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菜根谭》学生活
21872300000013

第13章

解读

人不能目中无人、自鸣清高。人不可能离开外物而生活,自己能不为外物所迷,是表示定力足够,可以在现实世相中保住本性,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以夸耀之处,何况恬淡与否要别人自动承认才是宝至名归。而兼善天下乃处世的分内事,只要是人,都不能免于外物的诱惑,自己不能去影响别人不要太过竞逐也还罢了,凭什么再去憎恶别人?

广狭长短由于心念

原文

延促①由于一念,宽窄②系之寸心。故机闲者③,一日遥于千古;意广者④,斗室宽若两间。

注释

①延促:即长短的意思,在此指时间而言。②宽窄:指所处空间的宽窄。③机闲者:是说忙里偷闲的人。机,活作动用。④意广者:心胸宽广的人。

译文

时间的长短,乃是由于各人一念之间的想法;所处空间的宽窄,完全系于内心的感觉。所以能忙里偷闲的人,一日的时间比千年还长久;心胸宽广的人,住在斗室之中也觉得有如天地般的宽阔。

解读

“想要什么有什么”,心确实是每一个人的主宰。心如果放得宽平,到处海阔天空,如果认为百年千秋,则事事从容有余。我们四周不乏一种整日在唉声叹气中度过的人,若说世界不可爱,人生不乐观,正是自己一念之间。明白这些,大概就可以知道存心在做人过程中的地位。

得道无牵系静躁两无关

原文

孤云出岫①,去留一无所系②;朗镜悬空③,静躁④两不相干。

注释

①孤云出岫:孤云,见陶潜永贫士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李善注:“孤云,喻贫士也。”翰注:“孤云迥出无所依,盖以喻贤士也。”岫,山穴。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②系:同糸。③朗镜悬空:在此有隐指为人光明磊落之意。④静躁:在此有隐指人世之争之思。静,缄默;躁,喧闹。

译文

一片浮云从山岫飘起,去留完全没有什么系挂。明月高挂在天空,大地的恬静喧闹和它两不相干。

解读

天地万物原本自由自在,一无羁绊,其活动无不行于所不得不行,止于所不得不止,彼此无牵无挂的,要等受了外力,才开始被束缚。人类为了弥补利害冲突下的祸害,自己刻定了种种规范。人既不能免于利害冲突,当然必须确实遵守,但在遵守社会上种种规范之际,应同时不要忘记自己原来自由自在的面目,予以还原,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精神生活,才不会感觉人际的扰攘。

浓处味短淡中趣长

原文

悠长之趣,不得于酿酽①,而得于啜菽饮水②;惆怅之怀,不生于枯寂③,而生于品调丝④。固知浓处味常短,淡中趣独真也。

注释

①酿酽:指美酒。酽,凡液体或物之色、香、味等之浓厚者皆曰酽。②啜菽饮水:喻清淡之生活。啜菽,喝豆粥;饮水,喝清水。礼记檀弓下:“孔子:‘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③枯寂:谓寂寞之甚也。元好问诗:“岩居枯寂朝市喧。”④品竹调丝:亦作品竹弹丝;乐器多丝竹为之,谓演奏乐器也,但在此则有以喻征逐声色行乐之意。

译文

悠久的趣味,不是从美味中得到,而是从清淡的生活中得到;惆怅的情怀,不是从非常寂寞的时候产生,而是从征逐声色的时候得到。可见浓艳中的趣味是短促的,清淡中的趣味反而真实。

解读

这种意境,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出来的,也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出来的。我说这话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因为人人都有物欲,随时都在追求享受,所以说不是一般人所体会出来的;因为人们都有自然的本真,都不能长久身于刻意的生活,所以说也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得出来的。那么,你能因此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吗?如果你认为人生没有提升精神生活,以及保持本真的必要,当然只说对了一半。

出世在涉世了心在尽心

原文

出世①之道,即在涉世②中,不必绝人③以逃世;了心④之功,即在尽心⑤内,不必绝欲以灰心⑥。

注释

①出世:对于人世而言,谓脱离俗界也。②涉世:经历世事也。韩非子:“涉世如此其汙。”③绝人:和人群隔绝。④了心:了悟心性。⑤尽心:自竭其心力也。孟子尽心篇:“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⑥灰心:言心静之极也。庄子曰:“而心固可使如死灰手。”后人因谓遭逢失意事而不复思振作,曰灰心。

译文

脱离俗界的道理,就在经历世事之中,不一定要和人群隔绝逃避世俗。了悟心性的工夫,就在尽自己心力之内,不一定要根绝一切物欲以使内心平静。

解读

圣贤教人求道,是要人在立己之外进而立人,而不是仅止独善其身;道若不能落实到现实的社会人生,是不成其为道的。

“通玄峰顶,不是人间。心外无法,满目青山。”

而天台德韶禅师的这首偈子,当能使你在修持中进一步认出本末。

富者多忧贵者多险

原文

多藏者厚亡①,故知富不如贫之无虑;高步者疾颠②,故知贵不如贱之常安。

注释

①厚亡:增加败亡的可能。厚,动词,增也。②疾颠:疾,急速;颠,坠,坠落。

译文

一心聚积财富的人会增快败亡的可能,所以由此可知豪富不如清贫的人无忧无虑;处身高位的人易加速失势的可能,所以由此可知显贵不如卑贱的人能常感安乐。

解读

这里讲“富者多忧,贵者多险”,并不是要求我们刻意“弃富拼贵”,而是从另一角度告诉我们满则溢、溢则损。至于如何富而不忧、贵而不险,并没有一定的办法,还是要靠各人如何做到“不骄”、“知礼”了。

读易松间谈经竹下

原文

读易晓窗①,丹砂研松间之露②;谈经午案③,宝磬宣竹下之风④。

注释

①晓窗:清晨的窗户。②丹砂研松间之露:用松树上的露水来调和朱砂,以作眉批。丹砂,即朱砂,红色颜料;研,调和的意思。③午案:午间的书案。案,桌。④宝磬宣竹下之风:宝磬的声音随着风飘散在竹林里。磬,家宅及寺庙神龛上,范铜铁作钵形,祭时击以发声之器曰磬。宣,动词,有散布的意思。

译文

清晨在窗前研读易经,用松树上的露水来调和朱砂;午间在书桌前诵读佛经,宝磬的声音随风飘散在竹林里。

解读

研读易经,要在松间;参悟禅机,要在竹林。如果你信以为真,那就“谬无以复加”了。在现实生活的营求过程中,不要忘了力争多沐浴在“自然”之中。因为自然界奥妙无穷的道理、趣味,可以使人们的人生充满更醇厚的情趣。

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

原文

花居盆内终乏生机,鸟入笼中便减天趣;不若山间花鸟错集成文①,翱翔自若②,自是悠然会心③。

注释

①文:错画曰文。②自若:自如。③会心:谓心中独自领会也。世说新语言语篇:“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译文

花一栽种在盆中,就从此失去蓬勃的自然生机;鸟一关养在笼里,就不免缺少活泼的跳跃气息。由此可见,不如让花鸟生长在山林之间。自由自在地各去领会生命的意义。

解读

人为乏生趣,天机在自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盆中花、笼中鸟它们的生命色彩,总不及山林里的花鸟来得美丽、具有活力朝气。由此一比喻可见,任何刻意求得的事物,大都缺乏自然的生趣。然而,人们往往将“巧夺天工”之事,视为一种不朽;到底“矛盾”老是紧跟着人生!

处世忘世超物乐天

原文

鱼得水逝①,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②,可以乐天机③。

注释

①逝:流过去。②物累:为外界所累。③天机:自然的机妙。

译文

鱼得水而游,但是忘记自己是在水中。鸟乘风飞翔,但是不知自己是在风里。人如果能够体会出这个道理,则身虽处在世间,而能忘却一切不为外物所击累,超脱于物外,则心神常常得到乐其天然的妙趣。

解读

宏智禅师会说:“水清澈地鱼行迟,空阔飞天鸟飞杳。”道元禅师也说:“鸟虽飞去飞回,但不忘其道路。”鱼鸟如此海阔天空畅游于天地间,多么逍遥自在啊!如果人果真能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系累,则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妙趣了。

人生本无常盛衰何可恃

原文

狐眠败砌①,兔走荒台②,尽是当年歌舞之地③;露冷黄花④,烟迷⑤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⑥。盛衰何常,强弱安在,念此,令人心灰⑦。

注释

①败砌:败坏的台阶。②荒台:荒废的宫殿高台。③歌舞之地:美人姬妾歌舞的地方。④黄花:菊之异名。⑤烟迷:为烟雾所遮迷。⑥争战之场:英雄争逐的古战场。⑦心灰:消极、志气消沉。

译文

狐狸夜眠的败瓦颓垣和鼠兔所窜走的荒台野坟,这都是当年耸立的金阙玉楼,为美人歌妓轻歌漫舞的场所。长满冷露滴落的黄花和蒙蒙细雨所浸的衰草的地方,都是旧时英雄激烈争战的场所。无论当年多么强盛,一旦时穷运衰也必然走向败亡之途,所以说盛衰无常,强弱不定。人若能常念及浮世之变幻无常,则心志俱灰,一切功名富贵之念也全消了。

解读

虽以绝代之豪富、千古之英雄,而逞一时荣华弄一朝之权柄,一旦时过境迁,便全都消失了!人生原本就是变幻无常、盛衰不定的,能了解这个道理,自然就不为野心所困、不为物欲所惑,如此一来,追求富贵功名的心理,自然而然便冷却了。

以冷情当事如汤之消雪

原文

权贵龙骧①,英雄虎战②,以冷眼视之,如蚁聚膻③,如蝇竞血④;是非蜂起⑤,得失猬兴⑥,以冷情当之,如冶⑦化金,如汤消雪。

注释

①龙骧:后汉书吴荩陈臧傅赞:“实为龙骧。”按龙骧,即龙骧虎步,言气概之威武也。②虎战:如虎般地猛斗。③如蚁聚膻:即如蚁附膻,喻趋附者之众多,亦作如蚁慕膻、如蚁赴膻。庄子除无鬼:“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膻也。”④如蝇竞血:有如苍蝇的竞相吸吮血腥。⑤蜂起:像蜂群飞起,形容是非非常之多。⑥猬兴:如刺猬毛刺的竖起;形容得失之密集。⑦冶:铸的意思。

译文

权贵互相显耀气概威武,英雄互相像猛虎般地比斗,如果能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不过像蚁的赴膻,如蝇的竞吮血腥;是非像蜂群飞起的杂乱,得失像猬刺的密集,如果能以冷静的情感对付,就像熔化金属慢慢就冷却,就像沸汤溶解冰雪自然就会消失。

解读

名位的竞取,权势的争求,永无休止之日,亦转眼即成明日黄花、过眼云烟,只有置身其外,才能有高人一等的人生。否则,这种你争我夺,很快就使人失身其间,再回头已是百年之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著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前面的这段题词,很可以拿来做一种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