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挺经》学生活
21863700000004

第4章 不怨不尤坚忍自重(2)

第二天,他就召集百官开会,任命了苏从、伍参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大臣,公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还采取了削弱若敖氏的措施,并杀了一批罪大恶极的犯人以安定人心。从此,这只“三年不鸣”的“大鸟”开始励精图治,争霸中原。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从其所作所为及对霸业的认识水平来看,都应该算是首屈一指的。

楚庄王的韬光养晦并非在受到失败与挫折时才被迫进行的,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未来而主动进行的,这尤其需要耐心、修养、智谋和胆识。

在中国历史上,像楚庄王这样做的人还不算太多,但这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即使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各种方法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才能。

智慧金言

圣人韬光,能者晦迹,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这一直是成大事者的必定策略。唐宣宗未即位前常常梦见乘龙升天,言之于母,母亲既喜又惊,千叮万嘱:“此话不可再说了”。宣宗谨遵母命,甚至连别的话也不敢说了,宫中有人以为为慧,却被当朝的皇帝看成是有“隐德”,于是,竟以皇帝第十三叔的身份接了大唐江山,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能屈伸,便最小了。忍字作为成事之要诀,人人都理解,然而能如唐宣宗这样的韬略却是千难万难了!

忍能成金,忍成大业

原文

稍论时事,余谓当竖起骨头,竭力撑持。三更不眠,因作一联云:“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自警也。余生产作自箴联句颇多,惜皆未写出,丁未年在家作一联云:“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一个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用木板刻出,与此联略相近,因附识之。

夜阅《荀子》三篇,三更尽睡,四时即醒,又作一联云:“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至五更,又改作二联,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一云:“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

译文

在泛论时事时,我说应当挺起骨头,尽力支撑。三更时睡不着,于是作一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用以自警。我一生中作过很多的联句自箴,可惜没有写下来。丁未年在家写有一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曾经用木板刻写出来,与这个联较近似,就附记在这里。

夜里读《荀子》三篇,三更过了才睡,四更时醒来,又作一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到五更时,又修改了两联,一联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另一条是:“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解读

“坚忍”是两个奥妙的字,“坚”可理解为锐于进,挺而不软弱;“忍”可理解为持之以恒、能屈能伸、不计屈辱。

中国有一句名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意思是说当一个人在权势、机会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

对于这种情况,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有志进取者,将此当作磨炼自己的机会,借此取得休养生息时间,以砺再进,那些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人,却往往将此看作是事业的尽头,一味地消及乃至消沉,畏葸不前,不愿想法克服目前的障碍,只是怨天尤人。

“坚忍”者,君子所为,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于事业则会一步步接近成功,于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其甘味。

活学活用

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其实成败只不过是一种临时的结果,不要把胜利和失败看得过重。胜者不可以常胜,败者只要不轻易言败,也不会是常贬。

在成就大业的时候,最好的武器,仍然是一个“忍”字。

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无论是来自自身的,还是来自外界的,都在所难免。能不能忍受一时的不顺利,这就要看你是否有雄心壮志。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练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也才能成大事。

《周易·乾·象》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话,是说天道运行强健不息,君子也应该积极奋发向上,永不停息才对。《孟子·告子下》中那一段尽人皆知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话,也很好地总结了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的道理。

传说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大水冲毁了田园房屋,人们只能逃到树上和山中去居住,无法种植庄稼,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心急如焚,他决心治水,但因年老只能苦心寻找能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能人。禹是颛顼的孙子,他勤奋敏捷,聪明能干,深受民众喜爱。接受了尧的命令之后,大禹和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的工程。而此时禹才刚刚成婚四天,他毅然告别新婚的妻子涂山女,投入了治水大业,在禹之前,他父亲鲧也曾治水,鲧采用沿河堵截,拦水筑坝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太严重的时候还行,但一有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治水九年,一事无成,最后被杀了。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不气馁,不后退,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慢慢地摸索出了疏通河床,开渠凿道,把水引导到旷野之中去的办法。

然而,治水谈何容易!当时人们不知道河水的源流、走向和地理环境,怎么去疏导洪水呢?于是大禹亲自带人跋山涉水,与野兽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考察山川形势,克服了各种难以设想的困难,总算制定了制服洪水的方案。

但是治水依然无法进行,一些异族部落和三苗,不听劝说,拒不合作治水,成为治理水患的严重障碍,而对此种状态,大禹只好发动战争,征服了三苗。扫清了治水障碍以后,大禹夜以继日地与治水群众一起大干。有一次禹路过家门,本想去看一看离别几年的妻子,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群扶老携幼的灾民,禹看见了以后,毅然转身离开赶往别处治水去了。就这样,历经失败、成功,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大禹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坚定不移地进行治水,以至于大腿不长肉,小腿也不长毛,吃尽百般苦,才换得人民拥戴他为王。所以《劝忍百箴》中讲:“不受触者,怒不顾人;不受抑者,忿不顾身。一毫之挫,若达于市,发上重冠,岂非壮士!不以害人,则必自害,不如忍耐,徐观胜败。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黥布负气,拟为汉将,待以跨洗,则几欲自杀,优以供帐,则大喜过望。功名未见其终,当日已窥其量,噫,可不忍欤!”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能忍受别人冒犯的人,发起怒来不会顾及别人,不能忍受别人压抑的人,怨愤时不会考虑自身。受到一点挫折,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侮辱,气得头发竖起来把帽子都顶了上去。不能忍受挫折,不是害了别人,就是害了自己,不如忍耐性情,从旁慢慢观察胜败。名誉在屈辱中得到显间,德量从隐忍中增大。

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对于挫折,要勇于接受这种挑战,不能因为遇上一点困难,就怒气冲天,不能忍耐。在《论语》中孔子说:“一时发起怒来,不顾自身和亲戚。这难道不是说发怒而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吗?”

对此《孟子》也说:“北宫黝守养自己的勇猛,觉得有一点打击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了侮辱。他平常不理睬平民百姓,也不害怕大国国王。哪个诸侯攻击他,他就马上加以还击。”

人的一生谁没有挫折?有几个是一帆风顺的?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屡受挫折。他们全部靠自己大无畏的勇气,战胜了挫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列举了一系列敢于忍受挫折,面对逆境的挑战,毫不气馁,奋发向上的例子。他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正是忍成大业的证明。

孔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想成大业,干大事,就得忍住那些小小不然的欲望,或一时一事的干扰。说白了,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不过这句古训在70年代曾为林彪这个野心家、阴谋家用以实现其篡党夺权的“大谋”,致使这句古训变了味儿,人们每念及此总觉藏着杀机似的。实际上,此言本来就有其鲜明的积极意义。对于有理想,有抱负,想为国家、为民族干一番大业就完全是对的,应该提倡和加以鼓励。就是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不枉为人一生,也是应该为其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所以不能困林彪用过这句古训,此言必废之,这种因人废言的做法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所谓“忍小谋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跟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忍小谋大”,就是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忍小谋大”,还要从思想上摆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无着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长远目标与短期行为。大事业与小功利。国家、民族大计与个人的七情六欲等关系都要处理得当,这样才不至于因“小不忍而乱大谋”了。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就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同样是“忍小谋大”的策略,同前文所说的以礼代兵有相近之意。但苏洵的话是更加自觉更加明确地道出小忍与大谋的关系,强调了“小忍”的无形威慑力。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斩,忍住仇恨,并且是一忍再忍,终于以自己的忍让制服了叛军,保住了国家的安宁和平。

孟获是三国时期蜀国南方部族的首领,因认兵反蜀,制造叛乱,诸葛亮前去平定。当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打仗勇敢,而且在南中地区各部族人民中很有威望时,想到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使蜀国有个安定的大后方,岂不更好。于是下令,对孟获只许活捉,不得伤害。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交锋时,诸葛亮授意蜀军故意败下阵来,孟获仗着人多,只顾向前冲锋,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孟军大败,孟获第一次被活捉。当时孟获心想,这下子肯定没有活路了,没想到一进了蜀军的大本营,诸葛亮立即让人给他松绑,陪他参观蜀军的军营,好言好语劝他归降。孟获不但不服气,而且傲慢无礼,诸葛亮毫不气恼,反而放他回去准备再战。孟获跑回部落后,重整旗鼓,又一次进攻蜀军,结果又一次被活捉。诸葛亮耐心规劝,孟获仍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孟获再次改变战略进攻蜀军,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总没有摆脱诸葛亮的控制,一次又一次被擒,一次又一次被放,到了第七次被捉时,诸葛亮还要再放,孟获却不肯走了,他流着泪说:“丞相七擒七纵,待我可说是仁至义尽了。我打心里敬服。从今以后,不再反叛了。”孟获回去以后,还说服各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蜀汉控制,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部族的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常言道,事不过三,忍让一次两次可以,再三再四绝对不行。可是诸葛亮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他还打算再放孟获,绝没有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忍耐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他的足智多谋,以他的宽容大度,以他的好言规劝,也以他的军事实力,融化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了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稳定了蜀国对大后方的统治,最终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诸葛亮不忍,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头,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心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由此可见,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出眼下之气,忍了,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

智慧金言

曾国藩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坚忍着向前走。他的成功与坚忍确实分不开。有人总结说:

曾文正为近世之大人物,德业文章,炳耀寰宇;虽妇孺亦知钦佩其为人。彼果何所得力而成就如斯之盛哉?吾尝读其遗集,按其行事,反复推求,始知其得力所在,盖由强毅廉谨而来也。惟其强毅也,故困行勉行,力追前哲;特力独行,自拔流俗;虽极人世艰苦之境,而曾不少易其心;虽遇千挫百折之阻,亦不足以夺其志;真者必信,而不为外界所移;妄者必不信,而不为古人所欺。惟其廉谨也,故尝以事理无尽,不敢以才智自矜。其接物也,则小心翼翼,无一人之敢慢;其赴公也,则兢兢业业恐一事之或忽;以世务莫测,所之或误也,则时思以博访于人;以国事万端,才力之未逮也,则举贤共图如不及。其学问之所以增进,道德之所以高尚,功业文章之所以炳耀寰宇,诚所谓日就月将,有本有源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