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名匾
21797400000009

第9章 明朝时期(4)

高六十九点一三米的主塔千寻塔,为方形十六层密檐式塔,由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方形塔基共有二层,下层边长为三十三点五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为二十一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写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塔身的第一层,高十三点四五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两米,西塔门倒在近六米处。塔墙厚达三点三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两米,宽约十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共有十七层砖,每层挑出零点零五至零点零七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奉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塔顶高八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择;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在中空的千寻塔内,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在主塔千寻塔以西,等距约七十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这两座小塔均为八角形十级密檐砖塔,各高四十二点一九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九十七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紧随大塔,衬托出大塔的高大、雄伟。

其实,在主塔千寻塔之前,原先并没有镶嵌“永镇山川”匾额之照壁。据说,元、明之际,由于大理苍山高峻,溪谷深邃,夏秋时节常发洪水,危及田园庐舍,皆为蛟龙作怪,故古人建塔镇龙以消水患,把镇龙防水的传说附会在佛塔之上。所以,在明万历年间人们新建照壁,并题“永镇山川”四字刻于壁上,以颂三塔镇龙消灾之功绩。“永镇山川”四字,刻在高一点七米、宽一点二米的大理石板上,字径高一点三二米,阴刻双钩,楷书,笔法浑厚,气势雄伟。在其右侧,还刻有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二月邑人严镇圭捐资重刻之碑记,记述了公元1925年3月大理地震,大塔塔刹震落时砸坏“永镇山”三字,后于公元1926年重修的经过。在其左侧,则落款为“黔国公古濠世阶题”,旁侧又有一行小字楷书“委官大理卫官操扑指挥同知张维柏督造”等字。

沐世阶,名昌祚,是明初率兵平定云南的沐英的第十世孙,此石刻立于明万历年间,恰巧正是沐昌祚镇守云南袭黔国公时。

18.内蒙古包头“皇图巩固”

位于内蒙古包头土默特右旗美岱召乡境内的美岱召,是一座城堡、寺庙和邸宅功能兼备的古建筑群。

明隆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受封为顺义王时,开始在土默川建造城寺,直到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才建成该地区第一座城寺,随即由明朝廷赐名为“福化城”。到了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西藏喇嘛迈达里胡图克图来到土默川创教,遂即福化城便有“迈达里庙”或“迈达召”之称,后来逐渐衍称为“美岱召”。平面布局为不规则正方形的美岱召,四周筑有用黄土夯筑的高厚城墙,而墙体内外表层则砌以石块,高达五米,底宽四米,顶宽两米,南北长一百九十五米,东西宽一百八十五米,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美岱召的正门即为城门,是一座三重檐歇山顶建筑,长零点八八米、宽零点五一米的“皇图巩固”匾额就镶嵌在城门之上。这是一块四周饰以螺旋形花卉图案的长方形石匾,匾上刻有汉、藏两种文字,在汉文上方是藏文,即藏经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和“圣识一切第三世达赖喇嘛”;汉文为十六个字的阴刻楷书,内容即“皇图巩固、帝道咸宁、万民乐业、四海澄清”。特别的是,该匾上下款署文字较多,上款为“元后(注:蒙古土默特部,为元朝王室的后代,故自称‘元后’)敕封顺义王答呵嫡孙钦升龙虎将军大成台吉妻七庆大义好五兰妣吉(蒙语汉译音,即斯琴太后五兰妣吉)誓愿虔诚。敬赖三宝选择吉地宝丰山,起盖灵觉寺泰和门,不满一月工城圆备,神力助佑,非人所为也”;下款为“大明金国(注:明顺义王俺答呵和他的后人归服明朝后,即自称大明金国)丙午年戊戌月己巳日庚午时建(即明万历三十四年九月四日正午),木作温伸石匠郭江”。由此可见,当时蒙古土默特部与明朝之间关系状况。遗憾的是,结构严谨、笔势飞动、颇有赵孟頫笔意的“皇图巩固”匾额,至今也没能考证出具体书写者是何人,但其称颂国家巩固、帝王圣明、万民乐业、天下太平之意则表露无疑。

19.福建漳浦“完璧楼”

位于福建漳浦县城东南三十五公里处湖西乡硕高山西北麓的完璧楼,与福建永定等地著名的“土楼”有所不同,它是一个筑有围墙的城堡式古建筑群。关于完璧楼的来历,还有一段被尘封了四百多年的历史往事。

南宋末年,闽冲郡王赵若和跟随皇室宗族仓皇南逃,在广东崖山遭遇蒙古骑兵追击中侥幸逃脱,后与一黄姓侍臣潜至漳浦入赘为其婿,并改赵姓为宋姓,从此过起了隐居的普通人生活。三百多年后,即明万历年间,元朝早已为朱明王朝所取代,时任浙江七道副使的赵若和第十世孙赵范为了缅怀先祖伟烈之基业,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1年)冬动工兴建完璧楼及四周城堡。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5年)夏,赵范之子赵义又仿照北宋故都汴京的建筑布局进行扩建,先后历时长达二十多年才全部竣工。

这是一处以完璧楼为主体的城堡式建筑群。高达二十米的完璧楼,为三层四合式四方形楼,占地面积约四百八十四平方米,每层有房十六间,共四十八间,楼门镌刻“完璧楼”三字,取成语典故“完璧归赵”之寓意。环绕完璧楼四周的,是长达一点五公里的三合土堡墙,墙高六米,宽两米有余,堡墙之上建有垛口,并在四周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东门题刻“东方钜障”,西门题“硕高居胜”,南门题“丹鼎钟祥”,唯北门没有题额。在城堡天井之中,另筑有一条通往东门外的地道,很显然是为了预防不测逃生所用。对于完璧楼及其环卫土堡,当地人俗称之为“内城”,而由赵义扩建的五座五进府第,则被俗称为“官厅”。官厅每座三十间,每座第五进为两层楼,共有房一百五十间,这是内眷居住之地。在官厅前面的广场庭院中,有鱼池水阁、汴派桥、进士坊、修竹花园、辑卿小院、聚佛宝塔等建筑。对于这处中国现今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建筑群,被业内人士称之为“三驾马车”的著名古建筑专家单士元、郑孝燮、罗哲文在参观考察后,曾这样留言评价说:“遗址丰富,建筑尚存,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城堡遗址,其布局立意,处处犹以汴京之旧,使我们重温宋史,更觉有胜文献之记载。”

与这一珍贵建筑遗存相辉映的,就是镌刻在完璧楼门楣上方那长一点五米、宽零点六米的石刻行书横匾了。据说,“完璧楼”三字由赵范之子赵义亲手所书,这位自幼喜爱书画、书学米芾的帝族贵胄,不仅笔酣墨畅、挥洒自如,而且其书法藏锋取势,并无半点斧凿之痕,这从气韵轩昂、放纵如骏马一般的“完璧楼”三字中不难发现。确实,当时官拜南京中书舍人的赵义,在缅怀祖先伟烈帝业时,不禁感慨万千,故信手挥毫之笔,矫若惊龙。这种沉着痛快而又无籍因循的笔意驰骋,无疑是作者对赵宋家族衰落痛切之情的有意流露。关于这一点,如果人们留心“完璧楼”中的“璧”字写法,便很容易有最为贴近的联想,因为璧字中的“辛”旁竟占全字一半,而“王”字则被挤在了“

”字之下。

20.福建诏安“洗心之藏”

位于福建诏安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有一座方圆十余里、风光秀丽的山峰,据《漳州图经》中记载说“禹贡庶子封于会稽,其后子孙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山,故名”九侯山。九侯山,不仅有“九侯十八景”(也有人说二十四景)的自然景观,更有极为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诸如悬挂有著名“洗心之藏”匾额的九侯禅寺,以及历代文人墨客题写的数十处摩崖石刻等。

坐北朝南的九侯禅寺,位于九侯山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是一座依山势而建的重檐悬山顶建筑。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老寺庙,如今留存的有门楼、拜亭和正殿等,但这些建筑并非唐构,而多是宋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和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及清光绪年间重修时的建筑。进入九侯禅寺正门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楹联题刻,上书“如此名山能有几,是真游客不嫌多”。进入寺门,便是进深五间十九米、面阔二十四点五米的宏伟正殿,特别是在这座占地四百平方米的正殿两侧,有相隔三点五米的两条巷道,东、西两面还各有厢房六间,名曰东斋、西斋。不过,东斋早已在战火中毁坏不存,残留的西斋则因有宋代理学大师朱熹题写的“西斋”横匾而幸运地留存下来。与朱熹“西斋”匾额相媲美的,就是悬挂在正殿堂内那方由明代大学者黄道周题写的“洗心之藏”木刻横匾了。

关于“洗心之藏”四字含义,据《易·系辞》中记载说:“天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即“洗心”,便是“洗濯邪恶之心”。而至于黄道周题写“洗心之藏”四字所体现的书法艺术,有人评价则说是“用笔方折深沉,点画波磔停顿明显,结体平中寓奇,拙中藏巧”。确实,这从“之”与“藏”两字中就不难看出,黄道周在书写时于统一中求殊异、在和谐中寻变化的艺术追求及其浑厚的功力。那么,这位黄道周是何许人也,他有何不凡的生平事迹,在书法上又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呢?

黄道周(公元1585年—公元1646年),字幼平,亦字幼玄,又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浦(今山东县)人。据《明史》中记载说:“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石斋先生。”不过,这位“学贯古今”的大学者,虽然在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高中进士,后又官至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显职,但在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抗击清兵的一次战斗中,不幸被俘并在南京遭到杀害。当然,像黄道周这种恪守臣节和传统儒士精神的学者,在临刑前总要留下使后世惊叹之举,这就是他恪守忠义的破指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因此,在黄道周壮烈殉国后,就连清廷也赐他谥号为“忠端”,以示崇敬。学识宏博的黄道周,不仅有忠勇壮烈的高贵品格,而且精通理学、历数、天文和易经等,并著有《黄彰浦集》四部一百九十六卷传世。而尤为擅长古文和书画的黄道周,其所绘画的山水卷轴,笔势刚遒,风格磊落,恰如其人一般;至于他以遒劲流畅为宗旨的书法艺术,同样是峻劲方拓,刚中带柔,拙朴沉毅,以险见胜,具有一种非凡的阳刚之美。故此,沈尹默曾诗赞黄道周的书法艺术为“高格倪黄见性情,即论险怪亦天成,此流未许他人与,雅俗相看最易明”。

21.北京房山“宝藏”

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有一座酷似印度天竺仙境的秀丽山峰,名曰“小西天”。在小西天山脚之下,就是有“北京敦煌”之美誉的云居寺,而题额“宝藏”的则是藏有珍贵石经的山洞之一。

占地七万多平方米的云居寺,是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所构成的中国佛教文化一大宝库。云居寺之名,最早见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一石刻,但其始建则是由隋朝末年僧人静琬所开创。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鉴于南北朝灭佛之教训,发宏愿要将佛经刻石收藏。从此,静琬开始面对顽石、背负青天地刻经于石,至唐贞观年间已使用一百四十六块石板,刻成了整部《大涅盘经》,并镶嵌在小西天雷音洞的西壁上。静琬圆寂后,其弟子玄导和玄法等秉乘师志,世代刻经不辍,竟绵延隋、唐、宋、辽、金、元、明七代一千零三十九年,石刻佛经一千一百二十二部三千五百七十二卷,共使用石版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八块之多,并将这些石经分藏于八座山洞内,直到明朝末年又刻造十余部石经藏在新凿一小山洞中时,遂有“小西天藏经九洞”之盛名。据有人粗略估算说,如果将这万余块石经版排列起来的话,其长度可达二十五公里之巨,实在称的上是一座“佛学长城”了。故此,有专家将规模如此宏大、跨时如此之长的刊刻石经壮举,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及京杭大运河相媲美。

确实,作为“国之重宝”的房山石经,不仅在佛教研究、政治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例如,镶刻在明末新凿小洞外的那方“宝藏”横匾,就书法艺术而言早已为书界所称道。这是一块长零点八七米、宽零点四四米的横书石匾,在“宝藏”二字下署有“董其昌书”之款,其左则有跋书“司权氏新安许立礼同侄中秘志仁、文学谢绍烈、黄至虬、何如霖、田鐩、李自杰游小西天勒石,大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三月四日”。在这里,人们不仅能够明白无误地得知镌刻“宝藏”匾额之经过,更可以欣赏到一代书法大家董其昌那秀逸飘洒、清丽中见风骨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字元宰,号元白,松江华亭人,万历年间进士,著名书画家。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再转学钟繇和王羲之,自谓于率易中得秀色,对后世书法影响甚大。

22.陕西西安“能有有有”

位于陕西西安鼓楼街北隅化觉巷内,有一座被台湾作家柏杨称之为“世界上唯一中国式伊斯兰寺院”的古老建筑,这就是礼拜大殿内第一道檐枋正中悬挂有著名“能有有有”木质匾额的化觉巷清真寺。

始建于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这座清真寺,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几朝多次重修和扩建后,如今已形成了规模宏大、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具有明清风格的巨大古建筑群。东西长两百四十五点六七米、南北宽四十七点五六米、总面积一万三千平方米的化觉巷清真寺,仅建筑面积就超过了六千平方米。全寺共有五进院落,每进庭院均为中国北方特有的四合院模式,由楼、台、亭、殿等组成。不过,作为一座清真寺,在这里人们见不到阿拉伯清真寺所固有的石墙、圆屋顶和塔楼等标志,有的只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而当人们走进这座清真寺内时,才能领略到清真寺的韵味,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临安先生对其这样概括说:“远看不象,近看就是”。由此可见,这座迄今为止我国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国式清真寺,实在是中国众多清真寺中独树一帜的“另类”。

当然,最能体现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有机统一的,就是上面说到的那方“能有有有”匾额了。这块长二点五米、宽一点一五米的“能有有有”匾额,金地蓝字,四周边框有红、绿、蓝和金色彩绘的蔓草花纹,而内套则是阿拉伯文组成的装饰图案。至于“能有有有”这四个字的含意,则解释为:伊斯兰教信奉的唯一神灵——安拉(汉语称“安拉”为“真主”)是创造宇宙万物、主宰一切、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唯一真神,认为安拉有创造先世、现世和后世之大能。遗憾的是,这块根据四周边框彩绘图案的纹饰和设色等判断为明末清初之匾额,虽然行书“能有有有”四个大字用笔遒劲,书写流畅俊逸,特别是在同一块匾额内出现三个相同的“有”字,而这三个“有”字在书写时又富有变化,反映出书法家娴熟功力和巧妙布局,但其书写者却至今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