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219378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关于《孟子》的作者问题,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是“孟子与弟子合著”。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第二种说法认为《孟子》是孟轲自己所著,如作《孟子章句》的赵岐就认为:“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第三种说法认为《孟子》一书是弟子追述孟子事迹的著作,持这种观点的有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晁公武等。三说虽无定论,但综合来讲著者的范围超不出孟子与其弟子这个圈子,这样看来《孟子》一书记载孟子的言行应无疑问。

《孟子》成书之后,最初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至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孟子一派的儒生也惨遭横祸,但《孟子》书却没受到什么损害,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赵岐说:“孟子既没之后,大道遂绌。逮至亡秦,焚灭经术,坑戮儒生,孟子徒党尽矣。其书号为诸子,故篇籍得不泯绝。”(《孟子题辞》)到了西汉,《孟子》的地位稍有提高。汉文帝时曾一度把《孟子》立于学官,设置博士,称为传记博士。传记是经书的附庸,在古籍中的地位列于经、子之间。可见《孟子》在西汉初年的地位较之秦代有所提高。汉武帝即位之后,由于实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政策,只立五经博士而废置传记博士,《孟子》于是乎又从传记退回到诸子地位,终两汉之世也没有什么变化。由于《孟子》在汉代基本上是作为诸子之书流传的,所以研治《孟子》的人数不多,不像经书那样热门。两汉研治《孟子》的著作见于著录的有扬雄《孟子注》、程曾《孟子章句》、郑玄《孟子注》、高诱《孟子章句》、刘熙《孟子注》和赵岐《孟子章句》凡六家。至今,除赵岐《孟子章句》外,其余几种皆已散佚,只有在清代的辑佚书中能窥见一些残缺的片段。

《史记》说孟子有著述七篇传世,《汉书·艺文志》。说有十一篇,东汉末赵岐说孟子有《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四篇外书,则十一篇当是在七篇外又加外书四篇。赵歧认为外书四篇内容肤浅。与内篇不合,当是后人所作,故而删弃。流传至今的《孟子》,即赵歧所说的内篇。

从北宋开始,《孟子》一书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尤其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孟子》被尊奉为经书之后,注疏者更是曰益众多。在数以千计的《孟子》研究著作中,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加以注释,称为“四书”。自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其中《孟子章旬集注》内容简明精确,是南宋到明清时最有影响的注释本。清代焦循作《孟子正义》,注释详细,引证丰富,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通过对《孟子》这部儒家经典著作的分析,可以把孟子学说的要点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性论是孟子思想学说的精华,也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

1.社会道德价值的根源在于“性善”与“四端”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内容是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思想中的“仁”存在缺乏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孟子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共同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了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孟子认为“道德价值根源”来自于人的“自觉心”,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孟子提出“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在《孟子》这部书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义利之辨的问题。孟子回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在孟子看来没有必要谈利益,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3.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此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可以培养出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滕文公下》),再以“心志统气”(《公孙丑上》),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表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离娄上》)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关于天人关系,孟子认为天与人二者是相通的。从天的方面来说,它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事的一切都是由天决定的。从人的方面来说,不仅人的善性来自天赋,而且人心的思维功能也是天所赐与的。人心具备天的本质属性,只要反复求诸己,尽量发挥、扩展自己的本心,就可以认识天。

(二)孟子具有一套比较完备的政治思想体系

1.民本思想

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道,人民便应谨守岗位。事奉君主。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滕文公上》),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为民之父母”(《梁惠王上》),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2.法先王思想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这里的先王主要指的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孟子不厌其烦地反复陈述古代圣王的王道政治,以及他们称王天下的光辉历史事迹,希望当时的君主能够以三代圣王为榜样。

3.“仁政”思想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能推行仁政。他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公孙丑上》),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须具备的条件。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德治观念

孔子的“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所以孟子主张“有德者执政”。孟子还提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下》),非常强调君主以身垂范的作用。

5.反对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而不屑于做管仲这样的人物(《公孙丑上》)。

6.恢复井田制度

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他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滕文公上》)。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梁惠王上》)。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滕文公上》),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不去为非作歹。

孟子政治思想的典型特点是与社会伦理紧密结合,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主张,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三)教育主张

孟子主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塑造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滕文公上》)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的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的。也就是说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还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到善性。在修身方法上,孟子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强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在这一点上,他为我们提供了鲜明的例子,认为齐国的街巷之间是学习齐国语言的最佳环境(《滕文公下》)。

(四)孟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1.启发宋明理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强调人的天性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就能实现“君子必自反也”(《离娄下》)。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继承了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2.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更把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就是关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代统治者对于正统的重视与提倡。儒家的道统与帝王们的正统互为表里,成为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政治文化最具影响力的要素。

3.民本思想的影响

孟子的民本思想,主张统治者施行仁政,其政治行为应以人心向背为标准。这是我国古代最有创见意义的一套政治理论,后代的许多统治者无论情愿与否,都不得不以此粉饰自己的政权。此外,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时期的均田制,目的就是要达到社会均平的效果。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