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22062500000002

第2章 典章制度(2)

秦至汉代初期,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一词仍不是皇帝的专属称谓,民间遇庆贺之事也可三呼万岁表达内心的喜悦。至汉武帝时,随着儒家的被皇帝定于一尊,“万岁”也被儒家定于皇帝一人,成了最高封建统治者的代名词。臣子口中的“万岁爷”就是皇帝,除了皇帝,谁也不敢自称“万岁”。明朝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虽然他从不把皇帝放在眼中,但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

“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如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不过,陛下原不是皇帝的称谓,这个词原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原来,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侍卫执兵器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大臣们参见皇帝时,不敢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先对站在“陛下”的侍卫说话,再由侍卫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后来,人们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自己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在礼仪上不敢忘记自己本来无此资格。

圣旨前为何要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

古代皇帝的诏书前,通常会有一段特殊的文字,用来昭示其合法性。例如汉代皇帝的诏书前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强调皇帝的权力是天命所归,他人不得窃夺。至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等七种形式,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如德宗即位册文有“昊天有命,皇王受之”。宋代的诏令继承唐代又有所变化,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占有相当比例。

我们如今所见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主要运用于明代。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不遗余力,自然少不了受命于天、君临天下的气势,所以其诏书开头就是“奉天承运”“承天受命”等字样。清承明制,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诏示内容,最后一般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结尾。直至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式诏书才告终结。

“尚方宝剑”是一柄什么剑?

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收藏在“尚方”的剑。尚方也作上方,这是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于秦朝始设。尚方宝剑,是一种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帝若把尚方宝剑赐予大臣,大臣便有了特许权力。例如《前汉书》所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臣原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可见,持有尚方宝剑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斩后奏之特权。明末辽东督师袁崇焕即是用御赐尚方宝剑,将东江总兵毛文龙斩首。而毛文龙本人也有尚方宝剑,但没能派上用场。当然,这样的先斩后奏也必须按法行事,尤其不能触怒君主。袁崇焕对毛文龙先斩后奏,就引起了明思宗的不满,该事件亦成为袁崇焕日后被处决的原因之一。

除了尚方剑,皇帝还可赐予臣子符节、丹书铁券、黄马褂等。以上几种都可作为荣誉的象征,符节和尚方剑一样,多作为一种授权形式,持节者有先斩后奏的生杀之权。而丹书铁券和黄马褂,主要是一种奖赏性凭证,有的甚至可以抵免死刑。

我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吗?

我国古代实行的并非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但各个妻子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这种差别就以嫡庶为区分。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心内容。

通常,一个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嫡妻与丈夫地位平等,在服制、车制等礼仪制度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即便是皇后与皇帝也是如此。嫡妻所出的子女为正宗、大宗。在宋元之前,无特殊许可而有两位正妻的行为,会被处以一年以上徒刑和相应的杖刑处分,并被强制离婚。

除嫡妻以外的其他配偶就是庶妻,通常称作姬妾,如嫡妻的同族陪嫁女子。一些没有经过正式婚姻仪式的配偶,如婢女或妓女等贱民女子有时也被称为妾。庶妻地位低下,可以买卖。庶妻所出的子女为旁支、小宗。宋元以前,妾不能为妻,否则男方可能被处以一年半的徒刑。但宋元以后,嫡庶的差别逐代减弱,把妾扶正的情况十分普遍,买卖妻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宗法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完备于周朝,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其实质为一种以与父系血缘关系亲疏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种遗产不仅包括财富、封地,也包括至高无上的权力。按照宗法制,只有嫡长子才是大宗,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庶子则为小宗,即使庶子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也无权继承王位,只能被封为诸侯。

宗法制还有相对性,如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嫡长子以外的儿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后来,各王朝统治者对宗法制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分封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分封制是古代皇帝或国王分封诸侯的制度。例如周王朝将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分封给各路诸侯。统治诸侯国的君主被称为“诸侯王”“君王”或“国君”,诸侯需服从天子的命令,尽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就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顶层为天子,接下来是诸侯,然后为卿大夫,最后为士。

分封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稳定政治秩序,保卫王畿。但是,诸侯国很容易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式,削弱中央集权,春秋时的楚王问鼎,就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所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即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但其性质不全相同。

皇帝的坟墓为何要叫“陵”?

陵,本意为底边为四边形的大土山。封建统治者为表现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生前极尽荣耀,死后也要尽享哀荣,就连坟墓也追求极高的形制,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也要直追山陵。帝王的坟墓被称为“陵”,就是由此而来。

将帝王坟墓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开始,据《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这就是君王墓称“陵”之始。汉朝之后,皇帝的陵墓还有称号,如汉武帝陵称为“茂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称为“昭陵”,等等。

依规定,皇帝的墓可建九丈高,但古代皇帝陵墓总是超过这个高度。不仅如此,皇帝还限制百姓坟墓的高度,一般控制在三尺以下,否则就是违法,要接受严苛的处罚。

中国一共有过多少个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开始,至1912年溥仪在辛亥革命后宣布退位,其间的两千一百三十二年我国共产生封建王朝皇帝四百九十四人。其中未在位,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七十三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君王二百五十人;历代农民起义建元、称帝者约一百人;封建割据称帝者约有六十人。另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君王,即“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

在这四百九十四名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他在位长达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位时间也很长,但他表示不敢超越祖父功德,在位六十年后主动退位当了太上皇。乾隆皇帝是史上最长寿的皇帝,直到八十九岁才寿终正寝。位居长寿皇帝第二位的是女皇武则天,她活到了八十二岁,她也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在所有皇帝中,年龄最小的是东汉殇帝,他不到一岁继位,八个月后夭折了。还有一位境况更凄惨的皇帝,即金朝末代的完颜承麟,他刚刚当上皇帝就被入城的蒙古军杀死了,从继位到被杀还不到半天,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皇袍一定是黄色的吗?

皇袍,即古代皇帝的服饰。在唐以前,皇袍的颜色没有定制,如西周、东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至春秋时期,由于诸侯国纷争,国君袍服颜色全凭君主个人喜好选择,如齐桓公就喜好“服紫”,连齐国百姓在他的影响下也尤好服紫衣。

战国到秦汉魏晋之际盛行“五行”之说,秦始皇按水、火、木、金、土与黑、白、青、赤、黄五色相配的“五德”说,穿黑色袍服,连旌旗等也以黑色为贵。晋代实行金德制度,以赤色为贵,故晋代皇帝着红袍。后来,“五德”说受到挑战,皇帝不再以“五德”说作为皇袍颜色的选择准则。当时,人们认为黄色为中央正色,所以从隋唐开始皇帝开始着黄袍,唐高祖更下令百官百姓禁穿黄色衣服。此后,黄色就成了历代帝王皇袍的专用色,对黄色的垄断一直持续至清朝。当然,蒙古族所建立的元朝不在其列。

皇帝的龙袍上绣有几条龙?

龙袍,即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为皇帝专用的朝服,又称龙衮。

龙袍以明黄色为主,圆领,右大襟,马蹄袖,有扣绊。龙袍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一般通身绣有九条龙,前后身各三条,左右肩各一条,襟里藏一条,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这寓意九五至尊。龙袍上除了龙纹,还有十二章纹样,其中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祥云、蝙蝠等,寓意至善至美的帝德。

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

改元,即古代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年号,是皇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这是汉武帝的一大发明。通常,新皇帝即位后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新皇帝若使用其他皇帝的年号,会被认为是藩属、臣服的标志。同一皇帝在位期间也可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而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改元多达十八次。从明代开始,规定一帝一元,人们才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永乐皇帝。

据《辞源》统计,中国古代皇帝年号共有七百零四个,最后一个年号为清末的“宣统”。清灭亡后,中华民国采用公历纪年,至此长达两千余年的年号纪年方法才告结束。

改朝换代与改元不同,改朝换代是朝代更迭,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如隋至唐、明至清。改朝换代一定要改元,但改元却未必意味着改朝换代。

皇后的称谓是怎样来的?

古代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在众多妻妾中,正妻称为“皇后”。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后”字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所以,当时尊称皇帝之妻为“后”,如《礼记·曲礼下》所载:“天子之妃曰后。”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改天子为皇帝,皇帝的“后”才正式被定名为“皇后”。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以示其权威非同寻常。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拥有自己的官署,负责管理后宫,是众妃子之主,妃子见皇后要行礼,就和见皇上时行的礼一样。

何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对于皇帝的后妃,古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说法。其实,这只是一种泛泛之谈,皇帝后妃的编制历朝历代相近,但在名目和数量上大不相同。

所谓三宫,是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这是明清以后的体制。其实,三宫最早是指诸侯夫人的居所,天子后妃居所应称六宫。《礼记》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可见,六宫才是皇后居住之所,所以人们又用六宫代指皇后。

所谓六院,亦作六苑,是后宫嫔妃们所居的宫苑,后泛指后妃。明朝之后,三宫六院才被用来泛称皇帝的妃子。

所谓七十二嫔妃,是一种指代皇帝后宫人数众多的虚词。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数目远比七十二为多。例如《礼·昏仪》中写周代后妃制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可见早在诸侯时期,国君就已经妻妾甚众了。至秦汉时代,更有了后宫佳丽三千的说法,规模要比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大得多。

什么是“临朝称制”?

古时奉行男尊女卑,后宫不能上厅堂,但在特殊时期,可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行使权力,这种现象即为“临朝称制”。

临朝称制最早出现在班固的《汉书·高后纪》:“惠帝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大赦天下。”这里所说的太后,即为西汉时的吕后。吕后,正是我国历史上临朝称制第一人,此后,章德窦太后、女皇武则天、清朝慈安、慈禧太后都曾临朝称制。临朝称制多在皇帝幼小无法亲政时施行,女主临朝称制虽可行使皇帝的权力,但在发布命令的时候,并不是直接使用懿旨,而仍是以皇帝的名义,用制书的形式颁行天下。这样,可避免皇帝亲政后太后会以懿旨干预政务,以杜绝将来产生皇权二元化的流弊。

历史上,也有皇后代夫行政,但必须经由皇帝本人的特许。不管皇后权力有多大,也不过是皇帝的助手或秘书,不能算是取代皇帝执政。这时皇后即便临朝,也不能算是称制,诏书等一切事宜仍旧是皇帝说了算。

“宦官”始于何时?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且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又称寺人、阉人、阉官、宦者、内官、内侍、内监等。先秦和西汉时期宦官不一定都是阉人,但自东汉开始,一律使用阉人做宦官,避免后妃与内侍私通,以保护后宫贞节、维护皇族血统。

如今,我们常称宦官为太监。其实,太监本为官名,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此后宦官才有了太监这一新称呼。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成为宦官代名词了。严格来说,宦官只是负责宫廷杂事的奴仆,不得参与国家政务,但因与皇室朝夕相处,宦官很容易接触到中央权力,故在一些朝代中存在着宦官掌握国家政务大权的情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宦官虽然不男不女,但同样也有情感上的需要,《后汉书·刘瑜传》曰:“常侍黄门亦广妻娶”,可见古代宦官娶妻纳妾的事并不鲜见。

宫女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

宫女,指在宫中供役使的女子。历代宫女都从良家女子中选拔,选拔程序十分复杂,入选者必须体态健美、模样周正、声音动听、举止得体,仪态举止稍有不当者即被淘汰。宫女的数量各朝各代均不相同。西汉初年宫女只有十几人,至汉武帝时宫女突破一千名,到东汉桓帝时,后宫宫女则多达五六千人,而唐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宫女人数则跃升至四万。此后,宫女数量略有减少,如清代宫女不过三千人。清代宫女在选拔范围上也有改革,只从内务府包衣佐领下的女子中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