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法
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至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不卑不亢,刚柔相济原文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昔余往年在京,好与诸有大名大位者为仇,亦未始无挺然特立不畏强御之意。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若一面建功立业,外享大名,一面求田问舍,内图厚实,二者皆有盈满之象,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译文
自古帝王将相,没有一个不是从自强自立做起,即便是圣贤之人,也各有自立自强的方法。所以才能独立不惧,坚定不移。过去我在京师的那些年中,好与诸位身居要职,名声高远的人闹意见,也是一开始就具有挺然独立不畏强暴的气概。近年来体会到天地之道,要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就导至萎靡不振,太刚则容易招至折断。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办公办事,就应勉力争取,争名逐利,就应当谦退。开创家业,应当奋发进取,守成安乐,则应当谦逊平和。出外与人接触应答,应该努力表现;回家与妻儿享受,就要悠闲舒缓。如果一方而建功立业,外享有崇高声名威望。一方面求田问舍,内图谋奢侈的待遇享受,这两者都有盈满的征兆,全无一丝谦虚退让的表示,那么这一切必定不会久长。
解读
人不可无刚,无刚则不能自立,不能自立也就不能自强,不能自强也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刚就是使一个人站立起来的东西。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自古以来,哪一个帝王将相不是自立自强闯出来的呢?哪一个圣贤不是各有各的自立自强之道呢?孔子可算是仁至义尽的了,他讲中庸之道,讲温柔敦厚,可他也有刚的时候,他当宰相才七天,就杀了少正卯。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刚就是一个人的骨头。
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柔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一种方法,一种春风宜人的光彩。哪一个人不是生活在人间,哪一个人没有七情六欲,哪一个人离得了他人的信任与帮助。再伟大的人也需要追随者,再精彩的演说也需要听众。柔就是一个人的皮肉,是使一个人光彩照人的东西。
然而,太刚则折,太柔则靡。早年曾国藩在京城,就喜欢与那些名气大、地位高的人作对,当然不乏挺然特立、不畏强暴的意思,曾国藩肯定因此吃过不少苦头。不然的话,曾国藩就不会认识到天地之道,应刚柔并用,实在不可有所偏废。刚,并不是指暴虐,而是指强矫;柔,并不是指卑弱,而是指谦逊退让。
中国有句名言,叫做“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行”。一语道破以柔克刚之奥妙。君子柔且刚,刚且柔,这又道出了刚柔相济之道。非一味地柔,而是为柔,月缺不改光;为刚,剑折不钝锋。那么,以柔克刚,要点在于“克”,柔是刚的手段,以柔为挺,以柔为进,这就是柔的实质。
活学活用
就性质而言,刚柔即阴阳,刚为阳,柔为阴,为事物的两面,阳刚显于外,阴柔蕴于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彼此保持均衡是常态,一旦失去均衡,事物就会发生变化。
以柔胜刚,是中国人处世的理想境界。
柔能克刚,是中国人处世的坚定信念。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刚者居多,柔者居少。若能柔为主,寓刚于柔,其表现方式往往就是“柔道”。然而,尽管“柔道”是治国治民,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却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人性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得不好。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以“柔道”处世,以“柔道”治国的成功事例,早已证明“柔道”比“刚道”更加行之有效,其事半功倍、为利久远之特点,更是“刚道”所远为不及的。
春秋战国时期楚归晋知的故事十分著名,其原因就在于知营能够不卑不亢、外柔内刚地对待楚王。当时,晋国人把从楚国那里俘虏来的楚国公子及楚国大臣的尸首交给了楚国,希望能够换回包括知在内的晋国战俘,楚王答应了。在送别知的时候,楚王问道:“你怨恨我吗?”知营回答说:“两国交战,我没有才能,不能胜任自己的职务,所以做了俘虏。君王的左右没有用我的血来祭鼓,而让我回国去接受杀戮,这是君王您的恩惠。我确实没有才能,又能怨恨谁呢?”
楚王又问道:“那么,你反而要感激我吗?”知营回答说:“两国各为自己的百姓打算,希望能让老百姓平安,各自抑制住愤怒,互相原谅。两国都解放各自的战俘,以结成友好。我又能感激谁呢?”
楚王又问:“你回去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知营说:“我没有什么怨恨,也没受大王的什么恩德,我不知道该报答什么!”
楚王说:“既便是这样,你也要告诉我些什么。”知营不卑不亢地说:“好吧!托君主的福,作为囚犯,我能回到晋国,我的国君如果杀了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而赦免了我,或是君王同意把我杀掉祭祀祖先,那我也死而不朽。如果蒙君王恩宠,再让我承袭原职,按次序担任晋国的政事,率领一部分军队驻守边城,即使遇到楚国的文武官员,我也不会违反礼仪,不会有二心,只好竭尽全力,尽做臣子的本分。如果说有报答的,这就是我要报答大王的。”
楚王听了这番话,知道不能折服他,就对大臣们说:“晋国的臣子真是无法争取啊!”于是,楚王用隆重的礼节把知营送回了晋国。
楚王对知营的这番谈话,大概有两个意图,一是想找个空子折辱晋国的战俘,一是想留下一些后路,为将来的楚、晋作战争取晋国的人心。但知始终不亢不卑,据实而答。逐次回驳,弄得楚文王灰头土脸又无可挑剔,最后只好以礼相送。知的这种以柔为主、柔中寓刚的答辩成为千古名论。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有时也能施行“柔道”。在楚、汉相争之时,项羽曾任用季布去攻打刘邦,季布多次把刘邦打得十分狼狈,甚至差点抓住刘邦,所以刘邦十分憎恨季布。西汉刚刚建立,刘邦就急不可耐地发布了一道命令,悬赏一千两金子捉拿季布,有胆敢留藏季布的人,诛杀本人及其父兄全家。季布藏到了濮阳一个姓周的人的家里,那人说:“汉朝搜查您非常急迫,快要搜到我的家里来了。您如果愿意听我的话,我才敢献出我的计策,如果不听,我就自己先抹脖子算了,免得连累全家。”季布听了他的话,他就给季布剃光了头发,脖子上套上铁圈,穿着发毛的破衣服,装在卖棺材的车里,卖给了当时著名的大侠朱家。朱家知道他是季布,还是买下了,并将他安置在田间的屋舍里。然后,朱家到了洛阳,见到了汝阳侯滕公,劝他说:“季布有什么罪过吗?臣子各为其主,那是做臣子的职责啊!项羽的部下难道都能杀干净吗?现在皇上刚刚坐稳天下,却为自己的私怨去搜捕一个人,这向天下显示皇上的胸怀是多么狭窄啊!而以季布的贤能,汉朝又搜捕得这样紧急,这不是逼迫他向北逃往匈奴,或是向南逃往越地吗?把豪壮而勇敢的人赶往敌国,这就是楚王的尸体遭到伍子胥鞭打的原因啊!您为什么不偷空给皇上说说这件事呢?”
滕公心里知道朱家是个大侠客,季布一定藏在他的家里,但又觉得朱家说得很有道理,便在上朝议事的时候说了上述的话。刘邦果然被说服了,赦免了季布。
季布变刚为柔,能伸能缩,在当时也赢得了美名。刘邦还召见了季布,拜他为郎中,刘邦因为赦免了季布而安定了人心,特别是那些过去与刘邦为敌而准备谋反的人都安下心,奉事汉朝,刘邦也得了个气度豁达的好名声。
智慧金言
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正宗。这一理想化的处世方式,一个小小的太极图表现的最为形象。在一个圆圈中有一个白色的阳鱼和一个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重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下。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捉生。我们曾经对这一处世方式进行过轰轰烈烈的批判,但当我们今天凝神谛视这个小小的太极图时,我们却不能不承认它包含了宇宙中的至理,同时也是我们处理人事的最高准则。
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原文
肝气发时,不惟不和平,并不恐惧,确有此境。不特盛年为然,即余渐衰老,亦常有勃不可遏之候。但强自禁制,降伏此心,释氏所谓降龙伏虎。龙即相火也,虎即肝气也。多少英雄豪杰打此两关不过,要在稍稍遏抑,不令过炽。降龙以来养水,伏虎以养火。古圣所谓窒欲,即降龙也;所谓惩忿,即伏虎也。释儒之道不同,而其节制血气,未尝不同,总不使吾之嗜欲戕害吾之躯命而已。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有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从倔强二字做出。吾兄弟皆秉母德居多,其好处亦正在倔强。若能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
译文
肝火发作的时候,不只是不平和,更不恐惧,确实有这样境况。不仅年轻气盛如此,既使我渐渐衰老,也经常有勃然而起,怒不可遏的时候,但要强迫控制自己情绪,降服自己心境,佛教称之为降龙伏虎。龙就是相火,虎就是肝气,多少英雄豪杰都过不了这两关。主要在于稍稍控制自己,不要让肝火过盛,降住龙用来养水,伏虎用来养火,古人所说阻塞欲望,就是降龙;所说警戒忿怒,就是伏虎。佛家,儒家说法不一样,但节制气血,没有不同,总是要不让自己的欲望残害自己的身体寿命。
至于“倔强”二字,却不能缺少,功业文章,都必须要有这两个字的精神贯注其中,否则会软弱无力,一事无成。孟子所说的至刚,孔子所说的贞固,都是从倔强二字引出,咱兄弟们都继承母亲很多美德,它好处也正是在倔强上。如果能够去除愤懑的欲望而休养身体,多存倔强之气来激励志向,那么日日就可长进无限了。
解读
同治九年(1870)五月,曾国藩做了一副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这副对联集中反映了他精神世界的两重性,一方面战战兢兢,一方面坦坦荡荡;一方面悲观主义,一方面乐观主义。他的悲观是对乐观的悲观,他的乐观是对悲观的乐观,这使他能生不忘死,居安思危,也使他能辱中求荣,挫时思奋。这种逆来顺受法,曾国藩称之为“悔字诀”与“硬字诀”。
曾国藩援引朱熹的话说: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之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朱子将《易经》中的元(初始)、亨(通达)、利(和谐)、贞(贞固)与四季相配,于是就有了元字配春,亨字配夏,利字配秋,贞字配冬。曾国藩特别解释说,“贞字即硬字诀也”。于是就有一条处世秘诀:“以硬字法(效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开启)春生之机”。
硬字,曾国藩也称为“倔强”,他祖父星冈公曾教他,男儿不可“懦弱无刚”,他自己也认为,“功业文章,皆须从此二字贯注其中,否则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谓‘至刚’,孔子所谓‘贞固’,皆以‘倔强’二字做出。”初出山时,曾国藩刀光闪闪,杀人如麻,人称“曾剃头”,不就是初试一“硬”字。在百端拂逆之际,艰苦卓绝之时,他也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他的“结硬案,打呆仗”,“屡败屡战”不也是得力于一个“硬”字。
如果仅仅是硬字,那就不足以服从,也不足以成就一番事业。曾国藩的成功之处还得力于一个“悔”字,“悔”字是从内省中化生出来的,那就是对自己行为的检点或反省,也反映出曾国藩智慧的一面。在一篇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如觉天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天;君之待我过厚,我愧对君;父母之待我过滋,我愧对父母;兄弟之待我过爱,我愧对兄弟;朋友之待我过重,我愧对朋友,便处处皆有善气相逢。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曾国藩早年在翰林院整月整月地研读《易经》,自然受到了其中阴阳消长、刚柔相推思想的影响,他常常引用《易经》中的“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来告诫自己和家人。
活学活用
在春秋五霸中,晋文公是最为独特的一个,他即位于多事之秋,受命于危难之际,但他能明察世事,洞烛幽微,在60多岁时即位,于短短的几年内就使晋国强盛起来,成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他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的曲折丰富的人生经历。从权力霸业上看,晋文公成功的最大特点是以退为进。第一次以退为进是为避祸在外逃亡了19年,是为了保存实力,后来回国当国君。第二次以退为进,则是在与楚进行城濮之战时退避三舍,以激励部下的士气,使敌人骄兵必败,他成功了,赢得了战役的胜利,确立了他的诸侯霸主地位。晋文公这种靠以退为进而成就千秋霸业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次。但这种在被动或主动的情势中都自觉使用“以退为进”的策略却成一令人敬畏的形象。但项羽却又多是妇人之仁,能为士兵吸疮疗毒,却不能任用贤士,把刻好的官印玩没了棱角还舍不得封官授印,有一范增而不能用,不败而何?刘邦却正相反,虽不善带兵打仗,更不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麾下却云集了一帮能人贤士,终致胜利。
如此看来,“德”未必能时时处处保佑人,“术”有时也是致胜的关键。
三国时司马懿装病夺权也是一则有名以退为进的故事,目的在于以柔为弱迷惑对方,使其放松戒备,然后暗中图事,一候机会成熟,便原形毕露。这一招很灵!
魏明帝时,曹爽和司马懿同执朝政。后司马懿被升做太傅,其实是明升暗降,军政大权落入曹爽家族。司马懿见此情景,便假装生病,闲居家中等待时机。
曹爽骄横专权,不可一世,唯独担心司马氏。正值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曹爽便叫他去司马府辞行,实际是探听虚实。司马懿早已知道来意,就摘掉帽子,散开头发,拥被坐在床上,假装重病,然后请李胜入见。
李胜拜见过后,说:“一向不见太傅。准想病到这般。现在小子调做青州刺史,特来向太傅辞行。”
司马懿佯答:“并州靠近北方,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说:“我是往青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笑着说:“你从并州来的?”
李胜大声说:“是山东的青州!”
司马懿笑了起来:“是青州来的?”
李胜心想:这老头儿怎么病得这般厉害?都聋了。
“拿笔来!”李胜吩咐,并写了字给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