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旦是宋真宗朝的宰相,主管中书省,是百官之长,当时的另一个名臣寇准是副宰相,主持枢密院。王旦正好是寇准的顶头上司,两个人的性格又很不一样,王旦柔和,处世圆滑;寇准耿直,处世刚正不阿,所以两个人时常会产生一些摩擦。
宋真宗经常会问王旦对百官的评价,王旦就总是称赞寇准为人刚正,是个清官。而寇准却经常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坏话,宋真宗觉得奇怪,问王旦:“你虽然经常表彰寇准,而寇准却多次讲你的坏话,是怎么回事?”王旦坦然回答:“这是情理中事,我当宰相时间很长了,工作中失误一定很多,寇准对陛下如实反映意见,更可见他的忠直,所以我更加敬重他。”
有一次,王旦主持的中书省有文件送到枢密院核准,寇准发现这份文件不合当时规定的诏书格式,就马上把这件事报告了真宗,王旦受到了责备,中书省负责这份文件的官吏也受到了处分。事隔不到一月,寇准主持的枢密院有文件送中书省审核,巧合的是这份文件也违反了诏书格式,中书省的官吏很高兴地呈送给王旦,认为报复的机会来了,让王旦也去告寇准一状。谁知王旦不但没有去皇帝面前告发寇准,还把文件私下退还给枢密院,让他们重新改正。寇准十分惭愧,拜见王旦说:“您真是有天大的度量啊。”
俗话说:“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看。”王旦退一步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吃亏,但实际上却是以自己的小亏换来向寇准示好这样一个大德。我们为人处世也必须学会知退、礼让,不能处处都想占胜,须知: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谦让,不但是美德,也是唯一不招人怨的度世上策。懂得进退礼让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事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为人处世方圆并用
方和圆一直是中国人处世的两大基本原则,但一个聪明人的处世方法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了,就应该以方为主;反之,就应该圆滑一些。一个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成熟的处世之道就是他通向成功的阶梯。我们只有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到游刃有余。
孔子说:“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政治黑暗,就退避隐居。因为天下太平而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孔子的两个传人用自己的行为验证了孔子这句话中的道理。
子贡是孔子弟子中事业最成功的人之一,他的成功就得益于他随机应变的处世之道。齐国大夫田常想造反,就派人去攻打鲁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知道以后,很清楚鲁国在齐国的军队面前根本不堪一击,于是子贡主动请缨去游说齐国。
到了齐国,子贡对田常说:“你应该去攻打吴国,吴国国力强大,士卒的战斗力也不是鲁国的士卒可以相比的,攻打吴国是你的上策。”田常很不满意:吴国的强大是众所周知的,放弃弱国不打,要我打强国,没有道理。子贡就解释:“如果齐国的将军打败了鲁国,这是意料之中的事,齐国的大臣因此居功受君主器重,对你却没有任何的好处。我听说你三次要求加封都没有得到,说明你和君主有隔阂啊,这个时候再制造一个强大的对手出来,你在齐国还有立足之地吗?”
田常果然心动,但是他又担忧:现在兵马我已经都派出去了,军令如山,收回来说改道攻打吴国,恐怕前线将士会起疑心。子贡说:“我去吴国让吴国支援鲁国,这样你就有攻打吴国的借口了,你先命令前方的军队休整。”
子贡来到了吴国,游说夫差说:“现在的局势大家都看到了,诸侯割据,吴、齐最强,且都有可能成就霸业,目前的状况是相对平衡的,各国势力相互牵扯、制衡。现在齐国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要攻打鲁国,大王知道鲁国是不堪一击的,齐国伐鲁的目的是在吴国,如果鲁国破了,那么原来平衡的天平就会向齐国倾斜。到那时吴国面临的压力就大了。如果现在吴王以惩罚无道齐国的名义,拯救鲁国,不仅可以赢得一个好名声,而且可以在诸侯中树立威名。同时还可以威加晋国。”
吴王也被说动,但他又担心越王勾践。他说:“如果我去攻齐援鲁,后防必然空虚,越国一直对我吴国虎视眈眈,我要先灭了越国再去援鲁。”子贡说:“越国那里我去搞定,你不是担心越王攻打你吗?好,我去越国,我让越王发兵帮你伐齐,行不行?”吴王当然高兴了,齐国是吴国的强敌,凭吴国的力量是打不过齐国的,现在好了,有越国、鲁国两个帮手,集三国之力,齐国肯定是必败无疑了。吴王当时就和子贡约定了,就依照子贡的办法,听子贡的好消息。
一见越王,子贡说:“大王应该派兵帮助吴王伐齐,同时私下做好准备,吴国这次一定打胜仗,打败齐国后,吴王不会就此罢手,肯定是想把晋国也灭掉,这样他就安定了。我呢,现在就去晋国通知晋国准备。在夫差攻打晋国时,你就发兵灭吴。”
结果,事情果然按照子贡谋划的态势向前发展。鲁国得到保全,吴国灭亡,齐国发生动乱,越国称霸。晋国也富强了。子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在乱世之中,善于以方圆并用的方式处世,齐国的田常昏庸,就用圆滑的方式欺骗他,吴王骄横,就痛陈利害说动他,越王一心复仇,就用利益打动他。有了这样随机应变的处世方法,他的成功也在情理之中了。
同子贡方圆并用的处世方法相比,孔子儒家学说的另一个传人孟子就相形见绌了,他也生活在“叔季之世”,在游说各国君王的时候却只知道表现自己的爱憎分明、刚正廉明,他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在事业上有成就,要想获得好人缘,就要在为人处世上方圆并用,这样才能左右逢源,达到自己的目的。
施恩于人不图回报
做人要心胸宽阔,如果对人施了点恩惠,不要念念在心,老是期望别人的报答;但是别人有恩于自己,就一定要时刻铭记,找机会报答。常言道:“知恩不报非君子,施恩图报是小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古代君子的行事风范。
春秋时期的鲍叔牙就是一个施恩不图报的人。管仲和鲍叔牙年轻的时候就相知甚深。二人早年合伙做生意,管仲出很少的本钱,分红的时候却拿很多钱。鲍叔牙毫不计较,他知道管仲的家庭负担大,还问管仲:,“这些钱够不够?”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3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参军作战,临阵却逃跑了,鲍叔牙也没有嘲笑管仲怕死,他知道管仲是因为牵挂家里年老的母亲。
后来,管仲和鲍叔牙都从政了。两人分别辅佐齐王的两位公子。管仲辅佐在鲁国居住的公子纠,而鲍叔牙则在莒国侍奉另一个齐国公子小白。经过一番权力争夺之后,鲍叔牙辅佐的小白登上王位,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一当上国王,就让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齐桓公想让鲍叔牙当丞相,帮助他治理国家。鲍叔牙却认为自己没有当丞相的能力,大力举荐被囚禁在鲁国的管仲。鲍叔牙说:“治理国家,我不如管仲。管仲宽厚仁慈,忠实诚信,能制定规范的国家制度,还善于指挥军队。这都是我不具备的,所以陛下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只能请管仲当丞相。”齐桓公不同意,他说:“管仲当初射我一箭,差点儿把我害死,我不杀他就算好了,怎么还能让他当丞相?”鲍叔牙马上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是不记仇的。更何况当时管仲是为公子纠效命。一个人能忠心为主人办事,也一定能忠心地为君王效力。陛下如果想称霸天下,没有管仲就不能成功。您一定要任用他。”齐桓公终于被鲍叔牙说服了,把管仲接回齐国。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鲍叔牙心甘情愿地做管仲的助手。鲍叔牙的恩情让管仲深受感动。鲍叔牙死后,管仲在他的墓前大哭不止,想起鲍叔牙对他的理解和支持,他感叹说:“当初,我辅佐的公子纠失败了,别的大臣都以死誓忠,我却甘愿被囚困,鲍叔牙没有耻笑我没有气节,他知道我是为了图谋大业而不在乎一时的名声。生养我的是父母,但是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的行事,真正做到了“我有功于人不念”。正因为这一点,他才得到了管仲真心真意的敬重。
有恩于他人,切不可念念不忘,希图报答。
战国时期,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赵王为表示对他的感激,亲自出城迎接他,信陵君心中很得意。他的食客唐雎却说:“有人恨我,我无法得知,但我恨人,却不可不知;别人有恩于我,不能忘记,但有恩于人,就不能不忘。先生杀了晋鄙解除了邯郸受困的危机,救了赵国,这是大恩,希望你能忘记对赵国的恩惠。心里老是记着对别人的恩德,势必造成恩大仇大;对别人的怨恨不能及时化解,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烦恼。”信陵君听后,把自己的施恩图报之心收敛了很多,赵王要把五座城送给他,他拒不接受。信陵君的这些行为,又赢得了赵王的感激,让他在赵国避难长达十年之久。
施恩图报,牢记他人的恩惠,是对待恩惠最好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人以恩惠,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获得好人缘。
对待朋友真心实意
与朋友交往要真心实意,看见朋友有过失就要恳切地忠告,务必使他不致重蹈覆辙,这才是有信誉的益友。若反其道而行之,见到朋友有错误却不加以劝告,这无疑是酒肉之交,不是真心朋友。
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一书中,有一篇《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的故事,讲的是王安石与苏轼交往的故事。王安石与苏轼是好朋友,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王安召一首还未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认为,菊花开在秋天,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王安石的这两句诗,是个常识性的错误。于是,苏轼就在下面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苏轼留下的句子,并没有说什么。次日上朝,暗地里告诉皇上,直接把苏轼贬到黄州,苏轼只以为王安石记恨更改他的题诗。那年的九九重阳,苏轼约好友陈季常来府上饮酒赏菊。当他与陈季常来到后花园时,苏轼不禁大吃一惊。昨天还开得好好的菊花,在刮了一夜的秋风之后,现在,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枝干在秋风中微微摇曳着,枯菊秆下面铺满了金黄色的菊花落瓣。
陈季常看到苏轼吃惊的模样,忙问他原因。苏轼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便把他给王安石《咏菊》续诗的事详细地说了一遍。陈季常听后说:“菊花,一般是不落瓣的,黄州特别,菊花是落瓣的。凡事都有它的特殊性。”
苏轼这才明白被贬黄州的意思,他羞惭满面地对陈季常说:“看来宰相的诗句没有错,倒是我错了。”原来,王安石看了苏轼的诗后,知道苏轼的评语并不恰当,于是特意把苏轼贬到黄州,让他亲眼看看菊花落瓣的场面。王安石对朋友的错误之处的修正方法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在朋友快要犯错时,正直的人会极力阻止。张耳、陈余二人是魏国的名士,秦灭魏时就曾悬赏要捉此二人,张耳、陈余便隐姓埋名来到陈地,为人看管门户。二人相互鼓励:“天下势必大乱,事起之日便是你我出头之时,而现在必要忍耐。”一次,陈余因犯过失被一个小吏鞭打。他不甘受辱,愤然欲起。张耳见状,立即压制,暗示陈余忍耐受刑。待官吏去后,张耳便责备他道:“你忘了我们之前的约定吗?现在你连这么小的事情都忍受不了,日后怎么能成就大事?”
王安石和张耳的做法,虽然看似很伤人,其用心却是为了朋友好,没有怕得罪人,而是让他自己去发现自己的错误,这才是真心与人相交的做法。这样的人,才能得到朋友的尊敬和真心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