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入宫后出路大不相同,优秀者可成为宫中女官,资质平平且地位低下者只能充当普通奴役。也有极少数被皇帝宠幸,擢升为皇帝嫔妃。皇帝也可以把宫女作为奖品赏赐给功臣、亲属,与外族联姻等,王昭君就是如此。绝大多数宫女在宫中整日劳碌,直到满二十五岁乃至三十岁才许出宫婚配。
“皇太子”是怎样一种角色?
皇太子是中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通常,皇太子为嫡长子,即皇后所出的第一个儿子。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选择皇太子的方式是“立子以贤”,在诸位庶子中挑选德行最佳者。
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帝本人,如唐朝太子拥有东宫,东宫的官员配置完全仿照朝廷的制度,还拥有一支类似于皇帝禁军的私人卫队。不过,由于皇太子权力过大,很容易和皇帝发生冲突,导致被废或被杀,如汉景帝废栗太子、汉武帝诛杀卫太子等。力量强大的皇太子由于不满皇帝的约束,也会做出弑君举动,如宋文帝刘义隆就被太子刘劭所杀。此外,还有其他皇子觊觎太子储位,与太子相互倾轧,甚至兵戎相见。所以,早期历史上皇太子顺利册立、顺利继承皇位的并不多见。
明清时期,皇太子的权力被逐渐削弱,皇帝有足够的权力来约束太子,皇太子顺利继位的反而比较多。
密建皇储是怎么一回事?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按照宗法制原则,皇位通常由嫡长子继承。但是,皇子之间为争皇位常常互相倾轧。例如清代康熙皇帝本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来确定皇位继承人,但由于康熙皇帝子多,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公开册立太子使太子和诸皇子间矛盾激化,康熙皇帝不得已两次废皇太子允礽。康熙二废皇太子后,再没有公开建储,致使雍正皇帝即位成为一大历史疑案,雍正“矫诏篡位”的说法流传甚广,至今没有定案。
而雍正皇帝,就是密建皇储的创立者。他虽是皇权争夺战的胜利者,但他深知争夺皇权的危害,便在即位后废弃了公开建储制,改为“亲书密封,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另书密旨一道,藏于内府,以务勘对”。乾隆皇帝即位后,进一步将密建皇储确立为“建储家法”,此后的嘉庆到咸丰,都是按秘密建储制继承皇位的。秘密建储与公开建储相比较,避免了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对稳定政局有一定作用。
“三公九卿”都是哪些官儿?
三公九卿这个词由来已久,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如《礼记》有云:“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不过,历代对于三公九卿具体指代哪些官职,素有争议。
一般来说,三公为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周礼》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至秦代不设三公,但置左右丞相,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为丞相副手。自汉武帝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九卿,本不指代具体官职,一般为列卿或众卿之意,不一定是九个人。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将一些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例如《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隋唐九卿则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这时的九卿已无行政之权,多为虚衔或加官、赠官。
什么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于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如尚书省形成于东汉,中书省和门下省则形成于三国时期,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朝才正式确立。隋朝在中央设立三师、三公、五省,其中三师、三公只是荣誉虚衔,而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内史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权力机构。
唐朝建立后,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且三省建立不久就向二省、一省转变。这种变化加强了皇权对相权的控制,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此后,三省六部制就成为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为各朝各代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省”的职能是什么?
三省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其中,中书省主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如认为不当可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尚书省则为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将通过审查的法令颁布施行。
隋唐中书省的长官为中书令,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主要职官有中书舍人。门下省的长官为侍中,副长官为黄门侍郎,后改称门下侍郎,主要职官为给事郎。由于中书、门下二省都设在宫内,又有谏诤之责,所以又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分属二省,以匡正皇帝的过失。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因唐太宗为秦王时曾经出任尚书令,所以后来不实际任命尚书令,而由副长官左、右仆射代行职权。仆射之下有左右丞、左右司郎中、员外郎负责都省职事,总领六部。
总而言之,这三省分工为“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三者互相牵制,彼此制约,共同向皇帝负责。
“六部”的职能是什么?
六部,是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等六个部门。长官都称为尚书,总管本部政务。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为掌管财政、国库、户籍的机关,下属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还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礼部,则专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同时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交事务;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但历代沿袭职权也不尽相同,如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而明代兵部权最重;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则另有大理寺负责,若遇到重大案件,则需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即所谓的“三司会审”;工部,负责工程建设,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等。
“五监”是指哪几个部门?
五监,分别为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是隋唐两宋中央政府的事务执行机关,管理事务与尚书省六部重叠,为六部实际意义上的属官。
国子监为中央官学,是古代最高学府,也是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国子监长官为祭酒,为从三品官员。少府监在秦汉时期主要管理宫廷用度,制作皇帝、后妃、官僚的衣服和金属器皿,铸造货币等,最高长官为少府监,从三品官员。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宫殿、城壁、役所的建设,长官历称将作令、将作大匠、将作大监,从三品。军器监,主管武器制造和修理,所属弩坊署、甲坊署负责弓矢、甲胄的制造,长官为军器监,正四品上官员。都水监,管理河流、港湾、堤堰、运河水利事业、渔业水运,监督港口,长官为都水使者,正五品上。
明清以后,这五监只剩下国子监,其他四监全部并入六部。
什么是“行省制度”?
行省一词,源于金。金因地方上战争的需要,设行尚书省以管辖地方政务。元入主中原后,元世祖始设中书省,后又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此后,行中书省成为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掌管地方军政要务。
行省制度,是一套完备的政务管理系统。在中央,由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负责监察;而在地方,则由行中书省最高长官丞相掌管全省军政大事。元朝在全国共设十个行省,即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则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每个行省下又设路、府、州、县。
行省制的确立,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从此,地方政治制度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古时官府为何又称“衙门”?
“衙门”,即旧时的官府。衙门一词,则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牙门”,古代军事用语,为军旅营门的别称。古时战事频繁,打天下守江山全凭借武力,因此帝王们十分器重军事将领。军事长官们以此为荣,便将猛兽的爪、牙置于办公处,后又在军营门外以木头刻画成大型兽牙作饰,营中也有旗杆端饰有兽牙、边缘剪裁成齿形的牙旗。于是,营门也被形象地称作“牙门”。
由于旧时官府气派堂皇,所以百姓又以“牙门”作为官府的别称。例如《武瓦闻见记》中记载:“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为‘公牙’,府门为‘牙门’,字稍讹变转而为‘衙’也。”唐朝以后,“衙门”一词广为流行,到了北宋以后,人们就几乎只知道“衙门”而不知有“牙门”了。
“丞相”这一官职始于何时?
丞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典领百官,辅佐皇帝治理国政。
丞相这一官职萌芽甚早,早在商周时期便有太宰、尹、太师等官职。不过,这些官职虽有辅佐天子管理国家之意,却不具备国家机器中幕僚的性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出现了。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秦国由于变革彻底,发展迅速,成为首个开创丞相制度的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设郡县,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而必须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并借助于肱股大臣辅佐政务。就这样,丞相作为官制首次确定下来,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丞相相制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丞相制虽被确定,但丞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各不相同,先后出现过宰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
“十三曹”指的是什么?
十三曹,即西汉时期宰相的秘书处,共有十三个部门,称为十三曹。这十三曹分别为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词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黄阁。其中,西曹只管府史署用;东曹主管两千石官员的任免升降,两千石是当时最大的官,以年俸有两千石谷得名;户曹主管祭祀农桑;奏曹主管政府一切章奏,类似唐代枢密院;词曹主管词讼,处理民事纠纷等;法曹掌管邮驿科程,类似现在的交通部;尉曹主管漕运,类似清代漕运总督;贼曹主管缉盗;决曹主管罪法,处理刑事案件;兵曹主管兵役;金曹主管货币盐铁;仓曹主管仓谷;黄阁主管簿录众事,为宰相府秘书处的总务主任。
西汉宰相十三曹是相权的高峰时期,十三曹不仅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还掌管官员任用及赏罚,有时还参与军事行动的指挥策划。可见,当时全国的政务都集中到宰相,并不归属于皇帝。
“三辅”是官职名称吗?
三辅,原指西汉时期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分别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其中,京兆尹治长安以东,左冯翊治长陵以北,右扶风治渭城以西,三位官员的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地区。
后来,三辅一词成为长安地区的代名词,后世政区分划虽时有更改,但直至唐,习惯上仍称这一地区为“三辅”。例如,《张衡传》中云:“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这里的三辅,即长安地区。而着名的《三辅黄图》,也即是长安地区的地图。
隋唐以后简称三辅为“辅”。
“三司”是指哪三个部门?
三司,一指三公,即古代最为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如《礼记》等书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此外,三司也是唐代户部、度支、盐铁三个财政部门的统称,这三个部门主管天下土地、户籍、钱谷、贡赋事宜。后唐明宗将三司统一为一个部门,三司职权合而为一,因为掌握着全国的财政大权,所以地位非常高,三司长官成为朝中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的要员,被称为次相或亚相。
北宋前期,也沿袭三司制度集中财权,这样可以协调国家的财政收支,以保证财利归于朝廷。宋神宗元丰时期,三司被取消归并于户部。不过,后来朝臣又认为旧日三司制度财权集中具有合理性,元佑元年(1086年),宰相司马光就讨论了取消三司制度的不合理性,认为财权分散“不相统摄”,不利于集权中央领导。但三司制度始终没有再恢复。
“政事堂”是什么场所?
政事堂,是唐朝宰相议事的地方,唐初归属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即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后来皇帝又命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些官员也是实际上的宰相。
北宋前期沿袭唐制,仍设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办公的地方。政事堂具有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或主要职权,为当时最高的行政机构。政事堂下设舍人院,负责撰拟诏书,还设孔目、吏、户、兵礼和刑等五房,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再后来,政事堂改称三省都堂,有时也称为中书或政事堂。
元、明、清时,不再设政事堂。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朝廷又重新开置政事堂,作为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国务大臣议政办公地。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改国务院为政事堂,设于总统府,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政事堂改称为国务院。
“御史台”是官职名还是官署名?
御史台,为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
御史台的前身为御史府,始设于秦代,长官为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之下又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史等各级监察官员。此后历代均承秦制,由御史府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还负责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监察制度较为低落,进入隋唐,随着皇权的再次强化,其发展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隋唐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至唐高宗时改名为宪台。唐代在御史台下又设立三院,分别为台院、殿院和察院。其中,台院负责监察中央各级官员,察院与台院相辅,主要负责巡按和监察地方各级行政官员。这三院分立,相互牵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善严密的中央监察机制。
宋元明清时期的监察制度,基本沿袭前代,只是在结构名称上稍有变化,例如明太祖时废除御史台,在中央新设都察院。到了清代也基本沿袭这一监察制度。
“路、军、府、州”各指什么?
“路”“军”“府”“州”,为宋代的地方行政单位。
宋代地方行政区划为三级制,其基本的结构是“路”“州”“县”,依次变小。其中,“路”是最高一级,类似现在的省。宋初时,除“路”之外还有一个“道”,与“路”为同级别的地方区划单位。后来,朝廷又废“道”,将天下总分为十五路,分别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峡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路的长官称为监司,每路四个。
宋代的“州”,是由秦汉时期的“郡”变化而来,根据面积和人口可分为上、中、下州,长官称知州。“县”,则是最低一级行政单位。
在“路”“州”“县”的基本体制之下,宋代还有一些与州同级但稍微特殊的行政区划单位,如“府”与“军”。
“府”由地位比较重要的“州”升级而成,分“京府”“次府”。“京府”为首都或陪都所在地。“军”,则是因军事需要而建的地方行政单位,一般在边疆地带,分“大军”和“小军”。“大军”与“州”“府”同级,直属于“路”;“小军”与“县”同级,属“州”管辖。