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21871100000044

第44章 陈情表

李密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

臣李密禀奏:臣因为命运坎坷,多灾多难,早年便连遭不幸。诞生刚六个月,父亲便故去;四岁那年,舅舅逼着母亲放弃了守节的志向,再嫁了。祖母刘氏,怜惜我孤独幼弱,亲自将我抚养。我幼时常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大会走路;孤苦零丁地一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父伯父,又没有哥哥弟弟。门户衰落,福祚浅薄,自己也是很晚才有儿子。外面缺少比较密切的亲属,家里连个照应门户的童仆也没有。孤身一人,只有影子陪伴着自身。而祖母刘氏又长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我侍奉她饮汤服药,从来没有停止、离开过。

直到尊奉圣朝之时,才能沐浴在清明的教化之中。先前,犍为郡太守逵,考察推举我做孝廉;以后,益州刺史荣,又选拔我为秀才。我因为祖母无人供养,推辞而没有从命。朝廷特为发布诏书,授我郎中之职;接着又蒙受国家恩遇,任命我为太子洗马。我以微贱之材,去担当东宫太子的侍从职务,这样的恩典,是我杀身也难以报答的。我曾写成表章奏闻,辞谢不去就职。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怠慢逃避朝廷的使命;郡县官长又一再逼迫,催促我上路;州官登门敦促,紧急犹如星火。我想接受诏命离家赴任,而祖母刘氏的病情又日益沉重;想要暂且依顺个人的私情,则朝廷官府对我的禀告恳请又不予允诺。我的进退出处,实在是十分狼狈。

我想圣明的晋朝是以孝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之人,都是受到朝廷的怜恤和照顾,而何况我祖孙孤零困苦的情况,是特别地严重呢。我年轻的时候在伪朝做官,供职于郎中官署,本来就希图仕途显达,并不矜持名声节操。现在我是败亡之国的低贱俘虏,身份卑微鄙陋,而受到朝廷过分的提拔,宠幸的委命非常优厚,哪里还敢迟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犹如西山落日,己然是气息短促,生命不长。早晨还在,晚上就难保了。我如果没有祖母的抚育,是难以有今日的;祖母如果失去了我的奉养,也就无法度完她的余年。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我是实在不能抛开祖母亲离家远行的。臣李密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这样,我为陛下尽节效力的日子长,而报答奉养祖母的日子短啊!故此我以这种乌鸦反哺其母的私衷,来乞求陛下准允我为祖母养老送终。我的辛酸困苦,不仅蜀地人士以及梁、益二州长官亲眼目睹,十分了解,而且天地神灵,也都会明察的。恳请陛下怜恤我的一片愚诚,俯允我的微小的志愿,使祖母刘氏可以侥幸保其晚年,我活着将以生命奉献陛下,死后也要结草图报。臣内心怀着难以承受的惶恐怖惧的感情,特地写成表章奉闻圣上。

解读

表,是古代臣下给皇帝的奏章。在这篇《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暂时不能应召为官的苦衷。作者把自己的处境和祖孙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写得婉转凄恻,感人肺腑。语言尤具特色,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形象而又生动。所以后人称赞它“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活学活用

李密的《陈情表》乃是我国古代散文名篇之一,亦为早期骈文的著名篇目,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的重视。早在南朝时的梁朝,萧统就将该文收入《昭明文选》。此后《古文观止》、《骈体文钞》等文集也选录此文。后人称其语言委婉,感情真挚,“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李格非语,见惠洪《冷斋夜话》卷三)。

感情真挚,乃本表张虚掩实、感人肺腑的力量所在。奉养祖母,对李密来说虽是事实,但并不是他不能就职的真正原因。此前他任于蜀国,并未因此而妨事,为何晋朝召他就不能“废离”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不愿事晋,奉养祖母,只不过是借口而已。更由于叙述其“更相为命”的情况相当真实,便喧宾以掩其主。李密幼年孤苦,祖母晚年凄清,言之令人动情,读之催人泪下。祖母把他抚养成人,而今心力耗尽,“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此情此景,怎能投身仕途,置祖母于不顾呢?乌鸦尚有反哺报恩之情,何况人呢?情深辞切,巧妙地掩饰了“辞不赴命”的真实思想。由于叙事真切,感情真挚,尽管作者不着意抒情,却情透纸背,溢于言表,感人肺腑。为此晋武帝览此表后叹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其征召(《晋书·李密传》)。

本文语言新颖贴切,脍炙人口,许多作为成语,为后世广泛应用。如“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