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21871100000026

第26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国策》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仪容很漂亮。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了照镜子,跟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你漂亮得很,徐公哪能比得上你呢?”城北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相比,谁漂亮?”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呀!”上午,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闲聊,问客人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及您漂亮。”中午左右,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及徐公漂亮;又对着镜子审视了一番,更觉得赶不上,相差太远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就琢磨这件事:“喔,原来我的妻子说我漂亮,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说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漂亮,是因为对我有所求哇。”

于是上朝晋见齐威王,说:“我明知自己不及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妾害怕我,客人想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多座城。您宫里的嫔妃、近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想对您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啦!”

齐威王说:“对。”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官吏老百姓,凡是能够当面指摘我的错误的,就可得头等奖赏;上奏章劝谏我的,就可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错,只要传到我耳朵里的,就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一下达时,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偶尔有人来劝谏;一年以后,就是想劝谏,也没有什么可劝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的国君听到威王这样治国有方,就都到齐国来朝见进贡。这就是所谓在朝廷上修明内政而战胜了敌国。

解读

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故事。齐相邹忌不及城北徐公俊美,可妻、妾、客称赞他胜过徐公。邹忌通过观察、对比、反思,悟出一个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在赞美声中自我陶醉。他以自身的生活体悟为喻,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齐王从善如流,齐国因而大治。

这篇文章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很多人对它的故事内容耳熟能详,但对当权者得直言不易的道理,未必人人都有邹忌那样的觉悟,尤其是齐威王那样敢于让人“面刺”的勇气。

活学活用

《战国策》原是没有小标题的,本文的题目为编者所加。题目用“讽”齐王纳谏,而不用“劝”,一个“讽”字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讽,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讽谏,不同于直谏或劝谏,关键在于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去启发、开导被谏者。良药而不苦口,便于对方接受。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而收到很好的效果。本文以“孰美”的问答开篇,继写邹忌暮寝自思,寻找妻、妾、客人赞美自己的原因,并因小悟大,将生活小事与国家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蔽”,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蔽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

本文作者极善于刻画人物,其表现手法,不重于形体的描绘,而着墨于对人物的举止细节的摹画和对话的细微差别。例如邹忌“朝服衣冠,窥镜”,“窥镜而自视”,两处都用“窥”而不用“对”,“窥”不能解作“偷看”而应释为“暗自”,将人物私下品评自己容貌的内心世界传神地表现出来。“熟视”,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端详徐公,内心里反反复复地做着比较,这些细节都惟妙惟肖。再如,第一段的三问三答,句式相同而略有变化,尤其是三答,虽然异口同声地说“你比徐公美”,但是各自答话的微小差别,却显示了人物关系的亲疏与各自的心态。妻的回答是不假思索的为之骄傲的,妾的回答却多少有些迟疑、紧张而谨慎,客的回答虽然斩钉截铁挺干脆,但敷衍应酬也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