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久负盛名的名胜古迹,“东坡赤壁”其实是一处占地约四百亩的古建筑群。始建于西晋初年的“东坡赤壁”楼阁,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和不断修建,如今拥有二堂(二赋堂、雪堂),三楼(栖霞楼、涵晖楼、挹爽楼),二阁(碑阁、留仙阁),一斋(慨然斋),一像(东坡塑像),一峰(剪刀峰),九亭(放龟亭、睡仙亭、坡仙亭、酹江亭、问鹤亭、快哉亭、览胜亭、望江亭、羽化亭)等诸多景观。这些单体建筑依山就势,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特别是“赤壁碑刻”,更是闻名中外,有历代名人书画碑刻近两百块,而其中仅是苏轼苏东坡的书画碑刻就有一百余块,堪称中国个人碑刻之冠。
至于著名的“东坡赤壁”匾额,就悬挂在这组秀雅清丽园林建筑入口处的砖砌门楼上。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著名书画家、满族镶红旗人郭朝祚出任黄州府同知,他久慕黄州赤壁之盛名,遂挥毫题写了“东坡赤壁”四个大字,并镌刻匾额悬挂在以青瓦飞檐装饰的垂花罩门之正中。高零点五米、宽一点八米的行楷“东坡赤壁”匾额,用笔清劲挺拔,转折多方而略显圆润,笔势峭峻而不失流畅;结体端庄爽健,章法严谨灵活;疏密轻重,对比强烈,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和深厚的力度。
14.湖南岳阳“岳阳门”
始建于周敬王十五年(公元前505年)的岳阳古城,最初名叫“西糜坡”。它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因为有一座斐声华夏的岳阳楼。不过,岳阳楼的前身原本是东汉末年(公元215年)东吴都督鲁肃操练水军时修建的阅军楼,而岳阳楼的正式定名,则又是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被贬谪到岳州(今岳阳市)时的事了。随着岳阳楼的正式定名,岳州也以岳阳城而名扬海内外。
作为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岳阳古城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倾废与重建,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据说,岳阳古城原有五座城门,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叫作:湘春门、迎薰门、岳阳门和楚望门,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小西门。不过,在岁月沧桑中其它各门均已毁坏无存,只有悬挂着著名“岳阳门”匾额的西门即岳阳门依然留存。其实,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岳州知府黄凝道题写“岳阳门”三个大字时,该匾额并非悬挂在现在的这个位置上,而是在“循肃城”修葺时的旧城垣上。到了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时任官员拆修城垣时徙城于内,另辟西门,而岳阳楼故址不变。到了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再次重修城垣时又将“岳阳门”三字匾额从故址嵌入另辟的西城门洞额上。再到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时,又将“岳阳门”匾额徙于西城门上。如今,
如果站在岳阳城临湖西门向岳阳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由巨型花岗岩条石砌成的拱形门洞,而“岳阳门”三个金色大字则镌刻在门楣的青石匾上。
在长一点六米、宽零点六米的“岳阳门”匾额上,匾文三字为欧体楷书,笔画方整刚劲,笔势坚拔,用笔遒练利落,坚若垂露,波磔整洁,短横划以点代之,于规整中见潇洒,端正中显变化,看似笔力清瘦而不失端庄凝重。不过,从匾额的款署中可以得知,该匾已经不是原先旧物,而是张自检重修时所增刻。匾额的上款是“乾隆丁卯年嘉平月知岳州府事黄凝道题”,下款为“道光庚子年清和月知岳州府事张自检重修”。至于张自检是何许人也,限于手边资料,暂时不详,而书写“岳阳门”三字的黄凝道,除了知晓他是安徽休宁人,曾任岁贡补工部郎中外,就连其生卒年月也是不详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岳阳门”匾额的追捧。
15.河北保定“水东楼”
坐落于河北保定古莲花池内北塘东侧的水东楼,在清同治年间就曾是“莲花池十二景”之一。保定古莲花池,始建于唐高宗上元年间,初为“临漪亭”,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古代园林,为中国十大园林之一。公元1227年,元代张柔重建保州时在此建雪香园,先为其部将乔维忠的私人花园,因池内荷花繁茂,故命名“莲花池”。莲花池之盛名,皆源于莲池之水,其池水面积占园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园中景致均依水而设,以临漪亭为中心,环水而设君子长生馆、观澜亭、响琴榭、藻咏厅、寒绿轩、高芬轩和水东楼等。园景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幽雅别致,既有江南风格,又具北方特点,堪称中国园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这处素有“城市蓬莱”之美誉的古莲花池,却历经时世沧桑,多历盛衰。元明时期,莲池或为私人园第,或为府署花园,随历任官员之所好恶,时而荒芜废弃,时而修缮精美。当然,莲池的空前繁盛则是在清王朝时期,曾一度成为“曾肖御园”。不过,随着清王朝的日渐腐朽衰落,古莲花池也多遭磨难,特别是“庚子之变”时更使莲花池变得千疮百孔,破败不堪。公元1900年10月12日,英、法、德、意四国侵略者又上演当年火烧圆明园的丑剧,不仅将造价千百万两百银的古莲花池内的珍宝文物抢掠一空,而且园内亭台楼阁皆为灰烬。据《清苑县志》记载,直到公元1901年夏季侵略军撤出保定时,古莲花池内仍是瓦砾遍地,到处残垣断壁,其惨淡之状难以形述。关于古莲花池的这段历史,还有一则民间传说。据说,登上水东楼俯瞰莲花池景致,但见园内诸多亭榭顶部均作“莲叶托桃”情形。古莲花池之所以有此景致,据说是“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从西安回銮,途经直隶保定府时竟不顾人民疾苦,大肆修建保定古莲花池作为其行宫。于是,一位愤懑不平的老工匠便巧妙设计了这一建筑形状,以其谐音“连夜脱逃”以为讽刺。
水东楼,是一幢高仅两层的单檐歇山布瓦顶建筑,底层面阔五间,二层建有以廊庑相通的三间轩厅,显得很是豁敞,顶层为平台,整个建筑结构精巧、端庄秀丽。著名的“水东楼”匾额,就悬挂在上层正中,为杨士骧于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二月所书。“水东楼”三字,书法超逸豪放,丰伟秀拔,气势磅礴,雄浑俊丽,颇有颜书神韵,又独具风格。
杨士骧,字莲府,安徽泗州人,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代袁世凯而为直隶总督。
16.浙江绍兴“三味书屋”
位于浙江绍兴东昌坊口十一号,有一座保存完整的清朝末年书塾——三味书屋。这座普通的私家书塾,因为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精妙散文,不仅得以较为完整的留存下来,而且还斐声海外,名扬天下。
其实,“三味书屋”原本是一私家书房,且最初名称并不是“三味书屋”,而叫“三余书屋”。对此,有文章曾这样解释说:“三余”即“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当时,绍兴有一位以酿酒为业的人,名叫寿峰岚,因他颇通文墨、喜爱书法,一次他见到署款“钱塘梁同书书”的“三余书屋”匾额后,便想方设法搜到自己家中,并高高地悬挂在书房门楣之上。不过,这位寿峰岚先生虽然喜爱“三余书屋”这四个字,但他并赞同其意,遂将“余”字挖掉,而模仿梁书补上一个“味”字,便成为今日之“三味书屋”。对于“三味书屋”之“三味”,又有文章解释说:“三味”者,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醋和肉酱)”。由此可见,以酿酒为业的寿峰岚还是极为尊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一传统信条的。所以,当寿峰岚年迈将“三味书屋”传给其子寿云巢时,这位寿云巢果真弃商从学,开始在这所书房内设塾教书为业,后来再传到寿云巢之子寿镜吾时,恰逢少年鲁迅自十二岁至十七岁就读于此,此后便使“三味书屋”名扬天下。
当然,“三味书屋”不仅因为鲁迅就读于此而为人所熟知,还由清代著名书法家梁同书题写匾额为其增色不少。这位在书法方面初学颜(颜真卿)柳(柳公权)、后采苏(苏东坡)米(米芾)的梁同书,字元颖,号山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官至翰林院侍讲。能诗工书的他,在书写“三味(余)书屋”匾额时,可以说是运笔沉着饱满,统体紧密圆浑,不失为书法艺术之精品。
17.福建连城“江左风流”
位于福建连城县城东三华里处,有一座平地拔起的突兀之山,因其峰似巨冠,故名“冠豸”。
冠豸山山峻石奇,远望如欲放之莲花,遂又名莲花山。它与武夷山一起被人们并称为“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由此可见,冠豸山属于丹霞地貌,而这种地貌特征是很容易形成自然风景名胜区的。确实,方圆一百二十三平方公里的冠豸山,早在北宋年间就以石门湖为中心开始筑亭建阁,从而成为文人雅士吟诗斗酒之地。如今,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和九龙湖五个游览区组成的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不仅以秀丽的风景而独树一帜,而且还留有半云亭、松风亭、东山书院、修竹书院、灵芝庵以及四十余处摩崖石刻等历史人文景观。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悬挂在东山书院厅堂内由晚清名臣林则徐题写的“江左风流”匾额了。
始建于明朝的“东山草堂”,是一位名叫谢清源的人为谢氏子弟修学育才而倡建的私家书院。到了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与谢氏后裔谢邦基在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中,一同高中辛未科进士,这在旧时被称之为“同年”。既然是“同年”,福建闽侯人林则徐与福建连城人谢邦基又属于同乡,所以俩人交谊甚笃,在京同事时常樽酒论文。清道光甲申年(公元1824年),适逢谢邦基的父亲谢凝道(曾任云南迤西兵备道道台)六旬寿诞,林则徐送礼祝嘏时应谢邦基之弟、当时在东山草堂偕子侄执教谢邦钧(字小田)之请,遂挥毫题写了“江左风流”匾额予以嘉勉。
对于题写“江左风流”匾额的缘由,林则徐在这一木质匾额的署款中有所体现。在长零点九五米、宽零点五七米的“江左风流”匾额上,除匾文外还有上下两款,上款是“小田年弟偕群子侄读书,诵于东山草堂,风雅名流不愧为鸟衣之族,因题赠曰”,下款是“道光甲申清和谷旦,少穆林则徐题”。当然,林则徐在这方匾额上除了告知人们以上信息外,最为引人入胜的当属“江左风流”这四字匾文了。确实,这四字匾文行笔流畅,坚劲沉厚,势似刀枪剑戟,结体险峭至极而能保持平稳,规矩至严而能体现深邃古雅。
林则徐(公元1785年—公元1850年),字少穆,福建闽侯人,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进士,历署两广总督,因抵制英人倾销鸦片而著称于世。不过,最初研习欧体的林则徐,书法艺术也极为精妙,特别擅长小楷,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浑穆高简的艺术风格。
18.广东南海“云泉仙馆”
广东有一则民谚曰:“南粤名山数二樵。”这里的“二樵”,指的就是东樵罗浮山、西樵西樵山。至于东樵罗浮山,在此不赘。而西樵西樵山之所以盛名远播,很大程度上是缘自这里有一处著名的白云洞道观——云泉仙馆。其实,云泉仙馆最初并不是一处道观,而是学子们潜心修学的读书地。据说,明洪武年间有一位名叫何白云的读书人曾在此读书修炼,故后人称此为“白云洞”。既然这是一处绝妙的读书修身之地,到了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时南海石冈的李攻玉便在此建造了一座“攻玉楼”,专门供一些读书人在此攻读诗书以备科考,南海圣人康有为就曾在这里闭门自学了三年之久。后来,由于“攻玉楼”盛名远扬,来此读书之人日渐增多,原先的楼舍已经不敷使用,于是便增建房舍并改“攻玉楼”为“玉楼书院”。再后来,这些士子们经过在此养晦潜修而各奔前程后,“玉楼书院”开始变得人去楼空,院舍荒芜。鉴于这种情况,众人便建议改“玉楼书院”为“云泉仙馆”,以供奉道教祖先吕洞宾,这是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时候的事。
“玉楼书院”改建为“云泉仙馆”后,在第一任住持南海人李宗简的精心筹划和建设下,香火鼎盛,信徒众多,遂成为一处著名的道观所在。即便是今天,依山而建的“云泉仙馆”,还留存有前殿、钟鼓楼、祖堂、墨庄、帝亲殿和厢房等诸多建筑。当然,最醒目的就是镶嵌在馆门上方的“云泉仙馆”匾额了。长四点五五米、宽零点八三米的“云泉仙馆”匾额,为石质横匾,匾文从右至左为“云泉仙馆”四字,每字径零点五五米,上款书有“道光戊申新正”几字,下款则署名为“钦差大臣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兵部尚书两广总督宗室耆英书”等字。四字行楷“云泉仙馆”,源出元代的赵孟頫,故耆英在书写此匾时用秃颖挥写,放开笔墨,笔笔讲求赵意。特别是“泉仙馆”三字,不仅肥圆厚重,转折提按轻重分明,字字分布匀停,各自独立,虽然没有牵丝引带,但四字气势连贯,圆韵一致,处处显现出赵氏《玄都坛歌》传至耆英肘下的行笔多样变化之美。
耆英(公元1790年—公元1858年),满族,清宗室。以荫生授宗人府主事,历任盛京将军、两广总督、文渊阁大学士等职。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耆英被革职,八年后即咸丰七年(公元1858年)被赐自尽。
19.海南文昌“溪北书院”
坐落于海南文昌市铺前镇的溪北书院,是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由户部主事、邑人潘存与雷琼兵备道朱采,在粤督张之洞的支持下筹资创建的。这是一座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的著名书院,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间,两边有砖砌侧间,上为铺盖琉璃瓦的卷棚顶,门楣之上镶嵌有清末著名书法家、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书写的“溪北书院”四字匾额。如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溪北书院已经成为文北中学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