”知真假
汉武帝既宠尹婕妤,又幸爱邢夫人。因“美女入室,恶女之仇”,汉武帝诏令二夫人不得相见。尹夫人却想目睹一下邢夫人的美貌,多次恳请武帝让她二人见一面。最终,武帝答应了她的请求。数十宫女拥着一位夫人款款行到,武帝向尹夫人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尹夫人看了之后即说:“她不是邢夫人。”武帝怪而问道:“为什么?”“看她的仪态,不足以当夫人,配不上皇上的。”武帝又诏来一位穿旧衣的女人,且没有宫女拥护。尹夫人即说:“这才是邢夫人。”并低头哭起来,伤怜自己不如邢夫人美丽有质。原来,先前那位夫人是一名宫女装扮的。
在一个高贵的环境中待久了,人自然而然会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和仪态。邢夫人在后宫中冠压群芳,博得了武帝的宠幸,左右有那么多的佣人伺候,举止必定文雅大方,从容不迫,这又怎么会是一个终日被人呼来唤去的宫所女具有的呢?所以尹夫人一眼便能辨出谁是真正的邢夫人。我们也可以用尹夫人识人的方法,来判断某人的真伪。
智慧金言
观察一个人的“仪”,能发现他的素质好坏,修养高低。仪态端庄大方的,修养深厚、素质高;仪态邪顽、畏缩卑琐的,修养浅薄、素质差。刘邵说,仪态高尚的人,其行为举止的特征为气宇不凡。这是“仪”的一种表现。高贵环境中的人自有一种逼人的气势和仪态。这可作为识别人物的一个外部根据。
老妪慧眼识武帝
一般而言,容止庄猛的,勇武刚健;容止沉稳的,谨慎有节;容止圣端的,肃敬威严。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喜欢打猎,有时是群臣俱往,盛况浩大,有时则是轻服便装,只带小队人马。有一次轻服便装打猎晚归,路经一村子借宿,开门的老头见来者不善,带着弓马刀箭的,以为是盗匪,不敢怠慢。待汉武帝一行人歇下后,老头子找老太婆商量,想去招呼集结其他后生小伙子来攻打这群“强人”。老太婆急忙止住老头子:“我看那领头的人气度不凡,容止之间有种顶天立地、不为事势屈折的气概。这不应该是普通贵人的容止,一般盗贼更不用提了,还是谨慎一点好。”
汉武帝的侍卫自然将此话听在耳中,报告给汉武帝。第二天早起,告辞。一夜无事,老头子心中稍安。不过数日,朝廷下旨封老头子夫妇的官。原来汉武帝惊奇于老太婆的能耐,故有心照顾二老。
如此看来,老太婆虽不知道“知人之能”,但生活经验却教给她一些容止与人心性、品质、才能的关系,故有此趣闻留传后世。
智慧金言
观察一个人的“容”,能发现他的正邪谨散。这里的“容”应理解为“容止”,以示与前面的“仪”相区分。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必然会在容止上有所表现,即便当事人极力掩饰,也如“羚羊挂角”,终有迹可寻。容止不正,其人心怀他念,需要考察这种人的真实动机和想法。容止正派,其人内心纯粹,心无旁杂,不会轻易地“见利忘义”。项羽言露真性情言为心声,观察一个人说话,能看出他的性格。性情柔顺和详的人,说话平缓;性情急躁的的人,说话直快爽捷。
当初,项羽初次见到威猛雄武、一统中原的秦始皇时则说:“彼可取而代也。”从这儿可以发现项羽的真性情、真个性——朴直率露而又大胆或“莽撞”。而刘邦见到秦始皇时却大声叹息说:“大丈夫该当如此也。”两人的话语神情不一样,但其中却真实地表明了他们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刘邦与项羽相比,就要含蓄婉转得多。
楚汉战争中,项羽和刘邦在力量的对比上其实并不均衡。项羽无论是个人的勇猛威武、士卒的精锐,还是战功的卓著、名望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刘邦,可是,最后却败在刘邦的手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答案是,性格使然。项羽说话急,遇事不思考,为人鲁莽。例如,他轻易地听信了范增通敌的谣言,当范增劝其尽快攻城时,项羽勃然大怒道:“我并非不想依你,只恐攻下城后,我的命却被你送掉了!”范增一时摸不着头脑,一气之下便收拾行理回家去了。倘若项羽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一番,便会看出这是敌人用的反间计。但是,性情急躁的他又怎能静下心来呢?项羽因为说话直快,做事鲁莽,故而失去了范增这一得力助手,后来又失去了许多人的支持,终于导致乌江自刎的下场。
与项羽不同,刘邦是那种做事谨慎的人。哪怕韩信在情势危急的时候,还请求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而置被困于荥阳的刘邦于不顾,刘邦还是客客气气地说:“大丈夫平定天下,要当就当真王,干嘛当假王?”便派张良去韩信那里,当面封他为齐王。后韩信与彭越分进合击,大败项羽于垓下,将刘邦推上皇帝的宝座。
倘若是项羽,面对韩信不顾君命,只顾自己的局面,说不定他会被气得暴跳如雷,哪还会十分客气地封韩信为王?
智慧金言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其实,语言也是。通过言语的缓急,能判断一个人做事是否鲁莽,脾气是否暴躁,以及性格的好坏,从而预测到他的命运如何。所以,察其言,观其色,便可知其命。
仲永先清后浊
眼睛蓄含了人的诸多信息,从身体素质到心性能力,因此很多情况下,眼睛都是识别人才的必由途径。神清,是天资聪颖的表现。因此小孩子们的眼神一般是清朗的。但由于后天教化和环境的影响,天分得不到锻炼和运用,得不到进一步的开发,会逐渐生“锈”,神逐渐失去光泽而转为浊。就像一潭清明的秋水,如果没有交流和补充,成了一潭死水,一定会浑浊腐臭。“流水不腐”就是这个道理。
大文学家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讲的那个小孩,本是很聪明的,天分极高,神应是清朗而爽的,可谓不学而才,咏诗作赋,随口成章。但他的作农民的父亲却是个昏浊之人,竟把儿子作为摇钱树,到处去招摇获利,不让儿子进一步学习。天分得不到锻炼和启发,人也不再聪明,神也不再清,到长大成人后,仲永与普通农民没有什么两样了。
智慧金言
对于是先清后浊,还是先浊后清,有人是这样描述的:初一见,此人眼光流转,顾盼生辉,可是坐下来却慢悠悠的,此人到了中年,必定有贫穷之灾,破了田园,败了家产;乍然一见,精神似乎懒散不全,可是坐久了,却精神耸动,气色明亮,此人早年虽然是一个贫士,但是老了却荣耀无比。不管这是否有科学依据,也可以丰富我们鉴别人才的理论,让我们更多一条途径去认清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