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工潮到创业潮。
你一定看过扑向海岸边的大浪,那浪头本身就是反卷之的,一旦拍岸声响之后,它就反卷了回去,那浪头上带着白{的浪花,大潮上还裹着些许泡沫。
扑出去的潮流还会回来,是因为它还眷恋着“大海啊我自故乡”。用潮与浪来形容民工进城打工的现象,是再适当不的了。致富了的打工仔也同样会回来,回到生他养他的那一,热土。
当民工潮成为一股潮流,一下子涌向了沿海的城镇,而己出生的中部、西部农村一下子变成了“空壳村”。那里的匀民变成了“613899部队”,即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的村落二后,山成了秃山,地成了荒地,于是,必然有一部分先富起的打工仔看上了这种“荒凉”,因为他们懂得毛泽东的那句话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是啊,外面的世界是精彩的,却又是无奈的,既充满着只辛、困苦,也充满变数和陷阱。连春节要回一趟家都那么高远,那么不易。在平时,如果家里老人生了病有谁来帮助月看?房屋倒塌了谁来帮忙修理?还不如把自己挣到的钱放到乡去投资,把工厂企业开到本镇本县,也好肥水不流他人田让家乡的乡亲们都来就业。这,也许就是农民工自然而然从心底里升起来的想法。
这样,巨大的民工潮就部分回流成了“创业潮”,挣得了。钱财、学得了技术,掌握了外地管理经验后的农民,要在自己的家乡“显摆”自己的能耐了。
1994年的仲夏时节,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举办了第一次“创业之星”的经验交流会。所谓的“创业之星”就是回乡来创业有了卓有成就的企业家。
出席这次会议的创业之星有200多名,来自16个省市。他们所创办的企业,大都是民营企业,其经营形式有私营、股份合作、合资和少量的集体企业,总资产10多亿元,年创利税9亿多,解决了10万多人的就业问题。从这以后,回流的农民创业每年都有增加,在外出打工大潮中出现了一股不小的回乡创业潮。
拿安徽言之,外出的民工有1120万人(安徽省劳动厅告知我的最新数据),现在已有30万的民工回乡创业,开办了20多万家的民营企业。安徽的一位“返乡创业之星”郭德军说:“三年前,我结束了8年的打工生涯,回到家乡休宁县,承包了濒临倒闭的东洲茶叶加工厂。开始投资经营,2003年销售额达1500万元。”
目前,巢湖市“凤还巢”企业已成为富民强市的强大的生力军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凤还巢”企业8600多家,年创产值32亿多元,无为县已有8000多名外出打工经商人员回乡创办各种类型的企业1000多家。固定投资约1.8亿元,其中投资规模100万元以上、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22家,实现年营业收入近10亿元。居巢区计有“凤还巢”企业3507户,营业收入达15.3亿元,交纳税收4493万元,提供就业岗位29512个。
不仅仅是无为县,近年来,安徽全省各地都把“引凤还巢”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2002年以来,安徽省乡镇企业新增投入中有30%是由返乡人员引进的,总额达到了60亿元。
小富了的民工一回流,便产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打工潮开始转化成创业潮。民工不再是自己单人独马地挣钱糊口了,而是转化成了创造企业、创造产值的行为。其时成立予“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的负责人李沛瑶、王郁昭等人便适时地发起了评选中国“创业之星”的活动,迄今为止已评了届。仅安徽省,这样的创业新星已升起了58颗。创业,其实就是创造财富,他们把沿海城市的技术与资金带回来作为“晶种”,然后在内地省份发芽开花,再结出硕果,于是,富裕的幸运开始扩散,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变成了全民的富裕,尽管原始的欲望是先让自己富起来,却在客观上起着遍洒富裕的效应。对于这一点,创业之星们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不再是原来的那些乡镇企业了,“昨日的星辰已坠落”,而新的星辰正在闪烁。这些“星辰”是出去见过世面的,有了技术、资金,重要的是懂得了管理的经验。因此,安徽省的“创业之星”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中有昔日在军营中建功立业的战士18人,榜上无名的高考落榜生26名,巾帼女将6名,致富路上的领头雁8名。他们创办的企业,有全省最大的建材市场,有填补省市空白的自然博物馆、儿童游乐园,有传统的机械工业、电器制造业、石油化工业等,还有新型的房地产开发、环保产品。他们每一个人,在创业之始,都是为着填补市场的“空白”,让自己的产品增加销路,能够多挣钱的,但最后的结果,却使一个经济与商业系统变得更加网络化,更加多样化。
经济效益高。2001年共实现税收2748万元,平均每个企业48万元。其中年税利500万~1000万元的有15人,1000万元以上的有7人。
社会效益大。这些“创业之星”一般在获得成功之后,对社会的反哺明显。他们不仅帮助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的还大量吸纳了城镇下岗职工;有的重视培训劳动力,还有不少人捐资办学、修桥筑路、兴修农田水利。如阜阳国富技校校长赵国富创业后紧接着创办了希望小学,免费为失学儿童提供返校的机会。临泉县翠芳特种养殖场董事长韦翠芳免费为周边农村的农民提供狐狸、獭兔等名贵动物幼仔,向他们提供技术,使每户的人均年收入达到了3000元。
经营规模大。因为他们已经懂得经营、管理,知道用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学会了以法治厂、以德治厂,所以比当年的乡镇企业都上了一个档次。,即使在那些环境偏冷的边远地区,也仍实现了资本的快速积累。他们中有的从生产单一产品发展成跨行业的股份制公司,在3-5年内,由办一个厂发展到几个厂,甚至十多个厂;有的由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58名“创业之星”所创办的企业,2000年固定资产合41280万元,平均每个企业670万元;销售收入达87240万元,平均每个企业1455万元。如合肥的张良锦、淮南的吴君锁都已成为有上亿元资产的农民企业家:正当被称作“川军”的数百万农民以加速壮大的规模向外输出劳动力的同时。“川军”的回流也不可小觑。被评为四川省首届“创业之星”和全国1995年“创业之星”的省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张远平,一个从富顺县琵琶镇南征的打工仔在外面闯荡了十多年之后,带资回乡办公司改造旧县城,建成了一条38米宽、700米长的新街,既无偿地赠送给县政府,同时又投资1亿多元建成东湖商城及干道两侧的新开发区。在他的带动下,另一名农民企业家刘光鑫投资2000多万元在县城西建成川南地区最大的批发市场--吉安庄,并开发商品房5万多平方米。在深圳、浙江、云南、西藏打工的富顺民工,先后回家办工厂、开商店,一下子在“东湖商城”订购了5万多平方米。富顺新街成了回乡创业的工商业园区。近年来,这个县外出打工人员回来后经商办企业已经近1万户,常年从业人员2万多人,季节性用工3万多人;注册资本3000万元,引进资金2000万元,投资总额达2亿元;1996年,实现产值(营业额)3.3亿元,创税1500万元。据统计,四川全省外出打。工的“打工仔”、“打工妹”回乡当上个体工商户和“私企”老板的人数已由1993年的10万人上升到1996年的34万人。金堂县“故乡镇”、富顺县“打工仔园区”和游仙区“打工仔一条街”、沐川县“船员一条街”拔地而起;一大批“创字号”的工厂、公司在全省各地呱呱坠地,吸纳了75万名劳动力就业。
据江西省劳动部门的统计,最高峰的1995年仅出省的劳动力就有276万人,比1991年增加4.5倍。同样可喜的是,这数百万的打工仔通过几年来的打工生涯的锻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学到了本领和技能之后,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外出打工仔带资金、技术,回乡来发展个体私营企业。萍乡市到1997年6月底,外出返乡22884户,占该市个体私营企业总数的75%,完成工农业总产值(营业额)9.3亿元,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全省出现了一批年产值超千万、利税逾百万的“创业之星”。
这种现象不仅是上面举到的几个省市,它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在这种回流之中,中部、西部、。西南部县城农村的资金开始充实了,富余的农村劳动力有了就业的更大空间,于是,我们久已渴望的消除中西部贫穷的愿望’,很可能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手中得以实现。
激活了乡村经济的回民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研究人员,对9省13县市进行了联合调查。其中一个主要地点,就是山东省的桓台县。在县统计局同志的协助下,重点对田庄、新城两个镇中10个村737位外出打工后又回乡的民工做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表明:农民流动催化了乡村的发展;回乡民工较未外出者在发展乡镇企业、开发农业和小城镇上显出优势;这种优势主要归功于流动就业中人力资本的积累。
桓台是山东中部的平原农业县,全县47万人,历史上有农民外出搞建筑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外出打工迅速发展,常年达5万~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30%。全县13个镇,每镇和不少村都有建筑公司、建筑队。1993-1996年全县建筑安装产值在17亿~23亿元之间,年劳务收入4.4亿~6.9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过千元。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崔传义研究员和潘耀国副研究员写的这个调查报告:我们重点在田庄镇、新城镇,各调查了5个村的回乡农民工。两镇经济属全县中上水平。田庄镇外出就业占农村劳动力的27%,按比例在全县13个镇中数第四位。新城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比例为25%,在13个镇中数第八位。
10个村共有727b户,2.5万人,1.28万劳力。非农业劳力占44%,其中在本地非农就业的有2400多人,占18.7%,外出就业3145人,占25%,外出回乡农民工737人,占全部劳动力的6%,占在农村劳动力的8%,相当于仍在外就业的23%。
737位回乡民工的概况是:96%为男性,这与建筑业的特点有关。年龄25~45岁的占8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0%。在外就业时间平均为5.55年。平均每人到过2~3个城市和地区。在外务农的仅为1%,99%的人户口在本村,98%已婚,90%是户主。调查显示,回流农民工比外出前有较大幅度的职业转变,而职业转变主要是靠自主创业。这种创业和职业的转变,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结构转变的有生力量。
(一)回流农民工的职业转变
农民工经过打工,回乡后多数不再是退回农业,与外出前96%的人有务农经历相比,已发生职业上的很大转变。737位回乡的民工现在主要从事农业的22.5%,在非农产业就业的达到77.5%(相当多的人还兼营种养业)。
回乡农民工与未外出的劳力相比,非农就业高出许多。10个村未外出就业的劳动力8872人,在非农产业就业的2238人,占25.2%,另有7.7%的未外出者兼营非农业收入较多,二者合计占32.9%。回乡民工的非农就业比例比未外出者高出44.6个百分点。另据田庄、新城两镇的农业普查(普查劳力比常规统计多23%),当地未外出从业劳力4.38万人,其中非农就业1.62万人,非农就业占百分之三十七。10个村回乡民工从事非农产业的比例,比所在两镇农村高40.5个百分点……
回乡民工就业收入多数高于打工和未外出者。回乡就业年收入低于4000元的占21.8%;4000~5000元的占32%,5000元以上的占47%。同时,11%的人有0.5万~2万的利润分成,多数人有非农收入。回乡民工个人评价,同村未外出同乡比,收入高一些和高很多的占29.4%,两者收入差不多的占65.4%,自称低一些的仅占5%。
(二)职业转变主要靠创业
1.民工回乡就业中职业的转变,主要靠自我创业。从737个回乡民工就业的方式看,他们非农就业主要是通过自我创办小企业实现的。回乡民工中做小生意(含开车跑运输)的占49.4%,创办企业的占16.4%,种田的占6%,其他占25%。回乡民工自我实现非农就业的占57.6%,比未外出同乡自我实现非农就业的比重(40.6%)高17个百分点。同时,回乡民工所办企业还带动1235人就业于非农产业。回乡民工是创办企业的带头人。449人(调查对象的61%)介绍了回乡办企业的情况。他们85%是在回乡的头三年创业。回乡办企业主要在90年代,-每年所办企业是加速增长的。在1978-1985年间办企业的仅14家,占3%;1986--1990年办企业63家,占14%,年均办企业13家;1991-1995年办企业271家,占60.5%,年均办企业57家;1996年办企业75家。他们中称得上厂长、经理的80人,管理技术人员52人,其他为个体工商业主。
2.民工回乡创业的特点:(1)所办企业以个体、私营为主,是初级形态的经济增长点。个体、私营企业分别占92%、4%。回乡民工占10村劳动力的8%,却办了56%的个体、私营企业。所办企业在一些村庄形成专业性的群体。经营行业较宽,工业占16%,建筑占15%,运输占15%,商业占45%,服务业占5%。企业规模一般较小,但有些已成长起来。年产值5万~10万、12万~50万的各31家,共占12.7%;50万以上的6家,其中5家超过100万,年交税收1万元以上的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