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方长一点一四米、宽零点三六米、字径零点二五米阴刻双钩线法显字的横匾,由明嘉靖年间进士甘茹于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与友人胡安同游麦积山时所书。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小有洞天”这四个字乍见并无什么奇特之处,不仅笔锋稍散,而且其外表也朴实得甚至有点粗糙,但其架正骨直,给人以一种庄重平易之感。由此可见,书者甘茹不仅深通柳骨之道,而且不为拘囿,遂能脱胎于柳,自成风格。
13.浙江宁波“宝书楼”
位于浙江宁波著名风景区月湖之西的天一阁,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年—公元1566年)之间,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今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座私家藏书楼之一。
范钦(公元1505年—公元1585年),字尧卿,号东明,明嘉靖年间进士,曾任兵部右侍郎。生平好学的范钦,性喜藏书,为了搜集图书,他在出任地方官员时每到一地都留心收集,经过多年遍访藏书名家和各地书籍坊肆,其图书收藏日渐丰富,于是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开始建阁藏书。前后历经六年终于建成的藏书楼,为重檐硬山顶建筑,楼上一大间,楼下六小间,取《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遂将藏书楼取名为“天一阁”。在天一阁之前,范钦还用心良苦地挖掘了一个常年不涸的“天一池”,以备不测之火灾。于是,天一阁的这种建筑格局随后便成为藏书楼的设计范本,例如清乾隆年间建造的文渊阁、文溯阁、文津阁、文宗阁、文汇阁、文澜阁等著名藏书楼,都是按照天一阁的形制所营造。
天一阁建成后,范钦不仅将自己多年留心收集、购抄的图书藏于阁楼之上,其后人也多有购藏,到清康熙年间已藏图书达数十万卷之多,其中不乏善本、珍本、孤本和抄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据史料记载说,清乾隆时因编撰《四库全书》之需,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曾进呈珍贵古籍六百三十八种,其中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中的有九十六种,列入存目的有三百七十七种,为此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六月特颁旨嘉奖。当然,随着天一阁藏书的日渐丰富,其“硬件”设施也不断得到改善。例如,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范钦曾孙范光文在阁前增筑假山一座,“兰亭”内遍植竹木,显得幽静而清雅,也使天一阁更具江南园林特色。例如,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修天一阁时,就曾将原在府学的尊经阁迁至天一阁之后,因其中集中了自宋至清碑刻八十余方,故单辟为“明州碑林”。再如,近年来又扩建东园,使其成为集历史文献、园林和碑林于一身的名闻中外的学术与观光胜地。如今,天一阁现有藏书三十余万卷,其中珍本、善本和抄本就多达八万余卷,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素有“南国书城”之盛誉。
不过,这座藏书楼虽以“天一阁”而素负盛名,但它真正的名称则叫“宝书楼”,因为悬挂在天一阁楼上的匾额就是明证。这是一方长一点零九米、宽零点八米的匾额,上款为“守郡前柱史东粤王原相于”,下款署“隆庆五年岁次辛未季冬吉旦立”,由此可知这是天一阁建成四年后即明隆庆五年(公元1570年)由范钦好友广州人王原相所题写。试想,如果范钦及其后人对王原相所题“宝书楼”不予认可的话,这块匾额何以留存至今呢?当然,王原相所题“宝书楼”这三个字,确实是笔法淳厚,严谨端庄,称得上是楷书体之楷模。
14.上海“豫园”
位于人烟稠密、市廛喧嚣的上海老城厢东北隅,有一座极富江南特色且环境清幽静雅的古典园林,这就是于公元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豫园。
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的这座秀丽园林,是时任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家花园。豫,即平安、安泰,之所以将花园取名为“豫园”,就是表达主人愉悦老亲的意思。不过,这样一座含有如此美好寓意的花园,在岁月长河中同样多遭毁坏,先有清朝中叶各商业会馆分据整个园林,接着在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沦落为商场,即便是自公元1956年重新修整到公元1961年正式对外开放,也只剩下了占地仅三十余亩的方寸之地。当然,这毕竟是一座集明、清两朝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精华于一体的古典园林,其中四十余处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的景致,实在将江南园林那种清幽秀丽、玲珑剔透、小中见大等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诸如,厅堂内陈设有名贵清代红木家具的三穗堂,面山背水、冬暖夏凉取“和煦溶溶”之意的和煦堂,可登楼观月、俯看水中月影的那高两层且三面临水的得月楼,那得月楼下镶刻有不同形状“寿”字的“百寿廊”,那雕梁画栋、藻饰精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的古戏台,那由明代叠山高手张南阳堆叠的江南地区现存最大、最古老也最精美的黄石大假山,那以泥塑为龙头、瓦片作龙身鳞甲的穿云龙墙,那散布于园中各处诸多的砖雕、石雕、泥塑和木刻,无不体现着豫园悠久的历史和精妙的景致。而赋予豫园这历史与景致以文化养分的,自然是主人潘允端那高雅脱俗的清爽志趣。
潘允端(公元1495年—公元1582年),官至四川布政使,父潘恩为南京刑部尚书。据说,潘允端结交当时名士甚多,如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王世贞、莫是龙与王穉登等,都经常应邀到豫园内赋诗题额或挥毫作画。特别是与潘允端过从甚密的王穉登,更是在园主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扩展豫园时,应邀挥毫书写了“豫园”二字门额,从此使豫园成为“海上名园”,名留史册。确实,六岁便擅长擘窝大字的王穉登,虽然诗词书画无一不精,但他却终身不仕。特别是他极为擅长的篆、隶书体,更是继文徵明之后名满吴门一代大家,这从结构严谨、体势端整且颇为遒劲,但又不乏古意的隶书“豫园”匾额上可见一斑。
15.广东番禺“善世堂”
坐落在广东番禺石楼镇一村西街的陈氏大宗祠,是纪念石楼陈氏六世祖陈道明之祠堂。作为番禺四大名祠之一,陈氏大宗祠之所以声名远播,除了祠堂主人足以名垂青史之功德外,还有就是那悬挂于祠堂中厅横梁上的“善世堂”匾额了。
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公元1520年)的陈氏大宗祠,为硬山式四进院落一平面建筑,占地约两千五百平方米,由头门、牌坊、月台、正堂、寝堂和钟楼等组成。该建筑群宏伟壮观、画栋雕梁,特别是那木雕、石雕、砖雕和灰塑上的各种图案,不仅造工精湛,而且无论是各种人物,还是花鸟虫鱼或飞禽走兽,都栩栩如生,鲜活生动。至于高悬在大堂正中那块刻有“善世堂”三个大字的贴金木质匾额,不仅匾字有出处和典故,就连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手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
善世,语出《易·乾》:“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也就是“为善于世”的意思。据“善世堂藏版”《石楼陈氏家谱》中记载,石楼陈氏四世祖陈友谅(字子忠),生于宋宁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才略过人,常存济世之心,能振兴有为,继承先志,田园富美,广交士人,遂有“元龙”之称。元龙,即东汉时的陈登,因有豪气,故后人有“元龙豪气”之说。宋理宗(公元1201年—公元1264年)时,陈友谅见广东境内因旱饥而死者无数,遂捐出万石家谷以活民命,后被朝廷擢升为嘉兴路知事并进阶朝议大夫。于是,石楼陈氏家族为了敬重其先祖“为善于世”之美行,便建祠纪念并取名“善世”。
到了石楼陈氏十三世祖陈大有(公元1518年—公元1587年)时,这位清高欲寡、博学多才的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后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由福建永福县转任仙游县知县期间,恰逢倭寇围攻仙游。于是,精通守城之术的陈大有开仓济民,组织军民筑垒坚守五十余日,随后便与自浙江领兵而至的戚继光里应外合,大败倭寇于仙游城下。自此,忠心为国的戚继光与为官清正的陈大有结下了深挚情谊。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戚继光由京师出任广东总兵路经番禺石子头(今石楼镇)时,遂前往拜访已辞官归乡的好友陈大有。对于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大名,石楼镇民众十分敬仰,遂扶老携幼来到陈大有家,想一睹戚继光之风采。面对众多乡亲,陈大有无论是对年幼叔辈,还是年长侄辈(即俗谓“老侄嫩叔”),都彬彬有礼,嘘寒问暖。目睹此情,戚继光连声赞叹:“真乃善世人家!”遂应陈大有之请,欣然命笔为其扩建的祖祠写下了“善世堂”三个大字。
这是一方长三点六米、宽一点一五米、字径零点五至零点六米的无边金地黑字匾额,下款书有“毗陵戚继光拜题”字样,并钤有“戚继光印”和“南塘”两方印章;上款则书“乾隆已丑仲秋谷旦重修”楷书,这是重修时后人所补刻。这方“善世堂”楷书匾额,不仅点画沉劲而态度虚和,而且结构浑厚朴茂,骨相朗俊,那种胸次豁然的感觉,颇得柳公权用笔之深意。
16.江西大余“岭南第一关”
“岭南第一关”,是指位于江西大余县城正南十五华里处梅岭上的关城,故在解析这座关城之前,首先要对梅岭作一简介。
梅岭,又称大庾岭,横跨江西与广东两省,“其山延袤二百里,螺转九磴而上,山势峻险,磅礴高耸”。由此可见,梅岭实在是一处“形胜天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险峻所在,自然也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既然是这样一处险峻的军事要地,自秦汉以降历代兵家都对此有所经营,早在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就在此设关,而筑城把守则始于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因筑城将军是汉朝的裨将瘐胜兄弟俩,故梅岭遂有大庾岭之称。至于在此开凿沟通中原通往岭南的著名古栈道,又是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奉诏所为之事了。到了宋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时任江西提刑、南安知军的蔡挺与其弟广东转运使蔡抗,开始在其上修建关楼,以为江西与广东之分界。明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大书法家张弼出任南安知府时,在对梅岭古驿道和关楼进行大规模修复后,遂挥毫题写了“岭南第一关”几个大字,并镌刻成匾额镶嵌在关楼之上。不过,如今人们在关楼南墙上所见到的“岭南第一关”几字并非张氏所题,而是明万历戊戌年(公元1598年)时任知府蒋杰,在该关楼及张弼题匾自明万历年间倾圯毁坏后,重新修复关楼时所题写的。重修后的梅关关楼,是以砖石为结构、横卧东西、紧连山崖、坐北朝南且跨越赣粤两省的一座居高临下之险峻关城。城阙高五点五米,宽六米,门洞进深五点五米,关门高三点五米,内宽三米。在这样一座雄厚的关楼南墙上,就镶嵌阴刻着蒋杰所题写的“岭南第一关”匾额,而南门两侧也有清光绪癸未年春(公元1883年)闽汀李化题写的“梅止行人渴,关防暴客来”的门联。至于北门关楼之上,至今也有不知是何人以行书题写的“南粤雄关”四字,在其东侧是一供人们登关楼所用的石磴路,西侧则竖立一块上刻“梅岭”两个苍劲雄浑大字的清康熙年间之赫红石碑。所有这些至今尚存的遗迹,都是是梅关古驿道及关楼沧桑历史之见证。
在这里之所以将由蒋杰题写的“岭南第一关”匾额列为中国名匾,自然是其所题这五个字的书法艺术有精妙之处。确实,在这方长一点三米、宽零点四五米的红石质匾额上,书法研习颜真卿的蒋杰挥毫泼墨,竟然以行草书体将这五个字写得隽逸流畅、使转自如,但运笔时在洒脱中又不失含蓄,这就使这五个字的章法显得嵌奇有致、古朴自然,实在可以看出其书法艺术深得颜体之精髓。
17.云南大理“永镇山川”
位于云南大理以北三华里处苍山应乐峰下的崇圣寺三塔,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两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既然名为崇圣寺三塔,想来应该还有一座名为崇圣寺的佛教寺庙,而今却只有三塔并无寺庙建筑。不过,查阅《南诏野史》与《自古通记》等史籍可知,与三塔之主塔——千寻塔同时建造的,确实还有一座崇圣寺。相传,崇圣寺与主塔建造于唐文宗时,即南诏王丰佑在位期间(公元824年—公元859年),而崇圣寺后来毁于清咸丰年间。至于两座小塔,据考证则建造于宋代的大理国时期,明显要晚于主塔与崇圣寺的建造时间。著名的“永镇山川”匾额,就镶嵌在主塔千寻塔东面正中的石照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