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先进文化与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历程
21814500000035

第35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2)

现代化是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现实追求,尽管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寻求的目标不尽相同,但现代性的共同之处依然存在,即使那些“反现代化”思潮也有着相同的现代性认同: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交往和市场的日益广泛,社会结构向着非等级制的方向变化,国际性竞争意识的增强,运用新的知识与技术促进生产力不断发展,发展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等等。也就是说,政治上实现国家的主权独立和建立最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经济上依靠现代生产力推动新经济的发展,实现国富民强;文化上必须面对新的价值体系挑战和弘扬民族文化等。

(一)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欧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伴随一系列社会变革,决定其历史进程的有三大因素: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力巨大发展,市民社会的文化进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资本主义精神运动),新旧阶级势力的利益冲突即阶级斗争等。所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保卫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机制,市民社会通过立法机构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政治国家通过执行机构维护普遍的公共利益。工业和商业的兴起、现代城市的出现、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形成、民主政治的构建,以及社会的理性化和世俗化,等等,这一切最终使得当今发达国家具有一些共同的社会特征:一是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能够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二是科学、教育水平很高。三是私有经济非常发达。四是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成为人们行为的价值准则,等等。

资本主义现代化所能实现的是在资产阶级文明内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进步。然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及由此而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暴露出它内在的历史局限性,越来越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此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将冲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迎来更为高级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只有在这种更高级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彻底解放,劳动者的全面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才能统一。虽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这一历史进程相当长,但是资本生产和增殖所能容纳生产力的历史限度,资本与劳动的对抗性历史关系,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等等,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是历史的永恒的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所取代。

(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近代资本主义的拓展史就是殖民主义的形成史。资本主义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将亚非拉地区变为它的殖民地。这些地区建立起来的现代民族国家是对抗资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的产物。生活在传统历史之中的这些国家和民族,被动地卷入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没有自发地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机会,也很难成功实现本民族传统历史的现代转型。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强烈的现代化意识几乎同时出现,在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之后,实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就成为他们最主要的任务。由于没有发达的工业和商业、没有现代化的城市、没有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没有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在发展中国家取得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后,民族国家面对的是传统共同体的崩溃与市民社会的不发达同时并存,因而,社会现代化往往通过国家力量的推动和整合,新的民族国家政权担负着双重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要实现传统历史的现代转型,实现本民族的工业化、城市化、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以及社会的理性化和世俗化;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割断历史,现代化更加需要民族精神的动力支撑。他们因各种原因大多选择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通过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以振兴民族产业和民族经济。然而,在全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关系,难以克服的世界政治或经济的殖民主义生产联系,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南北矛盾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进一步加剧,全球社会财富生产和分配两极分化的进一步扩大。但由于国民具有强烈的现代化意识和民族振兴意识,因此,新的民族国家政权必须解决好传统向现代的价值观转型和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革中的各种矛盾。这些国家政权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往往很难成功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现有政权也常常面临合法性危机。有学者指出,一个国家只有成功地处理了五种危机才能成为现代性国家,这五种危机是:

认同危机(民众是否接受某种政治制度);

合法性危机(是否具有合法性民众基础,政治权力是否对人民负责);渗透危机(国家制度向社会的渗透能力,政治权力能否扩散到全体公民);参与危机(解决好民众参与的要求);

整合危机(国家制度整合社会的能力,国家的功能需要不断扩大)。

也就是说,维护主权独立与促进社会发展必须同时做到,否则难以成功处理这诸多潜伏危机。其中创造生产力发展的稳定环境以及保护民族文化的现代性转化是现代国家的主要功能和利益取向。许多发展中国家为此走过了曲折的道路,付出过很大代价。

(三)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政党政治

政党政治或政党制度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现代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政党制度,所谓政党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由代表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政党执掌的政治形式。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有它的阶级性。随着社会出现了私人利益和普遍利益的分化,私人利益逐渐发展成为阶级利益,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便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现象。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根本现象,就是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特殊利益与普遍利益的矛盾,这种矛盾因为社会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结构的中介而转化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社会的政党政治便是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在政治领域的表现,这种政党政治必然带有资产阶级的阶级性质和历史狭隘性。

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相对分离关系和现代政府制度的权能分化体系是资本主义政党诞生的社会政治前提,所以,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政治组织,政党是联系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中介和桥梁,是政府分权制衡体系的集约和整合的组织和制度基础,这决定了政党政治有双重特征:社会性和政治性。政党的社会和政治定位内在地规定了政党的功能,一方面,它是社会意见和利益的表达与综合,承担着社会功能;另一方面,它是围绕国家政权活动的政治组织,执行着政治功能。政党具有追求和影响社会利益的能力,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党对国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政党可以说是现代民主宪政、政治运行的实际权力主体,甚至在有些发展中国家,政党往往担任着缔造民族国家的历史任务,因而政党几乎可以等同于国家。同时,政党对社会整合也起着凝聚作用,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党在社会动员、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以及政治社会化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传统的统治机构瓦解后,政党也许是惟一能重建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也是惟一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政治的组织形式,因此,政党的出现也是现代化进程方面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党的大众认同随着从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向组织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第一,意识形态的影响越来越小,多党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别区分也越来越困难;第二,对党派的忠诚减弱,民众更多地向合理评价转变;第三,社会对政党的利益认同由革命利益向建设利益转变;第四,政党已被理性化为社会的一部分;第五,信息的发达使组织不再是信息的惟一重要渠道。

政党要克服不利因素,就需要采取新的有效措施强化自身的角色地位,首先需要强有力的统治思想体系保障,这种思想体系既要具备合乎社会利益需要的内容关注,又要具有民族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寄托。总之,现代政党的效能与合法性,基于党自身有效利用国家对现代化的整合能力,来自于对社会现代化需求的满足与正确的角色定位。但从本质上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资本的积累必然产生对工人和农民的剥削,损害最广大民众的利益,随着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必然产生资本在整个社会的垄断利益,整个社会的总体利益在这种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了,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将自身的阶级利益伪装为社会的普遍利益,从而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剥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不可能反映社会总体利益和人民总体要求。在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或政治上的主宰关系,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不仅反映本国资产阶级的社会利益,同时也反映国际垄断资本的世界利益。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在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展开,必然造成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贫富分化悬殊、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对立和社会动荡,进而影响政党和国家对社会关系的有效整合,阻碍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二、党的建设与现代化在目标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得社会主义成为历史运动和现实运动,从而使一批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其产生和发展处于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同时代共处的特定历史阶段,也必然有着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目标追求,有着与其他国家和社会共同承继的人类文明特征。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又有着更深刻意义的对现代化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其本质意义上是通过彻底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

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理想中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经济社会关系高度成熟,商品经济开始让位于产品经济,无产阶级开始解放全人类从而解放自身的时代。但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大多都是脱胎于封建或半封建的历史,在此之前经济一般多停留在自然或半自然经济中,政治仍然处于传统共同体之中。因此也同样没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没有发达的市场经济,没有成熟的市民社会,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历史前进方向的无产阶级力量式微。

因此,社会主义面对前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基础这一现实,它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完成资本主义社会所实现的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的历史成就,继而克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历史局限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消灭压迫,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历史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的彻底解放。然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犯了严重错误,具有世界先进性的社会主义事业,因为这种错误而遭受巨大挫折。苏联东欧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剧变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错误导致的。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社会主义国家首要的历史任务就是必须尽最大可能使社会摆脱落后的历史桎梏,实现本民族的现代转型,必须尽最大可能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建设真正成熟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现代化要继承人类文明中的一切能为社会主义社会利用的优秀成果,继续推进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今天,就是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交往过程,积极培育具有现代社会文明特征的发达的市场经济、成熟的社会竞争意识、现代化的民族国家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民主政治,等等。在全球化时代显示社会主义在推动历史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自由解放等方面相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成为世界历史的事业。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利益上升为社会的普遍利益,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具有历史普遍性的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才能解放自身,它代表着历史的发展方向和社会的根本利益,所以,无产阶级的社会原则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原则。无产阶级政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锋队组织居于领导核心地位,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和无产阶级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正是通过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才真正结合起来,无产阶级才由自在的阶级上升为自为的阶级,才能成为历史解放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与其他政党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