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北京恭王府“葆光室”
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亲王府,是第一代恭亲王奕的府邸,也是现今北京城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代王府,其前身是清乾隆朝中晚期宠臣、大学士和砷的宅第。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和砷获罪后其宅第除了留有部分以供和砷之子、额驸丰绅殷德和乾隆皇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夫妇居住之外,大部分被嘉庆皇帝赐予对号称“和府”早就倾慕的时任庆郡王的永磷。永磷及其子孙居住多年后,直到咸丰二年(公元1851年)因其后裔奕劻当时只是辅国将军之爵位,遂迁出该府改由恭亲王奕所有,是为恭亲王府。
位于北京内城的恭亲王府,不仅规模宏伟,建筑奢华,占地广阔,环境优美,而且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是北京城内诸多清王府所不能比拟的。诸如,该王府西近前海,北倚后海,自西海(今积水潭)水域东北由人工引一水渠而出,经恭亲王府西墙绕至南墙外,然后穿过三座桥流入前海(什刹海),使该王府西、南临水,东、北近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空间。而据《乾隆京城全图》中所绘,当时这里并没有什么庞大而奢华的建筑群,只是一片极为普通的民房,由此可知恭亲王府建造的时间应在《乾隆京城全图》成书之后。确实,这座前身为“和府”的恭亲王府,是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和砷出任军机大臣之后才开始建造的。当时,和砷为了建造这座豪华宅第不仅强行将原居民外迁,而且还买通皇宫太监绘制紫禁城内一些殿堂的图样,然后按照图样予以仿建。这也成为嘉庆皇帝后来惩治和砷的一条罪状。历时九年才建造竣工的“和府”,后来虽然历经了庆亲王和恭亲王等入主其中,但大体格局基本保持原样,只是在同治年间恭亲王于府邸的北部建造了一处著名的恭王府花园。
占地四十六点五亩的恭亲王府,整体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是由多进四合院所组成。坐北朝南的恭亲王府,正门共有两重,大门面阔三间,门前置有两只威猛的石狮,二门面阔五间,均在王府的中轴线上。著名的“葆光室”匾额,则悬挂在西路建筑第二进那面阔五间名曰“葆光室”正厅的门楣上。该厅采用小五架梁式构成,带有鲜明的明代建筑风格。“葆光”二字,典出《庄子·齐物论》中:“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葆光,即喻为珍藏无尽、善于存储之意。黑地金字的“葆光室”木质匾额,长一点五米,宽零点五米,上方正中钤有“咸丰御笔”印一方。
咸丰皇帝,清文宗,名爱新觉罗·奕詝,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公元1852年至公元1861年在位。
8.青海湟中“御赐贤能述道禅师”
位于青海西宁市东南二十五公里处湟中县境内的塔尔寺,它与西藏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另外,塔尔寺还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据说,在宗喀巴诞生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曾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宗喀巴母亲按照儿子来信所示,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这就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后来,该塔一再改建易名,遂成为现在大金瓦殿中的大银塔,这也是全寺的主供神物,在汉语中“塔尔寺”即由此塔而得名。
四百多年来,塔尔寺逐步发展成一座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寺庙古建筑群,全寺占地面积六百余亩,僧舍房屋九千三百多间,殿堂五十二座,僧人最多时达三千六百余人。全寺四山环绕,殿宇宏伟,佛像庄严,梵塔棋布。其中,在十一世阿嘉·协饶桑坡(智贤)活佛公寓内,就悬挂有著名的“御赐贤能述道禅师”四龙二凤匾额。此匾通高一点二米,宽零点五米,长方形,木质,蓝地鎏金字。匾额中央自上至下为“御赐贤能述道禅师”八个楷体字,右缘系蒙文,右缘上部间有藏文,其文字义同“御赐贤能述道禅师”。藏文下为“十二年四月吉日立”,藏文上为“同治”二字,也就是说该匾是同治皇帝于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所书写。“御赐贤能述道禅师”八字,其书法为柳体,兼有颜、欧之风,笔锋遒劲有力,柔中见刚,刚中见柔,浑然一体。“贤能述道禅师”,系清同治皇帝赐给塔尔寺六世阿嘉活佛的斗匾,“贤能”,谓聪慧有智;“述道”,意为一心事佛,全意为阿嘉系聪慧有智一心事奉佛主的大师。
同治皇帝,清穆宗,名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皇帝的长子,公元1862年至公元1874年在位。
9.北京颐和园“颐和园”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颐和园,是中国清王朝从康熙到乾隆年间在北京营建的数座皇家园林中的最后一座,其主体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是一处人工与自然巧妙融合的皇家园林。万寿山原名瓮山,属于北京西山的一支余脉。昆明湖原名瓮山泊、西湖,是由西山一带的泉水汇聚而成,但它的原始形成已有三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曾多次被古代城市水利农灌运输所利用,是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见证。当历史航船行驶进清王朝的航道时,满族入关第四代舵手乾隆皇帝因为迷恋江南的山水美景,总渴望能够把江南美景移植到北方来,于是从公元1750年到公元1764年,花费十五年时间终于建成了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清漪园是在清王朝国力最鼎盛时期建造的,所以无论是建筑还是内里陈设,都称得上是一流的,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乾隆、嘉庆、道光和咸丰四代皇帝的御园,以致遭受毁坏后慈禧太后还想方设法进行修复,使其成为自己的“颐养冲和”之地。
占地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的颐和园,其最具神韵的水面就占全园的五分之四,是一座大型的山水园林。整个园林有一百多处各具特色的景观,可分为政治活动、生活居住和游览三大区域,既有皇家处理政务的实际功用,又不失现代园林的休闲特点。至于这样一处皇家园林之所以更名为颐和园,那还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旧事。公元1860年,清漪园被入侵的英法联军焚毁后,慈禧太后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竟然挪用海军经费三千万两白银进行重新修建,并更名为“颐和园”。“颐”,典出《易·颐第二十七》中“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比,颐之时大矣哉”之意;“颐和”即为养天地圣明、享长治久安之意,又取颐养冲和、安享康乐的意思。
颐和园重建后,光绪皇帝亲笔御书“颐和园”三字匾额,悬于东宫门正间檐下。长一点六二米、宽零点七八米的“颐和园”匾额,青地金字,边框浮雕有金漆九龙,显得富丽堂皇。“颐和园”这三字楷书,写得硕壮雍容,为夸张体势,有意加重了外围笔画的处理,虽然中空部位结字运笔有延促之感,但很有益于总体气势的烘托。在匾额上方,共有钤印三方:正中为“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左为“数点梅花天地心”,右为“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署款有“光绪御笔之宝”和“口日春长”印两方。
光绪皇帝,清德宗,名字爱新觉罗·载恬,是第一代醇亲王奕譞的第二子,三岁登基,公元1875年至公元1908年在位。
10.北京卧佛寺“性月恒明”
位于北京海淀区寿安山下的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曾数易其名:初称兜率,后改昭孝、洪庆、寿安、永安等名。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修葺后,赐名十方普觉寺。由于唐代时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元代时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盘铜像,故人们便将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了。
占地面积达四万余平方米的卧佛寺,分为中、东、西三路院落,前后殿宇五进,外加园林区和行宫院等建筑,显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在卧佛寺的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木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等,两侧则围以廊庑、配殿、客堂和方丈室等,其中铸造于元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的铜卧佛像就供奉在卧佛殿内。据元史记载说:当时铸造铜像冶铜五十万斤,用工七千人。身长五米的铜佛,头西面南,作睡卧式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托头。在卧佛的后面,还围坐着十二尊圆觉菩萨像,他们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了一幅释迦牟尼涅盘于婆罗树下向十二弟子嘱咐后事的景象。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卧佛殿,为绿琉璃筒瓦黄剪边单檐歇山顶建筑,著名的“性月恒明”匾额就悬挂在该殿内的正面墙上。黑地金字横书“性月恒明”匾额,长一点五米,宽零点四五米,上方正中钤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玺印一方。至于“性月恒明”这四字之含义,有佛学专家解释说:“性”指的是“法性”,也就是“真如”,“法性”即“一心”的意思,全句可解释为法性像月亮一样的永恒光明。
慈禧太后,清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姓叶赫拉纳氏,其子爱新觉罗·载淳即位成为清穆宗同治皇帝后,其被晋封为慈禧皇太后,随即执掌清王朝政权长达四十六年之久。
11.陕西勉县“醇儒气象”
位于陕西勉县城西三公里处的川陕公路边上,有一座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的祠堂,这就是中国唯一一座由皇帝下诏并拨付银两修建的武侯祠。确实,在中国的大地上有诸多武侯祠,诸如湖北襄樊古隆中武侯祠、河南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节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肃礼县祁山堡武侯祠和陕西岐山五丈原诸葛亮庙等等,而在诸葛亮魂丧五丈原第二十九年时由蜀汉后主刘禅降诏修建的陕西勉县武侯祠,当属“天下第一武侯祠”。
这座建造于公元236年的武侯祠,坐南朝北,占地约有两公顷,西与古阳平关、诸葛读书台和莲花池相接,东与马超墓祠、刘备称王设坛处等古迹连成一片。整个建筑群由多处楼台殿宇由北向南整齐排列,依次为乐楼、东辕门、西辕门、牌楼、琴楼、钟楼、鼓楼、戟门。重建于明正德八年(公元1512年)的武侯祠大殿,是一座五开间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大殿正中的神龛上端坐着诸葛亮塑像,面容极显慈祥睿智,只见他左手持有六韬兵书,右手抚膝,琴童、书童待立身旁,一持宝剑,一捧印绶。在诸葛亮彩塑坐像两侧,分别是神态威然的关兴和张苞的两尊站像。武侯祠自魏晋以来,历代名人留下墨迹甚多,诸如唐朝李商隐、宋朝陆游、明朝薛宣、清朝王士祯等,都曾来此赋诗题字。目前,武侯祠内保留有六十多通石碑、三十多方匾额和二十余幅楹联。其中,著名的“醇儒气象”匾额就悬挂在戟门南面正中的门额上。
蓝地金字的“醇儒气象”匾额,是清朝第一代果亲王允礼于雍正乙卯(公元1735年)三月赴勉县捐修武侯祠时亲笔题写的。这从该匾左侧有“雍正乙卯三月果亲王题”落款中可以得知,而篆刻阳文“和硕果亲王之宝”朱印亦赫然在目。长二点一四米、宽零点七三米的“醇儒气象”匾额,四周雕刻有六条金龙及祥云图案。至于“醇儒气象”匾文的含义,有专家解释说:“醇儒”是指纯粹不杂、知识渊博的学者;而“气象”则指气质与情态。所以,“醇儒气象”四字是赞颂诸葛亮不仅具有精纯渊博的学识,而且其大学问家的气质情态也高尚无比。与诸葛亮学识、情态相匹配的,就是允礼这行书“醇儒气象”四个金字的题额,其用笔丰润洒脱,结构谨严,益显雍荣华美。
第一代果亲王,名爱新觉罗·允礼,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赐封为果郡王,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晋封为果亲王。
12.云南大理“文献名邦”
位于云南大理州府以北十三公里处,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禁城、中和镇,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后修筑的。据有关文献记载,大理古城规模壮阔,方圆十二华里,城墙高两丈五尺,厚两丈;东西南北各有一门,门上有城楼,分别叫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碟,下环城沟;城内则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其实,据考古发掘证明,大理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是滇地远古文明的中心之一。当然,作为著名茶马古道的一所重镇,大理古城还是云南设治最早的地区,如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置的叶榆、云南和邪龙等县,其中叶榆就是今天的大理。到了明、清两朝时,大理更是成为府城所在地,经济和文化都极为繁盛,与“文献名邦”之誉极为相配。
至于如今悬挂在大理文化馆大成亭内那方著名的“文献名邦”匾额,就不能不回顾清朝时一位边疆大吏——偏图。偏图,本姓李,汉军正白旗人,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以督标别将身份随云南总督赵良栋征讨吴三桂。后来,偏图因屡建战功被提升为云南随军总兵,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云南平定,偏图又被提升为云南提督,提督衙门就设在大理古城。随后,偏图在大理为官长达十五年之久,他深感大理的人文兴盛,遂向朝廷申请“文献名邦”匾额。不过,在得到朝廷允许后,偏图遂亲笔题写了“文献名邦”四个大字,并镌刻匾额高悬在大理城南门外新建的一座三层楼上,后该楼取名为“文献楼”。公元1951年,当地政府为了拓宽马路便于行车而将该楼拆除,幸运的是将这方匾额移挂于文庙大成门上。
长一点六米、宽零点五二米的木质“文献名邦”匾额,横右起阴刻行书“文献名邦”四字,匾文右侧为直书阳文宋字体“康熙四十年岁次辛巳季夏谷旦”十三个字,左侧为“提督云南全省军门偏图题”阳文宋字体的落款。匾文四字,书法浑朴,苍劲醒目,赞扬大理古城文教昌盛。
13.湖北黄州“东坡赤壁”
位于古黄州(今湖北黄州市)城西汉川门外的东坡赤壁,是著名三国赤壁之战的发生地。至于它为什么有“东坡赤壁”之称,似乎还应该从它最初的名称说起。据史书记载,这里因地势“断崖临江,色呈赭赤,形如悬鼻”,早有“赤鼻矶”或“黄州赤壁”之称。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名士前往赤壁游览凭吊,如唐代杜牧和宋初王禹等被贬谪黄州之后,就因他们为赤壁留下诸多美妙华章而使其声名日甚。特别是当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被贬到黄州时,因他写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名诗篇,从而使黄州赤壁更加名扬中外,以致到了清康熙末年遂更名为“东坡赤壁”,并一直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